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_jp-ii_exh_30121988_christifideles-laici_zh_cn


hf_jp-ii_exh_30121988_christifideles-laici_zh_cn

1 Pages 1-10

▲back to top

1.1 Page 1

▲back to top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基督信友平信徒》劝谕
Christifideles Laici
论平信徒在教会与世界中的圣召及使命
Copyright –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1

1.2 Page 2

▲back to top
诸位主教、司铎及执事,
女修会及男修会会士及
诸位平信徒:
引言
1.基督信友中平信徒成员(Christifideles Laici)「梵二 20 年后
平信徒在教会及世界中的圣召及使命」曾是 1987 年世界主教会
议的主题是形成天主子民中的一部分人,他们就像玛窦福音中所
说的葡萄园内的工人:「天国好像一个家主,清晨出去为自己的
葡萄园雇工人。他与工人议定一天一个德纳,就派他们到葡萄园
里去了。」(玛廿 12
福音的比喻,在我们眼前展示出主的广大葡萄园,以及许多人士,
女的和男的,被他召去在园内工作。葡萄园是整个世界(参阅:
玛十三 38),这世界当依天主的计划而有所改变,为了天主之
国的最后来临。
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
2.「他约在第三时辰又出去,看见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闲立着,就
对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玛廿 34)。从
那一天起,主耶稣的召叫「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一直
不断地在历史的过程中回响:它是向每一个来到这世界的人提出
的。
在我们的时代,在梵二以后,因五旬节圣神的再次流露,教会更
深刻地意识到她传教的本质,再次听从主派遣她去世界成为「普
世救恩圣事」的声音。1
「你们也去吧」。此召唤不仅关系到牧人,圣职人,男女会士。
它是指向每一个人的:平信徒也是个别的为主所召唤,从主那里
他们代替教会及世界,接受了使命。在宣道时,圣国瑞曾提起并
解释葡萄园工人的比喻说:「亲爱的教民,你们应注意你们的生
1 梵二《教会宪章》,48
2

1.3 Page 3

▲back to top
活方式,要确定你们真是主的工人。每个人要注意他的作为,看
他是否是在主的葡萄园内工作。」2
大公会议,特别由于它丰富的教义、灵修和牧灵的祖产,写出了
以前从未写过的,有关平信徒的本质、地位、灵修、使命及责任。
大公会议的教长们,响应基督的召唤,曾召唤所有的平信徒,无
论 是 女 的 或 是 男 的 ,都 到 葡 萄 园 去 工 作 :「 因 此 ,大 公 会 议 ,因
主的名恳请所有平信徒,情甘自愿,慷慨热忱,响应基督在此时
刻的迫切号召和圣神的激励。青年人应当感到,这一号召特别是
向他们而发,并要迅速而慷慨地接受。主自己一再邀请所有的平
信徒和祂相契日切,并请他们把主的一切,视为自己的事(斐二
5),在祂救人的使命上和祂联合起来。祂也派遣他们,到祂将
要去的每一座城和场所。(参阅:路十 1)」3
「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去吧」于 1987 10 1 日至 30 日,在
罗马所召开的世界主教会议中,这一句话在精神上再度回响。追
随大公会议所指出的途径,同时对整个教会的个人和团体的经验
保持开放,教长们以过去几次世界主教会议的丰富经验,用特定
的和广泛的方式,讨论平信徒在教会和世界中的圣召和使命。
在这次主教们的会议中,并没有缺少有资格的平信徒男女代表,
他们对会议的进行提供了宝贵的贡献。这在闭幕礼的讲道中,我
曾公开地表示过:「我们表示感谢,因为在主教会议的过程中,
我们不但高兴有平信徒的参与(男的和女的旁听者),而且在讨
论的进行中,我们能聆听我们从世界各地,从不同国家所邀请来
的平信徒;从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劝告,以及为了共同目标由于
爱而提出的建议等,我们也蒙受其利。」4
回顾大公会议后这几年,世界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可以发现,圣神
如何继续使教会更年青,祂又如何启发教会对圣德的向望,以及
如许平信徒的参与。不说别的,只要看在司铎之间,会士之间以
及平信徒之间,新的和积极的合作,就可证明。例如礼仪中的积
2 大圣国瑞《福音讲道》1 十九 2:拉丁教父 761155
3 梵二「平信徒使徒工作」法令 33
4 1987 10 30 日 世 界 主 教 会 议 闭 幕 礼 弥 撒 教 宗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讲 道 :宗 座 公 报 80 198898
3

1.4 Page 4

▲back to top
极参与,参与宣讲天主圣言和教理讲授等;托付给平信徒并由他
们所完成的许多服务及工作;团体、善会及属灵的运动的兴起,
以及平信徒对教会生活的投入;还有妇女在社会发展中,更积极
和有意义的参与。
同时,主教会议指出,大公会议后平信徒的步伐并非没有困难和
危险。尤其可以提出两种诱惑,这两种诱惑不是他们常常知道如
何避免的:第一种诱惑是对教会的服务和工作那么的热衷,以致
于 某 些 平 信 徒 不 再 积 极 投 入 他 们 职 业 的 、社 交 的 、文 化 的 和 政 治
的世界;第二种诱惑是把不正当的将信仰与生活分开视为合法,
就是把接受福音和在世上不同情况下实际活出福音一事分开。
在世界主教会议的作业上,它不断地参考梵二大公会议,梵二有
关平信徒的训诲,在 20 年后,令人惊讶地有现代特色,同时保
持先知性意义:这种训导能有助于今日对新的情况,给予答复。
实际上,世界主教会议的教长所面对的挑战是,用具体的方法,
把大公会议所表达的有关平信徒身份的丰富「理论」,能变为真
正教会的「做法」。某些情况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因为有某种「新
奇」,这样可称为大公会议后的,至少依年代算:对这些情况,
主教会议教长们在讨论和反省时特别留意。在所回想的情况中,
包括那些有关目前和将来,要托付给平信徒的牧职和教会工作,
新「运动」以及其它平信徒投身的团体形态的成长和流传,妇女
在教会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在以极大的投入、能力和慷慨完成工作时,世界主教会议的教长
们,让我知道他们的愿望,并且要求在适当时刻,向普世教会公
布一份有关平信徒主题的、决定性的教宗文件。5
这篇世界主教会议后的宗座劝谕,设法顾到该会议工作的一切富
裕,从「大纲」到「Instrumentum Laboris」,从导言报告、主教
们个别的和平信徒的发言,到讨论后在大厅内所作的综合报告,
从小组的讨论和报告,到最后的「建议」和结束时的「文告」。
因此这一文件与世界主教会议没有任何对照的区别,而是它忠实
5 参阅:《建议》,1
4

1.5 Page 5

▲back to top
而又连贯的表达,是集体工作的成果。因而对此文件的最后成形
有贡献的是世界主教代表会议的秘书处的评议会和秘书处本身。
此劝谕设法兴起并推动,信友们个人或是团体,对自己在教会团
体和使命中所持有的恩宠及责任的深切意识。
今日世界的迫切需要:
「为什么你们站在这里整天闲着?」
3. 这次世界主教会议的基本意义,和所期望有的宝贵结果是,
平信徒留心听主基督要他们去祂的葡萄园工作的召唤,在此由于
面临第三个千年而尤其生动的、历史中的伟大时刻,积极地、有
意识地并且负责地分担教会的使命。
今日由于在教会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新的情势,
特别迫切要求平信徒有所行动。假如缺少投身,常是无法接受的
事,目前的时刻更要求致力于此。不容许任何人整天闲着。
我们继续念福音中的比喻:「约在第十一时辰,他又出去,看见
还有人站在那里,就对他们说:为什么你们站在这里整天闲着?
他们对他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给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
萄园里去吧!」(玛廿 67
既然每一个人在主的葡萄园内的工作是那么伟大,因此不得闲
着。「主人」更迫切地要求:「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
主的声音清楚地在每一个追随基督者的深心回响,他们藉信仰和
基督徒入教圣事而肖似耶稣基督,组成了教会内的活成员,积极
参与教会的救恩使命。主的声音也借着教会及人类历史性事件而
听到,梵二告诉我们:「天主子民深信自身为充满大地的天主圣
神所领导。在信德的启迪下,设法在与这一时代的其它人民所共
有的遭遇、需求和愿望中,辨别天主临在和其计划的真正记号。
5

1.6 Page 6

▲back to top
信德既以新的光茫照耀一切,并显示天主召唤每个人的整体理
想,因而能领导人心,朝向充分合乎人性的解决方案。」6
为此,必须观察我们这个世界,它的问题和价值,它的焦虑与希
望,它的失败和成功:根据大公会议的牧职宪章《喜乐与期望》
的描述,7这个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事务上,产生问题
和严重困难的世界。这个就是葡萄园,这个就是信友被召完成其
使命的田园。耶稣要他们,犹如祂要祂的门徒们一样,成为「地
上的盐」和「世界的光」(参阅:玛五 1314)。可是什么是
基 督 徒 当 成 为「 盐 」和「 光 」的「 地 」和「 世 界 」的 目 前 情 势 呢 ?
在我们的世界所存在的各色情形和问题,的确很广而且急速地转
变。为此缘故,更需要避免一切以偏概全和不合理的单一化。不
过却可以指出在今日社会出现的一些趋势。福音记述莠子与好麦
子,在农人的田里一起成长。在历史上也是如此,在日常生活里,
在实施人性自由时常有矛盾,恶与善、不义与正义、苦闷与希望,
并排存在,同时纠缠一起。
世俗主义及宗教的需求
4. 一个人怎么可能不注意到,宗教的冷漠及各种形式的无神主
义的存在蔓延,尤其是最广泛的世俗主义?相反的,受到科学和
技术不断发展的感人的胜利所影响,沉迷于老旧的及新的诱惑,
即梦想成为天主(参阅:创三 5),妄用自由,人们把心中所有
的宗教根由切断,他们忘记天主,或单是保有天主而却对他们的
生活亳无意义,或是彻底地否认大主,而开始崇拜现代世界的各
色「偶像」。
今日世俗主义的现象的确严重,不但个人如此,在整个团体来说
也是如此,大公会议曾指出:「有日形增多的人,事实上已离弃
6 梵 二 《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11
7 1985 年世界主教特别会议教长在重申「现代」牧职宪章的重要性及适时性后,说:「不过,
同 时 他 们 感 到 我 们 现 时 代 的 记 号 与 大 公 会 议 时 的 记 号 问 题 及 考 验 ,部 分 有 些 不 同 。事 实 上 ,饥 饿 、
压 迫 、不 公 及 战 争 、忍 受 恐 布 主 义 及 各 种 不 同 的 暴 力 ,在 今 日 世 界 到 处 都 在 增 多 」( 最 后 报 告 二
D1)。
6

1.7 Page 7

▲back to top
了宗教」。8在其它机会上,我自己曾提出,打击老教友的基督
宗教式微的现象,并且不断要求再福传。
人性的响往和对宗教的需求,无法完全泯灭。当人们在良心深处,
勇于面对人存在的严正问题时──特别是关于人生的目的、痛苦
和死亡时──他们无法不引用圣奥思定所吐露的真理:「主啊,
你为了祢自己造了我们,而我们的心除非找到你是无法安息的。」
9同样,今日世界以不断增进和动人的方式,以对生命有属灵的
和超越的看法,在宗教的赞研上再度感到兴趣,再次有神圣意识
而祈祷,要求有呼求上主圣名的自由等,也为此作证。
人:被侵害及受提升的尊严
5. 我们再次想起人所受到的侵犯。
当一个人没有以人格尊严──天主的活肖像(参阅:创一 26
而 被 承 认 ,被 爱 ,人 会 受 到 最 屈 辱 和 可 耻 的「 操 纵 」,使 个 人 确
实地降为强者的奴隶。「那些强者」有各种不同的名字:意识型
态、经济势力、政治的和不人道的制度、科技,或是大众传播的
干扰等。再次我们面对那么多的人,我们的姊妹和兄弟们,他们
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由于他们过份的忍耐力,以及某些民法明
确的不公:生命和节操的权利,有住屋及工作的权利,有一个家
庭的权利以及负责任的生育权,参与公共的及政治生活的权利,
良心自由及信奉宗教的权利。
谁能计算无法出生的婴儿数字,因为他们在母胎内就被杀死,儿
童为自己的父母所遗弃所虐待,没有爱和没有教育而成长的儿童
又有多少?在某些国家,整个人民缺乏住屋及工作,没有度合乎
人性生活的绝对必要的办法,甚至没有维持生活的必需品。此时
此刻在大都市里,存在着物质的和道德的广大贫穷及不幸。整个
人类团体都严重受到痛苦。
8 梵 二 《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7
9 圣思定《忏悔录》,1
7

1.8 Page 8

▲back to top
可是人的神圣性是不容消灭的,不管他是如何受到贬抑及侵犯,
因为他有大主──造物主及父──作为他坚定的基础。人的神圣
性常常一而再地在恢复。
人的尊严感应该以强有力的措辞来考虑和肯定。一股有利的趋
势,正在世上一切民族中展开并蔓延,使人们更意识到个人的尊
严 :人 不 是 被 利 用 的「 物 品 」或 是「 客 体 」,而 主 要 是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主 体 」,一 个 有 良 知 和 自 由 的 ,被 召 负 责 地 在 社 会 和 历 史
中生活,并且导向属灵的及宗教的价值。
有人说我们的时代是「人文主义」的时代:说来矛盾,某些无神
而俗化的人文主义,竟然将人贬抑并彻底消灭,而其它形式的人
文主义,却过于高举个人,竟成了真实的偶像崇拜。也有其它形
式的人文主义,与真理相符,正确承认个人的伟大及可怜,它们
表示、支持并促进人的整体尊严。
这种人文主义趋向的标起和果实?就是对「参与」的需求,无疑
的「参与」是目前人类显著特征之一,是真正的「时代讯号」,
在不同的领域并以不同的方式在发展:尤其是有关妇女及青年人
的参与需求,不但是在家庭和学术方面,也在文化、经济、社会
及政治方面的参与。为在此发展中成为主要特征,在某些方面成
为 新 而 更 合 人 性 的 文 化 , 个 人 和 整 个 民 族 , 都 必 需 参 与 。 10
冲突与和平
6. 最后,我们可以观察另外一项,在今日人类中相当明晰的现
象:在历史中从未有过的,人类每天都为「冲突」所打击。这种
现象有好多形式,以正当的多元思想和倡导所表达,可是却与个
人 、集 团 、范 畴 、及 一 组 国 家 相 对 立 。这 种 对 立 采 取 暴 力 、恐 怖
主义及战争的方式。今日人类不同的区域,再次以更广大的比例,
想 显 示 他 们 的「 全 能 」,重 蹈 建 立「 巴 贝 尔 塔 」( 参 阅 :创 十 一
19)无 用 覆 辙 ,产 生 混 乱 、斗 争 、分 裂 和 压 迫 。为 此 ,人 类 家
庭本身严重地受到动荡和损伤。
10 参 阅 : 「 研 究 资 料 」 ─ ─ 梵 二 20 年 后 《 平 信 徒 在 教 会 及 世 界 的 圣 召 及 使 命 》 , 510
8

1.9 Page 9

▲back to top
另方面,个人和整个民族,对建于正义的和平的渴望,完全无法
被压抑。福音中的真福:「缔造和平的是有福的」(玛五 9),
在今日人民中有新的又有大的回响:整个人民今天为了争取和平
及正义,在生活、受苦并努力。那么多的人和集团,今日在不断
地追寻社会生活的参与,为使渴望的和平得以实现。在这方面,
我们有很多平信徒慷慨地投入社会及政治的领域,在不同的机构
工作,也有人志愿为弱小者服务。
耶稣基督──人类的希望
7. 因此,「家主」派往他葡萄园工作的工人面前,所展示的工
地很辽阔。
在此工地,教会临在并且在工作,我们每一个人、牧人、司铎、
执事、会士及平信徒都在工作。上述的逆境深深地影响教会:它
们部分地左右教会,但不会压扁教会,也不致于击败教会,因为
给她生命的圣神,支持她的使命。
虽然由于人性的限度、罪及恶魔所带来的困难、延误及矛盾,教
会知道人类为了共融及参与而所用的一切力量,在耶稣基督──
人及世界救主的干预中,获得圆满的答复。
教会知道自己为基督所派遣,作为「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
类 彼 此 团 结 的 记 号 和 工 具 。 」 11
虽有这一切困难,人类还是能希望。而且应该希望:生活的及有
位格的福音──耶稣基督自己,是教会每天所宣报的「喜讯」及
播送喜乐者,教会在所有民族前为基督作证。
平信徒在此宣报和见证上,担任主要而无法替代的角色:借着他
们,基督的教会得以在世界的不同领域临在,作为希望和爱的标
记及泉源。
11 梵 二 《 教 会 宪 章 》 , 1
9

1.10 Page 10

▲back to top
第一章
我是葡萄树而你们是树枝
平信徒在教会奥迹内的地位
葡萄树的奥迹
8. 圣经以不同方式运用葡萄树的图象。特别是葡萄树用来表达
天主子民的奥迹。从这个强调教会内部性质来看,平信徒不单是
在葡萄园工作的工人,他们还是葡萄园的一部分。耶稣说「我是
葡萄树,你们是枝子。」(若十五 5
先知们在旧约里,用葡萄树的图像描述选民。以色列是天主的葡
萄 树 ,主 自 己 的 作 品 ,祂 心 中 的 喜 乐 :「 我 种 植 你 时 ,原 是 精 选
的葡萄」(耶二 21);「你的母亲像园中的一棵葡萄树,栽植
在水旁,因为水多,果实累累」(厄十九 10);「我的爱人有
一座葡萄园,位于肥沃的山冈。他翻掘了土地,除去了石块,栽
上了精选的葡萄树……。」(依五 12
耶稣自己也采取了葡萄树的象征,用它来说明天主国的各方面:
「有一个人培植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围上了篱笆,掘了一个榨酒
池 ,筑 了 一 座 守 望 台 ,把 它 租 给 园 户 ,就 离 开 了 本 国 。」( 谷 十
1;参阅:玛廿一 28 以下)
圣史若望要求我们更进一层,导引我们去发现葡萄园的奥秘:它
不但是天主子民的形象和象征,也是耶稣自己的形象。祂是葡萄
树,而我们祂的子弟是树枝。祂是「真葡萄树」,树枝和祂连接
才有生命。(参阅:若十五 1 以下)
梵二大公会议,参考能有助于启示教会奥迹的,圣经的多种形像,
再度提出葡萄树和树枝的形象说:「基督是真的葡萄树,祂赐给
我们这些树枝以生命和结果实能力。我们借着教会存在于基督
内,没有祂我们什么也不能作」12(若十五 15)。所以教会本
12 同 上 6
10

