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nna_2019_cn


Strenna_2019_cn



1 Pages 1-10

▲back to top


1.1 Page 1

▲back to top


1.2 Page 2

▲back to top


2019-2020 贈言
「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 若 15 :11)
人人都可以成聖﹗

1.3 Page 3

▲back to top


前言
親愛的慈幼家庭的各位兄弟姊妹:
在 2019 年新年伊始,我向大家致意;並按百多年的傳統,給分佈
在全球 140 多個國家的大家庭成員,致送 2019 年的贈言。
這贈言的主題是直接取自教宗方濟各、最近給世界關於成聖召喚的宗
座勸諭 —《你們要歡喜踴躍》(Gaudete et Exsultate (GE)1
我亦會在這大家熟悉的主題上,加以說明。
在選擇這主題和這標題時,我想以慈幼神恩的角度,按我們的生活
傳統,轉述教宗對整個教會 2 所作的、成聖的懇切呼籲。因此,我
會強調那些在慈幼神修中有關成聖、典型屬於「我們自己」的教導。
那是慈幼大家庭 31 個組別(現已增加至 32 個組別—編按)所共
享的;亦是我們的慈父鮑思高神父藉聖神的啟迪,傳留給我們的精
神遺產。今天他亦會幫助我們,活在深摯的主的喜樂中:「為使我
的喜樂存在你們內。」(若 15:11)
這些話是給誰說的?
是對每一位親愛的慈幼會會士說的。
是對慈幼家庭內不同修會的姊妹和兄弟,以及在俗獻身組織的姊妹
和兄弟說的。
是對慈幼家庭內不同組別及不同協會的兄弟姊妹說的。
是給全世界所有慈幼中心內的父親、母親、男女教師、傳道員和領
導者說的。
更是給普世所有慈幼中心的青少年和青年說的。

1.4 Page 4

▲back to top


4
我格外提出教宗對整個教會的呼籲。他的宗座勸諭並不是在討論聖
德,而是對今天的世界,特別是對教會的呼籲:要把生活看作召喚,
聖德的召喚。將聖德落實在今天、落實在你我所在的地方、落實在
你我的日常生活中。
我很認同這聖德的呼籲,因為「今天的」教會實在有此需求。近數
屆的總會長,對慈幼聖德及我們的聖者、真福作出了有份量的介紹;
現在我也作同樣的介紹 3
以下資料除了供個人閱讀外,也可用作教育牧民方案的指引。

1.5 Page 5

▲back to top


I. 天 主 給 每 一 個 人 成 聖 的 呼 召
「成聖」這詞令不少人感到遙不可及,我們和許多聽到教宗呼籲的
青年,也有同感;成聖看來既遙遠又陌生。在今天的社會文化中,
成聖被視為一種與人疏離的精神修煉。充其量,人們只會把「成聖」
一詞應用於教堂畫像或雕像所恭敬的聖者。
如今教宗以令人欽佩的口吻,也可說,他「大膽的」宣告,基督徒
聖德恆存的實質:它是每人的人生目標。這是天主藉聖言給眾人的
召喚,「祂要我們成聖,而不期望我們只安於庸碌平凡,言行不一
的生活。」(GE, 1)。
慈幼神修傳統中,修德成聖是必然的事。教宗方濟各的呼籲之所以
吸引人,是因為他堅定明確地宣告,成聖不僅是給少數人的呼召;
而是給每個人的。這是上主對我們的基本計劃:是給一般人的,即
與我們一起生活的人。聖德存在於平凡人的平常事中。
成聖不屬於少數的英雄或特殊人物,而是實現於一般基督徒的平常
生活中。它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方式,是他們面對著天主展現於生
活中的危機、挑戰和機會時的回應方式。
聖經邀請我們成聖,說:「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的天父是
成全的一樣。」(瑪 5:48);亦說:「你們應是聖的,因為我(上主)
是聖的。」(肋 11:44)
這裏有一個明確的邀請、體驗並見證愛的完美;這並非與聖德不同。
事實上,聖德在於愛的完美;那活現在基督身上的愛。
在厄弗所書,聖保祿論及天父時寫道:「因為他於創世以前,在基

1.6 Page 6

▲back to top


6
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又由
於愛,按照自己旨意的決定,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
名分,而歸於他,為頌揚他恩寵的光榮,這恩寵是他在自己的愛子
內賜予我們的。」(弗 1:4-6)。因此我們不再是僕人而是朋友了
(參閱 若 15:15)。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和天
主的家人(參閱 弗 2:19)。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蒙召成聖:即
按照天主的計劃,與祂共融,也與我們的兄弟姊妹共融,活出那恩
許的圓滿生命。
因此,成聖不是一個只給少數人的成聖的召請,而是給每一個人的
召請。
這是無價寶,但不是稀有的;是天主給信徒的共同召請,是天主給
每一個人的邀請。
聖德追求的,不是一種虛假的神修,讓人遠離豐盛的生命;而是藉
恩寵,成為完整的人:追求耶穌所應許的、那「豐富的生命」。
成聖不是一套標準化的、平凡的、古板的方法;成聖的特色是回應
聖神那常新的氣息。這氣息給人帶來共融,亦帶來面對差異時彼此
的接納。「事實上,人類歷史中帶來福祉的崇高理想和創舉,均源
於聖神。」4
聖德不是一套抽象價值觀的聚合,亦不是形式上受尊重的價值觀;
而是美德的融合:所有那些體現生活價值的美德的融合。
成聖不僅是拒絕邪惡和擁抱美善的能力,而是一種持續的態度:要
止於至善。
成聖不是一個即時可達到的目標,而是一個持續的旅程:效法上主
的忍耐和慈善的進程。這裏涉及的是個人的自由和承諾。這不是一

1.7 Page 7

▲back to top


7
種排斥異見的生活態度,而是對真、善、美和正義的深摯的體驗。
最後,成聖是活現真福八端,成為地鹽世光;是活出圓滿人性的歷
煉;是屬神的歷煉。因此,成聖之道並不要求我們,與本性或我們
的兄弟姊妹隔離;而要求我們度圓滿而勇敢的、一般人的生活,並
與別人保持共融、聯繫(有時這並非易事)。
「成為一個聖人」是基督徒首要的使命,也是最迫切的使命。
聖奧斯定斷言:「我的生命能成為真實的生命,被祢充滿的生命。」5
是天主親自給我們開啟了追隨基督的成聖之路;是天主在基督內的恩
賜。在基督內,聖徒們,特別是貞女瑪利亞,是基督美妙的反映:同
時揭示了天父圓滿的面貌和人的真面貌。
在耶穌基督之內,同時「閃耀著」天主的面容和人的面容。我們在耶
穌身上,遇見了那位從加里肋亞來的人,亦見到天父的面容:「誰看
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 14:9)
降生成人的耶穌,是天父完整而確實的聖言。從降孕那一刻起,天主
的旨意在基督內得以實現。耶穌以他的生活、他的言語、他的沈默,
他所做的選擇和行動,尤其以他的苦難、死亡和復活,向我們展示了
上主對世人的計劃;展示了上主的旨意,以及遵行主旨的方式。
上主今天對我們每人的計劃,是豐盛的基督徒生活;豐盛,是指基督
活在我們內的深度;亦是指藉聖神的恩寵,我們在生活中效法主耶穌
的程度。這是說我們不用做非凡的事情,而是要與主契合:在思言行
為上效法祂。因此,在領受聖體時,我們表明自己願意接受及活出耶
穌基督的生活風格,更包括接受祂的使命。
梵二教會憲章,明確地提出成聖使命的普及化,並聲明沒有人被排除
在外:「在各種生活形式與職位上,眾人都修煉同一的聖德,他們由

1.8 Page 8

▲back to top


8
聖神發動,聽從天父的呼喚,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父,跟隨貧窮、謙
遜、背負十字架的基督,期望將來可參與祂的光榮。」(LG, 41)。
「鄰家的聖人」— 成聖使命的普及化。
當 艾 蒂 特. 史 坦 茵 (Edith Stein) 還 是 一 個 無 神 論 者 時, 她 寫 下
了兩件使她回頭的遭遇:第一件是有關她朋友的妻子安娜 (Anna
Reinach)。在戰爭中安娜的丈夫被殺了,她成了寡婦;儘管極度悲
傷,她仍能藉著信德,顯示出驚人的光明和信德的力量。另一個遭遇,
是艾蒂特在一所教堂裏(她只是去欣賞藝術作品),見到的一個老婦
人;在她忙碌的一天中,帶著購物籃進入了教堂,在耶穌聖體前作簡
短但滿懷信靠的朝拜。
鮑思高神父的母親麗達媽媽亦是他第一位教師:她是一個簡單的、沒
受教育的農婦;她沒有讀神學,卻有明智的心和堅強的信德。
聖女小德蘭,作為一個孩子,對神父的講道聽懂的不多;但她只要看
著父親路易馬丁的臉,便足以理解一切。
這些人物,包括艾蒂特的朋友安娜、帶著購物籃的無名女人、麗達媽
媽或路易馬丁,他們從沒想過自己是個聖人;更沒有意識到,自己平
常的表現能影響身旁的人。
這些普通人有著堅強的信德;這些「鄰家的聖人」— 正如教宗方濟
各所描述的(GE, 7)— 提醒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修德成
聖(他們不是尋求有朝一日能被冊封為聖人 )。事實上,被冊封的聖
人要達到的,是天主子民簡樸的聖德:在深摯永恆的共融中,他們分
享同等的榮耀。
因此,活出聖德,就是交託和被拯救的經驗,並學會以忠誠的愛與言
行配合,回應如此諾大的禮物!

