Strenna_2017_cn


Strenna_2017_cn

1 Pages 1-10

▲back to top

1.1 Page 1

▲back to top
ϋᗍԊ

1.2 Page 2

▲back to top

1.3 Page 3

▲back to top
2017 年贈言
我們是一家!
家庭是學習生命與愛的園地

1.4 Page 4

▲back to top

1.5 Page 5

▲back to top
2 006 年 1 月 1 日,當時的總會長査偉思神父發信介紹當年的
,題目是:「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
愛上,漸漸地增長 路 2 : 52 )1 總會長邀請我們重新檢視自己
對家庭作出的承諾,並藉著纪念鮑思高神父的母親,亦是華道角慶
禮院的孩 的母親一~,接受依照若
望保祿 世所提出的挑戰 這挑戰就是透過家庭來維護生命
10 年後,我給全球的慈幼 庭這新的贈 言, 目的是去關注我們身
處的所有不同環境中的家庭,因為教會認為要優先給予家庭更大和
更適宜的牧民關注
教宗方濟各依照他在 2013 年發出的 座勸諭《福 樂》中的
些牧民意見 決定用兩次主教會議來反省「家庭」這主題 一次
是 2014 年的特別會議 ,另一 2015 年的 這兩次
議後,教 就在 2016 年 3 月 19 日簽發宗座勸諭《愛的 》。
我認為教 目前要求我們 一~ 飽思 神父的慈幼家庭,在教育牧民
方面要首先關 慈幼世界周圍的家庭
如每年 這贈 是寫給慈幼家庭的每 位成 和組別,目的是令
我們更注意我們的 作和對家庭的 任,好使我們能夠找出實際的
方法去執行陪伴的服務
1 查偉思總會長公函 耶穌在智慧和身嵒上,並在天主和 前的恩愛上,漸
漸地 增長 。」 (路 2: 52) 《絕部會議實錄 392

1.6 Page 6

▲back to top
I 1 .贈言主題
、未 「我們是 家!家庭是學習生命與愛的園地」這主題,我
們希望從一開始就指出我們每 個人都是出生於一個家庭中,
每一 個家庭都有它的好處和缺失 我們在家庭的懷抱中出生,所
以基本上就是家庭的一份子,這兒理應是我們學習生命與愛的園
我們確信家庭為我們提供學習生命和愛的藝術的人性經驗
家庭,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雖然各有差異
都是由彼此相愛丶
交談和溝通的個體組成,我們互相分享和為 他人作出犧牲;互相關
照和維護彼此的生命
我們平常地在家中長大成人,享受著家的溫暖,從父母或其中一方
得到我們的名字和尊嚴 家使我們第一次經驗到感情的溫暖和享受
到「自在的感覺」 「在家的感覺」 )。 家教曉我們説謝謝、求寬恕
和問准許
我們很清楚不是所有出生的嬰孩都有幸得到這種經驗,不過,就算
有著不同的背景和文化,我仍然可以説大多數人都經驗到這樣的家
庭生活
有人會説: .這與我 們慈幼 家庭有甚甚麼關係?關係在於我 是鮑思
高神父的慈幼家庭,所以這訊息 先是為我們而設的,因為我們意
識到我們之間的聯繫,使我 們成為 個擁有神恩的家庭 這家庭包
括了 個不同的組別 神職修會 、獻身生活 修會、使徒生活團丶
平信徒協會等 ,它們的會愆丶會規和規章都顯示出家庭精神,而
家庭氛圍是我們的本質和身份的基本要素,並清楚提到在家庭內及
偕同家庭的牧民活動

1.7 Page 7

▲back to top
-;
5
這使我們了解到身為慈幼家庭的責任,具體來説,就是我們不能轉
面不顧一個在教宗方濟各帶領下,普世教會如此重視的責任。造責
任就是,我們作為男女青少年和青年人的教育者,應該以「慈幼的
思維」去解讀今日的家庭,及作出我們卑微的貢戲。

1.8 Page 8

▲back to top
I 2 .訌氙髯霞訌霏諭《愛的喜樂》,懷著
我邀請你們每 個人懷著對交談和相遇而開放的心,專
注地及靜心地閲諳宗座勸諭《愛的喜樂》 (Amoris Laetitia
[AL]) ,好能察覺到當中所要告訴及要求我們的。任何相信及愛
護教會的人都會明白這宗座勸諭確是為人類的好處, 也確是神修和
牧民的寶庫 正是因為感受到我們是「慈幼家庭」,我們願意置身
其中。
方濟各的勸諭是以近期的教宗聖若望保祿 世和本篤十六世的
訓導,及大 引用 2014 年和 2015 年兩次主教會議的最後報告作
為依據。故此,它綜合了教會多年來的反思,但同時亦引入了不同
的語調,在詞朶和角度上,則由法規的層面轉為較牧民的層面 。教
宗宣稱:「我們同時也要謙虛和務實,承認我們……就婚姻提出的
神學理想,有時候過於抽象 ,甚 至是空言,遠離現實家庭面對的
體處境和實際可行性。這樣將婚姻過度理想化,尤其是當我們未能
喚起人們對天主恩寵的信賴時 將無法使婚姻更令人渴望和更
引力 ,反 而弄巧成拙 2
簡介 (AL nn. 1-7)
勸諭談到在家庭生活中的愛及教會對此感到的欣悅 勸諭綜合了兩
次主教會議的內容 3 ' 並指出家庭內存著許多複雜和相異的現象,
2 《 愛的塌樂 , 36
3 有閽家庭的第一次主教會議: 2014 年 10 月 5 日至 19 日期間(在梵蒂岡),
主題為: 福傳背景下家庭的牧民挑戰 。」 第二次主教會議 2015 年 1 0 月
4 日至 25 日期間(在梵蒂岡),主題為 家庭在教會和現代世界中的召叫
及使命 」參與者包拉主教、神父、男女修道人及 婚人士

1.9 Page 9

▲back to top
7
-
包括宗教丶政治、文化、經濟和法律。在這錯綜複雜的環境下,我
們被召以愛去守護家庭生活,並視家庭為機會,而不是難題。我們
更可説,雖然今日的家庭面對很多危機,新一代仍視它為最安全的
地方,因為他們可以從家庭之中找到無條件的接納。
第一章從聖言看家庭 (AL nn. 8-30)
聖經由開始的一頁到默示錄多次提到家庭;它們講到世世代代的
人丶愛情故事、家庭危機、家暴。「聖詠 128 篇 4 所呈現的美好噩
面,並沒有否定這個遍布整本聖經、令人難過的事實:痛苦、邪惡、
暴力使家庭四分五裂,摧毀家庭成員之間生命和愛的共融。」 5
聖詠 128 的中心是一對男女及他們的愛情故事。「天主於是照自己
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女。」(創 1:
27) 這對相愛並產生生命的男女是創世者和救世者天主的肖像。造
結果實的愛是天主的深層本質的記號,因為天主最深處的奧秘是家
庭,而不是孤寂。
家庭中的痛苦和流血經驗
聖經由一開始已描述痛苦、邪惡、和碌力出現於家庭中。在第一個
家庭,加音謀殺了弟弟亞伯爾;在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多俾
亞和約伯……的家中有極大的爭執。在病苦中的約伯苦澀澀地埋怨
他的家庭:
4 在聖詠 128 篇我們讀到:「登聖殿歌。不拘你是誰,只要你敬畏上主,在牠
的道路上行走,就算有福!你能吃你雙手賺來的食物,你亻更實在幸運,也菡
事有福!你的妻子住在你的內室,像一株葡萄樹結實纍纍;你的子女繞著你
的桌椅,相似橄欖樹的枝葉茂密。的確,誰敬畏上主,必受這樣的祗福!惟
願上主由熙雍聖山向你祝福,使你一生得見耶路撒冷的福祿,使你目睹你的
子女的子女,見到以色列民的平安富足。」
5 《愛的暮樂》, 19 。