2 Pages 11-20

▲back to top

2.1 Page 11

▲back to top
身就是福音中的葡萄树。教会是奥秘,因为父、子及圣神的生命
和爱,白白地给了因水和圣神再生的人们(参阅:若三 5),他
们被召再体验与天主的共融生活,并且表示出来,并在历史(使
命)中传达出来,耶稣说:「到那一天,你们便知道我在我父内,
你们在我内,我也在你们内。」(若十四 20
唯有从教会共融奥迹的内部,才能认出平信徒的「身份」并揭示
出他们的基本地位。唯有在此地位的有关情况内,才能界定他们
在教会及世界中的圣召及使命。
谁是平信徒
9. 世界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正确地指出需要经由依近年教会训
导 的 文 件 及 圣 神 所 领 导 的 教 会 生 活 经 验 , 13加 深 研 究 梵 二 大 公 会
议的教诲,以肯定的说词为平信徒的圣召和使命下定义。
为答复「谁是平信徒」的问题,大公会议超过先前盛行的否定的
说明。启发完全肯定的看法,并且发挥一种基础的意向,强调平
信徒完全属于教会和其奥迹。同时强调平信徒圣召的独特性,那
是「在世俗事务中,照天主的计划去安排,而追求天主的国。」
14根 据 教 会 宪 章 , 「 平 信 徒 」 一 字 是 「 指 圣 职 人 员 及 教 会 所 规 定
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信友。平信徒藉洗礼与基督结为一体,成
了天主子民。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王道
的职务。他们也肩负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及世界上的使命。」
15
比约十二世曾说:「信友,更具体地说平信徒,位于教会生活的
前线;为他们来说,教会是人类社会的鼓舞来源。为此,平信徒
尤其应该有很清楚的意识,不但他们属于教会,他们也是教会,
就是说教会是以全体的元首教宗,以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们为领
袖 的 , 世 上 的 信 友 团 体 。 他 们 是 教 会 … … 。 」 16
13 参 阅 : 《 建 议 》 , 3
14 梵 二 《 教 会 宪 章 》 , 31
15 同 上 。
16 比 约 十 二 世 一 九 四 六 年 二 月 廿 日 对 枢 机 们 谈 话 : 宗 座 公 报 38.1946149
11

2.2 Page 12

▲back to top
根据圣经的葡萄园形象,平信徒与教会的其它成员,都是连接基
督真葡萄树的树枝,而且自祂产生他们的生命且结果实。
经由信仰和洗体与基督成为一体,是在教会奥迹内成为基督徒的
理由。此奥迹构成基督徒最基本的「特色」,而且成为平信徒的
基督徒生活一切圣召和活力的基础(参阅:若三 5)。在死而复
活的基督内,领过洗的人成了「新受造」(迦六 15;格后五 17),
洗净了罪恶并因圣宠而得生命。
为此,只有靠接受天主在洗礼中,给予基督徒的奥迹中的富裕,
才能根本描述平信徒。
洗礼及基督徒生活的「新」
10. 说平信徒的整个存在,旨在引领人认知来自洗礼的基督徒生
活的澈底新,也不过份;这种认知能有助于人负起受自天主圣召
的责任而生活。在达到平信徒的基本描述后,我们可以明白地而
且直接地考虑以下三个基本观点:洗礼使我们在天主子的生命中
再生;使我们与基督及祂的身体——教会结合;因圣神而傅油,
使我们成为属灵的圣殿。
在圣子内成天主的子女
11. 我们重复耶稣向尼苛德睦所说的话:「我实实在在告诉你,
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天主的国」(若三 5)。那么,
洗礼是重生,是再生。
在反省这个来自洗礼的恩惠时,伯铎宗徒歌颂说:「愿我们的主
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赞美!他因自己的大仁慈,藉耶稣基督由
死者中的复活,重生了我们,为获得那充满生命的希望,和不坏、
无瑕、不朽的产业」(伯前一 34)。他称那些「赖天主生活
而永存的圣言,不是由于能坏的、而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得以重
生」(伯前一 23)的人为基督徒。
12

2.3 Page 13

▲back to top
藉洗礼,我们成了在天主唯一子耶稣基督内的天主的子女。从洗
礼池的水中升起时,每一个基督徒又听到在约旦河岸当时听见的
声音:「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路三 22)。由此可
知他被提与圣子结合,成为义子(参阅:迦四 47),基督的
兄弟或是姊妹。如此天父对每一个人的永恒计划在历史实现了:
「因为祂所预选的人,也预定他们与自己的圣子的肖像相同,好
使子在众多弟兄中作长子。」(罗八 29
是圣神使受过洗的成为天主的子女及基督奥体的肢体。圣保禄要
格林多的基督徒记得此事实:「都因一个圣神受了洗,成为了一
个身体」(格前十二 13),为此宗徒能对平信徒说:「现在你
们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格前十二 27);「因为你
们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儿子的圣神到我们心中。」(迦
6;参阅:罗八 1516
在基督内我们是一体
12. 重生成为「在圣子内天主的子女」,已领洗的人合在一起不
可 分 , 犹 如 翡 冷 翠 大 公 会 议 所 说 17「 是 基 督 的 肢 体 及 教 会 团 体 的
成员」。
洗礼象征而且奥妙且实在地使人与基督被钉和光荣的身体结合
为一。借着圣事,耶稣使受洗者与祂的死亡结合,也与祂的复活
结合(参阅:罗六 35)。「旧人」被脱下,而穿上「新人」
即穿上耶稣自己:「因为你们凡是领了洗归于基督的,就是穿上
了基督」(迦三 27;参阅:弗四 2224;哥三 910)。结果
「我们虽然众多,在基督内却是一个身体。」(罗十二 5)
在圣保禄的言词中,我们再次找到耶稣自己的训诲的忠实回响,
启示基督与其门徒彼此之间的奥妙结合,显示父结合子,以及子
因爱的圣神(参阅:若十七 21),与父结合的奥妙共融的形象
和延伸。耶稣以葡萄树和树枝的图像,提出这种结合:「我是葡
17 斐 冷 翠 大 公 会 议 《 论 亚 美 尼 亚 人 》 法 令 DS1314
13

2.4 Page 14

▲back to top
萄树,你们是枝子」(若十五 5),此形象不但说明门徒们与耶
稣的亲密关系,也指出门徒们彼此之间的必要共融:都是唯一葡
萄树的枝子。
圣神的圣而活的殿宇
13. 在另一个比较中,伯铎宗徒应用建筑物阐释已领洗的为建于
「 基 石 」基 督 上 的「 活 石 」,用 以「 建 成 一 座 属 神 的 殿 宇 」( 伯
前二 5 以下)。此形象导引我们到另一层面,即出自洗礼的基督
徒 生 命 的「 新 」,梵 二 曾 描 述 说 :「 凡 是 领 过 洗 的 人 ,藉 重 生 及
圣 神 的 傅 油 , 已 经 祝 圣 为 属 灵 的 殿 宇 。 」 18
圣神为已领洗者傅油,烙下不可消灭的印记(参阅:格后一 21
22 ),建 立 每 人 为 属 灵 的 圣 殿 ,就 是 祂 以 天 主 的 神 圣 临 在 ,充
塞于此殿宇,使每个人与耶稣基督结合并像似祂。
以此属灵的「傅油」,基督徒可以各自重复耶稣的话说:「上主
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
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
上主恩慈之年」(路四 1819;参阅:依六一 12)。这样由
于在洗礼和坚振时,圣神的流露,领过洗的人分担基督、救主默
西亚——耶稣的同一使命。
分享耶稣基督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使命
14. 以领过洗的人比作「新生婴儿」,伯铎宗徒写道:「你们接
近了祂,即接近了那为人所摒弃,但为天主所精选所尊重的活石,
你们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属神的殿宇,成为一班圣洁的司祭,
以奉献因耶稣基督而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品……。你们是特选的
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家,属于主的民族,为叫你们宣扬
那由黑暗中召叫你们,进入祂奇妙之光者的荣耀。」(伯前二 4
59
18 梵 二 《 教 会 宪 章 》 , 10
14

2.5 Page 15

▲back to top
在此引进了由于洗礼而有的恩宠及地位的新观点:平信徒方面也
分享基督司祭、先知及国王的三重使命。这种观点在教会活的传
承中从未被遗忘过,犹如圣奥思定在解释圣咏二六首时所说:「达
味受傅油为王。在那时代,只有司祭和国王受傅油。此两个人物
是 基 督 末 来 的 唯 一 的 司 祭 和 国 王 预 象(「 基 督 」意 指「 受 傅 者 」)。
不 但 我 们 的 头 受 傅 油 ,我 们 ——祂 的 身 体 ——也 受 到 傅 油 … … 因
此所有的基督徒都被傅油,虽然在旧约时代只有司祭和国王受
傅。很清楚我们是基督的身体,因为我们都得到「傅油」而在祂
内我们成了「基督」即「受傅者」,就像基督自己,是「受傅的」。
可 以 说 由 于 头 和 身 体 , 整 个 的 基 督 形 成 了 。 」 19
梵二大公会议之后,20 在开始我的牧职时,我曾以下列字句强调
整个天主子民的司祭、先知与王者的地位:「那位生自童贞玛利
亚、木匠的儿子──人们以为祂是的──生活天主之子(伯铎所
明认的),曾经降来使我们成为『司祭之国』。梵二曾告诉我们
此德能和事实的奥秘,即基督的使命──司祭、先知教师、国王
──在教会中延续。每一个人,整个天主子民,都分享此三重使
命 。 」 21
藉此劝谕邀请平信徒们,以更深的了解和爱,再次重读、默思并
理解大公会议所说,有关平信徒分享基督的三重使命的丰富训
导 。 22我 们 以 摘 要 方 式 在 此 提 出 此 训 导 的 主 要 成 份 。
平信徒分享司祭使命,耶稣为此而自献于十字架,并且为了天主
的光荣和人类的得救,继续在感恩祭中自我奉献。领过洗的人结
合于耶稣基督,他们在奉献自己和日常工作时(参阅:罗十二 1
2),与基督及其祭献结合在一起。大公会议在谈到平信徒时
说:「因为他们的一切工作、祈祷、传教活动、日常的夫妇和家
庭生活、每天的辛劳、身心的消遣等,如果是因圣神而作的,甚
至忍受生活的艰苦,都将成为精神的祭品,经耶稣基督而为天主
19 圣 思 定 「 圣 咏 廿 六 首 释 义 」 二 2
20 参 阅 : 《 教 会 宪 章 》 , 10
21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就 职 讲 道 : 宗 座 公 报 701978946
22 参 阅 : 一 九 八 七 年 主 教 会 议 「 研 究 资 料 」 25
15

2.6 Page 16

▲back to top
所接纳(参阅:伯前二 5)。在举行感恩祭时,与主的圣体一齐
虔诚地奉献给天父。这样身为崇拜者,他的每一行为都是圣的,
平 信 徒 将 世 界 奉 献 于 天 主 。 」 23
由 于 他 们 分 享 基 督 的 先 知 使 命 ,「 基 督 曾 以 生 活 的 见 证 和 圣 道 的
德能,宣报天父的王国」,24 平信徒有能力和责任,以信德接受
福音,以言以行宣报福音,不必犹豫勇敢地认同福音而揭发恶。
平信徒与「伟大的先知」(路七 16)基督相结合,并因圣神成
为复活基督的「见证」,平信徒由于分享教会的超性信德,「在
信仰的事上不能错误」,25 他们也分享言语的恩宠(参阅:宗二
1718;默十九 10)。他们也被召让福音的德能和「新」,每
天 在 他 们 的 家 庭 和 社 会 生 活 中 发 扬 光 大 ,同 时「 经 由 他 们 俗 世 生
活 的 结 构 」 26, 在 现 时 代 的 矛 盾 中 , 耐 心 而 勇 敢 地 表 达 他 们 对 未
来光荣的希望。
因为平信徒属于宇宙之主及王──基督,他们也享祂的王道使
命,并被祂所召叫在历史中扩展此王国。他们以基督徒身分实行
此王道职,尤其是属灵的战鬪中,他们设法克服自身的罪恶王国
(参阅:罗六 12),于是献身为正义与爱德而服务;耶稣自己
临在于所有的兄弟姊妹身上,尤其是最微小的身上。(参阅:玛
廿五 40
平信徒特别被召使受造物恢复其原来的价值。在重整造物,使人
类的真正福利能为恩宠生活所支配,平信徒分享权力行使,即复
活的基督用来使所有的一切吸引到祂身边,并使他们与自己一起
导向天父权下,使天主成为万有中的万有的权力。(参阅:格前
十五 28;若十二 32
平信徒分享基督司祭、先知及国王的三重使命,其根源是洗礼的
傅油,在坚振中更形发展并在圣体圣事中实现及充实。不但使平
信徒个别地分享,也使形成主唯一身体的众多肢体分享:事实上,
23 《 教 会 宪 章 》 , 34
24 同 上 35
25 同 上 12
26 同 上 35
16

2.7 Page 17

▲back to top
耶稣沛降恩宠给祂的身体及净配教会。这样个人由于是教会的成
员而分享基督的三重使命,犹如圣伯铎明明指出,他把领过洗的
说成「特选的种族,王者的司祭、神圣的邦国、天主的特有民族」
(伯前二 9)。就是因为这来自教会的共融,平信徒之分享基督
的三重使命,要求在共融下并增强共融本身而生活出来及实行出
来。圣思定说:「由于奥妙的傅油我们称每一个人『基督徒』,
也是由于我们都是唯一司祭职的肢体,我们被称为『司祭』。」
27
平信徒及其在俗特性
15. 基督徒生活的新,是所有在基督内受洗者,所有天主子民之
间平等的基础和资格:「身为天主子民,大家分享在基督内重生
的地位,分享天主儿女的圣宠,同一个追求成全的使命。他们都
有 一 个 救 援 、 一 个 希 望 , 一 个 完 整 不 分 的 爱 德 。 」 28因 为 从 洗 礼
所产生的地位,每一个平信徒与晋秩的圣职人以及男女修会会
士,都负有对教会使命的责任。
可是在平信徒之间,这种洗礼地位使人采取一种有别于人的生活
方式,却不导致他们与公务司祭职或男女会士分离。梵二大公会
议说明这种生活式有「俗世特色」:「在俗是平信徒的特色」。
29
要以完整的、适当而又特有的方式、正确了解平信徒在教会中的
地位,必须依照天主的救恩计划并在教会奥迹背景下,对他们俗
世的特色有深刻的神学理解。
教宗保禄六世曾说教会「有真正俗世的幅度,此与她的内在本质
及使命是与生俱有的,它植基于降生圣言的奥迹内,经由她的成
员 以 不 同 的 形 式 实 现 。 」 30
27 圣 思 定 《 天 主 之 城 》 廿 10
28 《 教 会 宪 章 》 , 32
29 同 上 31
30 保 禄 六 世 对 俗 世 团 成 员 谈 话 : 宗 座 公 报 641972208
17

2.8 Page 18

▲back to top
教会实际是生活在世界中,虽然她不属于世界(参阅:若十七
16)。她被派继续耶稣基督救赎的事业,「此事业原本是关系人
类 的 得 救 的 , 却 也 包 括 全 部 现 世 秩 序 的 重 建 。 」 31
的确教会所有成员都分享此俗世幅度,但是以不同方法。特别平
信徒的分享有其本身的实现方式和作法,根据大公会议,那是他
们「特有的」。此类方式是以「在俗特色」32 来表明。
大公会议在阐明平信徒在俗世的情况时,特别指出俗世是他们从
天主领受召唤的场合:「天主把他们召唤到俗世地位」。33 此「场
合」是以动态的用语说的:平信徒生活在俗世中,是说他们从事
世界上各式各样的职业与工作。他们生活在一般的家庭和社会环
境中,他们的生命与之交织在一起。」34 他们是在世度一般生活
的 人 :他 们 求 学 、工 作 、与 友 人 、同 业 、社 会 人 士 、文 化 等 发 生
关系。不过,大公会议视他们的条件不单是外在和环境的,而是
一项事实,要在耶稣基督内获得圆满的意义。35 这就达到肯定说
「降生成人的圣言曾甘愿参加人们的社会……圣化了人类关系,
尤其是社会所从出的家庭关系,甘心服从 祂祖国的法律。祂选
择 度 其 时 代 及 地 方 的 普 通 工 匠 的 生 活 。 」 36
如此「世界」成了信徒达成他们圣召的场所和手段,因为世界本
身注定要在基督内光荣天主父的。这样大公会议能指出有关平信
徒的圣召的本义。他们并未被召放弃他们在世所有的地位。洗礼
并没有把他们拖离世界,犹如保禄宗徒所指:「弟兄们,各人在
什么身分上蒙召,就在天主前安于此身分」(格前七 24)。相
反,祂托付他们的圣召正是关系他们在世界的光景。确实,平信
徒「为天主所召唤,是要他们以福音精神执行职务,像酵母,从
内部圣化世界,以生活的实证,反映出信望爱三德,将基督昭示
31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5
32 《 教 会 宪 章 》 , 31
33 同 上 。
34 同 上 。
35 参 阅 : 同 上 48
36 《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32
18

2.9 Page 19

▲back to top
给他人。」37 这样为平信徒来说,积极生活于世界,不单是人类
学和社会学的事实,也特别是神学的及教会学的事实。在他们处
于世界的环境下,天主显示自己的计划,并传达给他们「在世俗
事务中,依照天主的计划去安排,而企求天主之国」38 的特殊圣
召。
正是以这种思想主教会议的教长们说:「为此平信徒的在俗特点,
不可只以社会学的意义来界定,更应该以神学的意义来说。「在
俗」一字应该要依天主造主及救主的行为来了解,祂把世界交付
给女人及男人,使他们能参予造化工作,不受罪的影响的自由造
化,在婚姻或独身生活中,在家庭、职业和社会不同的活动中圣
化 自 已 。 」 39
那么平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基本上应该根据他们的基督徒生活
的 「 新 」 来 界 定 , 依 他 们 在 俗 的 特 点 来 区 别 。 40
从福音中所采取的形象盐、光和酵母,虽然不加区别地加予所有
的耶稣的门徒身上,却特别适用于平信徒。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形
像,因为它们不但说出平信徒在世俗事务上,在世界及人类团体
中的深切投入和完全参与,也更说出投入及参与的全新和独有的
特色,其目的是宣扬带来救恩的福音。
被召成圣
16. 假如我们看天父在耶稣基督内借着圣神,指示给每一位平信
徒 的 首 要 和 基 本 的 圣 召 ——即 成 圣 的 圣 召 ,成 全 的 圣 召 时 ,我 们
就得到他们的地位的完美意义。圣德是授予每一位基督徒的地位
的最伟大的见证。
37 《 教 会 宪 章 》 , 31.
38 同 上 。
39 《 建 议 》 , 4
40 「 他 们 是 天 主 子 民 及 奥 体 的 正 式 成 员 ,藉 洗 礼 ,他 们 分 享 基 督 司 祭 、先 知 及 君 王 的 三 重 使 命 ;
平信徒经由生活在世界,表达并实行他们的地位的富裕。凡是属晋秩职务附加的或特殊的工作,
就 是 平 信 徒 的 特 有 使 命 。他 们 本 有 的 圣 召 是『 由 于 投 身 于 现 世 事 务 ,并 使 之 依 天 主 的 计 划 而 安 排 ,
而寻求天主的国(教会引)』」(若望保禄二世「三钟经」谈话,1987 3 15 日)。
19