1.9 Page 9

▲back to top


9
從這個角度看,方濟各沙雷氏主教對基督徒神修的貢獻,也許是最重
要的;他竭力向眾人推介成聖之道。他把「修德」從修道院帶進俗世。
在他那卓越的作品《入德之門》(另一中譯本《成聖捷徑》)中,他
寫道:「遠在創造之初,天主便通令所有植物,開花結果,各從其類;
而今祂也訓令一切教友—教會裏的生活植物,要開虔誠之花,結聖德
之果,各從其類,各依所召。
虔誠生活的實踐,應該因人而異:紳士不同於工人,僮僕有異於王子,
而夫妻亦有別於子女;不僅此也,在實踐虔誠生活上,每人的力量、
事務、職務等,也應當特別注意。〔...〕因此我們說,無論在哪裏,
都能度完美的生活,而且應該如此。」6
教會歷史中,有很多男女,他們像燈塔般,以信德、愛德及生活,照
亮世人;包括當代的人和現代的人。他們是生活的見證,見證復活主
的力量,使他們能如同聖保祿一樣宣稱(即使他們沒有說出這句話來):
「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 2:20)。
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給這句話作了見證:有的通過英雄的德行實踐,
有的捨身殉道,有的通過「為他人獻出生命,直至死亡」(GE, 5)。
此外,還有一種沒有名字的聖德:那些未有被供奉在祭台上的人,「他
們未必在生活中表現得完美無瑕,但即使帶有各種不足和缺失,他們
依然繼續向前邁進,並為天主所喜悅。」(GE, 3)這是我們的母親
或祖母,或其他近人的聖德;這是婚姻的聖德,在愛情中逐步成長:
這是父親們的聖德,他們成長,成熟,並慷慨地為孩子奉獻自己,不
計較任何犧牲;教宗更提及,奮力養家糊口的男男女女;抱著信德的
病人,他們與受苦的耶穌一起,忍受病苦;奉獻一生的年長修道者,
他們始終保持著微笑。(參閱 GE, 7)。
由此可見,教會歷史中的聖人、包括今天的、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地
域;他們在年齡、身份、性格方面,各有不同。

1.10 Page 10

▲back to top


10
教宗本篤十六世論及這一點說:「對我而言,值得我們敬重的聖人,
不僅是指偉大的,被封為『主保』的聖人;亦包括那些普通的信徒,
即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會被冊封的善人。他們可說是平凡的人,
沒有任何英雄的表現;但在他們的日常善行中,我看到了真正的信
德。」7
在這一切中,我們看到這麼多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活現了基督徒的理
想生活。有些事看來「微小」,有些看來「偉大」;但所有人都在那
迷人的聖德的道路上奮進。
教宗本篤的結語,恰好點出今年贈言訊息;他說:「親愛的朋友們,
給基督徒的召叫,是多麼偉大、美妙而簡易的!我們每人都蒙召成
聖!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8
納匝肋的瑪利亞:聖德的奇光異彩
所有這些簡樸,甚至無名的成聖途徑,有一個可供參照學習的榜樣:
納匝肋的瑪利亞、天主之母、聖子之母。在她身上,可找到基督徒聖
德,最完美和最親切的榜樣。
瑪利亞說「我在這裏」(eccomi / Here I am.),她全心全意接受上
主的旨意。她說:「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 1:38),這表
明她以信德接受一切,因而得到圓滿而深摯的喜樂。當聖子離鄉別
井,出外履行天父的使命時,瑪利亞說「我在這裏」。在那最後的一
刻,瑪利亞因聖子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感到悲傷;即使在那母親的
慘痛哀傷中;她仍在說「我在這裏」。
在救主的母親瑪利亞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那豐盛的生命:時時刻刻的
承行主旨;不停的對上主說「我在這裏」。瑪利亞的聖德,實在令人
稱奇;更教人深思生命的價值:放眼永恆,了悟人生。

2 Pages 11-20

▲back to top


2.1 Page 11

▲back to top


11
瑪利亞勇敢地接受上主神妙的計劃,成為所有信徒的母親,成為聆聽
並接受上主聖言的典範;更成為我們成聖之路的引導。的確,瑪利亞
在告訴我們,只有上主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偉大、美好。「只有在
上主的偉大中,才能孕育出人的偉大。與瑪利亞一起,我們應開始明
白這個事實。我們不應與上主疏離,但要讓祂臨在;確保在我們的生
命中祂是偉大的,因而我們得以聖化,分享祂神聖尊威的光輝。」9
因此,基督徒需仰望聖母瑪利亞,學習如何步上這簡樸的成聖之途。
仰望她,就是學習她的信德、望德、愛德。如果我們像她般祈禱,並跟
她一同祈禱,我們肯定會體驗到那只能來自上主的安慰。我們要向她—
天主聖母呼求,更要開啟我們的心,接受她為眾子女代禱的恩惠。10
慈幼神修—成聖
在此,我們可以說:若能成聖,就能擁有一切。若不成聖就一事無成。
成聖的目標和邀請,是親切的。修德成聖是鮑思高神父的偉大訊息;
這是維繫著他整個神修計劃和他生命見證的核心樞紐。
鮑思高神父教導的成聖之道,既是易行的,又是愉快的。而他教導的
方法,亦是有效的。道明沙維豪說:「我想成為一個聖人,我必須成
為一個聖人。在我成為一個聖人之前,我不能有平安。」11 那是他聽
到鮑思高神父那番鼓舞人心的講道後所說的。鮑思高神父設法傳達的
訊息是:「成聖不是難事。每個人都應當成為一個聖人。那些努力成
聖的人,可獲天堂豐厚的賞報。」12 鮑思高神父繼續寫道,這次講話
就像一點火花,在道明沙維豪心中燃起了強烈的愛主之火。
鮑思高神父以他的智慧,制止了道明沙維豪作重大的補贖,並指示
他,善盡神業、學業的本份,並時常參與同學們的遊戲。(我們也可
以說這包括人際關係的領域)在此,慈幼神修中出現了修德成聖普及
化的意念。

2.2 Page 12

▲back to top


12
由創立慈幼會,及其後(與協同創立者瑪沙利羅一起)創立母佑會開
始,鮑思高神父訂立的目標,就是會士的成聖。13
其後,盧華神父提醒會士成聖,這樣叮囑說:「這就是我們心愛的鮑
思高神父,在第一條會規中教導的:我們修會的目標,首先是其成員
追求基督徒的全德,然後是為青年的各樣愛德服務,尋求他們神形的
益處。」14 若忽略了這一點,所有為青年作的努力,將徒勞無功。鮑
思高神父清楚告訴我們:若要幫助他人,首先要成聖自己;這是最基
本的及最關鍵的。
在這「新而具吸引力的使徒神修教導」中 15,鮑思高神父創新地以教
育和牧靈的角度來演繹福音:他把基督徒聖德的共有元素,來一個新
的「融合」;一個平衡的、配合個性的、適度的「融合」。而他教導的
修德方法則別具風格;是符合生活實況的、適量的、祥和又怡人的。16