1.10 Page 10

▲back to top
8
_
「他使我的兄弟離棄我,
使我的知己疏遠我……
寄居我家的人都忘了我……
我的氣味使妻子憎厭,… 連孩子們也輕慢我……
我所愛的人也對我變了臉 。」(約 19, 13-19)
福音亦記述耶穌在場的家庭悲劇和傷痛的情形:伯多祿的岳母患了
病、拉匝祿的死亡、雅依洛的女兒的死亡、納因城寡婦失去獨子丶
加納婚宴中缺少酒…… 。這 使我們明白,在聖經中家庭並不是一個
抽象的事實:它有危機、痛苦、憂慮、弱點 悲傷、焦慮的呼喊·…. . 0
家庭會時陰時晴,正如工作是養活家庭的途徑,可以帶來歡樂,亦
可帶來痛苦和焦慮
章家庭的現宜和挑戰 (AL nn. 31-57)
在這一章,教宗方濟各並沒有詳盡分析家庭如何成為一個複雜的社
會架構,而是概括地將今日的家庭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描繪出來
現今的環境充滿深層的轉變,文化、結構及生活模式都深深地影響
家庭,教宗指出 以下的境況:
_個人主義、內在張力、腮力、結婚率下降、公民結社;
-孤單、自我中心、性商業化、身體成為商業用途、分居丶
離婚、出生率下降、抗拒生育子女的思維;
-家庭的新模式、生物技循的發展、性革命、絕育 女性和
男性 、墮胎、宗教實踐減弱;
6 枉體字強調家庭的閽係

2 Pages 11-20

▲back to top

2.1 Page 11

▲back to top
9
-貧窮、缺乏適當或有能力購買房屋、沒有充分的家庭政策、
工作沒有保障;
-家暴、恐佈主義、濫用葯物、經濟不穩、家庭關係破裂丶
反感和憎恨、功能失調的家庭 家庭關係疏遠;
-多妻婚姻、出售器官、語言、肢體和性暴力、性慮待、歧
視、女權主義、大男人主義、兒童缺乏情意教育,「性別」
意識形態……
面對這些困難處境,我們必需 申家庭的福祉是世界和教會福祉的
基礎 故此 家庭應當是教會使命的焦點 同時亦應承認使命的實
踐並未達到要求 「我們經常採取防範 將牧民的精力花在指
落的世界,卻沒有採取主動提出找到 正快樂的途徑 」 7
章藉耶穌認識家庭的聖召 (AL nn. 58-88)
耶穌注視當時的男人和女人;他用愛和溫情接近他們 理、忍
耐和慈悲陪伴他們的步伐 向他們 講天主的國的要求,今日我們
投身於生活福音及宣講福 他仍陪伴我們
在各家庭 中,應時常迴盤 的訊息 那「 、最 偉大 、最
有吸引力 同時又 最必要的…… 為沒有任何 情比最初的
更紮實、深厚、安 全、有 意義和充滿智 」 8
教宗指出,關於婚姻和 庭的教縐必須是從第 訊息所默感和轉
化,而 訊息就 由福 而來的溫情和愛的訊息;而不 純粹維
護枯燥無 命的教理
在福 中耶穌延續和 天父 有關婚姻的 削:他使婚姻 新成為
7 《愛 的喜樂 3 8
8 《 淫樂 5 8

2.2 Page 12

▲back to top
1O
禮物,並提出它的不可拆散性,回復夭主對家庭和婚姻的原有計劃
(瑪 19: 3-8) 。
教會視基督徒婚姻為表達天主聖子和人性之間的盟約。但不要忘
記,受了傷的家庭面對著困難的情況,所以需要記著用辨識的準
則。在不同的情況下,所要負的責任的程度都不相同;在沒有考廄
到不同情況的複雜性時,應該避免判斷,並且需要留意人們在他們
的遭遇下所過著的生活和忍受著的痛苦。
這一章的一個基本話題是家庭是要傳遞生命的。婚姻被視為生命的
團體,因為男女結合的愛是要結出果實的。天主賜予生兒育女的恩
寵給配偶,藉此他們努力不將自我困閉起來,於是他們的人性和基
督徒生命更富意義。因此,家庭是生命的聖所,是不同階段的生命
得到產生、照顧和保護的人性場地。
這基本的幅度附帶著教育子女的挑戰。子女整全的成長利教育是父
母的責任;這是父母重要的責任和第一個權利。國家及國家政府有
責任以輔助型式提供教育服務,但父母有權依照自己的信念,自由
選擇他們想給予子女甚麼類型的現存的及優質的教育。學校不能取
代父母,它們只能補足他們。
很可惜,今時今日家庭和社會之間有一大鴻溝。社會和家庭的伙伴
關係正處於危機中,在這種情況下,教會現在比以前較為著重以專
門的牧民活動來協助父母執行教育子女的使命。
基督徒家庭乃家庭教會,以福音的教嚻作為生活指南,特別被召將
人與人之間的共融、教會的經驗帶到成熟的程度:共融、寬恕、溫
情丶手足之情、祈梢……

2.3 Page 13

▲back to top
11
第四章婚姻之愛 (AL nn. 89-164)
在這章內,教宗用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內的愛德之歌,從神
學角度來談論婚姻和家庭的愛,他抽出幾點加以闡釋並強調它們的
主要態度: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炻,不誇張,不作無禮
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
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格前 13.: 4-7)
含忍並不是逆來順受;不是讓別人欺負我們、叫我們承受肢體上的
攻擊或議別人利用我們。含忍是盟約天主的特質。祂以慈悲展示祂
的含忍。所以對我們來説,含忍應該是同情和自律的表現,面對別
人的軟弱時不動怒,如此我們不讓邪惡拖垮我們,也不令我們在做
正確的事時感到灰心。
教宗亦談及服務的態度,是面對別人的需要時,展示勁力和創意的
態度去尋求別人好處的仁愛;是慷慨的愛,因為愛不只是感覺,而
是實行好事的能力。
愛是因別人得到最大的好處而快樂,因為在愛之中就不會因別人得
益而不悅。真愛是欣賞別人的成就,不會視之為威脅;它真誠地珍
惜每一個人,並肯定他們得到快樂的權利。相反,嫉妒是因別人的
好運而哀偈,這表示別人的快樂與我無關。
在這系列的福音的生活態度內亦有提到自大,這絕對不能與愛兼
容,因為自大是那些認為自己遠勝他人的人對榮耀的追求。相反,
愛不會在別人前誇耀自己的重要;它是充滿關懷而正面的,它諒解、
照顧、保護和幫助弱小;教宗甚至説不能忍受驕傲的人。

2.4 Page 14

▲back to top
12
_
要和另一個人真正的相遇,需要 個慈善的面容;以慈善的目光看
待人 仁愛能建立關係,創造新的連繫和團結網絡,交織出一個堅
固的社交網 有愛的人能夠説出鼓勵的説話,建立互信和力量,也
能安慰和給予他人力量
耶穌就是這樣 祂愛人們… 。祂説 「孩子,你放心!你的罪赦
瑪 9 : 2 ) ;「你的信德真大!」 瑪 15 : 28 ) ;「起來!」
谷 5: 41 ) ;「平安回去吧!」 路 7 : 50 ) ;「不要害怕!」
14 : 27 ) 。 祂的話帶給人勇氣和希望 在家庭中我們可以從耶穌的
説話,尤其祂友善的態度中 學到很多的東西
捨棄自己是愛的另一成分 要愛別人 我們先要愛自己,但不是
求己益的愛 「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
2 :4)
願意寬恕,意思是不計較邪惡;這涉及採取正面的態度,嘗試明白
別人的弱點,及為他們找理由,如同耶穌那樣 「父啊!寬赦他們
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甚麼 路 23 : 34 ) 。 為了能
夠寬恕,我們需要有釋放的經驗;我們禰要感受到天主無條件的愛
的擁抱……祂的愛沒有界限
愛與人同樂,在 理內 樂,因別人的好處而欣悅,肯定他們的尊
嚴,他們的 愛能付出,能冒險……因為「天主愛樂施的人」
格後 9 : ,7 ) 和「施予比接受更為有福」 宗 20 : 35 ) 。
愛承受 切,相信 希望 容忍 切……;這有力地指出
抗衡文化的愛在於能夠面對 愛不損 別人的毀 譽, 亦不發洩
憤怒的情緒 愛甚至接待帶來不便打擾他們的人 懂得與不完美共
處,面對所愛的人的缺點能夠饒恕和保持緘默