2.10 Page 20

▲back to top
梵二大公会议曾意义深长地谈到普遍的成圣使命。可以说成圣的
要求正是大公会议付托给教会所有子女的基本训令,大公会议原
来是要根据福音革新基督生活。41 此训令不是单纯的道义的劝
谕,而是从教会奥迹所引申的无法否定的要求:教会是特选的葡
萄树,她的树枝是靠来自基督的圣而赋予生命的德能所滋长;她
是奥体,其肢体分享元首基督的圣德生命;她是主耶稣所爱的净
配,为了她的圣化耶稣牺牲了自己(参阅:弗五 25 以下)。圣
化圣母胎中耶稣人性的圣神(参阅:路一 35),就是居住在教
会内并在教会内工作的同一圣神,祂将将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的圣
德传授给教会。
更迫切的是今日所有的基督徒,要再走上福音革新的道路,以慷
慨的精神接受伯铎宗徒所表达的邀请「在一切生活上是圣的」(伯
前一 15)。大公会议后 20 年、1985 年的世界主教特别会议,适
当地强调此迫切性:「既然在基督内的教会是奥迹,她应被视为
圣 德 的 标 记 和 工 具 男 性 的 和 女 性 的 圣 贤 ,在 教 会 史 中 最 困 难 的
时代,常是革新的源泉和根由。今日我们非常需要圣人,我们应
该 诚 恳 地 求 天 主 兴 起 圣 人 。 」 42
在教会内每一位由于都是教会成员,领受并共有成圣的共同使
命。平信徒与教会其它成员一样被召成圣:「任何身分与地位的
基 督 信 徒 ,都 被 召 达 成 基 督 徒 生 活 的 圆 满 和 爱 德 的 成 全 」;43「 每
位基督信徒都被邀请,并有责任获致圣德及本人生活地位的成
全 。 」 44
圣德的召叫是根植于洗礼,并在其它圣事尤其是圣体圣事内,再
被提出。既然基督徒穿上了基督耶稣并为圣神所提神,他们是「圣
的 」。因 此 ,他 们 有 显 示 此 圣 德 的 能 力 ,以 及 在 他 们 所 做 的 事 上
为圣德作证的责任。保禄宗徒不断地劝勉基督徒生活要「合乎圣
徒的身分」。(弗五 3
41 《 教 会 宪 章 》 , 53942「 论 教 会 内 普 遍 的 成 圣 使 命 」
42 1985 年 第 二 届 世 界 主 教 特 别 会 议 ; 最 后 报 告 二 A4
43 《 教 会 宪 章 》 , 40
44 同 上 42。 参 阅 : 比 约 十 一 世 「 贞 洁 夫 妇 」 通 谕 : 宗 座 公 报 221930548
20

3 Pages 21-30

▲back to top

3.1 Page 21

▲back to top
依圣神而生活——其果实为圣德(参阅:罗六 22;迦五 22——
使每一个受过洗的人奋起,并要求每一个人追随并效法耶稣基
督,信奉真福八端,聆听并默思天主圣道,有意识而主动地参与
教会的礼仪和圣事生活,个人祈祷,在家庭或团体中,饥渴慕义,
在生活服务的环境内为兄弟们实践爱的命令,尤其是为最小的,
穷苦的和受苦的。
在世界上的圣化生活
17. 平信徒的成圣使命,意指依圣神而生活特别表达在他们对今
世事务的投入,以及参与现世的活动。宗徒再次劝我们说:「你
们无论作什么,在言语上或在行为上,一切都该因主耶稣的名而
作,借着祂感谢天主圣父」(哥三 17)。将宗徒的话应用到平
信徒身上,大公会议肯定地说:「无论是照顾家庭,无论是其它
世 俗 中 的 职 分 , 都 不 应 当 和 他 们 生 活 中 的 宗 教 功 课 脱 节 」 。 45
界主教会议教长们也说过:「平信徒的生活一致非常重要:的确,
他们应该在每天的职业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圣化。因此为了答复他
们的圣召,平信徒应该把他们的日常活动,看作是他们与天主结
合、完成祂的旨意、服务别人、引别人在基督内与天主共融的机
会 。 」 46
成圣的使命应该为平信徒所承认和生活,首先看作是无可否认的
义务,是天父无穷爱的良好楷模,祂以祂自己的圣德生命重生了
他们。这样的圣召,应该被称为洗礼新生命的主要而不能分的因
素,是一个决定他们地位的因素。同时成圣的圣召与使命密切相
连。本来从他们分享教会圣德的同一圣德,显示他们对建立教会
第一手及基本的贡献,教会是「诸圣的共融」。信德的眼睛看到
一幅美丽的景像:无数的平信徒,男士与女士们,忙于他们的日
常生活和活动。往往他们不受世界的注意和赞赏,不为世界大人
物所识,但是为天父所爱护,在主的葡萄园内辛勤工作。藉主的
圣宠充满信心而坚定不移,他们是历史中谦逊而却是伟大的天主
国的建造者。
45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4
46 《 建 议 》 , 5
21

3.2 Page 22

▲back to top
那么,圣德应被称为每个人在教会内,完成救恩使命的基本的和
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教会的圣德,是使徒工作和传教事业的隐
密本源和万无一失的评估。祇有当基督的净配教会,为基督所爱,
而教会也爱祂,教会才成为一个在圣神内多产的母亲。
我们再从福音采取图像:树枝之所以结果和成长,全靠它们留在
葡萄树上。「正如枝条若不留在葡萄树上,凭自己不能结实;你
们若不住在我内,也一无所能。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
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
们什么也不能作。」(若十五 45
在此我们特别提出,在世界主教会议的一个月内所举行的,隆重
宣布男女平信徒册封为真福及圣人的事。整个天主子民,尤其是
平信徒,此刻能找到圣德的新模范,以及在人生的日常环境下勇
敢生活的新见证。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曾说:「个别教会应该特别
注意在他们成员中,识别他们教会内的那些在每日的俗世条件及
婚姻生活中,为圣德作证的青年男女,而他们能成为别人的榜样,
为 的 是 一 有 机 会 , 教 会 能 推 荐 他 们 册 封 为 真 福 及 圣 人 。 」 47
在界定平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的反省最后,忽然想起圣大良的有
名 劝 谕 : 「 啊 基 督 徒 , 你 要 认 识 你 的 地 位 ! 」 。 48都 林 主 教 圣 马
西模向领受了洗礼受敷油的人,表达了相同的感受:「你们要沉
思 使 你 们 分 享 此 奥 迹 的 荣 耀 ! 」 。 49所 有 领 过 洗 的 人 要 再 听 一 次
圣思定的话:「我们要欢欣感谢:我们不但成了基督徒,也成了
基 督 … … 你 们 要 肃 然 起 敬 而 高 兴 : 我 们 成 了 基 督 。 」 50
身为一个基督徒的地位,教会所有成员平等的泉源,保证并促进
共融及友爱的精神,同时成为平信徒的使徒工作和使命的神秘活
力。这是地位,也附带要求,是被主召叫去祂葡萄园工作的工人
的地位:「为确保每一天天主的救恩计划,能达到每一个时代及
47 《 建 议 》 , 8
48 圣 良 教 宗 《 讲 道 集 》 廿 一 3
49 圣 马 西 谟 《 论 圣 洗 》 三 。
50 圣 思 定 《 论 若 望 福 音 》 218
22

3.3 Page 23

▲back to top
世界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人,所有的平信徒都有此工作的崇高义
务 。 」 51
51 《 教 会 宪 章 》 , 33
23

3.4 Page 24

▲back to top
第二章
一棵葡萄树的众多树枝
平信徒参与教会共融的生命
教会共融的奥迹
18. 我们重温耶稣的话:「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园丁……你们
在我内而我在你们内。」(若十五 14
这几句简单的话启示共融的奥迹,作为主及其门徒之间,基督与
受洗者之间的合一的枷锁:一个活的并赋予生命的共融,藉此基
督徒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主的本身,犹如枝子与葡萄树是一体一
样。
基督徒与耶稣的共融,有天主圣三的共融,即由于圣神的恩赐,
子与父合而为一,以此为模式和源泉,也是为达到共融的方法:
在圣神爱的连合下与子相结合,基督徒与父合而为一。
耶稣继续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若十五 5)。从基
督徒在基督内所经验的共融,直接流传出他们与别人彼此所经验
的共融:大家都是唯一的葡萄树即基督的枝子。在此共融中,美
妙地反映并分享主耶稣所启示的,天主圣三、父、子及圣神爱的
亲密生命的奥迹。为此共融耶稣祈祷说:「愿他们合而为一,父
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
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十七 21
这种共融是教会的真正奥迹,犹如梵二大公会议引证圣启廉的名
言说:「教会就好像『一个在父及子及圣神的统一下,集合起来
的民族』。」52 我们习惯在举行感恩礼的开始提示教会共融的奥
迹,当司祭用保禄宗徒的问候欢迎大家时:「愿天父的慈爱、基
督的圣宠、圣神的恩赐与你们同在。」(格后十三 13
52 同 上 4.
24

3.5 Page 25

▲back to top
在说明了平信徒地位所系的区别特征后,我们此刻应该反省他们
在教会及世界的使命和责任。对这方面的正确了解唯有在教会是
共融的生活背景中可以找到。
梵二及共融的教会学
19. 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期间,教会再次提出有关本身的中
心思想,犹如 1985 年世界主教特别会议回想说:「共融的教会
学是大公会议文献中中心而又基本的观念。
KOINONIA-COMMUNION 原本出自圣经,是在初期教会及东方
教会受到极度尊重的观念,这种训诲一直持续到今日。梵二做了
很大的努力,使教会是共融有更清楚的了解,并具体地应用到生
活上。那么这个复杂的字「共融」有什么意义?它的基本意义是
说与天主的结合是由耶稣基督在圣神内获得。这种共融的机会是
来自天主圣道和圣事。洗礼是在教会内共融的门和基础。圣体圣
事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源泉和颠峰(参阅:教会宪章 11)。基
督圣体在圣体圣事内,圣事化这一共融,就是说,祂是所有信徒
在基督身体──教会(格前十 16)内彼此之间共融的标记,并
带 来 此 共 融 的 密 切 关 系 。 」 53
大公会议结束后那天,教宗保禄六世用以下的话给信友们说:「教
会是『共融』。在此背景下共融有什么意思?我们用要理问答中
所说的『诸圣相通』来说。教会的意义是诸圣的相通。『共融』
是指双重的有生气的分享:基督徒结合基督的生命,以及将此爱
德的生命在今世及来世通传予全体信徒,与基督并在基督内相结
合 , 在 教 会 内 基 督 徒 彼 此 也 相 结 合 。 」 54
梵二大公会议邀请我们。经由圣经图像来仰瞻教会的奥迹,这些
图像阐明教会是共融的实体:每一个基督徒与基督的共融,以及
所有基督徒彼此间的共融。例如羊栈、羊群、葡萄树、精神的建
筑、圣城。55 尤其是保禄宗徒所提出的『身体』的图像。此道理
53 1985 年 世 界 主 教 会 议 最 后 报 告 二 C1
54 保 禄 六 世 ( 1966 6 8 日 ) 公 开 接 见 时 谈 话 。
55 《 教 会 宪 章 》 , 6
25

3.6 Page 26

▲back to top
在 大 公 会 议 文 献 多 处 有 开 怀 的 表 达 。 56同 时 , 大 公 会 议 再 次 注 意
到整个的救恩史,重新提出『天主子民』为教会的图像:「天主
的圣意不是让人们彼此亳无联系,个别地得到圣化与救援,而要
他 们 组 成 一 个 民 族 , 在 真 理 中 认 识 祂 , 以 圣 德 事 奉 祂 」 。 57教 会
宪章开端几行美妙地综合此道理:「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
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
和 工 具 。 」 58
那么,教会是共融的事实是「奥迹」的整合面,真正是中心内涵,
更好说是天主对人类救恩的计划。为此教会的共融无法用相当地
解释,假如只是以社会学或是心理学的实体来了解。教会之是「共
融」,它是「新的」子民,「默西亚的」子民,一个「以基督为
元首……以天主儿女的地位与自由为祖业……以遵照基督爱我
们的芳表而爱人的新诫命为法律……以天主的国为目标……由
基督所建立作为生命、爱德及真理的共融」59 的子民。结合此新
民 族 成 员 彼 此 间 的 连 系 ——首 先 与 基 督 的 结 合 ——,不 是「 血 肉 」
的而是属灵的,更具体说是所有领洗者所接受的圣神的连系。(参
阅:岳三 1
事实上,此圣神是纳自永恒结合唯一而不可分的天主圣三的圣
神,是那「在时期一满」(迦四 4)使人性与天主子永远结合的
圣神,这同一位圣神世世代代是教会内共融的川流不息的源泉。
有机的共融:不同与互补
20. 教会的共融更好说是一种「有机的」共融,类似一个有生命
的、动的身体。它的特色是有不同的圣召和生活地位、职务、神
恩和责任,同时彼此互补。由于这种不同与互补,每一个平信徒
都与整体有关,对整个身体有其独特的贡献。
56 同 上 7
57 同 上 9
58 同 上 1
59 同 上 9
26

3.7 Page 27

▲back to top
圣保禄特别强调基督奥体的有机的共融。我们可以从以下大公会
议 的 综 合 听 取 保 禄 的 丰 富 训 诲 :「 耶 稣 基 督 从 一 切 民 族 中 号 召 了
祂的兄弟姊妹们,把自己的圣神赋给他们,使他们奥妙地组成祂
的身体。基督的生命在这身体内分施给有信仰的人……一如人身
的各肢体,虽众多,却只形成一个身体,信友们在基督内,也是
如此(参阅:格前十二 12)。在组成基督奥体时,肢体不同,
其职务也各异。圣神只有一个,祂为了教会的利益,按照祂的富
裕和职务的需要,分施不同的恩惠(参阅:格前十二 111)。
在这些恩惠中为首的便是宗徒的恩惠,圣神还可以使那些能得奇
恩的人属于宗徒权下(参阅:格前十四)。同一圣神亲自用其能
力,并经由肢体间的亲密连系,产生并激发信友之间的爱。为此,
一个肢体痛苦,所有的肢体都感到痛苦;一个肢体受到光荣,所
有肢体都同感快乐(参阅:格前十二 26)。」60
这唯一而同一的圣神,常是教会内不同和合一的活力。我们再读
《教会宪章》:「为使我们不断地更新(参阅:弗四 23),基
督把圣神施给了我们,无论在头部或在肢体上都是同一圣神,祂
使整个身体生活、协调并活动。祂这样的作法为教父们比作人身
内的灵魂或称为生命的本原。」61 在另一段有意义的文字中,不
但能帮助我们了解教会共融的有机本质,也了解达成完美共融的
方面,大公会议写道:「圣神住在教会内,又住在信友的心里,
如似住在圣殿内一样(参阅:格前三 16;六 19)。在他们内祈
祷,证实他们是义子(参阅:迦四 6;罗八 1526)。圣神把教
会导向全部真理(参阅:若十六 13),使教会团结在共融和服
务的工作内,祂把种种圣统性的和神恩性的恩惠给予教会,并以
祂圣宠的成果装饰教会(参阅:弗四 1112;格前十二 4;迦五
22)。圣神以福音的德能使教会成长,常保青春,引领她与净配
完 美 结 合 。圣 神 和 新 娘 一 同 向 主 耶 稣 说『 请 来 』。( 参 阅 :默 廿
17)」62
为此,教会共融是圣神的恩惠,伟大的恩惠,是要平信徒知恩地
领受的恩惠,同时要以深厚的责任感活出来的恩惠。这是经由他
60 同 上 7
61 同 上 。
62 同 上 4
27

3.8 Page 28

▲back to top
们分享教会的生活和使命得具体落实,平信徒以他们不同的和互
补的职务及神恩,投入为服务教会。
一个平信徒「决不得自外于团体,而应该与别人不断交互影响而
生活,要有活泼的友谊,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奉献,使个人
的天赋开花结果。主的圣神提供各种不同的神恩,邀请人们接受
不同的职务和工作,提醒他们就像祂提醒所有的人在教会内的关
系,区别人们的不是地位的尊高,而是有特殊的和互补的服务能
力……为此,平信徒所有的神恩、职务、和所做的不同的服务,
是在共融中并为了共融而存在的。它们是为了众人的好处,在其
牧 人 贤 明 领 导 下 , 彼 此 互 补 的 宝 藏 。 」 63
职务与神恩──圣神给教会的恩惠
21. 梵二说职务及神恩是圣神的恩惠,是为建立基督的身体并为
他在世的救恩使命而给予的。64 的确,教会受圣神指引和领导,
祂慷慨地把不同的圣统级的和神恩性的恩惠,给予所有领过洗的
人,召叫他们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活跃的和共负责的人。
我们现在要思考职务和神恩,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平信徒,和他
们参与教会─共融的生活。
职务、职位及角色
现在在教会内存在的并且运作的职务,虽然形式不同,都是分享
耶稣基督自己的职务,祂是善牧为羊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参阅:
若十 11),祂是谦逊的仆人,为了众人的得救亳无保留的献出
了自己(参阅:谷十 45)。保禄宗徒非常清楚地谈到宗徒时代
教会的职务结构。在他致格林多人前书中他写道:「天主在教会
内所设立的:第一是宗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格
前十二 28)。在他致厄弗所人书中说:「但我们各人所领受的
63 一 九 八 七 年 主 教 会 议 闭 幕 弥 撒 教 宗 讲 道 词 : 宗 座 公 报 801988600
64 参 阅 : 《 教 会 宪 章 》 , 4
28