2.3 Page 13

▲back to top


II. 耶 穌 就 是 幸 福
成聖的召請,是給每一個基督徒的;因為聖德就是生命的豐盛、就是
快樂和幸福。基督徒追隨著耶穌基督,就會找到快樂。
以上的話是給青年人說的,適合他們的。我們說「人人都可以成聖」,
成聖與每個人都有關:不論是年輕人、教育者、父母親、度奉獻生活
的、平信徒、修士修女、司鐸。簡而言之,我的這番話,是給慈幼家
庭每一位成員說的;這樣,我們眾人都感到置身其中;其實,成聖是
關乎所有天主子民的。
教 宗 若 望 保 祿 二 世,教 宗 本 篤 十 六 世 和 教 宗 方 濟 各,以 極 肯 定 的 口
吻,向年輕人傳遞了這美麗的訊息,我們實應一同參與。我收集了這
訊息的小部份內容,介紹給大家;其中有一點是共通的:幾位教宗都
邀請年輕人,在這機遇上,大膽接受耶穌,作為他們幸福的保證。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向普世年輕人提出這挑戰:「當你夢想幸福時,
其 實 你 是 在 尋 求 耶 穌 ;當 你 發 現 沒 有 東 西 能 滿 足 你 時,是 祂 在 等 待
著你。祂是那吸引著你的美善;是祂使你渴求圓滿的美善,更使你堅
定不移。是祂催促你,脫掉虛假生命的各個面具;是祂在你心中,提
醒 你 作 最 真 的 選 擇,提 醒 你 擺 脫 別 人 對 你 的 選 擇 作 出 的 阻 撓。 耶 穌
會在你內,激起活出人生意義的願望,激起追求理想的志願;使你拒
絕 讓 自 己 變 得 平 庸,並 使 你 拿 出 勇 氣, 謙 虛 而 耐 心 地 改 善 自 己 和 社
會,為世界帶來多一點仁愛、多一點兄弟情誼。」17
教宗本篤十六世坦誠地對青年說:「親愛的青年,你所尋求的福樂、
那你有權利獲得的福樂,有一個名字和一張面孔:就是納匝肋人耶穌、
隱藏在聖體聖事中的耶穌。〔...〕要堅信這事:基督不是從你身上拿

2.4 Page 14

▲back to top


14
取 任 何 美 好、 重 要 的 東 西, 而 是 使 一 切 得 以 完 美, 以 愈 顯 主 榮、 給
人們帶來幸福、為世界帶來救恩。〔...〕讓基督給你帶來驚喜!讓祂
『在你心內說話』。」18
教 宗 方 濟 各 告 訴 青 年 說,幸 福 是 不 可 議 價 的。 不 可 把 幸 福 的 標 準 降
低, 否 則, 最 終 得 到 的 已 不 是 確 實 的 幸 福, 而 只 是 幸 福 的「 微 小 劑
量」、那是無法持久的、是假冒的、更不能帶來生命的圓滿。「幸福
是無價的。不似商品般,可任意購買;更不似應用程式般,可在手機
上任意下載」。19
鮑思高神父尋求的是青年們現世和來世永恆的幸福。
在 1884 年 5 月 10 日,從羅馬寄的信中,鮑思高神父一開始便告訴青
年們:「我惟一的願望,就是看到你們現世快樂,來世永遠幸福。」20
在 他 生 命 的 最 後 階 段,鮑 思 高 神 父 用 這 些 話,總 結 他 給 每 一 世 代 的
青年的核心訊息。他希望他們快樂,並以此作為目標:今天的目標、
明天的目標、整個人生的目標。這不單是現世的快樂,更包括「來世
的」快樂、幸福。只有耶穌能許諾給我們這「來世的」快樂、幸福。
是 祂 藉 成 聖 的 召 喚 許 諾 給 予 的。 對 年 輕 人 而 言,這 召 喚 是 回 應 他 們
心底對「永恆」的切望。
說句實話,世界、國家、社會都未能承諾這「永恆」、及永恆的幸福;
惟有天主纔能。
對鮑思高神父來說,事情是很清楚的;他能在孩子們心中,激起那份
強烈的願望:成聖、為天主而活、賺得天堂。「他引導年輕人走的成
聖之路是簡單的、祥和的、喜樂的;把不同的生活經歷匯聚起來。這
些經歷包括在操場上的玩樂、認真的學習、不斷的善盡本份。」21

2.5 Page 15

▲back to top


III. 為 青 年 而 成 聖 , 與 青 年 一 起 成 聖
修 德 成 聖 是 慈 幼 神 恩 的 特 色,它 適 合 所 有 的 人,包 括 度 奉 獻 生 活 的
人、平信徒。它特別與青年的修德成聖有關係。我的前任查偉思神父,
在他《親愛的慈幼會會士,成聖吧!》上任的信中寫道:「是青年人
協助了鮑思高神父,『開始那新的修德成聖的方法;即以日常的生活、
按他們成長的階段,度身訂造的成聖方法』。從這角度看,青年們可
說 同 時 兼 任 著 徒 弟 和 師 傅。 我 們 是 為 青 年 而 成 聖,亦 是 與 青 年 一 起
成聖。在成聖一事上,『慈幼會會士要與青年並肩同行』:我們若不
與他們一起修德成聖、不讓他們陪伴著一起前行,一起學習,我們就
根本做不了聖人。」22 在慈幼家庭中,我們應抱有一顆成聖的心,好
能接觸青年人。同時我們更有責任,在他們中成聖自己,並與他們一
起,行成聖之路。
這種修德成聖的方法,適用於我們的慈幼大家庭 31 個組別中的每一
個。出於興趣,我翻閱了慈幼會會憲、大家庭其他修會的會憲、會規
和協進會的使徒生活守則;還查閱了各組別的計劃、章程、會規;看
看有關聖德的描述。我告訴你們,所有的組別都以某種方式,將成聖
視為生命的目標和修會 / 組別的目的:在現世生活中努力達致的;亦
以此作為每位成員使徒使命的目標:成聖自己,聖化他人。
青年的修德成聖
深信「聖德是教會最美的面孔」(GE, 9),在給年輕人提出修德成
聖之前,我們自己先要把聖德活出來,更要讓青年看得見。藉這方式,
建成一個「獲得愛戴」的團體,一如《宗徒大事錄》中所說的(參見
GE, 93)。通過這一致的生活,我們才能真正陪伴年輕人,走聖德
的道路。

2.6 Page 16

▲back to top


16
聖安博宣稱「不同年紀的人,都可修德成聖」23,當然包括青年!在
許多年輕聖人身上,教會看到上主的恩寵;這恩寵在他們每人身上,
預示他們的生命歷程,並伴隨他們前行。這恩寵有不同的泉源:在聖
體 與 修 和 聖 事 中 得 到 的 教 導;在 互 勉 修 煉 信 德 愛 德 中 所 獲 的 碩 果;
在福傳勇兵為基督流血捨身事跡所引發的觸動。今天的青年人最需
要聽的,是真實的生活見證。因此,青年聖人的行實,是教會真正要
傳述的。而今天青年人更需要的,是步上成聖之路的邀請,還需給他
接 觸 真 正 的 屬 神 活 力 和 有 成 效 的 神 修 指 導;這 樣 才 能 滿 足 青 年 人 的
深切期望:即他們對生命、愛情、成長、歡樂的需求;對邁向自由以
及對慈悲和修好的需求。
當然,成聖的邀請意味真正的挑戰;它看似非常吸引,同時亦會引起
恐懼和猶豫不決。首先要擺脫的是「只安於庸碌平凡」(GE, 1)的
心態。其次,是要克服「得過且過的誘惑」,因為成聖所在的環境與
一 般 生 活 沒 什 麼 不 同。 恰 好 是 這 以 不 平 凡 的 心,活 在 平 凡 生 活 裏 的
態度,配合著上主的恩寵,使生活得以聖化。事實上,聖神的成果是
在喜樂和愛中生活;這就是聖德。在這方面,教宗在宗座勸諭中,引
用 了 阮 文 順 樞 機 的 生 活 見 證。 樞 機 把 在 監 獄 裏 度 過 的 許 多 年,變 成
寶貴的時光。他拒絕浪費時光,拒絕只顧等待獲釋的那一天;他決定 :
「活在當下,讓此時此刻滿溢愛情〔...〕緊抓每天出現的機會 ; 以超
卓的方式作平凡的事。」(GE, 17)
年青的聖人與聖人的青春朝氣
「耶穌邀請每一個門徒交出他們的生命,而不求任何利益或回報。聖
人 們 接 受 這 個 苛 刻 的 要 求,溫 柔 地、 謙 卑 地 開 始 追 隨 被 釘 十 字 架 並
復 活 的 基 督。 教 會 凝 視 著 聖 德 的 天 空,看 到 一 個 明 亮 而 不 斷 擴 大 的
星座,是由聖人們組成的。有男女青年、少年;有被列聖品及真福品
的;從 初 期 教 會 一 直 到 我 們 這 個 時 代 的。 當 教 會 以 主 保 的 稱 號 向 他