2.5 Page 15

▲back to top
13
教宗説配偶們需要學習為對方説好話,表揚伴侶的優點,不去計較
他們的缺點 他的意思是留意自己的説話 ,因為有時舌頭「滿含致
死的毒汁。」(雅 3 : 8 )
愛由信任所推動 我們不需要老是監視著別人,步步跟蹤,生怕他
們會逃離我們 。愛讓 別人 自由 ,不願去監管 切,也不願去擁有,
或控制對方。愛讓人獨立自主,放開胸懷,擁有自由,因為沒有愛
就沒有自由
愛常懷希望。 重要 的是 ,相信 別人能改 變和向善;也相信漸漸成熟
是可能的,而潛在的能力終能結果
被婚配聖事所祝聖的愛,或「婚姻中的愛」,是有活力的,在天主
恩寵的默感下繼續成長 因為是天主所祝聖的 ;如果這愛不增長,
那便有危險了 婚姻中的愛在夭主的恩寵內繼鎖成長,但亦因以下
的幫助而成長:人的努力、內在的寧靜、願意聆聽的心、捨棄自己丶
交談、祈禤、情緒的教育 克勝薄弱的自我控制及執著 、重視對
方以及不輕看對方的請求和意願
在本章的結尾時教宗談到為天國守貞 教宗説,愛情依照不同的聖
召以不同的途徑和模式表現出來 為天國守貞是愛的 種,是天主
的恩賜 格前 7:7 ) 。 不同的聖召沒有高低之分 婚姻和守貞是
互相補足的聖召
第五章果宜纍纍的愛 (AL nn. 165-198)
愛是永遠開放,接受新生命;愛總是賦予新生命,而生命就是由家
庭而來,並在當中受到歡迎及成長 每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天主的
恩賜,是祂無私的愛的記號
教宗説,每個婦人都分享了「創世的奧跡;這奧跡在人類每個新生

2.6 Page 16

▲back to top
14
命的誕生中獲得更新。」 9 故此,在每一個新生命的奇跡中,母親
成為天主的合作者。
;
聖經中,我們讀到:
「你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詠 139: 13)
「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
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耶 1 : 5)
教宗以父母和牧者的心寫道:「我以關切之情,對所有懷孕婦女呼籲:
應保持你們的喜樂,不要誤任何事物奪走為人母親者內心的喜悅。
你的孩子值得你感到欣喜。不要因恐懼、憂愆、別人的批評或其他
問題,而減少你作為夭主的合作者把新生命帶到人間的喜樂。」 10
莓一個孩子都有權利得到父母的愛,而父親和母親正是孩子和諧、
整全地成長的必要條件。尊重孩子就是要肯定他的需要,以及他與
生俱來、擁有天主愛的合作者一一父親和母親的權利。父母一起傳
遞互補的價值,即是有著自己的身份、擁有父性和母性、身為男性
和女性的兩個人,為孩子的和諧成長,緊緊連繫在一起。
教宗説,我們意識到很多孩子和青年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缺乏母
親的臨在,與父親的親子關係亦告緊張。面對這些困境,例如父
性危機,教宗表示:「對於自我中心的個人主義不斷蔑延,母親是
最強大的解決方法。……她們見證了生命的美妙。」 11 當然,沒有
母親的社會是非人性的,因為就算在最惡劣的時候,母親一直是溫
悄丶奉獻和道德力暈的見證。
9 華望保祿二世《禍示旅毋親這身份的女性奧私》 (1980 年 3 月 12 日公開講道),
引用米《愛的孔樂》, 168 。
IO 《愛的暮樂》, 171 。
II 《愛的喜樂》, 174 。

2.7 Page 17

▲back to top
15
最後提到的是擴大的家庭。母性並不是純粹的生理事實,而是能以
其他不同的方式表達,例如領養。領養是愛的行為;透過領養,愛
的果效得以延伸及擴闊。
第六章牧民取態 (AL nn. 199-258)
這並不是要介紹一條準則,而是提出要專心聆聽人類最深切的渴
望,以及提倡一套價值觀,回應人的需要。我們需要的是強調福傳
工作,並明確地指責當前那些文化丶社會、政治和經濟方面制約人
的因素。牧民服務必須與社會組織交流和合作,並向那些從事文化
和社會政治工作的平信徒,給予鼓勵和支持。
教會對家庭的支持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家庭牧職,以及為司鐸、男女
修道者和其他牧民工作者,提供更適當的培育。
牧職亦需要透過婚前準備過程,幫助準婚男女發現婚姻的價值利富
饒,以及栩助他們在彼此相愛中成長。他們在準備過程中得到陪
同,好能視婚姻為召叫,在愛中步向成熟。
好好準備婚禮,及婚後首幾年生活的陪伴亦很重要。同樣,成為父
親和母親是負責任的決定,事前要培育夫婦們的良心。
第七章加強子女的教育 (AL nn. 259-290)
父母總是為孩子的道德發展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家庭的教育使
命是相當重要且複雜。家庭無法避免地成為孩子得到支持、陪伴利
指引的最佳場所。放棄它並不是解決的方法。相反,教育的意義是
展開學習的過程,培育子女成熟地運用自由;教育亦促進健全的成
長,並培養真正的獨立自主。
子女教育包括培育負責任的自由,使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明智審
慎地行事。

2.8 Page 18

▲back to top
16
_
子女的道德教育亦是父母的工作,是不能託付給別人的 。它需 要以
積極的態度推行,教導時要顧及孩子們的感受,並展現在特定時刻
下對他們最好的做法 。教育 鼓勵良好習慣的形成 以及發展負責任
的自由,以確保得到成熟的獨立自主
教育的 個不能忽視的幅度就是性教育,它必須恰當地施行 它教
育青年尊重和欣賞彼此的不同,好能接受自身為女性或男性的身
體。
女性或男性不獨基於生物學或基因元素,因為性別差異牽涉很多因
素……性別不同 是男或女 是天主的工程
最後,我們不可忘記傳遞信仰給子女也是父母的責任 家庭必須繼
續作為信仰培育的場所,向子女講解信仰的深度和美好的地方
此父母需要對天主有真誠的信賴,在生活中尋找祂及需要祂 ,並
白孩子們敏於接受一些象徵、舉動和故事 孩子們需要在父母的實
際行動上看到信仰經驗和祈褶
第八章陪伴、分辨及融合人性的脆弱 (AL nn. 291-312)
教會在陪伴家庭時需要給予 信任 和希 望。受傷的家庭是存在的 ;所
以教會的工作就好像「戰地醫院 」。在我 們的牧民活動中,由於今
時今日廣泛地缺乏對婚姻的 真正 了解及委身的價值,所以有需要採
用漸進律 。. 故此為能提倡基督徒婚姻,教會需要採用慈悲、鼓勵
對話及分辨式的牧民方針
教宗方濟各指出很多青年及成人,受到現今流行的思維影響,選擇
居。這是個令人憂慮 的境況,但 需要以建設性的態度去 面對,藉
留意到它的廣泛存在,並提供忍耐和同情的引等,像耶穌對待撒瑪
黎雅婦人那樣