3.9 Page 29

▲back to top
恩宠,却是按照基督赐恩的尺度……就是他赐与这些人作宗徒,
那些人作先知,有的作传福音者,有的作司牧和教师,为成全圣
徒,使之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直到我们众人都达到对
于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成为成年人,达到基督圆满年
龄的程度」(弗四 71113;参阅:罗十二 48)。这些和其
它新约的章节指出不同的职务,是恩惠也是教会的任务。
起源于圣秩的职务
22. 在教会内首要的有晋秩职务(ORDAINED MINISTRIES),
就是起源于圣秩圣事的职务。事实上,主耶稣以使万民成为门徒
(参阅:玛廿八 19)的命令,选择并建立宗徒——新约子民的初
芽 以 及 圣 统 的 起 源 65—— 来 堷 育 并 管 理 有 司 祭 职 的 子 民 。 宗 徒 们
的 使 命 是 真 正 的 服 务 ,很 有 意 义 的 在 圣 经 上 称 之 为「 DI AKONIA
即服务或职务,主耶稣继续将此使命托付给其子民的牧人们。这
些职务从复活的基督领受圣神的神恩,经由圣秩圣事继续不断从
宗徒传继下来:从基督他们接受为服务教会而有的权威和神圣的
德能,以元首基督的身分行事,66 藉福音和圣事集合教会于圣神
内。
晋秩职务,除了领受者以外,为整个教会是项恩宠,这些职务表
达并真正分享耶稣基督的司祭职,它与平信徒经由洗礼及坚振圣
事所分享的司祭职,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实质上的差别。
此外,公务司祭职,犹如梵二所称,主要是以所有信徒的王家司
祭 职 为 其 对 象 , 并 以 之 为 依 归 。 67
为此,为了确保并增强教会内的共融,尤其是在那些有不同的和
互补的职务的地方,牧人们应该常常承认,他们的职务基本上是
为整个天主子民服务(参阅:希五 1)。然而平信徒也应该确认
公 务 司 祭 职 , 为 他 们 分 担 教 会 内 的 使 命 , 是 绝 对 必 要 的 。 68
65 参 阅 : 梵 二 《 教 会 传 教 工 作 法 令 》 , 5
66 梵 二 《 司 铎 职 务 与 生 活 法 令 》 , 2; 参 阅 : 《 教 会 宪 章 》 , 10
67 参 阅 : 《 教 会 宪 章 》 , 10
68 参 阅 :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1979 4 9 日 ) 圣 周 四 致 全 世 教 会 司 铎 函 。
29

3.10 Page 30

▲back to top
平信徒的职务、职位和角色
23. 教会在世界上的救恩使命,不但是靠领圣秩圣事的圣职人来
完成,也要靠所有的平信徒;的确由于他们的洗礼地位和特殊圣
召,根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平信徒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王
道的使命。
为此,牧人们要认可并促进平信徒的职务、职位及角色,它们的
基础是在洗礼及坚振圣事,也有好多是基于婚姻圣事。
当教会内有此需要并为了教会的益处,牧人们根据普通法所定规
则,可以将某些与牧职有关却不需圣秩的职位及角色,交付给平
信徒。天主教法典指出:「当教会有需要而缺乏圣职人时,平信
徒,虽然他们不是读经员或辅祭员,也可以代替他们的职位,即
施行圣道职,主持礼仪祈祷,并依法律规定施洗并分送圣体。」
69 不过担任这些工作并不使他们成为平信徒的牧人:因为并非一
个人做此工作而是圣职人,而是由于圣事性的晋秩。唯有圣秩圣
事 使 一 个 晋 秩 的 圣 职 人 ,特 别 分 享 基 督 ——牧 人 及 元 首 ——的 职
位和祂永恒的司祭职。70 由于代替而行使的工作,其合法性是正
式及直接来自牧人们所给予的官方委派,或是在教会权威的指导
下 具 体 的 行 使 。 71
最近的主教会议,提供了教会内有关领过洗的人的职务、职位及
角色现状的广大而有意义的概论。教长们对男女平信徒在使徒工
作、福传、圣化及对世俗事务基督化的努力上,以及他们在紧急
和长期需要的情况下慷慨的填补等的贡献,都表示由衷的感谢。
72
由于大公会议所推行的礼仪革新,平信徒更强烈地意识到,他们
在礼仪聚会和准备礼仪中所完成的任务,他们也更愿意完成这些
69 天 主 教 法 典 230 3 项 。
70 参 阅 : 《 司 铎 职 务 与 生 活 法 令 》 , 2 5
71 参 阅 :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24
72 《 天 主 教 法 典 》 列 出 属 于 圣 职 人 的 角 色 及 任 务 , 不 过 由 于 特 殊 而 严 重 的 情 形 , 具 体 在 缺 乏 司
铎 及 执 事 的 地 方 ,可 以 暂 时 由 得 到 法 定 代 权 及 由 有 关 教 会 主 管 的 任 命 的 平 信 徒 来 施 行 :参 阅《 天
主教法典》230 3 项;517 2 项;776 条;862 2 项;910 2 项;943 条;1112 条等。
30

4 Pages 31-40

▲back to top

4.1 Page 31

▲back to top
任务:礼仪的举行,不但是圣职人的神圣行动,也是整个会众的
行动。那么很自然地,不是真正属于晋秩圣职人的任务,可由平
信徒来完成。73 这样有自然的变迁,从平信徒在礼仪行动中的实
际 参 与 , 到 宣 报 天 主 圣 道 及 牧 灵 照 顾 。 74
在这同一次主教会议中,与这些正面的因素一起也响起了批评,
指出「职务」(MINISTRY)一字的应用过于杂乱,普通司祭职
与公务司祭职混淆不清而又相提并论,不遵守教会法律及规则,
任 意 解 释「 填 补 」观 念 ,平 信 徒「 圣 职 化 」的 趋 向 ,以 及 有 制 造
与基于圣秩圣事相平行的工作教会结构的危险。
就是为克服这些危险,会议的教长们曾强调,必须以最清楚最正
确的术语,75 来表达所有领过洗的人所分享的教会使命的一体
性,以及根植于圣秩圣事的牧人职务的本质的不同,同时尊重教
会内其它的职务、职位及角色,它们是根植于洗礼及坚振圣事的。
首先在认可并将不同的职务、职位及角色授予平信徒时,牧人们
必 须 非 常 小 心 是 根 据 这 些 任 务 的 根 ——洗 礼 ——而 制 定 的 。同 时
牧 人 们 也 必 须 避 免 轻 易 的 、滥 用 推 定「 紧 急 情 况 」,或「 必 要 的
填补」,其实客观说并不存在,或者藉更好的牧灵计划可有其它
可能性。
平信徒能合法地在礼仪、传布信仰及在教会牧灵结构中能有的不
同职务、职位及角色,应该附合他们特殊的俗世圣召来行使,那
是与圣职不同的。在《在新世界传福音》的劝谕中,特别鼓励平
信 徒 在 教 会 生 活 和 福 传 的 使 命 中 多 方 面 的 合 作 ,提 到「 他 们 福 传
活动的范围是政治、社会及经济的广阔和复杂的领域,也是文化、
科学及艺术、国际生活及传播媒体的世界。其中也包括对福传开
放的其它事实,例如人性的爱、家庭、儿童及少年的教育、职业
工作及痛苦。受福音启发的平信徒愈投入这些事项,清楚地参与,
73 参 阅 : 《 礼 仪 宪 章 》 , 28; 《 天 主 教 法 典 》 230 2
74 《 天 主 教 法 典 》提 出 平 信 徒 能 在 有 组 织 的 教 会 架 构 中 ,行 施 不 同 角 色 及 任 务 :如 228 条 ,229
3 项;317 3 项;463 1 项;5 2 项;483 条;494 条;537 条;759 条;776 条;784 条;
785 条;1282 条;1421 条。
75 参 阅 : 《 建 议 》 , 18
31

4.2 Page 32

▲back to top
有能力去推动,并晓得应尽量行使他们经常被抹杀及埋没的基督
徒能力,这些事实就愈能有助于天主的国及在耶稣基督内的得
救,而丝亳不失掉或牺牲他们的人性内涵,相反地,却指向一种
经 常 被 忽 视 的 超 然 幅 度 。 」 76
在主教会议的工作中,教长们特别注意到「读经职」及「辅祭职」。
从前这些职务在拉丁教会的存在只是通往晋秩圣职的台级,由于
保禄六世(1972 8 15 日)自动谕《某些职务》的发布,以
上两种职务有了独立性和固定性,同时也有授给平信徒,虽然仅
给男人的可能性。此事在新的天主教法典中表明出来。77 现在主
教会议的教长们表示愿意「重新考虑《某些职务》的自动谕,同
时注意到地方教会目前的作法,尤其是指出为选择领授每种职务
者 所 该 有 的 标 准 。 」 78
为响应主教会议教长们所表达的愿望,设立了一个委员会,特别
对今日托付给平信徒的多种职务有关的各种神学、礼仪、法律及
牧灵提供深切的研究。
在等待此委员会研究的结果时,授于平信徒的职务要更规则的及
更有效的在教会内实施,假如所有的地方教会忠信重视上述的神
学原则,特别是公务司祭职及普通司祭职之间的区别,以及从圣
秩圣事所产生的职务与发自洗礼及坚振圣事的职务之间的不同。
神恩
24. 在教会共融中赋予不同职务的圣神,更以特殊的恩惠或称为
『神恩』(CHARISMS)的激励恩宠富裕教会。这些神恩能有许
多不同的型式,一方面它是天主圣神绝对自由的表示,祂丰富地
提供神恩,另方面是在历史中答复教会不同的需要。新约中给予
这些神恩的描述和分类,是其丰富种类的迹象。「圣神显示在每
人身上虽不同,但全是为人的好处。这人从圣神蒙受了圣慧的言
76 《 在 新 世 界 传 福 音 》 , 70
77 参 阅 : 《 天 主 教 法 典 》 230 1 项 。
78 《 建 议 》 , 18
32

4.3 Page 33

▲back to top
语,另一人却由同一圣神蒙受了知识的言语;有人在同一圣神内
蒙受了信心,另有人在同一圣神内却蒙受了治病的恩宠;有的能
行奇迹,有的能说先知话,有的能辨别神恩,有的能说各种语言,
有的能解释语言。」(格前十二 710;参阅:格前十二 46
2831;罗十二 68;伯前四 1011
无论它们是少有的是伟大的,或是单纯的是普通的,神恩是圣神
的恩宠,直接或间接为教会团体是有益的,它们的目标是建设教
会,为人类的福利,世界的需要。
即使在我们的时代,在男女信徒之间不缺乏不同神恩的有利流
露。这些神恩是给予个人的,也能为别人所分享,成为宝贵而有
效的祖业,当作人与人之间特别属灵的亲和力的源泉。有关平信
徒的使徒工作,梵二写说:「为了进行使徒工作,圣神藉职务和
圣事,圣化天主子民,祂给信徒特殊的恩惠(参阅:格前十二 7),
『随祂的心愿,分配给每一个人』(参阅:格前十二 11),使
他们『各人依自己所领受的神恩,彼此服务,成为天主各种恩宠
的好管理员』(伯前四 10),在爱德中建立起整个的身体。(参
阅:弗四 16)」79
犹如大公会议所说,80 这些恩惠来自天主,圣神的恩惠要求领受
的人,要为整个教会的成长而应用它们。
从领受者来说,或从整个教会来说,神恩是白白得来的。为了使
徒工作的活力以及整个基督身体的圣化,神恩实在是特别富裕的
恩宠泉源,假若它们是真正来自圣神的恩惠,而且依圣神的真正
激励而去运用的话。为此辨别神恩常是必要的。主教会议教长们
曾指出:「随意吹动的圣神的行动,不常是容易认出和领受的。
我们知道天主在所有的基督徒内行动,我们也意识到为个人或是
整个基督徒团体的神恩所产生的好处。可是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罪
的 力 量 , 它 如 何 能 扰 乱 并 混 淆 信 徒 及 团 体 的 生 活 。 」 81
79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3
80 同 上 。
81 《 建 议 》 , 9
33

4.4 Page 34

▲back to top
为此,任何人不得因为神恩而与教会牧人没有关系而不服从。大
公会议清楚指出:「辨别神恩的真实性及其合理的运用,是治理
教会者及有特殊能力者的责任,不是要熄灭圣神,而是要考验一
切,择善固执」82(参阅:得前五 12 1921),使所有的神
恩 , 在 不 同 及 互 补 之 下 , 为 公 益 而 共 同 努 力 。 83
平信徒参与教会生活
25. 平信徒之参与教会生活,不仅是在执行他们的任务及神恩
上,也以其它方式参与。这种参与首要的是表达在个别教会的生
活和使命上,即在「至一、至圣、至公及传自宗徒的基督的教会
真 正 临 在 和 活 动 的 」 84教 区 内 。
个别的教会与普世教会
为了适当的参与教会的生活,平信徒绝对需要对个别教会与普世
教会的根本关连,有清楚和确切的看法。个别教会并不是普世教
会分断而出,普世教会也不是许多个别教会的并合。可是在它们
之间有真实的、本质的和恒久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普世教会在
众多个别教会中存在并显示。为此大公会议说:个别教会「是依
普世教会的模式而形成;惟一的大公教会是在它们中间,由它们
而 存 在 。 」 85
大公会议极其鼓励平信徒积极生活出他们之归属于个别教会,同
时要有强烈的「大公」精神,平信徒使徒工作法令说:「平信徒
要有自己的教区感,堂区是教区的细胞,要随时准备妥切应主教
的邀请,参与教区的计划。为了配合城市和乡间的需要,平信徒
不可把自己的合作,局限于堂区或教区的领域以内,而应设法广
及堂区间、教区间、全国性及国际性的场合,由于人口流动性的
日增,彼此间连系日切,交通的便利,已经不容许社会中任何方
82 《 教 会 宪 章 》 , 12
83 参 阅 : 同 上 30
84 《 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 令 》 , 11
85 《 教 会 宪 章 》 , 23
34

4.5 Page 35

▲back to top
面闭关自守。因此,他们应该关心散布全世界的天主子民的需
求 。 」 86
因此,最近的主教会议赞同成立教区的牧灵委员会,作为合时的
支持。实在说,在教区性层面,这种结构能成为合作、对话和分
辨的主要型式。平信徒之参与这些委员会,可以扩大咨询来源和
合 作 的 原 则 ——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也 参 与 决 策 ——假 如 广 泛 应 用 并
固 定 应 用 。 87
平信徒参与教区会议及地方性的,无论是省区的或是全区性的,
在天主教法典都有规定。88 这架构有助于教会的共融以及个别教
会的使命,无论是在它本身的范围内,或是与一个教省或是主教
团的其它个别教会的关系方面。
呼吁主教团采取最适当的方法,在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层次,推展
男女平信徒的咨询和合作,使他们了解他们所分担的问题,妥善
表 示 整 个 教 会 的 共 融 。 89
堂区
26. 虽然教会团体常有普世幅度,但最真接而又可见的表现是在
堂区内。是在堂区内教会在地方上能看到。在某种意义下,教会
生 活 在 其 子 女 们 的 家 中 。 90
大家必须依信德再发现堂区的真正意义,堂区是教会的「奥迹」
临在和行动的场所,即使有时缺少人手和方法,即使有时教会要
分散在广阔的地区,或无法在人口密集及杂乱的都市摩登区找
到。堂区主要不是一种架构、区域或是建筑,而是「天主的家庭,
有合一精神的团体」, 91「一个家庭化的大同之家」, 92「信友
86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0
87 参 阅 : 《 建 议 》 , 10
88 参 阅 : 《 天 主 教 法 典 》 443 4 项 ; 463 1 项 及 2 项 。
89 参 阅 : 《 建 议 》 , 10
90 《 礼 仪 宪 章 》 , 42
91 《 教 会 宪 章 》 , 28
92 《 现 代 世 界 的 教 理 讲 授 》 , 67
35

4.6 Page 36

▲back to top
的团体」。93 简单地说,堂区是建立在神学的实体上,因为它是
感恩礼的团体(Eucharistic Community)。94 这是说堂区是完全
适合举行感恩礼的团体,是与整个教会完全共融的建设性和圣事
性关连的活力源流。这种适合性是由于堂区是信仰的团体,有机
的团体,就是说,是由晋秩的圣职人和其它基督徒所组成,其中
牧 人 ——他 代 表 教 区 主 教 95——是 与 整 个 个 别 教 会 的 圣 统 性 连
系。
由于今日教会的任务艰巨,无法让堂区单独来完成。为此天主教
法典提供在一个地区内堂区之间合作的模式,96 并且将不同组别
的基督信徒委托给主教照顾,即使是未领过洗的,本来他们并不
归于主教一般的牧灵照顾。97 还有其它许多形式的善会,教会藉
此而临在并作业。这一切为传布福音圣道和恩宠,并且为配合今
日人们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是必要的。同时,在文化、社会、教
育、职业等领域,也存有其它许多传布信仰的方法,以及其它无
法 以 堂 区 为 使 徒 工 作 中 心 及 起 源 的 环 境 。不 过 今 日 ,堂 区 尚 有 新
的希望。保禄六世就任教宗伊始,用以下的话问罗马圣职人说:
「我们完全相信古老而可敬的堂区架构,有着现代非常重要的绝
对必要的使命:建立基督子民的基本团体;以通常的礼仪生活的
表达,导引并聚集子民;使今日的子民保存并更新信仰;使成为
教授基督的救恩讯息的学校;实行守望相助,做慈爱及手足之情
的 工 作 。 」 98
主教会议教长们本身也非常注意到许多堂区目前的情形,呼吁它
们尽量革新:「许多堂区,无论是设立在都市发展的区域,或是
在传教区,都无法有效的工作,因为它们缺乏物资或晋秩的人手,
或是因为它们地区太大,或是因为某些基督徒的特殊环境(如流
亡者及移民)。要使这一切堂区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团体,地方教
会主管应该推行以下几点:(1)依照教会法典所给予的弹性,
调适堂区结构,特别推动平信徒分担牧灵责任;(2)小型的、
93 《 天 主 教 法 典 》 515 1 项 。
94 参 阅 : 《 建 议 》 , 10
95 参 阅 : 《 礼 仪 宪 章 》 , 42
96 参 阅 : 《 天 主 教 法 典 》 555 1 项 之 1
97 参 阅 : 《 天 主 教 法 典 》 383 1 项 。
98 保 禄 六 世 ( 1963 6 24 日 ) 向 罗 马 圣 职 界 谈 话 : 宗 座 公 报 551963674
36