2.7 Page 17

▲back to top


17
們禱告時,教會表示他們的言行,可作為青年人的生活參照」。24
各 種 調 查 中, 包 括 籌 備 以 青 年 為 主 題 的 世 界 主 教 會 議 的 那 些 調 查,
青年人表示,當他們面對一則「生活事件」時,(相對於抽象的神學
宣講)25,他們「會更容易吸收」;他們認為,聖人的生平事蹟,能
給他們不少啟發。因此,應細心考慮,如何以適合他們年齡和境況的
方式,向青年講論聖德。
要留意,除了談論「年青的聖人」之外,還要向青年人展示「聖人的
青春朝氣」。事實上,所有的聖人都曾經歷年輕的階段;因此也應向
今天的年輕人展示,聖人在年輕階段,怎樣過他的生活。通過這種方
式,可以處理許多既不簡單也不易應付的青年處境。事實上,天主以
神妙的方式,臨在並參與這些處境。這表明天主的恩寵,在曲折的「成
聖之路」上、在時間的歷煉中、以多種不可預見的方式,促成聖德的
成熟。讓所有青年,抱有信心,修煉那可達至的聖德。
世 界 主 教 會 議 總 結 文 件 的 末 段 所 說 的,與 我 們 上 文 所 說 的 一 致;即
青 年 的 聖 德 也 是 教 會 聖 德 的 一 部 份,因 為「 年 輕 人 是 教 會 不 可 分 割
的一部份,他們的聖德也是如此。近幾十年來,青年的聖德之花,在
世界各地盛開。在世界主教會議中,我聽到了眾多青年勇敢的芳表,
實在值得我們細味。他們忠於福音,無懼捨生,令人感動、欽佩。另
有 些 青 年 出 席 會 議 並 作 見 證, 述 說 他 們 如 何 在 迫 害 中, 選 擇 跟 隨 受
苦的主耶穌;那真是十分感人!這些年輕人的聖德,刷新了教會的神
修熱忱和使徒活力」。26

2.8 Page 18

▲back to top


IV.「人人都可以成聖!」有什麼意思?
教宗方濟各簡單而直接的說,要成聖的人不必先成為主教、司鐸或修
道者。他補充說:「我們全體都蒙召成聖,以愛德生活,且在我們所
作的一切事上,並在我們所身處的任何地方,以特有的方式為主作證。
你是度獻身生活的嗎?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喜樂地活出你的奉獻。
你是已婚者嗎?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愛護和照顧你的丈夫或妻子,
一如基督怎樣愛了教會。你正在為謀生工作嗎?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
是正直稱職地完成工作,為你的兄弟姊妹服務。你是別人的父母或祖
父母嗎?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耐心教導子女跟隨耶穌。你是掌權者
嗎?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努力爭取公益,摒棄私利」(GE, 14)。
這番話鼓勵我們,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這對我
們每一個人,不論年齡、身份,都是一種珍貴的激勵。
聖德真的是這樣的嗎?是一般的男女、一般的青年均可接近、可達
到的嗎?
→ 聖德是親切、真實、具體、可達到的。一如梵二文件所指出的,
聖德是愛的基本召喚(LG, 11)。成聖召喚的核心,就是每個人
充份地活出愛:「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
天主也存留在他內。」(若一 4:16)。
→ 聖德的要點是讓洗禮的恩寵,結出果實;無需懼怕上主對我們要
求的太多
「讓洗禮的恩寵在成聖之旅上結出果實。讓一切都向天主開放;
為此,應當選擇天主,並總是一再選擇天主。」(GE, 15)。成
聖修德的要點,具體來說是生活在聖神內,在日常生活中,誠樸

2.9 Page 19

▲back to top


19
地讓聖神引領;不懼定志崇修,釋懷於天主愛的庇蔭下。
教宗本篤十六世邀請年輕人、所有年輕人,說:「向聖神的行動
敞開心扉,讓祂改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能參與天主那聖德鑲嵌
畫偉大的創作,成為今日聖德鑲嵌畫中的細小部份;好讓基督光
輝的面容充份發出光彩。我們不懼天主對我們要求的太多,我們
不懼能指向天主的尊高。」
我們談的是修德成聖,因為這是天主對我們的寄望。
「聖人不是膽怯悲傷的、苦悶憂鬱的,或是愁眉苦臉的,而是充
滿喜樂並滿有幽默感的。聖人滿懷希望,照亮別人,同時不會脫
離現實。基督徒的生活是『聖神內的喜樂』」(GE, 122)。鮑
思高神父,當他做學生時,成立了歡樂會;而道明沙維豪對新來
慶禮院的同學說:「在慶禮院裏,我們於喜樂中修德成聖」。28(他
說的不是膚淺的喜樂,而是內心的,打從心底出來的喜悅;對生
命、對天主盡責,因而得來的喜樂)。
鮑思高神父清楚了解,亦教導他的青年,努力和喜樂是分不開的,
而聖德與喜樂亦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請青年追求「歡樂的聖
德」,並追求在聖善的生活中活出喜樂。這並不是說,追求聖德
不需勇氣;因為修德成聖,是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會遭受
他人的沖擊;因而我們會像耶穌一樣,成為「別人反對的對象」。
修德成聖之旅中,十字架的試煉
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內心要堅定,好能忍耐、堅持行善。他提
醒我們要警醒:「我們必須克服和提防爭強鬥勝和自我中心的傾
向,不要讓它們扎根」(GE, 114);他鼓勵我們放心大膽,不
要讓自己被恐懼所克服;他特別鼓勵我們,不要放棄瞻仰被釘十
字架的耶穌,他是恩寵和救恩的源泉:「要是你在瞻仰基督的面

2.10 Page 20

▲back to top


20
容時,依然無法獲得自由和轉變,那麼進入上主的深處吧,進入
祂的聖傷,因為天主的慈悲就在那裏。」(GE, 151)。
在近代,人們較少提及十字架;在這問題上,我們實在需要改善。
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修德成聖的生活,不能缺少十字架。
在最近的世界主教會議期間,我參加了教宗保祿六世,及另外六
人 的 封 聖 典 禮。有 關 十 字 架,教 宗 保 祿 六 世 說 的 最 貼 切:「若 缺
了耶穌的十字架、耶穌的受苦、耶穌的犧牲,福音、基督宗教,會
變成什麼?會變成失掉救贖和救恩的福音、失掉救贖和救恩的基
督宗教。但救贖和救恩是絕對需要的 ! 主以十字架,以聖死救贖
了我們,使我們重獲希望,重獲生命。背起十字架!這是件要事!
親愛的神子們,這是件要事!它意味著勇敢面對生活,不擔心軟
弱,不 擔 心 怯 懦;將 我 們 生 活 中,不 可 避 免 的 困 難,化 為 道 德 的
能 量。它 意 味 著,知 道 如 何 理 解 人 類 的 痛 苦;最 終,知 道 如 何 真
正的愛!」。29
活現聖德:修德成聖,不會將我們與我們的職責、關顧、好惡分隔
而是把這一切融合於愛中。聖德是愛的圓滿,因此須配合人的基
本 需 要:即 被 愛 和 付 出 愛。無 論 男 女,愈 有 聖 德 的 人,亦 愈 有 人
情味。因為「人生不只有其使命,而是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使命。」
(GE, 27)。
因 此,在 修 德 成 聖 的 過 程 中,一 個 人 會 變 得 更 有 人 情 味。「我 們
需要一種能滲透獨處,和服務時刻的成聖精神── 滲透個人的生
活和福傳的努力,以至能每時每刻,活在上主的凝視下,流露我
們的愛。如此,每時每刻都是成聖之道的一環。」(GE, 31)。
聖德吻合所有人類善性的表現。修德成聖的生活並不要求人表現
得 異 於 常 人、異 於 常 規;而 是 使 人 更 充 份、更 真 實 地 體 驗 自己 及

3 Pages 21-30

▲back to top


3.1 Page 21

▲back to top


21
眾人的善性。人總能從真正聖人身上,清楚看到他們的真正為人;
他 們 的 心 思 意 念,及 對 他 人 的 廣 闊 胸 懷:「在 聖 人 們 身 上 很 明 顯
的看到,走向天主的人不會遠離他人,而是真真正正的接近他人。」
30
稍後,我會談談慈幼家庭的聖者、真福、天主忠僕和可敬者;他們留
給我們的寶貴生活見證。
鮑 思 高 神 父 有 一 份 無 比 的 善 性; 而 經 常 來 到 慶 禮 院 的 青 年 中, 有 些
經 歷 過 冷 漠、 窮 困, 有 些 更 是 無 家 可 歸 的 孤 兒。 鮑 思 高 神 父 是 第 一
個接納他們的,並治療他們身心的創傷。藉家庭精神和預防教育法,
他為這些青少年建造一種關懷和神聖兼備的氛圍;這有助治愈他們。
實在,鮑思高神父以慈父的親切,歡樂的家庭氣氛,更藉信仰的引導,
讓青年與耶穌為友;這一切,使青年曾有的傷口,得以愈合。
在摩爾尼斯 (Mornese) 瑪沙利羅修母和首批修女,以女性特有的敏
銳與慈心,照顧那些收容在首間會院內的貧苦女童和女青年。
通過這方式,我們的心路歷程,在慈幼家庭許多組別中延續。我們這
心 路 歷 程 的 特 色, 源 自 福 音,叫 我 們 照 顧 和 治 愈 每 個 來 到 我 們 處 的
人,重塑他們的善性。
→ 由此可見,成聖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禮物(即是:召喚、
責任、委身和禮物)。成聖是天主生命的一種分享,而不僅是本
性道德的完善;不是藉個人努力可達到的。事實上,修德成聖的
生活,並非僅靠我們的努力和踐行,而是天主聖三通過聖神的工
作。(參見 依 6:3)聖神賜給我們力量和決志。
成聖是獻身的承諾,亦是責任。只有你才能作這選擇的決定:「但
願你認出你應傳達的話,了解天主願意藉你的生命,向世界宣講
的耶穌的訊息。」(GE, 24)