2.9 Page 19

▲back to top
17
教宗在宗座勸諭的這部份,談到分辨情況這重要和敏感的問題,它
需要慬慎和深入的反省。
主教會議中,與會神長硏究了許多家庭遇到的不同脆弱和不完美境
況。教會的方針不應是譴責。首先要考慮複雜的情況。沒有人該受
譴責。我們是要去施行天主的教育,同時避免做反見證。
通常是由神父及牧民工作者去陪伴及促進分辨,盡量去明白各方的
責任,而每人所負的責任程度亦有不同 使命的思想基礎必須是慈
悲牧民,是以慈悲和忍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作出陪伴。
第九章婚姻與家庭的神修 (AL nn. 313-325)
愛的表達會因被召去度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婚姻的神修是連
繫的神修;是以天主的愛和家庭共融來滋養;是在日常生活中行走
成聖的路 「如果我們彼此相愛,天主就存留在我們內 若一 4:
12 )
當家庭能夠以基督為中心,祂會凝眾和光照整個家庭的生命,包括
其難題和痛苦 這樣,可避免分裂 而家庭祈褡,是表達和鞏固逾
越信仰的最好途徑
専一的愛的神修 在婚姻中,夫婦完全地彼此交付相屬, 同擔
起挑戰,期望同偕白首;為此,每日無論發生甚麼事,他們也在
天主面前 重申對配偶忠誠的決定 這樣,夫婦就會成為對方靠
近上主的工具:「看!我同你們天天在 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瑪 28 : 20 )
樂助利安慰的神修 基督徒夫婦是天主恩寵的合作者,彼此信仰
的見證人 夭主邀請他們創造和照顧整個家庭的生命 在家庭裡,
個被主所愛的成員,都值得他們關注 耶穌是我們的模範,因

2.10 Page 20

▲back to top
18
,
為凡到他跟前和他説話的,他都定睛看著他們,喜愛他們(參閲
谷 10: 21) ;他譔對方醒覺到那份被愛的喜樂。
我們很清楚,沒有家庭是完美的,但它需逐步發揮愛的能力。每個
家庭都需要正面的鼓勵。
家庭,讓我們一起努力。韻我們紲鎖努力。我們褥到的建議,推動
我們向前走。不要因為見到自己的有限而灰心,亦不要放棄追尋,
我們那份已獲廊許、滿全的愛和共融。

3 Pages 21-30

▲back to top

3.1 Page 21

▲back to top
3. 我們教育牧民的方向
每個家庭都是生命和愛的學府
3.1 家庭 天主選擇在其中降生成人 12
「天主擇退了一位 母親,好能在 個家庭中降生,長大成人 這是
`
個基督徒在反省家庭時不能忽視的信仰真理 」我所引用的文章
如此開始 。夭主教教理 確認天主降生成人,是基督徒信仰的 個特
徵。若我們的救贖,是由於天主對我們的愛,那麼降生成人,肯定
是實踐這愛的途徑 但在這事實中,有些東西更吸引我們注意
主決定聖子取人性的狀況 (human condition ), 顯示出兩件重要的
事: 祂由 個女人所生,成為了童貞瑪利亞的兒子;祂在 個家庭
中出生,表達了祂尋找了 個家庭,在其中降生,長大成人這事實
我們很清楚一件事,而這事深深感動我們 那就是天主成為兒子,
並親自將他的出生,告知他的父母,説服他們同意這事
在成為母親之前,瑪利亞已滿被聖寵,兒子在母親渴望他之前,天
主已想及祂了 瑪利亞沒有要求 個徵兆好能相信 。天主 向她建議
個計劃,誤她感到力有不逮 。童貞 女將懐孕生子,而這兒子並
不是有過婚姻生活後的結果 路 1 : 35 ) 。
若瑟的情況,與瑪利亞的不同,天主不是在對話中顯示祂的計劃
1: 28 ) , 而是在夢中 瑪 1=18-24 ) 。 天主強行打亂了若瑟的婚姻,
瑪利亞因聖神而受孕(瑪 1 : 18 -20) 。若瑟經歷了這震盟後,「在
夢中」得知天主對他的要求。天主在 他不知情 ,未同意的情況下,
「搶奪」了 他的父親地位 ,現在還要 他接 受這既定事實。
12 這是 Prof. Juan Jose Bartolome 的文章的題目 是他在 2006 年 1 月為「戇幼家
庭日」預備以 家庭」為題的講括;這篇文章未有印發 我在這兒寫的大部
份由他的文章所引發

3.2 Page 22

▲back to top
20
雖然瑪利亞和若瑟在家庭中的責任及角色不同,但成為天主的家
.
庭,是要村出代價的,不論在耶穌的孩提、童年,還是在他公開宣
講的時期,他們都經歷著不少困難。造經驗使納匝肋的家庭,與過
去、現在和未來的家庭維繫在一起。
夭主的救贖意願,即是天主要我們得救的事實,「迫使」他令自己和
我們一樣。他一但成為人,就希望學習怎樣與我們一樣,在一個家庭
中長大成人,「家庭是生命和愛的搖籃,人在其中出生和成長。」 13
我們可以肯定地説,是家庭「使天主子人性化」,而這不能否定的
事實,令家庭擁有特殊神聖的價值。
3.2 飽思高神父
在沒有父親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
「我還不到兩歲,仁慈的天主就以一場大禍,打擊了我們。我親愛的
父親,當時年青壯健,非常希望令自己的孩子們,接受到基督徒的教
育。一天,工作後的父親回到家裡,滿身大汗的他沒有為意,到了地
下陰冷的酒窖裡去。那天晚上,他就發高燒了,那是患上嚴重疾病的
徵狀。一切治療,悉歸無效;不到數夭,父親已徘徊於死亡的遏緣。
他由宗教信仰中得到崽藉後,吩咐我母親要信賴天主。就在他三十四
歲那一年,一個逕那麼年輕的人,就這樣去世了,那是在 1817 年的
5 月 12 日。 14 在那段悲傷的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怎樣反應了,我只
記得一件事,這也是我有生以來記得的第一件事,當大家由父親過世
的房間出去時,我卻堅持要留在那裡。我的母親悲痛地再三對我説:
『若望!你來!跟我來!』我回答説:『爸爸不來,我也不來。』母
親又對我説:『可憐的孩子!跟我來吧!你已經沒有爸爸了。』」 15
13 Christiftdeles Laici, 40
I4 嚴格的研究指出他實際死旅 1817 年 3 月 11 日。
15 lstituto Storico Salesiano, Fanti Salesiane. Don Bosco e la sua opera, LAS-Roma, 2014,
1173-1174./ Don Bosco Publications New Rochelle "Memoirs of the Oratory''pp 7-8.