4.7 Page 37

▲back to top
基本的或所谓的「生活的」团体,即信友在这些团体内,能传达
天主圣道,并以彼此服务及彼此相爱表达圣道;这些团体,在与
其牧人的共融下,实在是教会共融的表达和福传的中心」。99
了堂区的革新,并为了更能确保堂区工作的效率,不同型态的合
作,即使是制度化的,应在同一区内不同堂区之间来推动。
堂区内的使徒承诺
27. 现在需要更仔细地看看共融,以及平信徒对堂区生活的参
与。有关这点,所有的男女平信徒,都被召加强注意大公会议中
特别有意义的、激励的和锐利的话,它说:「在教会团体内,他
们 的 活 动 如 此 要 紧 ,没 有 它 们 ,牧 人 的 使 徒 工 作 往 往 无 法 收 到 圆
满 的 实 效 。 」 100
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肯定,很明显的它必须依照「共融的教会学」
来解释。职务和神恩,本身不同而彼此互补,为教会的成长都是
必需的。
平信徒愈来愈应该深信,他们致力于堂区的使徒工作的特殊意
义。大公会议权威性地再次强调:「堂区如能把区内的不同人力
资源聚合起来,投入教会总体,定可提供团体层次的使徒工作的
光辉榜样。平信徒应该使自己习惯于在堂区工作,与他们的司铎
密切合作,把他们本身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以及有关人得救的
问题,带到教会团体中,共同审查并经由广泛讨论来解决。平信
徒应该尽量协助他们自己的教会大家庭所开创的一切使徒的和
传 教 的 事 业 。 」 101
大公会议提到「经由广泛讨论」来审查并解决牧灵问题,应该藉
对于「堂区牧灵委员会」更有信心的,广大而又坚定的重视,找
到它适当的有架构的发展,对于这事主教会议教长们曾正确地强
调 过 。 102
99 《 建 议 》 , 11
100《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0
101 同 上 。
102 参 阅 : 《 建 议 》 , 10.
37

4.8 Page 38

▲back to top
目前,平信徒有能力做很多,因此他们应该更致力于堂区内真正
的教会共融的成长,为的是再唤醒,对非信徒及那已放弃信仰或
教友生活散漫的信徒的传教心火。
假如真的,堂区是置身于人类邻里中的教会,那么它的生活和行
动,是凭深入人类社会并密切地关怀人们的期望和他们戏剧性的
事件。社会环境,尤其是在某些国家和环境内,往往为分裂和非
人性化所强烈动摇。个人迷失而又彷徨,但是在人心内,常愿望
经验到并培养关怀和人际关系。对这种愿望的答复能来自堂区,
由于平信徒的参与,当堂区坚持它基本的圣召和使命时,即成为
信徒团体在世界聚首的「场所-」,成为大家被召共融的「记号」
和「 工 具 」;一 句 话 ,成 为 欢 迎 大 家 并 为 大 众 服 务 的 场 所 。犹 如
教宗若望二十三喜欢说的,堂区要像「村里的水泉」,大家口渴
时趋之若鹜的地方。
参与教会生活的型式
28. 平信徒与圣职人及男女会士,组成一个天主子民及基督的身
体。
身为教会「成员」,每一个基督徒并不因此丧失他是一个「独一
无二的」个体。相反,由于归属于教会,能保证并促使此独一性
及无二性,有更深刻的意义,每个人的才能,为整个教会是多采
多姿及富裕的源泉。因此,天主在耶稣基督内召叫每个人,指名
召叫每个人。为此,主的话「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向整个
教会所说的话,是特别向每一个教会成员说的。
由于每个成员的独一无二特性,就是每个人的身分以及行为,每
个人要致力于教会团体的成长,同时单独地领受并分享整个教会
的共同富裕。这就是在信经中我们所表白的「诸圣相通(共融)」。
大家的善成了每个人的善,而每个人的善成了大家的善。大圣国
38

4.9 Page 39

▲back to top
瑞曾写道「在圣教会内,大家都为每个人所滋养,而每个人却又
为 大 家 所 滋 养 。 」 103
个别的参与型式
每一个平信徒应该时常意识到自己是「教会的一个成员」,受托
做一件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而且是为大众的利益要去做的。从
此观点看,大公会议所强调的绝对需要个人去实行使徒工作这
点 ,有 其 重 大 意 义 ,它 说 :「 个 人 所 作 的 使 徒 工 作 ——那 是 从 真
正的基督徒生活涌出的(参阅:若四 11——是整个平信徒的使
徒工作的起源及条件,连有组织的使徒工作在内,是无可代替的。
不论在何环境,所有的平信徒(包括无法在善会工作的人),都
被召做此类使徒工作,并有责任投入。这种使徒工作,在任何时
代任何地方都有用,但是在某些环境下,它是唯一适合而又可行
的 。 」 104
在个人所做的使徒工作中,有待经由每个平信徒传教努力的加强
而发掘更大的富藏。这种个人使徒工作的型式,能对广传福音有
极大的贡献,它能达到每一个平信徒日常生活的许多场合。况且,
福传将是继续不断的,因为每个的生活和信仰是一致的。同时,
福传将特别的敏锐,因为在完全分享他们的兄弟姊妹们的生活、
工作、困难及希望的特殊情况时,平信徒能打动他们邻居、朋友
及同事们的心,使他们完全明白人生的意义,就是与天主及众人
的共融。
群体的参与型式
29. 在个人的行动中已经临在而且运作的教会共融,在平信徒群
体的工作中更能表达,就是在负责地参与教会的生活和使命的过
程中,与别人一起做的活动。
103 大 圣 国 瑞 《 论 厄 则 克 耳 先 知 讲 道 》 二 ─ 一 5
104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6
39

4.10 Page 40

▲back to top
目前平信徒结社的现象,特别多采多姿而有活力。在教会历史上,
平信徒善会一直都有,例如今日还存在的各种协会、第三会及慈
善会等。在现代,这些平信徒团体有了特殊的激励,诞生了并流
传 了 许 多 的 群 体 型 态 ;如 善 会 、小 组 、团 体 、运 动 。我 们 可 以 说
这是平信徒团队精神的新时代。的确,「与传统的善会型态一起,
同时发自不同的基层,许多运动和新的慈善会产生了,具有特殊
的面貌和目标,圣神在教会团体内所助长的富裕及才能是伟大
的 , 我 们 的 平 信 徒 的 创 意 和 慷 慨 是 伟 大 的 。 」 105
往往这些平信徒团体彼此在许多方面显示不同,他们的外在结
构、议事程序和训练方法,以及他们工作的领域。不过,从他们
共同目标的观点来看,都有深切的趋同现象,就是他们都负责地
参与教会传布基督福音的使命,成为人类希望的源泉和社会的革
新。
平信徒目前为了属灵的目标,或是为了使徒工作所形成的团体,
是 由 于 不 同 的 来 源 并 附 合 不 同 的 要 求 。事 实 上 ,它 们 的 形 成 本 身
表达出个人的社会本质,而为此在工作中产生更广泛和更尖锐的
效果。实在说,「文化的」效果之所以能达成,不是靠单独个人,
而是靠个人身为「社会人」而完成,就是说靠身为一个群体、一
个团体、一个善会或是一个运动的成员而完成。那么,这种工作
是导向改变环境和社会的原因和力量,也是其它一切改变的成果
和 标 记 。 这 在 多 元 的 和 破 碎 的 ——在 今 日 世 界 好 多 地 方 是 如 此
——社会环境中,以及在越来越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在另一方面,尤其在俗化的世界中,各种团体的使徒工作型态,
为许多人的基督徒生活能是宝贵的帮助,为能保持忠于福音的要
求,和对教会使命及使徒工作的投入。
此外,认为有理并要求平信徒形成平信徒团体的深切理由,是出
自基于教会学的神学,犹如梵二大公会议在提到团体的使徒工
作,称之为「基督的教会共融和合一的标记」 106 时,清楚地承
认的。
105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三 钟 经 谈 话 ) ( 1987 8 23 日 )。
106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8
40

5 Pages 41-50

▲back to top

5.1 Page 41

▲back to top
这 是 一 个「 标 记 」,应 该 与「 共 融 」一 起 在 不 同 的 团 体 型 态 的 内
在和外在的各方面,以及在基督徒团体广大的情况下表示出来。
这个如上述根据教会学的理由,同时也表示组成平信徒善会的
「 权 利 」,另 外 也 指 出 了 为 辨 别 这 些 在 教 会 内 所 有 团 体 的 真 实 性
所需的「标准」。
首先,平信徒在教会内组织这类团体的自由应予以承认。这种自
由是真正的本有的权利,不是来自教会权力的任何「让步」,而
是源出圣洗圣事,它要求平信徒积极分享教会的共融和使命。对
这一点大公会议说的很清楚:「只要和教会权力保持应有的关系,
平 信 徒 有 权 成 立 并 管 理 此 类 善 会 并 加 入 已 存 在 的 善 会 」107。引 用
最 近 公 布 的 天 主 教 法 典 条 文 肯 定 这 点 :「 基 督 信 徒 得 自 由 创 立 并
管理善会,或为爱德或虔诚目的,或为促进基督徒在世的使命;
并 得 为 共 同 达 成 此 目 的 而 集 会 。 」 108
这是教会权力要承认并保证的自由问题,但常要在教会的共融中
去行施。那么,平信徒组织团体的权利,主要是关于教会的共融
生活及教会的使命。
平信徒团体的「教会性标准」
30. 我人常要从教会的共融及使命,而不是从反对结社的自由来
了解,分辨及承认此类平信徒团体所必须有的明晰而又确切的标
准,即所谓的「教会性标准」(CRITERIA OF ECCLESIALITY)。
下面的基本标准有助于评估教会中平信徒的善会:
——注重每一位基督徒成圣的圣召,它表现在「圣神在信友中所
产 生 的 圣 宠 果 实 上 」,109以 及 被 召 走 向 基 督 徒 生 活 的 饱 和 点 及 爱
德 的 成 全 。 110
107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9; 《 教 会 宪 章 》 , 37
108 《 天 主 教 法 典 》 215 条 。
109 《 教 会 宪 章 》 , 39
41

5.2 Page 42

▲back to top
为此,无论是什么样的平信徒善会,都是要作为教会内导向圣德
的工具,经由推行并促进「其会员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的日趋契
合 」 。 111
——有信奉天主教信仰的责任,接受并宣报有关基督、教会及人
类的真理,依教会的解释,服从教会的训导。为此,每一个平信
徒善会,应是宣报信仰和教授全部信仰内容的「论坛」。
——是孝爱教宗的,是与他坚强而又真正共融的见证,完全信任
他 ,因 为 教 宗 是 普 世 教 会 的 永 久 性 的 、可 见 的 统 一 中 心 112,并 与
教区主教共融,因为他是个别教会内「有形的统一根源和基础」
113, 也 是 「 教 会 各 式 使 徒 事 业 彼 此 尊 重 」 114的 基 础 。
与教宗和主教的共融,应该表示在忠心接受教宗及主教的教义训
导及牧灵计划上。此外,教会共融要求承认教会内平信徒善会合
法的多元形式,同时愿意一起共同合作。
——符合并参与教会的使徒工作的目标,即「传播福音,圣化人
类,使人们的良心有基督化的培育,使他们能以福音精神贯彻到
各 种 团 体 和 生 活 的 领 域 中 。 」 115
从这一点看,每一个平信徒的团体要有传教心火,这样会增加他
们参与再福传工作效果。
——致力于临在人类社会中,根据教会的社会教义,为人的整体
的尊严而服务。
为此,平信徒的善会,应该成为使社会的条件环境更公义、更有
爱心、守望相助、彼此分享的有效媒介。
110 同 上 , 40
111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9
112 参 阅 : 《 教 会 宪 章 》 , 23
113 同 上 。
114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23
115 同 上 。
42

5.3 Page 43

▲back to top
上述的这些基本标准,已落实在许多团体的组织生活及所做工作
的目前的成果中,如:再度重视祈祷、默观、礼仪及圣事生活,
对基督徒婚姻的、司铎职和献身生活的圣召的再觉醒,常准备参
与教区的、全国的及国际层次的计划和教会活动;致力于教理讲
授及教学和陶成基督徒的能力,愿意以基督徒身分临在于社会生
活的各种环境下,建立并提倡爱心的、文化的和属灵的工作;超
然的精神和福音的贫穷,使之更慷慨对众人有爱德;那些领过洗
却失落信德的成员,皈依基督徒的生活,或重与教会共融。
为共融服务的「牧人」
31. 教会的牧人,即使面对由于这些善会和运用新的形式的过
程,而产生的可能有的困难,不能放弃这种由教会权威所提供的
服务,不但为教会的福祉,也是为平信徒善会本身的利益。因此,
牧人们应该以辅导陪伴他们分辨,更要鼓励他们,使平信徒善会
在教会共融及使命上得以成长。
实在非常适当,让某些新的善会及运动,从教会主管当局得到官
方的承认和明文的核准,以利它们在各国和国际层次上的成长。
大公会议对这点已说过:「依使徒工作的不同形式和目标,和圣
统的关系也可有多种……某些形式的平信徒使徒工作,以不同方
式,获得了圣统的明白承认。此外,由于教会公益的要求,教会
当局从一些直接追求属灵目标的使徒工作及事业中,选出一些
来 , 特 别 加 以 提 倡 , 而 在 它 们 之 中 负 起 特 殊 的 责 任 。 」 116
在与圣统特别有关系的几种平信徒使徒工作中,主教会议教长们
选出了「公教进行会」的各种运动及善会,「因为以这种有组织
的和稳定的形式,平信徒可以在圣神的推动下,自由地集合,与
他们的主教及司铎共融,为了能依合乎他们本人圣召的方式,及
某些有助于他们的特殊方法,藉他们的忠诚和善工,推动整个基
116 同 上 , 24
43

5.4 Page 44

▲back to top
督徒团体的成长,牧灵活动,并以福音精神倾注在生活的的各种
层 面 。 」 117
宗座平信徒委员会受托准备一份,已得圣座官方批准的善会的名
单,同时与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员会一齐制订,批准大公善会的基
本条件,同时订定不能得到此类批准的个案,这些善会内大部分
是 天 主 教 人 。 118
我们大家,牧人和平信徒,有义务在不同的平信徒善会之间,促
进并培养健全的关系和彼此的尊重,坦诚及合作。唯有如此,主
赋给我们的恩宠及神恩的富裕,才能结果,有助于建立共有的家:
「为稳当建立共有的家,必须放弃任何一种对立和冲突的精神,
竞争应该成为彼此争先表现尊敬(参阅:罗十二 10),达到彼
此 的 爱 心 , 愿 意 合 作 , 有 耐 心 远 见 , 必 要 时 愿 意 牺 牲 。 」 119
为此我们一方面感谢天主给予教会共融的大恩,那正好是反省天
主三位一体的爱的永恒而难以形容的共融,我们再次想耶稣的
话:「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树枝」(若十五 5)。此恩惠的意识,
应该在运用时有极强的责任感:的确,像福音比喻中的金元宝,
恩惠要在不断增加共融的生活中加以利用。
对共融的恩惠负责,首先是指,致力于克服分裂及对抗的诱惑,
它们违背基督徒生活和使徒工作的责任。圣保禄的呼声尚在回
响 ,他 责 斥 那 些「 伤 害 基 督 身 体 的 人 」说 :「 我 的 意 思 是 说 ,你
们各自声称:我是属保禄的,我是属阿颇罗的,我是属刻法的,
我是属基督的。基督被分裂了吗?」(格前一 1213)。不,
更好让宗徒的话成为有说服力的呼声:「弟兄们,我因我们的主
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们众人言谈一致,在你们中不要有分裂,但
要同心合意,全然相信。」(格前一 10
这样,教会共融的生活为世界成了标记和有力的力量,导引人们
信基督:「愿众人合而为一!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
117 《 建 议 》 , 13
118 参 阅 : 《 建 议 》 , 15
119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1985 4 10 日 ) 在 意 大 利 乐 来 笃 教 堂 谈 话 : 宗 座 公 报 771985964
44

5.5 Page 45

▲back to top
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十
21)。这样,共融导向使命(传教),而传教导向共融。
45

5.6 Page 46

▲back to top
第三章
我派你们去,去结果实
平信徒在教会使命中的共同责任
使命导向共融
32. 我们回到圣经中葡萄树及树枝的图像,它直接而适当地帮助
我们想到果实累累和生命。接在葡萄树上而有生命的树枝将要结
果 :「 那 住 在 我 内 ,我 也 住 在 他 内 的 ,他 就 结 许 多 的 果 实 」( 若
十五 5)。结果实是在基督内和在教会内生活的主要要求。凡不
结果实的人,没有保持共融:「凡在我身上不结果实的枝条,他
(我父)便剪掉。」(若十五 2
与耶稣的共融,它导致基督徒之间的共融,它是结果实的不可缺
的条件:「没有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十五 5)。与他人
的共融,是树枝能给的最不寻常的果实:它实在是基督和其圣神
的恩惠。
这样看共融产生共融:主要犹如为了共融而负使命。的确,耶稣
对祂的门徒们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
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十五 16
共融和使命彼此密切相连,它们互相贯通而且彼此牵涉,以至于
共融代表着使命的源泉和果实:共融导致使命,而使命是在共融
中完成。常是那唯一的和同一的圣神,祂召集众人,团结教会并
派遣她宣讲福音「直至天涯地角」(宗一 8)。教会方面,她知
道她所领受的共融,是一项注定为众人的恩惠。因此,教会感觉
到她从圣神所接受的恩惠,是为每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圣神将
耶稣基督的爱德,倾注在信徒们的心中;此恩惠是内部凝聚及外
在成长的奥秘德能。教会的使命源自她自己的本性。基督曾愿意
如此:使她成为「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 120 这样的
使命目的是使每一个人知道并生活此「新的」共融,此新的共融
120 《 教 会 宪 章 》 , 1
46