3.2 Page 22

▲back to top


22
對慈幼家庭的獻身者來說,這責任變得不可或缺。教宗保祿六世
以堅定的言詞說:「修道生活必須是有聖德的,否則就沒有存在
的理由」。31

3.3 Page 23

▲back to top


V. 一 些 可 用 的 聖 德 指 標
讓 我 提 出 一 些 聖 德 指 標,是 適 合 個 人 和 適 合 我 們 使 命 的。 讓 我 指 出
具體的要點。
— 把日常生活化作與上主相遇的機會。
慈幼精神的核心,亦是大家庭神恩的獨特面貌:就是從積極面看
生命,並以每天的生活,作為與上主相遇的地方。那裏遍佈著人
與人的交往、遍佈著工作、歡樂、休閒、家庭般的生活;更有捨
己為人⋯⋯,我們在上主的光明中活出這一切。這是鮑思高神父
用簡單具體的說話給與我們的基本慈幼信念:成聖之道在於善盡
本份。這可稱為聖化日常生活。
聖女大德蘭可在廚房的碗碟中修德成聖;方濟各沙雷氏則教人在
世俗的煩瑣事務中成聖;鮑思高神父則教導我們,以簡樸的歡樂
善盡本份,心懷愛主之情而生活。如此,他在華道角,為青年提
供了一個修德成聖的園地。
— 成為祈禱的人、祈禱的團體。
聖德是我們給青年最好的禮物;而現代的青年、青少年和他們的
家人,需要我們的生活見證。這樣簡樸的聖德,正可成為我們給
他們提供的最珍貴的禮物。
若缺了具深度的生活,缺了真摯的信德,缺了祈禱作為這信德的
表達;我們便沒法提供這珍貴的禮物。教宗方濟各宣稱:「我們
不相信聖德可以沒有祈禱。」(GE, 147)。事實上,如果沒有
與主耶穌的密契,這一切都做不到。祈禱包括:感恩的祈禱,表
達對至高上主的感恩;懇求的祈禱,表達內心對上主的信靠;代

3.4 Page 24

▲back to top


24
禱的祈禱,表達手足兄弟之愛;朝拜的祈禱,表達我們承認上主
的超越;默想聖言的祈禱,出自一顆溫順、服從的心;聖體前的
祈禱,是所有聖德的高峰和源泉。
— 在我們的生活中結出聖神的果實: 仁愛、喜樂、平安、忍耐、
良善、溫和、柔和、忠信、節制、⋯⋯。修德的人不會爭吵、
不睦、嫉妒、分黨、急燥。「聖德不會削弱人性,因為聖德是
人性的軟弱與恩寵力量的相會。」(GE, 34)。
— 實踐美德: 不僅是拒絕罪惡,追求美善;更應熱愛美善、致力
善行—所有的善行⋯⋯祈禱和工作、服務與捐助、靜默的時刻、
家庭生活和工作上的職責。「我們應當接受一切,將之融入現
世生活,使之成為成聖之道的一部份。我們蒙召在行動中保持
默觀精神,並以負責和慷慨的態度履行使命,從而聖化自己。」
(GE, 26)這樣,成聖就是遵循福音的美好生活,愉快、恆心
地修德行善。就是這麼簡單!
— 實現共融:修德成聖之路,需結伴同行,同心追求聖德。聖人會
互相吸引,結伴。每天聖德的實踐能加強共融,促進彼此間的關
係。我們一起成為聖人。成聖不是單打獨鬥的,上主不會單獨拯
救我:「誰也不是孤立地獨自得救的。」(GE, 6)。在良好的
人際關係中、在彼此熟悉和在共融中,聖德獲得滋養。基督徒的
神修基本是團體性的,屬教會的;與精英或英雄的修德觀念,截
然不同。
團體中若忽略了與他人的交往,忽略了對他人情緒的關注,忽略
了兄弟的情誼和溫順的謙讓,便沒無聖德可言。
—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項使命
教宗提醒我們,要將整個人生視為一項使命。在困難的時刻,人

3.5 Page 25

▲back to top


25
會問自己,人生的目的是什麼?生活有何意義?他們為什麼活在
世上?他們個人可以有什麼貢獻?⋯⋯其實人們真正要問,什麼
是我的使命?在認真面對這問題時,人會領略到,「作為基督徒,
必須將修德成聖,看作自己的使命」(GE, 19)。這是他要奮力
完成的使命。
華 道 角 (Valdocco), 摩 爾 尼 斯 (Mornese), 華 沙 利 切
(Valsalice),尼 渣 (Nizza),依 弗 雷 阿 (Ivrea),聖 小 若 望 (San
Giovannino)⋯⋯等會院團體,從開始就引證了這種共享修德成
聖 的 經 歷;表 現 在 彼 此 友 愛,獻 身 事 主 和 慷 慨 服 務 上。(今 天 我
們以「召叫與使命」來描述我們的生活。)
— 追求真福八端的簡樸(這並非說簡樸是易事)(參見 GE, 70-91)。
在 宣 講 真 福 八 端 時, 耶 穌 為 我 們 提 供 了 一 條 通 往 聖 德 的 真 正 道
路。「真福八端就像基督徒的身份證。」(GE, 63)。
在真福八端中,耶穌向我們提出了一種生活的方式:從神貧的心、
意即樸素的生活,到以謙卑的溫和,以面對由於極小的事情就會
出現爭吵的世界;敢於讓自己被他人的悲傷所「刺穿」,並向他
們展示同情心,進而當旁人藉不公、腐敗、濫權歛財時,仍常存
渴慕正義的心。
真福八端,教導基督徒以憐憫的眼光正視和處理事情;這意味著,
幫助人亦寬恕人。真福八端鼓勵基督徒保持一顆純潔的心,擺脫
一切有損愛主愛人的事物。耶穌的教導要求我們播下和平與正義
的種子,並在人與人之間架起橋樑。這教導還要求我們接受他人
的誤解,接受對我們所行的欺詐,以及最後接受所有大大小小的
迫害。
— 通過微不足道的事情來增長聖德(GE, 16)。這是另一個簡單

3.6 Page 26

▲back to top


26
的指標,實際兼可行。上主在我們身上藉簡單、微不足道的事情,
召 喚 我 們 修 德 成 聖。 這 些 微 小 的 事 情, 我 們 一 定 在 別 人 身 上 找
到,並在每天的生活中在我們身上複製出來;放心 ! 成聖的道路
不是單一的,而是每人不同的。
各人按其性別、身份行成聖之路。舉例說,女性有其柔情、關注
細節小事。因此,教宗方濟各說:「我要強調『女性才華』也在
女性實踐聖德的方式中體現。為反映天主的聖德,這樣的方式是
現今世界不可缺少的。〔...〕我也想到許多不為人知或被遺忘的
婦女,她們各以特有的方式,憑其見證發揮的力量,支持和轉化
她們的家庭和團體。」(GE, 12)。
— 我們為闖高峰而來,除了放棄高飛外,一切都有助我們!
在宣講真福八端時,耶穌成聖之路,是踏過許多細小梯級而完成
的;這聖德是簡樸的、不知名的,但以美妙的方式塑造我們的生
命。真的,我們為闖高峰而來,除了放棄高飛外,一切都有助我
們!因為我們是「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哥 3:12)。
馬梅度 (Mamerto Menapace)32 在一個美麗的故事中,以貼切
的隱喻,表達了我想說的話;述說了「留在地上」或「飛向天主」
的兩難選擇。
故事是這樣的:
一天有一個鄉下人,在高山小路,靠近山頂的岩石處,發現
了一只奇怪的蛋:它不似雞蛋,太大了;不似鴕鳥蛋,太小了。
不知道它是什麼,他決定把它帶走。
回到家裏,他把蛋給他的妻子看。家中有一隻火雞,坐著孵
蛋。妻子看到那只蛋,大小跟火雞蛋差不多,便把它放在火