3.3 Page 23

▲back to top
21
56 年後,飽思高神父這樣描述了他生命裡的那一段時刻。飽思高
神父很少談及他自己,尤其是關於他的感受。但他在這寥寥數行
間,展示了他的眼淚,小孩無法明白所發生的事,只知父親不能動
彈和回應他,已成為寡婦的母親則傷心流淚,而從那天開始,她的
i`}
^i
生命完全不一樣了。
不論造是飽思高神父的清晰記憶,抑或如一位作者所認為,是家中
成人在童年時告訴他而構成的記憶 16, 鮑思高神父誼我們知道他的
家庭,那時正面對新的狀況,不再像其他「正常」的家庭,他們要
在沒有父親,只有一位母親的情況下長大,而這位母親肯定擁有突
出的恩賜。我們從鮑思高神父簡暗的陳述中,可以明白到這一咕。
一名寡婦及母親,照顧著一家五口,便能見到這農村婦人的豐厚人
性和基督徒素質。她拒絕了再婚的建議,雖然那對她很有利,而她
的三個兒子也會得到好的監護人。但這不怕犧牲的女人回答説:「監
護人終究是一個朋友,我是我的孩子們的母親。即使有人願意給我
世上所有的簧金,我也總不會放棄他們的。」 17 j咆思高神父説他的
母親最關心的就是「教導自己的孩子們學習聖教道理,使他們看重
服從,做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的事。」
41;2`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小若望受著喪父無依的苦,但在家仍得到母親深
度的愛,她整個生命都是為了她的兒子們,她是母親,亦是孩子第
一個和最重要的宗教導師。她教導他們要做負責任的人,要勤奮,
對待比他們更窮困的人要有愛心。這位母親雖然要面對多樣的困
難,物資缺乏,但仍盡辦法使她的兒子能夠追隨他當神父的聖召。
,(,「鉋思而神父常說他最早的記憶是他父親的死;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噹時小箔
望只有兩歲。很可能是他記得家中成年人後來所告訴他的。」 In Giacomo
Dacquino, Psicolog頂山 Don Bosco, SE!, Torino, 1988, 19
17 lstituto Scorico Salesiano,o.c. 1175. Don Bosco Publications New Rochelle Memoirs
of the Oratory p 9.

3.4 Page 24

▲back to top
22
看過鮑思高神父的經驗,我覺得也是個好主意來看看慈幼家庭中的
另一個偉大的聖女。瑪利亞·陶美尼加·瑪沙利羅,也是由她的
家庭背景所「營造」的,雖然她的家庭和飽思高神父的家庭有很多
不同之處。兩個家庭的清貧狀況相類似,都是普通甚至簡樸的農
戶,但瑪利亞·陶美尼加.瑪沙利羅的童年和家庭狀況就很不一
樣。她成長時,並沒有缺少父親,而她又是家中的長女,有為數不
少的弟妹。她在童年及少年時,不霈要離開出生地摩爾尼斯。她一
定也感受到同樣虔敬的氛圍。瑪沙利羅的品格,深深受到另一種家
庭模式的影響。
3.3 在建立和修建時施以援手
到現在,我提到了納匝肋耶穌(上主)的家庭,鮑思高神父的家
庭,以及瑪沙利羅修母的家庭,從而指出家庭在他們生命中的重要
性,高於其他所有。在閲詔煊幾頁時,我們也會想到自己的家庭經
驗。
-不斷複雜化的悄況
今日的家庭顯得矛盾和富爭議性,但它仍然是人類文化的原初結
構 18 。這可追索到人類的起始,亦可在所有的文化中找到,雖然
結楠和模式各有不同。普遍來説,今日大多數的嬰兒和孩童也是
在家庭中長大,而在某種程度上,家庭留給他們的印記,使他們
的一生受到其影響。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更不能否認家庭作為
以上提到的原初結構,正面對著深層的轉變及危機。導至這些轉
變及危機的原因複雜,而且十分多樣。
在宗座勸諭《愛的喜樂》第 31 及 57 號內,教宗方濟各列出一系
18 Walter Kasper, Elfi血·o 必 la familia de函 la perspectiva cristiana, in George Augustin
(ed). El mat,·imonio y laJamil珥. Sal Terrae, Canrabria, 2014, 146.

3.5 Page 25

▲back to top
23
列的情況及挑戰。其他作者提出別的,但都有很多共通點 19 :非人
的貧窮境況,使正常的家庭生活變得不可能;移民使很多家庭分散;
因為工作關係,不少父母長期不在家。很多時是經濟環境使家庭不
`
能相聚和生活在一起。經濟因素常決定:家庭的價值、家庭的計劃丶
父親和母親身份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家庭的良好財政狀況;社會架構
的衝擊亦很大,而每一個人都在某程度上受到其影響。
除這些外,亦不能忽視人類學方面的危機,就是不同模式的解放。
例如:倡議和家庭相反的文化,貶低了家庭的社會價值,及將不忠
於婚姻盟誓「正常化」,甚或歌頌它;以個人的解放為理由,放棄
母性及父性的角色;認為子女是經濟上的競爭對手,甚至視之為取
得更好經濟狀況的障礙。現在廣泛提倡的氣氛是,家庭對社會無關
重要。
最後要提到的是所謂家庭類型的複雜面貌:由於「自然」孩子數目
增多、離婚率上升、轉換同居伴侶等原因,令新家庭單位,以及重
新建描的家庭 (restructured family) ,成為一種正在興起的
現象…… 20 這些現象不獨造成多種不同種類的家庭(單親、重新組
合、同性家長),亦造成以不同標準而定的同居類別:婚姻、自由
結合、民事結合 (PACS) 等。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存在著這複雜的
現狀。為了對這有更準確的概念,讓我們看看重新組合的家庭,它
19 Cf. Walter Kasper, o.c. 146-147.
Cf. Reinhard Marx, No re despreocupes de ms parientes, in Georges Augustin, o.c.
164-174.
Cf. ChristophSchonborn,Cincorecordatorios... in Georges Augusrin, o.c. 216-218.
Cf. Pascual Chavez, "And Jesus increased in wisdom, age and favour wirh God" (Lk
2,52) AGC 韶 392, Rome, 2006, 8-13.
Cf. David Le Breton-Daniel Marcelli (de), Dizionario dell'adolescenza e della
giovinezza, LAS, Roma, 289-292.
Cf. David Le Breton-Daniel Marcelli, o.c. 290-291.

3.6 Page 26

▲back to top
-_
24
是指由父或母,前一段婚姻的一個或多個孩子,以及這位父或母的
伴侶,所組成的家庭 。這 只是 個可能的例子,因為還可以有不同
的相似模式 社會學家 Irene Thery 在 1993 年已能界定 25 類不同
的重組家庭 。 21
這些使我們想到家庭架構越來越複雜,加上五大洲的不同文化帶來
的多樣因素 我們所面對的情況更趨複雜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問問自己,身為教育者、牧者和福傳者,為
家庭我們可做些甚麼
一「同理心」作為第一個人性的回應
在這些環境下,面對著痛苦和脆弱,我們要有能力表達同理心
同理心和我們的特徵
家庭精神,很有關連
同理心是指那使人能夠了解別人內心世界的醒覺能力 能夠覺察到
別人的感 受, 明瞭他們的行為,及他們對某些情況的反應 同理心
某程度使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它幫助我們這些孩子和年青人的教
育者和福傳者 明白他們家庭的複雜世界,在敏感和重要的情況下
作橋樑和中介人
我們要用同理心去面對破裂 (broken) 、 破碎 (patchwork) 、或因個
人私利而拆散,引致嚴重受傷的家庭 有些家庭令孩子們受到極大偈
害,就如教 宗方濟各所説, 他們成為了「用來對付配偶的人質」 。 22
在儒要建立關係、照顧及治療偈痛的情況下,我們要用同理心;在幫
助人克服懽怕時,要記著聖經上説:「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 。」 23
21 Cf. Ibid. 291.
22 HCf. AL 245.
23 瑪 12,20 ;依 42,3