5.7 Page 47

▲back to top
是成了人的天主子引入世界历史中的。那么圣史若望的见证,以
明显的方式,界定了教会整个使命所指向的真福结局:「我们将
所见所闻的传报给你们,为使你们也同我们相通;原来我们是同
父和祂的子耶稣基督相通的。」(若壹一 3
在教会使命的背景下,主将大部分责任,在与天主子民的其它成
员共融下,托给平信徒。这项梵二大公会议教长们完全了解的事
实,在世界主教会议的一切工作中,更清楚而更有力地再度提出:
「的确,牧人们非常明白平信徒对整个教会的福祉有多大的贡
献。他们也知道,他们之所以为基督所建立,不是要他们单独地
承担教会的全部救世使命,而他们了解成为平信徒的牧人是他们
高尚的职务,同时要承认平信徒的任务和神恩,每人按自己的角
色 , 能 同 心 协 力 在 共 同 的 事 业 上 合 作 。 」 121
宣报福音
33. 平信徒,正是因为他们是教会的成员,有宣报福音的圣召和
使命:他们是由于基督徒入门圣事及圣神的恩惠而为此工作有所
准备。
梵 二 大 公 会 议 以 非 常 清 楚 而 有 含 意 的 一 节 说 :「 既 然 平 信 徒 分 担
基督为司祭、先知、君王的使命,在教会的生活和活动上,他们
积极地参与。由于他们积极参与他们团体的礼仪生活而坚强起
来,他们渴望分担其团体的使徒工作。他们把远离教会的人带回
教会;他们认真地协助传布天主圣道,尤其是藉教理讲授的方法;
提 供 自 己 的 专 长 使 照 顾 人 灵 ,及 教 会 财 产 的 管 理 更 为 有 效 。」122
教会的整个使命是集中并表达在福传上。经由历史的曲折过程,
教会在圣宠及耶稣基督的命令下前进:「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
切受造物传布福音」(谷十六 15)。「……看,我同你们天天
121 同 上 , 30
122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10
47

5.8 Page 48

▲back to top
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 20)。保禄六世说:「福
传 是 教 会 特 有 的 恩 宠 及 使 命 , 她 最 深 切 的 本 质 。 」 123
教会藉福传建立起信仰的团体:更具体说,建立起一个完全信奉
天主圣道的团体,此圣道在圣事中受颂扬,在爱德中生活出,他
是 基 督 徒 道 德 生 活 的 原 则 。本 来 ,「 喜 讯 」是 激 起 一 个 人 内 心 和
生活的皈依,以及依附耶稣基督为主和救主;使人类受洗礼和圣
体,并坚强一个人,指望他能依圣神而度新生活。
的确,耶稣的「你们去宣讲福音」的命令,常保持它重要的价值
和迫切的义务。不过,目前的情况,不单是世界的连教会的好多
地方,绝对要求基督的话能得到人们更慷慨的服从。每一个门徒
都被指名召唤;没有一个门徒可以推却不作答:「我不传福音我
就有祸了」。(格前九 16
再福传的时刻到了
34. 以前宗教和基督徒生活繁荣,而且能推行可以生存且工作的
信仰团体的国家,现在受到极大的考验;在某些地方甚至受到澈
底的改变,那是由于不断推销对宗教的冷漠、俗化及无神主义的
结果。这在所谓的第一世界的国家中更是如此,经济的繁荣和消
费主义,即使与贫穷及不幸的悲惨情况共存,却引发并支持一种
「好像天主不存在的」生活。这种对宗教冷漠,或是信教却对生
活的严正问题缺乏真正的意义,与公开的无神主义相比,也叫人
担忧和困扰。有时基督宗教信仰,虽然保持某些传统的外表和礼
节,但却趋向于和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如生、病、死脱节。如此,
由于这些情景而发出的问题及谜,假如得不到答复,会使现代的
人伤心失望,或是陷于将这些问题所含有的真正人性幅度排除的
诱惑。
另外,在其它的地区和国家,许多虔诚的重要传统及基督宗教的
民间型态还保留着;可是今日这种道德的和属灵的祖业,在许多
变迁的冲击下,包括俗化及教派的林立,有失落的危险。唯有再
123 《 在 新 世 界 传 福 音 》 , 14
48

5.9 Page 49

▲back to top
福传能确保明晰和深刻信仰的成长,并且有助于使这些传统,成
为真正自由的力量。
无疑地在世界各地所最迫切需要的是,重整社会的基督宗教的结
构。可是为达到这点,需要先使教会团体本身的基督徒结构临在
于各国各地。
目前由于平信徒分享基督的先知使命,他们是教会这一工作的重
要部分。他们的责任尤其是作证,基督宗教信仰是对每一个人和
社 会 ,在 生 活 中 所 有 问 题 及 希 望 ,能 给 予 的 有 效 答 复 ——有 意 识
地察觉到并为大家以不同层次所声言的。此事之是否可能,要看
平信徒是否能在自己本身克服福音与生活的分离,重新使他们在
家庭、工作及社会的日常活动中,完全因福音的启发和力量导致
生活的整合。
向今日所有的人,我再次用我就牧职时的话呼吁:「不要怕!打
开门来迎基督!请打开国界、政治和经济的制度,以及文化、文
明和发展的广大领域,迎接基督的救援力量。不要怕!基督知道
「人的内心」。只有祂知道!今日往往人们不知道他们内心所有
的,在他们心灵深处,在他们心中所有的。往往人们对在世生命
的 意 义 不 清 楚 。充 满 疑 问 导 致 他 们 失 望 。为 此 ——我 谦 诚 地 恳 求
你们——让基督向你们中的人说话。只有祂有生命之言,是的,
永 生 的 话 。 」 124
打开门来迎接基督,人类接受祂绝对不会威胁到人们,这是达到
全部真理和个人的崇高价值的唯一道路。
当平信徒知道如何把福音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本份,成为非常夺
目和令人信服的见证,上述的重要综合才能达成;不是怕惧而是
忠诚的追随基督和皈依祂,将成为决定一个人如何生活和成长的
因素,而这一切会导向更合乎人性尊严的生活的新方式。
124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就 职 讲 道 。
49

5.10 Page 50

▲back to top
人类为天主所爱!这句非常简单却又深刻的宣报,是由教会而传
于人类的。每一个基督徒的话和生活,要使这句宣报回响:天主
爱你们,基督为你们而来,祂为你们是「道路、真理及生命!」
(若十四 6
此项再福传的工作,不但指向个人,也是指向整个不同环境、情
况和文化的人民。其目标在于形成成熟的教会团体,在这些团体
内,信仰得以发光并达成信奉基督及其福音的基本意义,能与祂
相遇和圣事的共融,度爱德和服务的生活。
对这些教会团体的形成,平信徒也有他们要作的工作,不但藉他
们积极而负责地参与此团体的生活,即不但藉仅仅他们能作的见
证,也经由他们对许多尚未信的人,和那些不再度领洗时所领受
的信仰生活的人,所有的传教心火和行动。
对新生代来说,平信徒应该提供最有价值的,最迫切的有系统的
教理讲授工作。主教会议教长们特别提出教理讲师的工作,承认
他们「肩负使教会团体有生气」 125 的重要任务。还有基督徒父
母是他们子女们的第一手及无法替代的教理教师,为此工作他们
在婚配圣事中领受了圣宠。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一个领过
洗的人有「权利」在信仰和基督徒生活上,得到训导、教育和支
持。
到普天下去
35. 当教会指出共经验到目前再福传的迫切时,不能收回她向群
——千万男女——传福音的使命,因为他们还不认识人类的救
主基督。这是耶稣曾特别托付给并且每日再托给教会的传教工
作。
常临在于环境中的平信徒的行动,在今日看来更形需要而有效。
就是因为这样,主的「到普天下去」的命令,继续在平信徒身上
找到慷慨的答复,他们准备放下他们的家庭环境,他们的工作,
125 《 建 议 》 , 10
50

6 Pages 51-60

▲back to top

6.1 Page 51

▲back to top
他们的地区或国家,到传教区去,至少为固定的一段时间。甚至
于已婚的教友夫妇,他们效法阿桂拉及普黎史拉(参阅:宗十八;
罗十六 3…),藉他们在传教区的有效临在,为基督和教会提供
了热爱的有力见证。那些为了不同的理由生活在教会尚未建立的
国家或环境中的人,他们为信仰作见证,他们也是真正的传教士
的临在。
不过,目前传教事业在教会占极大的比例,唯有教会所有成员,
个人及团体,努力负起责任,才能有希望得到更有效的答复。
梵二大公会议向个别教会所作邀请继续有效,目前要求更广泛而
又确定的接受:「既然个别教会应该完善地反映普世教会,它们
应该完全意识到,自己也是被派遣给那些尚未信仰基督的人们。」
126
教会今日应该在福传工作上迈开大步,在传教行动上进入历史的
新阶段。在这个距离缩短,地球愈来愈小的世界里,教会团体应
该加强其成员间的关系,交换人力及物力,致力于成为传布及生
活 福 音 的 唯 一 共 同 使 命 而 奋 斗 的 团 体 。「 所 谓 的 年 青 教 会 需 要 老
教会的支持,而老的教会需要年青教会的见证和冲击,这样个别
教 会 能 接 受 其 它 教 会 的 富 裕 。 」 127
在 这 方 面 ,年 青 的 教 会 发 现 为 了「 建 立 教 会 」,128主 要 而 明 确 的
因素是,不仅是本地圣职的培养,成熟而负责的平信徒的培育也
是主要的:这样,已领受福音的团体更进一步到世界的新的小区,
使它也能答复传报基督的福音并为福音作证的使命。
世界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指出,平信徒能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
环境中,藉他们的榜样,有助于与不同宗教的信徒们建立起关系:
「今日在全世界,教会生活在不同宗教的人民中间……所有信
友,尤其是生活在其它宗教人民中的平信徒,不论他们是住在自
己本地或移民的土地上,为众人应该成为主及其教会的标记,以
126 《 教 会 传 教 的 工 作 法 令 》 , 2037
127 《 建 议 》 , 29
128 参 阅 : 《 教 会 传 教 的 工 作 法 令 》 , 21
51

6.2 Page 52

▲back to top
适合所住地方的方法。宗教间的交谈很重要,因为它使人相爱而
彼此尊敬,消除或至少减少不同宗教信徒间的偏见,促进人民间
的 团 结 和 友 谊 。 」 129
为世界的福传首先需要的是那些去福传的人。为此,每一个人,
首先是基督徒家庭,应该感到有责任促进圣召的诞生及成长,无
论是司铎圣召、修会圣召或是特别为传教区工作的平信徒圣召。
这要靠运用一切的方法,但是不可忽略祈祷的重要方法,依主耶
稣的话:「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
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玛九 3738
活出福音:为人及社会服务
36. 教会因圣神的德能,在接受并宣报福音时,同时成为一个「福
传及受到福传」的团体,正因为如此她成了所有的人的仆人。在
教会内,平信徒分享为人及社会服务的使命。无疑的,教会是以
天主的国作为她的至高目标,教会是此国「在世的种子和开端」,
130为 此 她 完 全 奉 献 自 己 为 光 荣 天 父 。不 过 ,天 国 是 所 有 的 人 完 全
解放和得救的泉源:因此,教会前行而生活,与人类的历史密切
结合在一起。
教会接受了向世界显示,在耶稣基督内光耀的天主的奥迹的责
任,她同样唤醒每个人,给予人生存的意义,启发人有关个人的
全部真理以及每个人的最终命运。 131 从这点看,教会由于她的
福传的重要使命,被召为全人类服务。这种服务主要是基于特殊
而又深切的事实,即「由于天主子降生成人,在某种程度内,她
与 每 个 人 结 合 在 一 起 。 」 132
129 建 议 30B
130 《 教会宪章》 , 5
131 参 阅 :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22
132 同 上 。
52

6.3 Page 53

▲back to top
为此,人「是教会在完成使命中,应该行走的主要道路:个人是
教会主要而又基本的道路,基督亲自刻划的道路,必然经由降生
及 救 赎 的 奥 迹 所 导 引 的 路 。 」 133
梵二大公会议多次在其文件中,非常明确而有力地表达了这些意
思。从牧职宪章的特别启发性的文字中我们温习一下:「教会追
求着拯救人类的固有宗旨,不独通传天主的生命与人类,而且以
某种形式倾注其反射的天主生命的光于普世。教会尤其医治并提
高人格尊严、巩固人类社会结构、并将人们日常活动,沉浸于高
深意义中。所以,教会深信通过其成员及其整个团体的活动,可
能 非 常 有 助 于 人 类 大 家 庭 及 其 历 史 , 更 合 乎 人 性 。 」 134
在整教会有责任为人类大家庭有贡献的工作中,平信徒有特别的
职 务 ,由 于 他 们 的「 在 俗 特 色 」,要 求 他 们 以 本 有 的 和 不 可 替 代
的方法,致力于现世制度的基督化工作。
促进人的尊严
37. 再发现并使人再发现每个人的不可侵犯的尊严,成了教会及
其平信徒被召为人类大家庭所做的主要工作,也可说是服务的核
心及统一的任务。
在世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男人或女人是一个「位格」,一个有
意识及自由的人,也因此成了世上所有一切的「中心和颠峰」。
135
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所有。结果,一个人的价值远超越一
切物质的世界。耶稣所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而赔上自己的灵
魂,为他有什么益处?」(谷八 36)含有有关个人启发性的和
震憾的声明:价值不在于人之所「有」——即使他拥有全世界!
133 《 人 类 救 主 》 , 14
134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40
135 参 阅 : 同 上 , 12
53

6.4 Page 54

▲back to top
——而 是 由 于 人 之 所「 是 」:世 界 的 财 物 不 能 与 人 相 比 ,个 人 才
是财富。
从人的起源和终向来看,人性的尊严显示出光彩:他是依天主的
肖像所造,为基督的宝血所赎,人被召成为「在圣子内的子女」
和圣神的活圣殿,预定要永远与天主合一。为此任何对人性尊严
的侵犯,向天主呼求报复,也是对人的造主的侮辱。
由于人格尊严,人本身就是价值,个人要求被视作是人,受到人
的对待,绝不可被视为客体、工具或是物体来对待。
人格尊严是人间平等的基础。为此一切歧视都无法接受,尤其是
那些不幸地还继续分裂并贬抑人类大家庭的歧视形式,如种族
的、经济的、社会及文化的,政治及地理等的歧视。每一种歧视
都形成绝对无法忍受的不公,更不必说在社会层面所能产生的紧
张和冲突,以及在人格尊严方面所能给予的屈辱:不但是那遭受
不公牺牲者的个人尊严受辱,那犯此不公者也受辱。
既然人格尊严是人间平等的基础,同样它也是人间彼此分享和守
望相助的基础:对话及共融的最后基础是在于人之所「是」,而
非人之所「有」。
人格尊严是每个人不得破坏的特性。此肯定的力量是基于每人的
唯一无二性。因此,个人绝对不能为集体、机构、架构及制度所
贬抑,使之消失而无声无臭。身为个人,人不是一个数字或是链
子的一环,更不是某些制度下的不具人格的成分。每一个人的价
值的最澈底和崇高的肯定,是因天主子在一个妇女胎中降生为人
而 完 成 , 我 们 在 每 年 的 圣 诞 节 继 续 纪 念 此 事 。 136
尊重不可侵犯的生存权利
136 「 我 们 如 此 隆 重 地 庆 祝 耶 稣 圣 诞 , 是 为 了 证 明 每 个 人 是 唯 一 而 无 双 的 。 假 如 人 类 的 统 计 和 处
理 ,它 的 政 治 、经 济 及 社 会 制 度 以 及 单 纯 的 潜 力 ,无 法 确 保 人 是 独 一 无 二 的 能 出 生 、生 存 及 工 作 ,
那 么 可 以 向 一 切 保 证 说「 再 见 」。为 了 基 督 并 由 于 祂 ,个 人 常 是 独 一 无 二 的 ,他 自 永 恒 孕 育 并 被
选;被召并获得特殊的名字」(若望保禄二世第一次圣诞节广播词):宗座公报 71197966
54

6.5 Page 55

▲back to top
38. 事实上承认每个人的人格尊严,要求尊重、保护及促进人的
权利。这是固有的、普遍的及不可侵犯的权利的问题。任何人、
个 人 、集 体 、权 力 或 国 家 都 不 得 改 变 ——或 消 除 ——它 们 ,因 为
这些权利源出自天主。
人的不可侵犯性是天主的绝对不可侵犯性的反映,它的主要的及
基本的表达是在于人的生命的不可侵犯。假如生命权,这个最基
本的权利和所有其它人权的必要条件,无法绝对的得到保护,那
么 为 了 人 权 ——如 健 康 、住 屋 、工 作 、家 庭 、文 化 等 权 利 ——
法所做的共同抗议,是虚伪的和不实际的。
教会面对一切侵犯人生命的权利的事,绝对没有让步过,无论是
从个人或是当权者所受到的或继续受到的侵犯。人有资格得到这
些权利,在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从受孕到自然死亡;在任何条
件下,无论是健康的或是有病的,完整的或是残障的,有钱的或
是贫穷的,都有生命的权利。梵二大公会议公开宣布说:「各种
杀人罪,屠城灭种、堕胎、用药物催人安死及恶意自杀等危害生
命的恶行;损害肢体完整、虐待身体及心灵的酷刑、企图迫害人
心等侵犯人格完整的恶行;非人的生活条件、任意拘留及放逐、
奴役、娼淫、妇女及幼童买卖等贬抑人格尊严的恶行;将工人只
视作赚取利润的工具,而不以拥有自由及责任感的人待之的侮辱
人格的工作条件;这一切或类似的种种都是罪孽:毒害人类社会;
这些罪孽固使受之者含羞蒙辱,但这更沾污主使的人。况且都是
对 造 主 的 最 大 侮 辱 。 」 137
假如真的每个人有使命和责任,承认个人的人格尊严,并维护生
命的权利,某些信友对此事更有权利:如父母,教师,保健人员,
以及那些持有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人。
教会今日活出她使命的基本层面,以忧心和慷慨的心接受每一个
人,尤其是那些弱小者和病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死亡的
文 化 」威 胁 着 要 控 制 一 切 。可 是 ,「 教 会 相 信 人 的 生 命 ,即 使 是
弱者及病人,常是天主美善的光辉恩惠。为相反给世界带来阴影
137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27
55