3.7 Page 27

▲back to top


27
雞的尾巴下面。
當小火雞開始破殼出來,從山上取來的蛋,也發生同樣的事
情。生出來的,與其他的小火雞有點不同。但這種差異,並
不足以讓牠在小火雞群中脫穎而出,即便牠是一隻小禿鷹。
牠雖然由火雞孵化,但牠有的是另一種基因。
由 於 牠 沒 機 會 可 以 向 禿 鷹 學 習, 牠 只 能 模 仿 看 到 的 火 雞 所
做的事情。牠跟著大火雞尋找蠕蟲、種子和碎塊。牠啄土,
牠 在 灌 木 叢 跳 起 啄 食 果 實。 牠 住 在 雞 舍 裏, 害 怕 那 些 來 偷
食物的狗。到了晚上,牠爬上了角豆樹的樹枝,害怕鼬鼠和
其他掠食者。牠以這種方式,模仿所看到的——模仿其他火
雞所做的事情。
某些時候,牠覺得有點奇怪,特別是當牠有機會獨處時。但
這並不常有。事實上,火雞不喜歡孤獨,也不喜歡其他火雞
獨 處。 火 雞 喜 歡 全 群 一 起 移 動、火 雞 喜 歡 膨 脹 胸 膛 打 造 形
象、更會張開尾巴和拖動翅膀。面對發生的一切,火雞總會
以強烈的輕蔑回應。
火雞的特點是這樣的:儘管牠們很龐大,卻不會飛。
在 一 個 晴 朗 白 雲 天 的 中 午, 這 隻 小 動 物 驚 訝 地 看 到 一 些 奇
怪的鳥兒,優雅地飛翔,牠們的翅膀幾乎不用搖動。牠感到
內心一陣顫動;像似心底的呼聲在喚醒牠。然而牠的眼慣常
在看地面尋找食物,因而無力看清高空發生的事。牠的心被
強 烈 的 懷 舊 所 喚 醒: 為 什 麼 我 不 能 那 樣 飛? 牠 的 心 跳 得 很
快,感到焦慮。
在那一刻,一隻火雞走近他,問牠在做什麼。當火雞聽到牠

3.8 Page 28

▲back to top


28
說的話時,笑了。火雞說牠太浪漫,不要開這玩笑。高空上
的 是 不 同 類 的 東 西, 牠 們 應 該 回 歸 現 實。 火 雞 要 陪 牠 到 一
處,有許多美果和大量蠕蟲的地方。
這可憐的禿鷹,雖然心感困擾,最終還是從迷夢中回來,跟
著牠的同伴回了雞舍。
牠恢復那常規的生活,但總是被內心深處的失落所折磨,感
到怪怪的!
牠從未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禿鷹!
最終牠變老,去世了。不幸的是,牠死的時候與牠活著的時
候完全一樣。
試想想,牠出生是為闖高峰!
這 故 事 是 有 關 於 基 督 徒 的 修 德 成 聖 的 方 法:「我 們 不 懼 天 主 對 我 們
要求的太多,我們不懼能指向天主的尊高。」33

3.9 Page 29

▲back to top


V I . 今天的修德成聖之路—參照慈幼大家庭的歷史
— 修德成聖的不同途徑。
我們知道有些人是聖人,但我們不知誰更有聖德;只有天主知道
我們的心。各人有其特殊的美德。我們不該要求人,做他做不來
的事,或做他不應做的事。這話說的有理。難道我要告訴自己:
我成不了聖人,因為我未能按聖人的模範行事?「在修德成聖一
事上,不要畫蛇添足」。34 也就是說,基督徒的英雄,不是逞強
的英雄,基督徒的成全亦不是超級英雄的成全。「在我父親的家
裏,有許多住處。」(若 14:2)。天堂就像一個花園:有謙卑
的紫羅蘭,有高貴的百合和玫瑰。沒有任何身份會使人與喜悅和
生命的圓滿相隔絕。
鮑 思 高 神 父 所 教 導 的,不 單 有 沙 維 豪、馬 沙 利 亞 (Giovanni
Massaglia) 和貝素高;另有馬高鼐和許多有問題的青年,他們
均經歷了生活的創傷。
慈幼會和母佑會的母院,都是真正的孤兒院;另外也收容了和各
種社會不公和不幸遭遇的受害者(畢少懷,韋冠納⋯等)。
那 有 特 殊 個 人 創 傷 的, 例 如: 白 德 美 (Beltrami) 或 查 托 里 斯
基 (Czartoryski),他們知道由於生病,他們永遠無法過常規的
慶禮院生活。澤德 (Artemides Zatti) 也因病患而被拒行神職
的 路。 康 維 尼 (Francis Convertini) 學 識 稍 遜, 長 上 鑑 於 他
出色的修德表現,允許了他繼續行神職的路。亞歷姍達高斯達
(Alexandrina Mary da Costa) 患癱瘓症被困病床上,巴里埃
利 (Nino Baglieri) 經歷了同樣的情況。格利達 (Vera Grita),

3.10 Page 30

▲back to top


30
一位慈幼會密契者,在一次意外後,便背起了精神創傷的苦架。
由此可見,鮑思高神父的會院裏,歡迎各種各樣受傷的人,不論
是出自家庭問題或是個人的遭遇;若以一般謹慎的考慮,或按工
作能力的考慮,一定不會接納他們的。還有那些明顯與慈幼的歡
樂精神、「活力」不符的;然而,事實亦證明,抱著信德的眼光,
任何個人的情況,都不會阻礙修德成聖的進行。
— 每個聖人都在活現天主。
聖人各自有其特色,效法聖人並不是做複製的工夫。每位聖人都
按身處的世代,行自己修德成聖的道路;因為「修德成聖的道路
各有不同」。35
聖德像似星空,竟廣闊又多樣:因此不應把它簡化,看作一般的
定向行善,而忘了它是取之不盡的泉源,是靈感和發展潛能的泉
源。聖德是福音的生活反映,聖人以生活詮釋、活現福音的精神;
仿似一面鏡子,反映耶穌基督、天主聖者的面貌。聖人們給世人
分施天主善與美的恩賜,以對抗那短暫易逝的時尚風氣;他們以
常新不變的心火,活現那愛的奇跡。的確,聖人憑藉恩寵的力量,
改變世界,強化教會,使她的見證更符合福音精神,更為可信。
聖神啟發了聖史,亦激勵聖人,為福音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把
聖德,以不同的方式「活現」,成為上主的聖言活著的和有效力
的詮釋。
— 我們慈幼大家庭的每位聖人,都在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成聖!
我們的每一位聖人、真福、可敬者、天主忠僕都帶來了豐富的元
素,值得我們細心領略和欣賞。就好像要欣賞一顆鑽石的美,它
有很多面;某些面是明顯具吸引力的,另一些卻不是立即引人欣
賞的;即便如此,那些面,還是同樣的真實和吸引人。認識這些

4 Pages 31-40

▲back to top


4.1 Page 31

▲back to top


31
非凡的榜樣,及教人認識他們,會使我們更積極地跟隨他們的修
德 之 途, 渴 望 認 識 他 們 生 平 的 事 蹟, 更 樂 於 分 享 他 們 修 德 的 經
驗,及分享那導引他們在聖德路上前行的希望。
讓我舉些例子。
— 「在我們會院內」青年人的聖德
在慈幼大家庭裡,未滿 29 歲的聖人、真福,共有 46 位。他們是
道明沙維豪、羅蘭衛冠納、澤菲林拿蒙古拉、波玆南 (Poznan)
的五位年輕慶禮院生、亞爾伯馬唯理。聖道明沙維豪的見證有某
幾方面是值得強調的:
• 謹記,預防方面不僅是指教育或教學,更有神學的層次。鮑
思高神父在道明的行傳中說,可以看到一種預防的恩寵在運
36
• 初領聖體的關鍵性影響 37
• 他 走 在( 追 隨 ) 天 主 的 路 上, 擔 當 了 小 領 袖 兼 導 師,( 一
如 1876 年 鮑 思 高 神 父 在 Lanzo 夢 中 所 見 );亦 是 多 位 真
福 和 可 敬 者 以 其 生 活 所 證 實 的;他 們 有 衛 冠 納、拿 蒙 古 拉、
高 華 斯 基 (Joseph Kowalski), 馬 唯 理、 貴 迪 奧 (Joseph
Quadrio) 、奧迪斯 (Octavius Ortiz Arrieta),以上各人
均效法了道明的成聖教導。
• 道明在創立無原罪聖母善會的角色他與神修好友馬沙利亞
(Massaglia) 一起,創立了這個可譽為未來慈幼會士訓練場
的 善 會。 鮑 思 高 神 父 對 後 者 有 以 下 的 評 語:「 如 果 我 要 寫 出
馬沙利亞的榜樣和美德,我會重複我為道明所寫的內容;馬
沙利亞在生時是道明的忠實追隨者。38