3.7 Page 27

▲back to top
25
家庭要在錯誤之中成長,才能成為真正的家庭,這情況同樣會出現
在我們每個人的家庭裡。過程需要同理心,謙遜和諒解,寬恕和慈
悲,大家都有權去寬恕,以及得到寬恕,好能建立、重建家庭。
我們需要同理心去接納自己和別人的有限。這樣每個家庭成員都有
機會,為彼此間的愛所滋潤,並以自己的恩賜豐富別人,明白到無
條件互惠是建立家庭的起點。
最後,同理心有助於建立和重建生活環境。
-我們家庭精神特有的態度
慈幼家庭成員在世界各地,發揮其作用時,都遇到很多不同的複雜
環境。我們應該對我們的男女青年及其家庭,富有同理心,他們有
權利得到我們的諒解,他們的感受也應得到重視,因為擁有深厚和
具吸引力的家庭稍神,是我們的特色,我們盅要將這精神延鎖下去。
家庭精神是鮑思高神父的基本指引原則。在他的工作開始時,已深
受其啟迪,他一直憧憬著這份精神,並策割如何延鎖它 24, 好能在
誠摯和親切的氛圍中建造充滿愛的院舍。這家庭精神的一個特色應
是「真摯的手足之情、洋溢著愛、開誠的友情,伴有單純、友善和
接納的待人態度。」 25
我們的年青人及他們的家庭,應該感到世界各地慈幼家庭的院舍,
都是照顧生命、照顧他們的生命的地方;當他們在生命中遇到最重
要和最困難的時刻時,這兒的門永遠為他們打朋,而接待和陪伴他
們的是充滿人情味的氣氛。他們應該覺得自己受到歡迎,永不會被
批評或判決,好像鮑思高神父保證那樣。就算有些事是不可能做,
24 第 20 屆全代會文件, n.0 649 。
25 [同前] 427; 第 24 屆全代會文件,
引用作品] 41 。
n.0 91-93 ;查偉思神父,總會長公函[已

3.8 Page 28

▲back to top
26
或不能允許,譔他們知道這事時,也會顧及他們的最高尊嚴,並符
合公平和公正的原則。如此,我們所標榜的慈幼家庭特徵,亦不會
被削弱了。
3.4 家庭是學習生命與愛的園地
這是宗座勸諭《愛的喜樂》其中一個基本主題,並且是慈幼家庭在
回應教會為家庭作出的呼籲下,可作出的極為重要的貢獻:從家庭
的角度,了解家庭為生命和愛旳園地這重大使命。
偕同其他的人、組織和機構,我們支持家庭,跟家庭走在一起,但
我們永不能替代家庭獨有的部份,就是本質上,家庭被召成為「愛
和生命的團體。」 26
給家庭的第一個貢獻就是幫助家庭明白到它們確實是「人類的
祖傳產業」 27, 是人類第一所和共同的學府,愛在這兒成長及得
到培育,因為在家庭中,最低限度在家庭還未受到太深的傷害
時,大家不是尋求個人私利,而是以共同的益處著想。每個成
員本身都被視為好的,而通常最弱小的會得到特別照顧:如年
幼的、生病的、體障的和年老的。
家庭作為生命和愛的園地的另一個特徵是家庭是個家,是壁煽
(編按: `` hearth" 除解作「壁爐」,在文學中亦指「溫馨的
家」)。「壁爐和家」在一些文化中包含愛和人情溫暖一一「舒
適泰然」_因為它所指的意義,比屋子的具體空閬面積更廣
更深。「壁畑和家是安樂窩,是生命的搖籃,是生命的特備地
方,在造兒生命得到負責任的迎接,被無私的關愛所教育,受
到喜樂的祝賀,以勤勞和眼淚賺取來的食物,受傷時得到治療,
26 梵二,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 48 。
「 Document of the Latin American Assembly of Bishops at Aparecida, n.0 302 e 402.

3.9 Page 29

▲back to top
27
離世時有人哀悼。」 28 故此,當失掉家庭時,是很難彌補的。圓
家的社會服務只能盡力補償或減輕它的失落。其實「為嬰兒家
庭是首要無限量的『資源』,為成年人它仍繼績是。」 29
陪伴家庭的意思是,在實際的家庭情況中,有很多時父親或母
親要獨自面對困難,給予家長所需的幫助,議他們明白父母給
予子女感悄上的支持,是有著重要的價值。意思是要盡所能去
保證孩子們覺得被愛,這能夠幫助他們得到均衡及和諧的成長,
因為愛好像在爐床燃燒著火焰。「我們愛子女,因為他們是親
生骨肉,而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秀美,也不是因為他具有甚麼特
質。不是因為他的想法與我相像,或滿足了我的期望。親生骨
肉就是親生骨肉。」 30 教宗這樣説。意思是接受孩子怎樣就怎樣,
並將自己全獻給他們,給他們時間和關心。父親或母親以為就
算是時間短,只要是有質暈便可以,是不足夠的。給予的時間
份量要和孩子的需要對稱,因為不留意孩子生命中細小樂趣和
事物的人,很容易忽略這會令他們從孩子的經驗中,越來越疏
遠的危機。
較穩定的家庭中,父母的生命呈現著忠誠的特徵,他們在愛中
互相交付,及一起為孩子而活。在勸諭中教宗方濟各強調「每
個孩子都有權利獲得父母的愛;為使孩子健全和順利地成長,
雙親的愛都是不可缺少的。」 31 他繼鎖「熵裡所指的,不只是
父母各自付出的愛,也是指他們之間的愛。造愛是孩子的生命
28 Card, Jorge Mario Bergoglio, Lafamilia a la luz de/ documento de Aparecida,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Familia e Vita XIII n'2-3/2008, 64-72 and quoted in Papa Fmncisco y la
Familia LEV Romana, 2015, Madrid, 51.
29 Walcer Kasper, Elfi,tttro de/afamilia desde/aperspectiva cristiana, in Goerge Augustin
(de), o.c., 169.
3° 《愛的暮樂》, 170 。
31 參閱《愛的墓樂》, 172 。

3.10 Page 30

▲back to top
28
之源……亦是家庭的根基。」 32
我們知道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獲父母同在身旁。世界上有成千上
萬的家庭內,孩子只跟父親或母親過活,但造不等如我們就不
能再提雙親的榜樣,為子女們帶來何其大的裨益。同時,無論
家庭的組合如何,總不可忘記,父母的奉獻和無私的交付形成
孩子的價值觀,並且是最好的方式來準備他們將來如何面對生
命中的困難。
當對話丶溝通、共融利諒解,能夠在家庭教授和學習得到,家
庭就成為培育生命的園地。當家庭實踐這些價值,子女們便學
會聆聽、交談、分享和關心共同生活的事物、居所及家人。我
們大家都知道能夠共同生活,彼此明白,諒解和寬恕是相關連
的態度。
當家庭培養這種氣氛,生活在其中的人會彼此關懐,為別人的
好處著想,彼此尊重和互相遷就。他們學到看來似乎矛盾的不
同態度,但若順利地吸收,能夠幫助他們面對生命:
-對話及個人責任;
-自主及團結;
-照顧自己及為他人設想;
-堅持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及能夠寬恕;
-隨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同時能夠聆聽和保持禮貌的緘默。
家庭中我們都學會承認不足利經驗有限。所有在家中發生的事,
尤其涉及孩子的事,沒有一個人可置之度外。所以,家長或父
32 《愛的墓樂》, 172 。