6.6 Page 56

▲back to top
的悲观主义及自私,教会站在生命的一边: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
教 会 看 到 那「 是 」的 光 辉 ,那「 阿 门 」即 基 督 自 己( 参 阅 :格 后
19;默三 14)。对侵袭和伤害世界的「不」。教会以有生气
的「是」来答复,如此维护人类和世界,避免遭受反对和伤害生
命的阴谋」。138 这是平信徒的责任,由于他们的圣召或职业,
他们更直接置身于接纳生命,使教会对人生命的「是」更具体而
有效。
生物及医学科学的巨大发展,加上科技的惊人力量,今日对人性
生命的极限所在,有了新的展望,但也包括新的责任。事实上今
天人类不但对人类生命采取「观察」的态度,也是「实施控制」
人生命的伊始及生命发展的初期阶段。
人类的道德良心,面对这些由科技所完成的巨大进步,不能闪避
或保持无所谓,这些科技继续达到扩大统治有关生育及人类生命
初期的过程。今日,可说是史无前例,尤其在此领域,唯有智慧
是得救的唯一坚固基础,那些投身于科学研究以及应用这些科学
的人,要常常以才智和爱心来作为,就是尊重,甚至崇拜每个人
的不可侵犯的人性尊严,从生命存在的一刻起。为此当科技以合
法 的 方 法 致 力 于 保 护 生 命 和 治 疗 生 命 伊 始 的 疾 病 时 ,拒 绝 ——
使 是 为 了 研 究 本 身 的 尊 严 ——能 产 生 伪 造 个 人 及 人 类 生 育 能 力
的 遗 传 祖 业 的 手 术 。 139
平信徒既然负有不同的权力,并在科学的不同层面,如医学、社
会、立法及经济方面的责任,应该勇敢地接受有关生理伦理新问
题所提出的「挑战」。世界主教会议教长用以下的话说:「基督
徒应该负起责任作为科学与技术的主人,而不要成为它们的奴
隶……由于新的科技的巨大力量所呈现的道德的挑战,不但危害
基本人权,也侵害到人类的主要生理本质;非常重要的是平信徒
——靠 普 世 教 会 的 协 助 ——负 责 提 升 文 化 ,复 兴 真 正 的 人 道 主 义
的原则,给予促进并维护个人的基本人权以有活力及有把握的基
础 , 此 基 本 人 权 是 福 音 的 宣 讲 所 启 示 给 大 家 的 。 」 140
138 《 家 庭 团 体 -》 , 30
139 参 阅 : 教 义 部 《 有 关 尊 重 人 的 出 生 权 》 训 令 : 宗 座 公 报 80198870102
140 《 建 议 》 , 36
56

6.7 Page 57

▲back to top
今日每个人面对权力及科技集中的现象,应该给予最大的警戒。
事实上这种集中,不但趋向于玩弄生理的本质,也操纵人民良知
和生活方式的内容,因此藉歧视和排斥恶化了整个民族的条件。
自由呼求主的圣名
39. 包括维护并促进人权的尊重人格尊严,要求承认个人的宗教
幅度。这不仅是「有关信仰事宜」的要求,也是个人的本质密切
相关的要求。事实上,个人与天主的关系,是一个人的「存有」
及「存在」的构成因素:是在天主内我们「生活、行动和存在」
(宗十七 28)。虽然不是所有的人相信此真理,许多确信此真
理的人,他们的信仰和生活的选择,来自信仰的个人的和团体的
生活选择,有权受到尊重。这就是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实际承认此权利是属最崇高的福利,也是真正愿意确保人和社会
利 益 的 人 民 ,最 严 正 的 义 务 。「 宗 教 自 由 ——人 格 尊 严 的 基 本 要
——是人权结构的基石,因此它是个人和整个社会福利,以及
每 一 个 人 人 格 实 践 中 的 无 法 替 代 的 因 素 。为 此 ,个 人 和 团 体 信 奉
和实践宗教的自由,是人类和平共存的要素……国民及社会的宗
教自由的权利,既然触及最亲密的属灵层面,它是其它基本权利
的 关 键 , 而 且 多 少 成 为 其 它 权 利 的 衡 量 标 准 。 」 141
主教会议没有忘记还有许多兄弟姊妹享受不到这项权利,要面对
困难、处于边缘、受苦、迫害、由于信仰而有时面临死亡。大部
分都是平信徒兄弟姊妹们。以受苦的生活及殉道所作的福音宣报
和基督徒的见证,构成基督的门徒们中的使徒生活的颠峰,因为
为了爱主耶稣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构成建立教会的最有成效的泉
源。如此奥秘的葡萄树为信仰的认真而作证,犹如圣思定所说:
「可是那葡萄树,犹如先知们及主自己所预言的,在世界展开它
结实的树枝,凡为殉道者的血所灌溉过的,则果越来越丰盛。」
142
141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1988 年 ) 和 平 文 告 。
142 圣 思 定 《 乡 下 人 的 教 理 讲 授 》 , 廿 四 44
57

6.8 Page 58

▲back to top
整 个 教 会 对 此 榜 样 和 礼 物 表 示 深 切 的 感 激 。为 此 ,教 长 们 在 主 教
会议中尽了他们的特殊义务「感谢那些平信徒,他们虽然自由受
到限制,他们与宗座忠心地结合一起,不断地为信仰作证,虽然
他们见不到圣职人员。他们冒一切险,甚至生命的危险。这样,
平信徒为教会的主要特性作见证:天主的教会是由天主的恩宠所
生 , 这 在 殉 道 一 事 上 特 别 表 达 出 来 。 」 143
无疑地,以上所说有关尊重人格尊严及承认人权的题目,是每一
个基督徒,每一个人的责任。不过我们应该马上承认这种问题,
今日有世界性的幅度:此问题目前影响到整个群体,整个民族,
他们被迫剥夺了基本权利。在所谓不同的「世界」里那些不平等
的发展,在最近发表的《关怀社会事务》通谕中公开地受到谴责。
对人格的尊重,超过个人伦理的要求。它是社会结构的本身中的
基本标准,要素,因为整个社会本身的目标是与人相配合的。
这样,与服务人的责任密切相连的是服务社会的责任,这是平信
徒被召使现世秩序基督化的一般性任务。
家庭:对社会的义务自家庭开始
40. 人有与生俱来的社会幅度,它自人的内心深处,叫人与别人
共融,并把自己给予别人:「慈父般关心每个人的天主,立意要
求 所 有 的 人 组 成 一 个 家 庭 ,要 求 人 们 以 弟 兄 之 谊 彼 此 看 待 。」144
那么作为个人社会本性的果实及标记的「社会」,在成为人的团
体上,启示社会的全部真理。
结果,人与社会之间彼此依赖,彼此互惠:凡是为个人所作的一
切,也是对社会的一项服务,凡为社会所作的一切,也有助于个
人的福利。为此,平信徒在现世领域的使徒工作的责任是,常要
看 为 个 人 服 务 的 意 义 ——因 为 个 人 是 唯 一 无 二 的 —— 以 及 为 所
有的人服务的意义,它是与个人分不开的。
143 《 建 议 》 , 32
144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24
58

6.9 Page 59

▲back to top
人的社会幅度的首要表达,是已婚夫妇及家庭:「但天主没有造
一个孤零零的人。从起初祂就造了他们『一男一女』(创一 27)。
这 一 男 一 女 的 合 伙 ,成 了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第 一 种 共 融 」。145耶 稣 切
盼重建已婚夫妇的完整地位以及家庭的稳固(玛十九 39)。
圣保禄指出婚姻与基督及教会的深切关系。(参阅:弗五 22
4;哥三 1821;伯前三 17
平信徒对社会的义务,首先是在婚姻及家庭中。深信家庭在社会
的发展及教会内是唯一而不可替代的价值,才能适当地完成上述
义务。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它是生命及爱的摇篮,是个人「出生」
及「成长」的地方。因此要特别关心此团体,特别是在此时代、
人性的自私、反出生的宣传、政治的专制、贫穷的环境、物质、
文化及道德的悲惨、威胁生命的嫩芽枯萎。况且,意识型态和某
些制度,加上漠不关心,竟敢霸占本属家庭的教育任务。
面对此事,必须有广大的及有系统的工作,不但为文化,也受到
经济和立法方面的支持,以保护家庭在作为人和社会「人性化」
首要地位任务中的角色。
这特别是平信徒在使徒工作中的义务,更使家庭意识到自己是社
会首要细胞的身分,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基本角色,使家庭本身常
对本身的成长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更积极更负责。这样,家庭
能够且应该从各方面,包括政权,得到有关这些权利的尊重,因
为救了家庭,就是救了社会。
在《 家 庭 团 体 》劝 谕 中 所 写 有 关 参 与 社 会 发 展 的 一 切 ,146以 及 圣
座应 1980 年世界主教会议之要求而写成的《家庭权利宪章》,
为所有平信徒指出了完整而对等的工作计划,他们以不同的身
分,关心家庭的价值和需要。这项计划需要适切而坚决地去实现,
145 同 上 , 12
146 参 阅 : 《 家 庭 团 体 》 , 4248
59

6.10 Page 60

▲back to top
因为对家庭的稳定性和多产性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企图削弱家庭
的价值,以及降低家庭的社会价值,也愈来愈急迫和同等的。
经验证明,整个文明和民族的凝聚力,都视他们家庭的人性素质
而定。为此缘故,对家庭的使徒工作,有无比的社会价值。教会
方 面 , 深 信 这 一 点 , 明 知 「 到 达 未 来 的 道 路 是 经 由 家 庭 」 。 147
爱德:守望相助的灵魂和支持
41. 为社会服务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和实现,从那些自动自发
的和非正式的,到非常有结构的;从帮助个人到帮助不同群体和
团体。
整个教会直接被召为爱德服务:「教会初期在感恩祭后,接着举
行「聚餐」(AGAPE),为显示整个教会以爱德的锁炼结合在
基督身边。世世代代以来,教会以爱的标记被人识别,一方面她
为别人所作的事感到高兴,同时坚称爱德的工作是她不能出让的
义务和权利。为此,同情贫困和病人,设法救济人类各种需要的
慈 善 及 互 助 事 业 , 在 教 会 内 都 特 别 重 视 。 」 148
「爱我们的近人」,以现代的方式作传统的精神或肉体的慈善事
业,是基督徒激励现世秩序最直接和通常的方法,是平信徒的特
殊任务。
藉爱我们的近人,平信徒实施并表达他们分享基督的王道职,就
是分享「祂来不是为受服事而是服务别人」(谷十 45)的人子
的德能。他们以最简单却又是最高尚的方式,生活并显示这种王
道,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能做的,因为爱德是圣神为建立教会
(参阅:格前十三 13)所奉献的最崇高恩惠。事实上,爱德给
予生命,并支持照顾人类整体需求的守望相助的工作。
147 同 上 , 85
148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8
60

7 Pages 61-70

▲back to top

7.1 Page 61

▲back to top
这项不但由个人也由群体及团体合力所实施的爱德,常是必需
的。任何事物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之,即使许多机构和公共事业
被 迫 反 应 整 个 人 民 的 需 求 ——今 日 往 往 是 非 常 严 重 和 广 泛 的
——也无法取代。看来似乎矛盾,当各种机构在组织越来越复杂
而想支配一切时,这种爱德愈显必要。结果有些计划失去其效用,
是由于不具人格的实用主义,过份的官僚作风,不合理的私人利
益及对责任感的懒散和普遍闲适。
在此背景下,以各种服务及行动所表达的各种志愿工作,继续发
生并展开,尤其是在有组织的社会中。假如这项光明正大的服务
真正是为了大众的利益,特别是为那些最需要并为社会的社会服
务所遗忘的人,那么志愿工作可被视作使徒工作的重要表达,对
此男女平信徒担任首要的角色。
公务生活:「为每个人」并「由」每个人做的
42. 爱别人并为人服务的爱德,绝对无法与「正义」分离。每个
人以自己的方法,要求完全而有效地承认个人的权利,社会的一
切 结 构 和 机 构 都 应 走 向 此 目 标 。 149
平信徒为了达成他们为人类及社会服务的工作,使现世秩序有基
督的精神,他们决不可放弃参与「公务生活」,即许多不同的经
济、社会、立法、行政及文化的领域,这一切都是为有组织而又
制度化地进行「大众福利」。世界主教会议教长们曾多次重申,
每个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公共生活,虽然以不同的和互补的形
式、水平、角色及责任。虽然在政府、国会、统治阶级或政党的
人士中被控有升官发财、权力崇拜、自私及腐败,以及公共舆论
参与政治有时是道德的绝对危机,这一切不得作为怀疑基督徒参
与或自外于公务生活的正当理由。
相 反 地 ,梵 二 大 公 会 议 的 话 特 别 有 意 义 ,它 说 :「 凡 为 服 务 他 人
而献身于国家,并接受公务责任的人,教会认为他们是值得颂扬
和 尊 重 的 。 」 150
149 《 富 于 仁 慈 的 天 主 》 , 12
61

7.2 Page 62

▲back to top
代替人和社会所作公务生活,其基本的标准是为达到公共福利,
或为每个人的福利,或是每个人整体的福利,以适当的方式向人
——个 人 或 是 集 体 ——所 保 证 和 提 供 ,让 他 们 自 由 而 负 责 地 接
受。牧职宪章说:「政府是为了公共福利而存在的,公共福利是
政府存在的理由和意义,政府的基本权利亦是发源于公共福利
的。公共福利包括一切社会生活条件,藉此个人、家庭及社团可
以 更 圆 满 而 便 利 地 成 全 自 己 。 」 151
此外,为人和社会的公务生活,其行动路线是维护并推行正义,
以 正 义 为「 德 行 」,故 需 要 教 育 ,视 之 为 道 德「 力 量 」,用 以 支
持推行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责任,基于每个人的人格尊严。
「服务的精神」是执行政权基本的因素。服务精神加上必要的能
力和效率,能使公务生活中的人的工作成为「有德的」或「超越
批评」的,这也是人民所合理要求的。为达到这一点,必须决心
克服一切诱惑,如不忠和虚伪,浪费公帑图利少数人和特殊人物,
以非法和暧昧的方法,不择手段地争取、维持和增加权力。
凡负责公务的平信徒,一定要尊重现世事物的自主,正确地了解,
如牧职宪章所说:「对于政府与教会间的关系存着正确观念是极
端 重 要 的 ,尤 其 在 多 元 的 社 会 里 。在 基 督 徒 ——个 人 或 集 体 ——
以国民身分,依基督徒良知所作的一切,和他们以教会名义并与
其牧人共同所作的一切之间,应加以清晰的分别。教会由于她的
职责和权限不能与任何政府混为一谈,亦不能与任何政治体系纠
缠一起。她是人类超越幅度的标志和保护」。152 同时——今日
感 到 有 迫 切 的 责 任 ——平 信 徒 应 该 对 与 政 治 活 动 相 关 的 人 性 的
和福音的价值作见证,例如自由和正义,守望相助,为大众福利
忠信而不自私的奉献,生活纯朴,特别爱贫穷和弱小者。这一切
要求平信徒常要实在参与教会的生活,明白教会的社会教义。在
150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75
151 同 上 , 74
152 同 上 , 76
62

7.3 Page 63

▲back to top
这方面他们可以由于和基督徒团体及牧人的接近,而得到支持和
帮 助 。 153
为了完成以真正人性发展为目标的公务生活的方法是「守望相
助」(Solidarity)。它关系到所有的人积极而负责的参与公务生
活,从个别的国民到不同的团体,从工会到政党。我们大家,每
一个人,都是公务生活的目标,也是它重要参与者。在此环境下,
犹如我在《社会事务关怀》通谕中所说,守望相助「并不是对远
近许多人的不幸,感到空洞的同情或是肤浅的哀伤。相反的,却
是一项将自己献身于共同福利的坚决而持续的决心,就是致力于
每 个 人 的 和 大 众 的 福 利 ,因 为 我 们 都 是 为 大 家 真 正 负 责 的 。」154
今日政治的守望相助要求超越单一的国家或一组国家,而顾及到
洲及世界的层面。
每个人所渴望而却常缺少进展的,健全的政治活动的果实是「和
平」。平信徒面对一切否认和危害和平的暴力和战争、拷问和恐
怖主义、集中营、公开生活的军事化、武器竞争、核子威胁,不
能保持无动于衷,或是置身于外。相反,身为耶稣基督的门徒,
祂是「和平之王」(依九 5)及「我们的和平」(弗二 14),平
信徒应该藉「心」的皈依以及正义和爱德,负起作为「致力和平
的人」(玛五 9),这一切都是无可否认的,和平的基础。155
平信徒与真正寻求和平的人,以及全国的和国际的特殊组织或机
构工作的人,应该一起推行教育工作,摧毁自私、仇恨、报复及
敌对的主流文化,而发展各个层次的守望相助的文化。这种守望
相助实在是「走向和平以及发展的道路」。 156 因此,主教会议
教长曾邀请基督徒放弃无法接受的各式暴力,推行对话与和平的
态 度 , 致 力 于 建 立 公 道 的 国 际 的 和 社 会 的 秩 序 。 157
153 参 阅 : 《 建 议 》 , 28
154 《 社 会 关 怀 》 通 谕 , 38
155 《 和 平 于 大 地 》 , 55
156 《 社 会 关 怀 》 , 39
157 参 阅 : 《 建 议 》 , 26
63

7.4 Page 64

▲back to top
置个人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
43. 平信徒方面的服务社会,其本质在于社经的问题上,此问题
要视工作的编制。
最近在《社会事务关怀》中提及目前问题的严重性,提到有关发
展的主题,以及依教会的社会教义提出的解决办法。我热诚地愿
意再次向大家,尤其是平信徒叙述其内容。
教会的社会教义的基础是,财物普遍拥有的原则。依天主的计划,
世上的财物是为大家的和每个人的,作为发展真正人性生活的工
具。为达到这种财物的拥有,就是私有权,它正是为此而有内在
的社会功能。具体地说,男士及女士的工作,是发展经济生活最
普通和直接的工具,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工具。
这一切特别在平信徒的使命中涌出。梵二大公会议以一般的说词
明 显 表 达 平 信 徒 临 在 和 行 动 的 目 标 和 标 准 :「 人 是 整 个 社 经 生 活
的源流、中心与宗旨,故人格的尊严和整体的圣召与整个社会福
利 , 都 应 受 到 尊 重 和 推 崇 。 」 158
在令人关切的经济和工作领域所有的变迁中,平信徒身在最前
线,有责任研究出一套解决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的办法;争取最
适当的、克服来自缺乏正确目标的工作组织的许多不公道;使工
作场所成为人的团体,他们受到尊重并有权参与;在做同一工作
者之间展开新的守望相助;建立新型的企业家,再审察商业、财
政及技术交流的制度。
为了这项目的,平信徒应该以职业上的才能,人性的正直,基督
徒的精神来完成他们的工作,特别以此作为他们自己成圣的方
法,159 大公会议要求如此:「一般而论,人是靠劳动来赡养自
身及其家人的,亦是靠劳动来与其弟兄接触并为他们服务的。人
也能以劳动实行真正的爱德并提供合作,以完成天主的化工。而
158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63
159 参 阅 : 《 建 议 》 , 24
64