4.2 Page 32

▲back to top


32
在慈幼神恩的傳教聖德,表現在眾多男女身上;有度奉獻生活
的、有平信徒。他們努力從事:福音宣講、信仰本地化、促進婦
權、 捍 衛 窮 人 和 原 住 民 的 權 利, 建 立 本 地 教 會。 令 我 印 象 深 刻
的 是, 慈 幼 家 庭 正 在 進 行 列 品 手 續, 以 確 認 其 英 豪 德 行 和 聖 德
的兄弟姊妹,大部份都是傳教士如真福盧美樂(Mary Romero
Meneses FMA)、真福唐嘉蒂(Mary Troncatti FMA)、可
敬者施馬迪(Vincent Cimatti)。
在奉獻生命作犧牲的聖德,深深植根於「與我靈,取其餘」的座
右銘。這組別為首的是可敬者白德美神父(1870-1897),他的
表 樣, 開 啟 了 慈 幼 會 士 聖 德 的 新 楷 模; 其 後 有 真 福 查 托 里 斯 基
(August Czartoryski),真福華里 (Louis Variara)。繼後
熟悉的有真福柏樂美,真福達高斯達,真福衛冠納,還有眾多的
殉道烈士(其中包括 95 名西班牙內戰的殉道者,他們許多是年
輕的培育期會士和年輕的神父。)
屬「破碎家庭」的:其家庭的父母,其中至少缺少一位。或由於
不同的原因(身體的、心理的、道德的或精神的),母親和父親
都不在;這會給孩子帶來問題。鮑思高神父本人經歷了父親的早
逝,並且在媽媽麗達的謹慎決定之後,不得不離開家園,他希望
慈幼會特別致力於扶助「貧窮和被遺棄的青年」。
• 真福衛冠納,1891 年出生於智利,她不認識自己的父親,而
她在阿根廷的母親開始與富裕的地主莫拉 (Manuel Mora)
同居。衛冠納因母親不道德的狀況而受苦,為她奉獻了生命。
• 天主忠僕嘉祿畢少懷,1889 年出生於意大利北部華戴連拿
(Valtellina)。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離棄了他;母親因為別
人的無知和懼怕流言,被送走了,更說她精神有毛病。嘉祿

4.3 Page 33

▲back to top


33
因而遭到了極大的羞辱,並且被長上質疑他是否合適加入慈
幼會。但這種巨大的痛苦,助他培養出成熟的諒解,真誠的
父道與親和力。這特別表現在與會士父母交往時。
屬聖召方面的:在鮑思高神父誕辰 200 週年,有兩位殉道會士
列真福品,他們的生活反映了我們神恩。
• 沈 道 爾(1914-1953),在 2013 年 他 的 真 福 列 品(個 案 的
審查在 2006 年啟動),讓我們留意,慈幼會士兩種形式的
個 人 奉 獻,即 修 士(the lay)與 神 職 (the priestly)的
互 補 性。 沈 道 爾 的 生 平,可 說 是 對 慈 幼 會 修 士、聖 召 和 使 命
的 完 整 介 紹。 對 他 值 得 提 及 的 有:明 確 的 聖 召 選 擇、模 範 的
生活、專業的教學、具成效的使徒工作、對青年學徒和勞工
界的特別關顧。
• 弟鐸澤民 (Titus Zeman)(1915-1969),於 2017 年 9 月
30 日在巴迪斯拉華 (Bratislava) 獲封真福品(個案的審查
在 2010 年啟動)。1950 年 4 月捷克的共產黨政權,開始取
締修會,並將男女會士逮捕送集中營。長上決定有必要組織
出 走,運 送 年 輕 會 士 到 都 靈,完 成 培 訓。弟 鐸 澤 民 承 擔 了 這
個危險的任務,並帶大約 20 名年輕會士兩次成功出走。第三
次 出 走 期 間,弟 鐸 澤 民 與 其 他 人 一 同 被 捕。他 經 歷 了 一 次 嚴
峻的審訊,被控為祖國的叛徒和梵蒂岡的間諜,並被判死刑。
他 以 極 大 的 犧 牲 和 奉 獻 精 神,接 受 了 他 的 苦 架 說:「 即 使 我
失去了生命,我也不會視為損失,因為我知道至少有一個人,
代替了我做神父﹗」
屬「慈幼式父愛和母愛」的:除了兩位殉道會士在鮑思高神父誕
辰 200 週年,榮列真福品,讓我們再憶記一下其他例子,如聖女

4.4 Page 34

▲back to top


34
瑪沙利羅、真福盧華、真福李納德、真福加拉桑、可敬者媽媽麗
達、可敬者施馬迪 、可敬者德肋撒瓦爾塞 (Teresa Vals)、可敬
者亞里拔 (Augustus Arribat),天主忠僕畢少懷、天主忠僕馬
義誠等人;他們都效法了鮑思高神父的慈愛。
屬主教的:在鮑高神父聖德園地內,蓬勃發展的各樣修德成聖例
子中,亦有多位主教;他們在主教的牧職中,以特殊的方式,體
現了那特有的慈幼牧者的慈愛: 殉道聖人雷鳴道 (1873-1930);
可敬者奧利弗 (Louis Olivares)( 1873-1943 );可敬者、會祖
弗 蘭 多 (Stephen Ferrando)(1895-1978); 可 敬 者 奧 迪 斯
(1878-1958);可敬者朗德樞機 (Augustus Hlond)(1881-
1948); 天 主 忠 僕 盧 托 沙 (Anthony de Almeida Lustosa)
(1886-1974); 天 主 忠 僕 馬 倫 高 Orestes Marengo(1906-
1998)。
屬「神恩的兒子身份」的。這是較特別的一組。有一些聖人,在
生命中某階段,與鮑思高神父共同生活,欣賞他的聖德、他的使
徒工作和教育成果;然後他們按福音勸喻,跟隨自己的道路;以
他們對神恩的洞察,對窮人真正的關愛,和對天主上智安排全然
的信靠,創立不同的修會;也屬我們恭敬之列;他們是:聖蒙利
亞多 (Saint Leonardo Murialdo)、聖關納拉 (Saint Louis
Guanella)、聖奧里納 (Saint Louis Orione)。
以上慈幼聖德的描述實在令人感到欣慰,同時亦帶給我們責任感
和鼓勵。我們既是這珍貴精神遺產的傳人;必須更深了解和珍惜
它。切忌只將它停留在禮儀慶典的層次,而未有努力充份認識、
發掘它。更要發揮這寶貴的精神祖業在精神、牧靈、教會、教育、
文化、歷史、社會,以及在傳教使命各領域中的潛力。這些聖人、
真福、可敬者和天主忠僕,好像從黑暗的礦坑中掘出的寶貴金塊;

4.5 Page 35

▲back to top


35
要讓他們在教會和慈幼家庭中發放光芒,反映真理的光輝和基督
的愛。
他們在牧靈方面得以成功,實因他們能有效地配合當時的情勢,
即配合他們所身處獨特的社會、文化、政治環境;亦配合著教會
以及慈幼家庭本身的處境。
在神修方面,我們在步武他們芳表的同時,亦要讓他們啟發我們
做好籌劃的工夫,以求貼合我們的處境和當下的使命。列品案中
所見,他們對牧靈和神修工作的關注,實在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的修德芳表。對這些芳表,我們應常保持敏銳的觸覺和專注,以
加深對我們神恩的體驗。
在這贈言詮釋結束的部份,我加上列品辦公室提供的、最新的整
體列品訊息。相信當大家看到,列品進程的名單中,包括了自己
組別的成員,或其他組別的成員時,會感到興奮。盧華神父說的
真好;所有兒女的聖德,將證明鮑思高神父本人所生活的聖德;
那是我們慈父傳留給遍佈世界各地的整個慈幼家庭的聖德。
親愛的兄弟姊妹,容我強調;今天慈幼會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做
更多的事情,不是作新計劃的探索或修訂現有的計劃、建立新的
中心;而是要活現我們個人及團體所傳揚的,即我們要以生命活
現福音,延續並擴展耶穌所活現的生命 39;那就是我們的聖德!
我們要成聖!追隨我們的慈父、這遍佈全世大家庭的會祖,與他
一起成聖!
教 宗若望保 祿二 世、今天已是一位聖人,曾向我們慈幼會 會 士
發出熱情的呼籲。雖然當時是特別給會士說的,相信他所說的,
同樣適用於整個慈幼家庭,以及其中的每個組別。讓我們重溫他
所說的:

4.6 Page 36

▲back to top


36
你們要再次提出「勇於追求聖德」,作為對當代世界挑戰的回應。
今日要的,並非開展新的活動、新的嘗試,而是要毫無保留地生
活和見證福音。藉此鼓勵那些你們接觸的青年修德成聖。努力成
為這新紀元的慈幼會士!成為滿懷熱火的老師、響導、聖人!更
要像聖若望鮑思高般,導人成聖! 40
讓我們向我們的母親瑪利亞進教之佑祈禱;求她光照我們認識生
命的道路;並全力忠隨這道路。願她支持我們和整個慈幼家庭,
實踐我們對成聖的許諾;為自己及託付給我們的人,努力成聖修
德。
聖母、聖神的淨配,妳在眾聖人身上施展妳的恩佑;願妳也加給
我們同樣的恩佑!
瑪利亞進教之佑,求妳陪伴我們、指導我們!
祝你們這一年,多結聖德的果實。
摯愛你們的,
總會長 范達文神父
(翻譯:余富強神父;校閱:梁熾才神父)

4.7 Page 37

▲back to top


注釋
1. Hencef orth EG.
2. I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Fr Pier Luigi Cameroni, Postulator General f or the
causes of Saints, and to Signora Lodovica Maria Zanet, an expert collaborator of
our Postulation Of f ice and renowned lecturer. Thanks to their f oresight I have
been able to embellish these pages with material f rom the Postulation Of f ice
which can throw so much light on the subject
3. P Chavez, Let us draw on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Don Bosco in order to walk
in holiness according to our specif ic vocation AGC 417 (2014); P Chave¨z My dear
Salesians, be saints©AGC 379 (2002); J.E. Vecchi, Beatif ication of Bro Artemide
Zatti: a sensational precedent AGC 376 (2001); Sanctity and Martyrdom at the
dawn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AGC 368 (1999); E. Vigano, Don Bosco, saint ASC
310 ((1983); Replanning our holiness together ASC 303 (1982); L. Ricceri, Don
Rua, a call to holiness ASC 263 [1971]
4. John Paul II, Encyclical Letter Redemptoris Missio, Vatican City, 7 December
1990, 28.
5. Augustine, Conf essions, 10, 28.
6. Francis of Sales, Introduction to the devout lif e I, 3.
7. Benedict XVI, Catechesis at the General Audience on 13 April 2011: [Teachings
VII (2011), 451].
8. Ibid., 450.
9. Benedect XVI, Homily on the f east of the Assumption of Mary, 15 August 2005.
10. As a continuation of thi¨s Marian journey©we shall be celebrating in Buenos Aires
between 7 and 10 November 2019 the V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ry Help
of Christians with the title: Mary the woman who believed.
11. ISS, Salesian Sources. 1. Don Bosco and his work. Collected works, L AS,
Rome 2014, 1187. The complete passage I am ref erring to says: «Another day
explanations were being given about the meaning of words.¨What does Dominic
mean? he asked. The reply was:¨Dominic means belonging to God.©¨There you
are,©he said,¨you see how right I am in asking you to make me a saint. Even
my name says that I belong to God, so I must at all costs become one. I can§t be
happy if I am not.©».
12. Ibid., 1186.
13. Cf. SDB Const., 2, 25, 65, 105; FMA Const., 5, 46, 82.

4.8 Page 38

▲back to top


38
14. M. Rua, The sanctif ication of our souls and of those entrusted to us. Letter
of the Rector Major to the Provincials and Rectors of America, Valsalice, 24
September, 1894
15. John Paul II, Address on the occasion of his visit to the Pontif ical Salesian
University, 31 January 1981, in L§Osservatore Romano, 8 February 1981,[ASC 300
(1981), 58].
16. E. Vigano Rediscovering the spirit of Mornese ASC 301 (1981) 25
17. John Paul II, Prayer Vigil at the XV WYD Rome Tor Vergata, 19 August 2000.
18. Benedict XVI, Address at the welcoming ceremony f or the young people in
Cologne, 18 August 2005
19. Francis, Homily at the Mass for the Boys§and Girls§Jubilee, Rome 24 April 2016.
20. ISS, Salesian Sources. 1. Don Bosco and his work. Collected works, LAS, Rome
2014, Kristu Jyoti Publications 2017 501
21. J. E. Vecchi, Andate oltre. Temi di spiritualità giovanile, Elle Di Ci, Leumann
(TO) 2002.
22. P. Chávez, My Dear Salesians, be saints, AGC 379 (2002), 21-22.
23. Ambrose, De Virginitate, 40.
24. XV Ordinary Assembly of the Synod of Bishops, Young people, the f aith and
vocational discernment. Instrumentum Laboris, LEV, Roma 2014, 214
25. X V Ordinary Assembly of the Synod of Bishops, Young people, the f aith
and vocational discernment. Instrumentum Laboris. Pre-synodal meeting. Final
Document (19-24 March 2018),
26. XV Ordinary Assembly of the Synod of Bishops Young people, the f aith and
vocational discernment Final Document, LEV, Rome 2018, 167.
27. Benedict XVI, Catechesis in the General Audience on 13 April 2011: Insegnamenti
VII (2011).
28. BM V, 228.
29. Paul VI, Address during the «Way of the Cross », 24 March 1967.
30. Benedict XVI, Encyclical Letter Deus caritas est, LEV, Rome 2005, 42.
31. Paul VI, Address on 27 June 1965, in E. Viganò, Replanning our holiness together
ACS 303 (1981).
32. M. Menapace, Cuentos rodados, Patria Grande, Buenos Aires 1986 (our translation

4.9 Page 39

▲back to top


39
33. Benedict XVI, Catechesis in the General Audience on 13 April 2011: Insegnamenti
VII (2011).
34. P. Catry, «Le tracce di Dio», in Aa. V v., La missione ecclesiale di Adrienne
von Speyr. Atti del 2 ĘColloquio Internazionale del pensiero cristiano, Jaca
Book (= Già e non anco ra), Milano 1986, 32 quoted in L. M. Zanet, La santità
dimostrabile. Antropologia e prassi della canonizzazione, Dehoniane, Bologna
2016, 204.
35. John Paul II, Apostolic Letter Novo Millennio Ineunte, Rome 2001, 31.
36. Don Bosco recalls: «I recognised in him a soul where the Holy Spirit reigned
supreme, and I marvelled at the way grace had already worked in his young
heart and mind.», J. BOSCO, Vita del giovanetto Savio Domenico allievo
dell§Oratorio di S. Francesco di Sales con appendice sulle grazie ottenute per sua
intercessione, Ed. 5, Torino, Tipograf ia e Libreria Salesiana 1878 in ISS, Fonti
Salesiane. 1. Don Bosco e la sua opera. Raccolta antologica, LAS, Roma 2014,
1039. ; ISS, Salesian Sources. 1. Don Bosco and his work. Collected works, LAS,
Rome 2014, Kristu Jyoti Publications 2017, 1179
37. Rapture in the lif e story of Dominic Savio, is typically connected to the
eucharist and f inds its moment of grace on the day of his First Communion,
seen as a seed that if it is cultivated becomes the source of a joyf ul lif e and of
decisive commitments: «It was a wonderf ul and never-to-be f orgotten day f or
him; it was a renewal of his lif e f or God , a lif e that can be taken as an example
by anyone. If one got him to talk about his First Communion several years later
his f ace lit up with joy and happiness as he said:¨That was the happiest and
most wonderf ul day of my lif e. He made some promises on that day which he
preserved caref ully in a little book and of ten re-read them [n] 1. I will go of ten
to Conf ession and I will go to Holy Communion as of ten as I am allowed by my
conf essor. 2 I will try to keep Sundays and holy days holy. 3. My f riends will be
Jesus and Mary. 4. Death but not sin.©These promises which he of ten went over
were the guiding light of his lif e until he died. » (J. BOSCO, Vita del giovanetto
Savio Domenico allievo dell§Oratorio di S. Francesco di Sales con appendice sulle
grazie ottenute per sua intercessione, Ed. 5, Torino, Tipograf ia e Libreria Salesiana
1878 in ISS, Salesian Sources. 1. Don Bosco and his work. Collected works, LAS,
Rome 2014, Krystu Jyoti Publications 2017 Lif e of the young Dominic Savio,
pupil at the Oratory of St Francis de Sales, 1171).
38. Ibid., 1210.
39. Cf. VC, 62.
40. John Paul II, Message of H.H. John Paul II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GC25, in
GC25, 140

4.10 Page 40

▲back to top


出 版:鮑思高出版協會──良友之聲出版社
香港九龍天光道16號
電 話:(852) 2568 1617.傳 真:(852) 2568 4161
電 郵:enquiry@vap.org.hk.網 址:www.vaphk.org
印 刷:保諾時網上印刷有限公司
九龍觀塘道436-446號官塘工業中心第四期地下B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