4 Pages 31-40

▲back to top

4.1 Page 31

▲back to top
29
親或母親,若只有其中一人為一家之主,無論他們在那裡或發
生甚麼事,都要將所有事記掛在心。父母要成為細心的觀察者,
能夠以關愛關注子女,但亦要能夠為子女的好處規限他們的自
由。「須保持警醒。要是拋下子女不顧,絕對不會有好處……。
然而,偏執則沒有教育可言。」 33 所以教宗告訴我們「最重要的
是以豐富的愛,幫助子女展開學習的過程,培育他們成熟地運
用自由,並培毀真正的獨立自主,遵行全面的紀律,邁向健全
的成長。」 34
最寶貴和重要的德行(愛、信任、自由、正義丶尊重、勤勞丶
誠實……)是在家庭中植根的,而這在生命中以感情進行的培
育期,是有其決定性和重要性的。故此,家長和教育者應隨時
以教育的觸覺去培植甚麼是最基本的。在這背景下,我們努力
去教育 35 自由、負責任丶倫理和道德的發展、感情、同理心丶
寬廣心胸、愛鑊人及大自然、以及愛和負責任的性觀念。這些
都是個人培育的巨大工程,而家庭佔有主要的角色;在執行這
角色時,家庭可尋找其他機構的幫助,而在我們深信的觀點而
言,尤其是來自教會的范助。
現今的社會最渴望的是舒適安逸的生活,舒服和富裕為首要和
最終的目標,人因而深深認為錢是萵能的。故此,教育家庭過
節制利簡樸的生活成為極其重要的教導,只消耗有需要而絕不
是額外的事物,接受淡泊生活的價值。不斷將奢侈品給予孩子
的父母,有這危機_容易忽略甚麼為孩子是更有需要的,例
如指引和原則,感情和愛。關於造點,教宗本篤十六世宣稱:「痛
33 《愛的喜樂》, 260 及 261 。
34 《愛的套樂》, 261 。
35 參閱《愛的碁樂》, 262, 263, 264, 268, 282, 283 。

4.2 Page 32

▲back to top
30
苦亦是我們生命真理的一部份。所以,盡量使最幼小的免於困
難及痛苦的經驗,雖然出於好意,但我們大有可能養育出脆弱
和吝嗇的人:真的,愛的能力跟受苦和與人一起受苦的能力是
成正比的。」 36
不幸地很多家庭在「強制貧窮」下生活著,無法渴望到基本的
需要。我們知道是財富分配不公。但也要恰當地指出,我們給
予家庭的幫助,在於給予他們指引,告訴他們在這方面可如何
教育子女,我們也要確實肯定,逍樣的思維,對一些父每來説
尤其需要。
有能力作出承諾在生命中是很重要的,在孩子的生命中也是一
樣。當家庭教導成員做負責任的人,即正確地運用自由和信守
承諾,它就是預備成員去面對生命;宜清楚指出,運用一己的
自由,不是説決定喜歡甚麼或不喜歡甚麼那麼簡單。它的意思
是意識到責任的價值及勤勞的精神;所以在家庭學懂當你全心
去做你所做的工作,你就是自由的,這是很重要的。
依循以上我們對生命的反省及從推動我們的價值角度來説,父
母能夠給予孩子的偉大恩賜是傳承信德的過程,即忠貞和活躍
的信德。「家庭必須繼鎖作為信德的培育場所,向子女講解信
德的美好,教他們祈襤和服事鄰人。」 37 我們知道信德是天主的
恩賜,不是我們行為的結果。「但父母是夭主的工具,使子女
的信德逐漸成熟和發展。」 38 當然,如教宗繼續説:「為傳遞信
德,父母必須先要對天主有信心,在生活中尋找祂、需要祂。
36 教宗本篤十六,向羅馬教區及羅馬城談及教育工作的迫切性 (2008 年 1 月
21 日)。
37 《要的喜樂》, 287 。
38 [同前]。

4.3 Page 33

▲back to top
31
如此, 『世世代代應宣揚妳的工程,世世代代應傳述妳的大能』
詠 145 : 4 ) 。 」 39
到現在我們談及的挑戰和責任都是關於父母或母親或父親的
「指引和管教的藝術 ,他們都以英豪的做法帶引家庭。「指
引和管教的藝術」是指每個兒子和女兒都是一件獨特的,好像
製作一件藝術品,雖然它永不會完成,但只少讓每個孩子在他
的能力範圍內安穩地走他自己生命中的道路
3.5 慈幼特有的牧民使命:陪同及創新的過程
從我們以上提出了許多建議,我們可以向面對這令人激動和切合現
實的挑戰的慈幼家庭,提出一些牧民和教育的指引,首先提出一些
問題:
-你如何陪伴家長、已婚人士和那些身為一家之主的人?
-你如何陪伴孩童,尤其那些在我們慈幼圈子的、在世界各地
無數的男女孩?
-藉我們的青年牧民、我們的家庭和堂區牧民,你如何陪伴那
些預備結婚和成家立室的青年?
我們的答案要求我們要有牧民創意 、行動 和決定:
1. 堅決地面對關注家庭為我們教育牧民首選這挑戰 在很多的
會議、省 代會及全代 提出 現在是時候表明,在世界各
地任何男孩、女孩和 青少年 的慈幼教育和牧民工作內 ,沒有
他們的家庭有 直接聯絡 的, 是不可思議 。「 為使家庭成為家
庭牧民工作的積極推行者,應在家庭內努力傳揚福音和傳授教
3, [同前]

4.4 Page 34

▲back to top
32
理。」 40 我必須承認,清楚明白青少年是我們使命的首要對象是
不足夠的。今日的教育和福傳責任,比昔日更不能脱離家庭。
2. 依照不同的環境,採取確切和合適的陪伴,這是我們的優先選
擇:
-陪伴願意接受的家長和已婚人士。
-給予慈幼環境中的男、女孩及青少年真實的陪伴,尤其那些
面對著個人和家庭困難的。
給所有青少年在尋覓聖召上的陪伴,特別那些計測邁向婚姻
的。
當我們在所遇到的各種不同的家庭情況內,提出生命的意義,
陪伴就成為神修和信仰的具體作業。
3. 幫助家庭以感情利真心去教育及成長,以及我們的教育法 (預
防式)所包含的一切內容。我們知道人的成長和成熟的過程是
緩慢的。人出生後,便進到開展生命的另一個階段,即在於價
值的傳遞。故此「子女需要那受保護的空閬和感情上的穩定性,
這些都是從父母的愛那兒獲得;而他們則鞏固及滋義父母之間
愛的連繫。」 4' 故此,我們必須和家長建立固定的聯絡,一起去
發掘如何在家中,及我們的臨在中,為他們的子女的益處,培
養接待丶聆聽的態度,在對話中避免不講出理由的權威語氣,
密切的關係給予各人所禰要的時間,個別接觸有助以感情跨越
阻隔和疏遠……
40 《愛的喜樂》, 200 。
41 Walter Kasper, ElJi1t11ro de lafamilia desde la pa,pectiva cristiana, in Goerge Augustin
(de), o.c., 150.

4.5 Page 35

▲back to top
33
在以上我們提過的信中,教宗本篤十六世談到《教育的迫切》
時強調需要教授愛的根基 「教育首先需要由愛而來的親近和
信任 我想到孩子們從父母得到的 或最低限度應得到的,最
先和基礎的愛的經驗 位真正的老師都知道,如果他要去
教育,他必須要犧牲自己的 部分,只有如此他才能幫助他的
學生克勝自私和成為有能力真正去愛的人 42 當我們想到鮑思
高神父時,我們便很清楚他所説的 鮑思高神父要我們不獨愛
青年 更要使他們知道他們是被愛的 我們需要用有説服力的
態度將這訊息傳給家長們
4. 在家長的教育使命上陪伴及支持他們 盡量讖他們參與;有時,
家長雖然很想負起首位教育者的責任,但他們不知如何入手
「家庭是子女的第 個教育者,必須鞏固和它的合作 為達到
這目的,我們的工作要充滿著家庭價值的教育氣氛 」這是第
十四屆全代會給慈幼會士的訊息 。 43 我們要富創意; 些措
施在過去很成功,但後來就不太奏效了 推動家長不是容易的,
但這困難應更推動我們去和他們 起反省他們所需要的 「故
此,要和家長作更深入的對話 找方法如何好好運用 庭本身
的潛在力量 44
5 .在孩子愛的教育和性教育方面要認真負起我們的職責去協助家
方濟各在勸諭中引用梵蒂岡第 屆大公會議《天主教
教育 言》的要求説:「我們應反思教會的教育機構是否已承
擔這個挑戰 45 有很多例證顯示世界各地的慈幼中心都迴避這
42 教宗 篤十六 向玀馬教區及罹馬城談及教育工作的迫切性 (2008 年 1
21
43 23 屆全代會 件, 1 77 ; 查偉思 引用作品] 4 1
44 Walter Kasper, o.c. 175.
45 喜樂 280

4.6 Page 36

▲back to top
34
責任。似乎我們對課題本身感到困難。不過,身為教育者我們
有責任教育我們的對象如何去愛,並且我們相信,若我們的院
舍充滿著一種富於溝通和感情的教育氛圍,已是一課很好的愛
的教育。我們相信需要有適當的感情和性教育,及謹慎的教理
講解,去幫助青年明白愛的真義和表達方式。 46
6. 當家長及家庭遇到困難和個人危機時,我們給予慈幼式的支援。
在夫婦的問題上我們可能建議他們找別的專業支援,但作為教
育者和牧者,我們為他們子女的益處可以作重要的橋樑。他們
在婚姻生活和家庭中做錯是可理解的。我們的支援在於幫助他
們盡力改善關係,找方法保持溝通,鼓勵互相寬恕,作為有效
的途徑,及相信可以從新再來。最後,幫助他們,透過與別人
的關係,紲續成長及成熟。
7. 在至一教會內的家庭教會中,我們的院舍的門為所有人而拥 47 。
在世界各地遇到迫害,缺乏宗教自由的時候,信仰便得到家庭
教會的支持和維渡。有時家長和他們的孩子們沒有接觸宗教經
驗或感到陌生。在造些情況下慈幼會轄下的中心和協會、我們
的會院團體丶不同的使徒小組、祈梢會、聖言研聵班或成人教
理組、義工服務等,都可以為家長及家庭小組提供神修環境,
有利於接納它們和與它們融合。
8. 為青年作婚前準備的陪伴。基督徒婚姻是否視為聖事來慶祝及
生活出來,或已被視為過時的事?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12
年於米蘭舉行的第七屆世界家庭會議上,向青年提出婚姻的挑
戰:「它是可能的,並且是喜樂的體驗,雖然要求付出,活出
忠誠的愛,及隨時對生命開放。」幫助青年發現婚姻的富饒和
46 第 23 屆全代會文件青年的信仰教育。羅馬, 1990'195-202 。
47 Walter Kasper, o.c.,159-160.

4.7 Page 37

▲back to top
35
價值至為重要。讓青年「了解完全的結合是何等美妙,能使人
生的社會幅度有所提昇而臻於圓滿,使性體現其深層的意義,
以及有益於孩子,能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 48 從
信仰的角度,人自由選擇將自己交付出來,並一起朝著一個高
超及進取的目標前進,對人是有益的,這目標和將婚姻理想化
是很不同的。這種信念支持了基督徒的理想。故此:
-我們要幫助青年人發現,願意得到婚姻及家庭生活的正面經
驗是件好事。
-幫助他們堅定地相信,從愛的角度看,這種生活方式,若是
他們的聖召及天主所召叫,為他們是可能的。
-誤我們走在他們身旁,幫助他們實際地醒覺到過份樂觀的態
度的危險,當他們的夢想不能實現時,只會有失望。
-幫助他們發現基督徒婚姻是非常美妙的事,因為愛是活在天
主內。這就是聖事的意義,是天主的愛在他們內的有效標記。
9. 幫助家長及家庭明白,尤其在困難的時候,從神修角度看,婚
姻及家庭生活是遵循漸進法則發展的心,猶如一個在基督奧跡內
不斷更新和深化的發展。有很多價值可以和家長和子女們分享,
例如:經常修練容忍和忍耐的價值;用時間共處;用行動表示愛丶
感情、溫情和尊重;感恩和彼此相愛。家庭的祈梢和信仰的慶
祝亦是家庭經驗的一部分。「看見年長的夫婦,就算他們年事
已高,以成熟的態度顯出他們仍然相愛,是件美事。從人性和
阅神的角度看,造是一個受到保護和成功的人生經歷。」 50
48 《愛的喜樂》, 205 。
49 Walter Kasper, o.c.,156.
50 [同前]。

4.8 Page 38

▲back to top
36
10 .參與教會正在完成的邁長反省和辨識的行程,尤其留意家庭的
實況,並優先強調慈悲為福音的主要價值。這些都應對我們的
教育和牧民工作有所影響。我們應該深深相信漸進的準則,它
是家庭牧民的特色,將它包括在我們的願景中,在我們的活動
計劃中,以及教育牧民行動中。
11 .從我以上所建議的,還可以加上很多其他的活動和準則,我邀
請你們在地方層面及你們不同的環境下思索一下。以下是一些
建議:
-我們不要怕向青年及他們的家庭提出人性和屬神價值。家庭
需要造個,並為它而感恩。
-貓可能為保障及促進家庭的在互愛中的歡樂作出我們的貢
獻。
-誤我們保證我們的院舍,尤其對我們的服務對象和他們的家
庭,展示好客的款待,以表示我們願意為人服務。
-譔我們在我們的中心,為夫婦們提供機會,譔他們成為其他
有需要的夫婦的前線激勵者、指引和同伴、教育者和使徒。
-我們深信陪伴家庭的承諾,能夠成為一個特殊的機會為根除
任何對女性造成歧視的形式作出貢獻。
-巔我們善用在我們很多的院舍內已有的關於家庭的「良好做
法」例子,將它們和別人分享並介紹給人。
-坦誠地檢討我們對活在悲傷和焦愿境況的父母親的同理心。
-譔我們更有效地掌握我們教育牧民團體的牧民力昷,充份利
用教育和福傳行動是團體性的事實。

4.9 Page 39

▲back to top
37
-讓全球的慈幼院舍展示教會的面貌和典範,成為一個願意協
助家長及家庭去發現信仰、重新發現那變弱了或被放棄的信
仰的地方
-蔽後讓我們不倦地和切願地回到華道角的氛圍
我向整個慈幼大家庭作出呼饌,要更關注家庭,家庭的子女,
無論我們在哪個地方,將勸諭特別的 段選為自己的,並將它
作為向納匝肋聖家的祈禤
「我們有關婚姻與家庭的教哨 必然是由愛和溫柔的訊息啟縐和轉
化,而不是捍衚 些看似枯燥和刻板的教義 事實上,除非獲聖父
無窮的愛所光照,否則我們甚至無法完全認識基督信仰的家庭之奧
祕;這愛在那位徹底交付自己,並存留在我們 中的基督身上啟示
出來 因此,我現在要贍仰這位仍然活著、臨在於許 愛情故事中
心的基督,並呼求聖神之火降臨於世界所有的家庭 51
5 1 愛的喜樂 , 59 斜體不屬原文 ,由 作者 進的 )。

4.10 Page 40

▲back to top
1
向聖家祈求
·
耶穌、瑪利亞和若瑟,
在你們內我們默觀
真愛的榮耀;
我們在信賴中轉向你們
納匝肋聖家,
恩賜我們的家庭
都能成為共融及祈禱的地方,
福音的真正學府
及微小的家庭教會
納匝肋聖善的家,
願所有家庭不要經歷
暴力、排斥和分裂;
願那些受傷的和感到憤慨的
能找到安慰及治療
納匝肋聖善的家,
使我們再次意識到
家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以及它在天主計劃中的美好
耶穌、瑪利亞和若瑟
請你們俯聽我們的祈褡
亞孟

5 Pages 41-50

▲back to top

5.1 Page 41

▲back to top
羅馬, 2016 年 12 月 31 日
三三竺
總會長范達文神父
(翻譯:李蘊薇修女;校 1掲:梁熾才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