7.5 Page 65

▲back to top
且,人将劳动奉献于天主,便是参与耶稣基督的救世大业,祂曾
在 纳 匝 肋 躬 亲 劳 动 而 赋 与 劳 动 以 高 尚 的 尊 荣 。 」 160
今日所谓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尖锐地关系到社经生活和工作。
的确人类从天主接受了「治理」受造世界的任务并「耕种世界的
花园」。可是人类应该以尊重自天主所领受的肖像,即以智慧和
爱来负起此任务,对天主所赠与并继续赠予的恩惠负责。人类拥
有应该传予后代的的恩惠,且要以更好的条件传予。即使这些未
来的世代是天主恩惠的领受者:「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治理权,不
是一项绝对的权力,更不能说有『使用和滥用』的自由,或随一
己所好随意处置事物。在起初造物主亲自所加上的限制,以『不
可吃树上的果子』(参阅:创二 1617)的禁律所象征性表达
的限制,清楚地说明,面对自然世界时,我们不但要服从生物学
的法则,也要服从伦理法则,不能冒犯而不受惩罚。发展的真正
观念,是不能忽视对自然事物的使用,资源的再生力和任意工业
化 的 后 果 ——这 三 件 事 的 考 虑 使 我 们 的 良 知 对 发 展 的 伦 理 幅 度
有 所 警 愓 。 」 161
福音化人类的文化
44. 服务个人及人类社会,是经由创造及传达文化而表达出来并
予以完成。创造并传达文化在我们这一时代,成了人类大家庭共
同生活及社会进步的严正任务之一。根据大公会议,所谓「文化」
是「人类用以玉成并发展属灵的及身体的才能的种种因素。是人
类藉知识和劳作统治世界的努力;通过风尚及制度的改进,使社
会生活在家庭和国家内更合乎人性;藉人的工作,能世世代代表
达 所 有 民 族 的 伟 大 的 属 灵 的 经 验 和 期 望 ;最 后 ,文 化 是 把 这 一 切
传达并保存,作为许多人,即整个人类进步的启发。」 162 这样
看,文化应该成为每个民族的共有财富,各民族尊严、自由及创
造力的表达,各民族在历史过程中的见证。尤其,只有在文化内
160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67
161 《 社 会 关 怀 》 , 34
162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53
65

7.6 Page 66

▲back to top
并经由文化,基督宗教信仰才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和历史的创造
者。
教会完全意识到,在那些文化的发展不但与基督信仰脱节也与人
性价值拆伙的地区,以及在那些科技对真理的迫切问题和人民热
切希求的幸福,无法给予适当答复的环境,在牧灵方面急迫需要
特别关切文化。163 因此,教会呼吁平信徒临在于文化的特殊场
合 ,作 为 鼓 励 及 智 力 创 新 的 标 记 ,即 在 教 育 界 ——中 小 学 和 大 学
——科技研究中心,艺术创作领域人文的工作方面。这种临在,
不但是为承认并可能净化过于压抑已有文化的因素,也是为提升
这些文化,经由发源于福音及基督信仰的富裕。梵二广泛地所论
的福音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恒久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可作为特
殊迫切的工作目标。这是给予整个教会的挑战性的牧灵计划,但
是 特 别 给 予 教 会 中 的 平 信 徒 。「 基 督 的 福 音 的 不 断 地 革 新 那 些 堕
落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它攻击并消除经常由罪的诱惑中所发生的
错误和罪恶,这是常有的威胁。教会不断净化并提升各民族的风
尚……这样教会负起其使命,同时也促进并对人类及公民的文化
有所贡献。由于教会的行动,即使是以礼仪行动,能导引人们有
内 心 的 自 由 。 」 164
教宗保禄六世《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中,某些特别有意义的
片段值得引述:「教会宣传福音就是以她所宣讲的福音的神力,
归化个人和集体的良心,他们所投入的活动,他们的生活及所处
的具体环境。人类的各阶层受到改变:为教会来说,不只是在日
渐广阔的地区或数目日增的人们去宣讲福音,而且也由于福音的
力量,影响并挑战人类的审断标准、决定性的价值、兴趣重心、
思想的路线、启发的来源及生活模式,以上这些往往与天主圣言
及救世计划相背。这一切可用以下的话表明:重要的是将人类的
文化福音化……无疑地,福音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犹如过去一样,
同 样 是 现 时 代 的 悲 剧 。因 此 ,要 尽 一 切 力 量 确 保 文 化 的 完 全 福 音
化 , 或 更 好 说 使 各 种 文 化 都 福 音 化 。 」 165
163 参 阅 : 《 建 议 》 , 35
164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58
165 《 在 新 世 界 传 福 音 》 , 1820
66

7.7 Page 67

▲back to top
今日创造和传达文化的优良方法是「大众传播工具」。 166 传播
界成了教会的使命的新领域,因为大众传播经历着快速而新奇的
发展,在思想与风尚的陶成上,有着普遍的全球性的影响。从事
传播事业的平信徒,其责任无论是以个人的权利,或是团体的创
意及机构来实行,都要求承认传播的价值,并得到更适当的资源,
无论是知性的或是牧灵的支持。
大众传播人对传播工具的运用,以及工具的为大众所接受,都要
求培养以热爱真理所激励的批判的意识,同时维护自由,尊重个
人的尊严,提升各民族的真实文化,这要靠坚定而又勇敢地排除
一切形式的垄断和操纵。
不过,平信徒中间的牧灵责任,并不限于这种保护工作。它广及
每一个大众传播界的人, 也涉及从事新闻、电影、广播、电视
及戏剧界的人。他们也被召宣报带来救恩的福音。
166 参 阅 : 《 建 议 》 , 37
67

7.8 Page 68

▲back to top
第四章
主的葡萄园内的工人
天主不同恩宠的好管家
不同的圣召
45. 根据福音的比喻,那「主人」在一天的不同时刻,邀工人去
他的葡萄园工作:有些是在破晓,有的是在早晨九点,有的是在
中午,有的在三点,最后是在下午五点(参阅:玛廿 1 以下)。
大圣国瑞解释这段福音时,把这种不同时刻的召叫与生命的不同
阶段相比,他写道:「可以将不同的时刻与一个人生命的不同阶
段相比。根据我们的比拟,早晨可以代表童年。第三时辰可以表
示少年期,太阳升起,此时人已长大有力。第六时辰是成年期,
烈日当空,在此年龄充满活力。老年是第九时辰,因为太阳已逐
渐下山,青春活力己开始衰退。第十一时辰代表那些已年事很高
的人……。工人在不同时刻被召并派到葡萄园内,这是说某人是
在童年被召度圣化生活,有人是在少年期,有人是在成年时或是
老 年 时 被 召 。 」 167
我们也可以引用大圣国瑞的释义,解说教会在生命中「临在」的
极不同的方式;大家都被召,依不同的召叫和境遇,神恩和职务,
为天主国的来临而工作。这种多样性不但与年龄有关,也与性别
的不同、天赋的不同以及个人生命中经历和条件的不同有关。这
种多样性使教会的富裕更生动更具体。
青年人、儿童与老人
青年─教会的希望
46. 世界主教会议愿意特别关心青年。这是正确的。在世界许多
国家里,青年占全人口的一半,通常在这些国家里青年占天主子
167 大 圣 国 瑞 《 福 音 讲 道 》 一 , 十 九 2
68

7.9 Page 69

▲back to top
民的半数。单就这点,青年为教会的未来是极大的潜力和挑战。
事实上,教会在青年身上看到她走向未来的途径,在青年身上教
会反省她自己,以及她被召由于基督的圣神而不断享有的幸福青
春 。 为 此 大 公 会 议 表 明 青 年 是 「 教 会 的 希 望 」 。 168
1985 3 31 日致世界青年书中,我们曾说:「教会注视着
青年们;或者更好说,教会特别在青年们身上注视她自己,就是
在你们全体和你们每一个男女青年身上。就从教会初创之时,从
宗 徒 们 的 那 个 时 期 ,就 是 这 样 。若 望 壹 书 内 的 话 就 是 一 个 特 殊 的
左证:『青年们,我给你们写说,你们已得胜了邪恶。孩子们,
我 给 你 们 写 说 ,你 们 已 认 识 了 父 青 年 人 ,我 给 你 们 写 道 ,你 们
是强壮的,天主的话存留在你们内』(若壹二 13 以下)在我们
这个时代,在基督降生第二个千年将结束之时,教会也在青年们
身 上 注 视 她 自 己 。 」 169
不应该只是把青年们看作教会牧灵关怀的对象:的确青年人要成
为,而且要鼓励他们代教会成为福传工作的主角,以及社会革新
中的参与者。170 青年期是特别密集发掘「自己」及「选择生活」
的时刻。是成长的时期,应「在智慧、年龄和在天主和人们前的
恩宠上」有进步。(路二 52
主 教 会 议 的 教 长 们 解 释 说 :「 青 年 人 的 感 性 深 深 影 响 到 他 们 觉 察
正义、非暴力及和平的价值。他们的心倾向于友谊、友情及团契。
他们特别对有关生活质量和保存自然的事心动。不过他们因世界
的 忧 虑 、欺 骗 、苦 闷 及 恐 惧 而 烦 恼 ,也 由 于 青 年 期 的 诱 惑 而 心 烦 。」
171
教会应该设法再点燃基督在福音中对那位青年的特别爱心:「耶
稣看着他,喜爱了他」(谷十 21)。为此,教会不厌其烦宣报
耶稣基督,宣讲衪的福音,作为唯一能满足青年人最深切期望的
答复,犹如在基督自己强有力的及崇高的召唤门徒时所显示的
168 《 天 主 教 教 育 宣 言 》 , 2
169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国 际 青 年 年 牧 函 》 , 15
170 《 建 议 》 , 52
171 《 建 议 》 , 51
69

7.10 Page 70

▲back to top
(「来,跟随我」谷十 21),要他们分享耶稣对天父的孝爱并
参与祂救人类的使命。
教会有很多事要与青年人说,青年人也有很多事要与教会分享。
这项以诚意、坦诚和勇气所作的对话,能有助于不同世代的人之
间的相聚与交换意见,为教会和社会都是富裕和青春朝气的源
泉。大公会议在致青年文告中说:「教会以信心及爱指望你
们……。教会是世界的真正的青春……,看着教会你们会在她身
上 找 到 基 督 的 面 容 。 」 172
儿童与天国
47. 儿童确实是主耶稣的亲切而又丰富之爱的对象。祂降福他
们,甚至许给他们天国(参阅:玛十九 1315;谷十 14)。耶
稣特别赞扬小孩子在天主之国里的积极角色。他们是为进天主国
完全信赖天主而生活的,主要道德和属灵条件的有力象征及形
象:「我实在告诉你们,除非你变成像小孩子,你们决不能进天
国。所以谁若自谦如同这个小孩,他就是天国中最大的。」(玛
十八 35;参阅:路九 48
儿童不断地使我们记得,教会传教成果的活力基础,不是在于人
的方法和功劳,而是天主绝对白白赏的恩惠。许多儿童生命的天
真和烂漫,以及他们无辜所受的痛苦和压迫,由于基督十字架的
德能,为他们和整个教会都是精神富裕的源泉。每一个人都应对
此事感到感激。
此外,应该承认在孩提和儿童阶段的生命中,为了建立教会和社
会更人性化,都有有价值的潜能。大公会议多次提到由于子女的
存 在 ,家 庭 ——「 家 庭 教 会 」得 到 有 利 而 又 建 设 性 的 影 响 :「 子
女 是 家 庭 的 活 的 肢 体 ,以 他 们 自 己 的 方 式 帮 助 父 母 成 圣 。」173
公会议的话也适合于儿童对地方和普世教会的关系。十五世纪的
172 梵 二 《 致 青 年 文 告 》 : 宗 座 公 报 58196618
173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48
70

8 Pages 71-80

▲back to top

8.1 Page 71

▲back to top
伟大神学家和教育家谢尔森(JOHN GERSON)曾强调过这一点
说 「 儿 童 与 青 年 不 得 受 到 教 会 的 忽 视 。 」 174
老年人与智慧之恩
48. 我现在要向老年人说话,他们往往不当地被视为不事生产
者,虽然未直接被看作不胜负荷的担子。我提醒老年人,教会召
叫并期待他们继续执行他们在使徒和传教生活中的使命。他们不
但可能,而且有义务在他们生命中的这一时刻,当年龄本身以特
殊而基本的方式提供时机。
圣经高兴地指出老人是富于智慧和敬畏天主的人(参阅:德廿五
46)。为此,老人的「天赋」是特别在教会和社会中成为信仰
传统的见证(参阅:咏四四 2;出十二 2627),人生课的老师
(参阅:德六 34;八 1112),爱德的工作者。
目前在世界各国与日俱增的老人,以及从不同职业和工作场所等
待退休的人,为老年人提供使徒工作的新机运。投入工作,是他
们决心克服在怀念不能再回头的过去或是逃避现有责任的诱惑,
因为面对一个日新又新的世界遭遇很多困难。他们应该常常明
白,一个人在教会及社会的任务,并不在某一种年龄就中止,而
是只有新的应用方式。圣咏作者说:「他们虽已年老仍然结果,
枝叶青绿汁浆丰盈,为宣扬上主是多么正直」(咏九二 1516)。
我 再 重 新 说 一 次 我 在 老 人 庆 祝 会 中 所 说 :「 达 到 老 年 应 该 看 作 是
特恩:不但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能达到生命的这一阶段,也
是因为这一阶段提供评估过去的可能性,为能知道并更深切度逾
越奥迹,在教会中成为整个天主子民的榜样……,不管你们面对
的问题性质有多么复杂:体力逐渐衰退,社会组织的不足,正式
立法的缓慢,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的不了解,你们不必感觉自己是
教会生活被低估的人,或是步调快的世界中被动的对象,而是在
人性及属神的生命中结果实的人。你们还有使命要完成,还要有
174 JOHN GERSON: 论 导 引 儿 童 走 向 基 督 。
71

8.2 Page 72

▲back to top
贡献。根据天主的计划,每一个人度不断成长的生活,从存在的
开 始 到 呼 吸 的 最 后 一 刻 为 止 。 」 175
女人与男人
49. 主教会议教长们特别注意到妇女的地位及角色,带有两个目
标:让妇女们知道,也请其它的人再次承认,妇女对建设教会和
发展社会的不可少的贡献。教长们也愿意对妇女参与教会的生活
和使命,作出特别的分析。
在提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时,因为他看到妇女更意识到她们自己
的尊严和她们之步入公共生活是时代的信号, 176 当教长们面对
妇女们由于是妇女而遭受的各种歧视和排斥,他们一次又一次重
申维护并推行妇女的人格尊严,以及她们和男士一样的平等,是
迫切的事。
要促进妇女在教会和社会中地位的工作,首先是妇女们自己应该
负起责任,她们应该承认她们的领导性的责任。在世界很多的地
方和环境中,还要作更大的努力,消除把人看作物品般买卖的不
公道而又有害的思想,把人当作自私或是快乐的工具。往往妇女
们是这种思想的首要牺牲品。唯有藉公开承认妇女的人格尊严,
作为推行妇女全面参与教会生活,以及社会和公共生活的第一
步。应该更广泛而坚定地答复《家庭团体》劝谕中,所提的有关
妇女成为许多歧视的牺性品的要求:「必须大家采取有力而敏锐
的牧灵行动,来完全克服这些歧视,使亳无例外地显耀在所有的
人 身 上 的 天 主 的 肖 像 ,能 完 全 受 到 尊 重 。」177同 样 地 ,主 教 会 议
教长们声言「为了表达教会的使命,她应该坚决反对所有对妇女
的 歧 视 及 侵 犯 。 」 178又 「 在 大 众 前 严 重 受 到 伤 害 的 妇 女 的 尊 严 ,
应 该 经 由 有 效 尊 重 人 权 及 实 施 教 会 训 导 而 重 振 。 」 179
175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1984 3 23 日 ) 向 意 大 利 老 人 们 谈 话 。
176 参 阅 : 《 和 平 于 大 地 》 。
177 《 家 庭 团 体 》 , 24
178 《 建 议 》 , 46
179 《 建 议 》 , 47
72

8.3 Page 73

▲back to top
尤其在说到积极而负责地参与教会的生活和使命时,应该强调梵
二 大 公 会 议 已 经 重 申 而 且 清 楚 地 要 求 的 事 :「 因 为 今 日 的 妇 女 在
全面社会生活中,日渐积极参与,所以在教会的使徒工作的各种
领 域 中 , 她 们 的 广 泛 参 与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 180
妇女对自己的天赋及任务以及本身的特殊圣召的意识,在大公会
议后这几年己经增强,而且在福音及教会史中找到基本的启发。
本来为信徒来说,福音,就是耶稣基督的言语和榜样,常是必要
和决定性的参照点。在历史中没有任何时刻,能比这件事更有成
果和耳目一新的。
虽然她们没有被召作十二宗徒的工作,就是没有作公务司祭职,
可是好多妇女陪伴耶稣的职务,帮助宗徒团(参阅:路八 23),
她们曾在十字架旁(参阅:路廿三 49),帮助埋葬耶稣(参阅:
路廿三 55),在耶稣复活早晨接受并传布复活的讯息(参阅:
路廿四 110),与宗徒们一齐在晚餐厅祈祷期待圣神降临。(参
阅:宗一 14
从福音的证词,教会一开始就不受当时文化的束缚,召叫妇女担
任传布福音的工作。保禄宗徒在他的书信中,常提起许多妇女为
服务初期基督徒团体,做各种不同的职务(参阅:罗十六 115
斐四 23;哥四 15;格前十一 5;弟前五 16)。保禄六世强调
说:「如果宗徒们的见证建立教会,妇女们的作证对培养基督徒
团 体 的 信 仰 , 有 极 大 的 贡 献 。 」 181
在教会初期和她以后的发展中,虽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的强调方
法,常有出色的妇女在教会内执行决定性的任务,并为教会完成
极有价值的工作。历史中充满了许多伟大的事业,往往是谦卑而
隐密的事,但并不因此对教会的成长和圣德不够有决定性。此历
史必须继续,面对妇女人格尊严及圣召意识的增强和普及,要使
此历史展开并加强,尤其有鉴于「再福传」的迫切,以及在加强
致力于「人性化」社会关系。
180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9
181 保 禄 六 世 ( 1975 4 18 日 ) 向 「 国 际 妇 女 年 」 委 员 会 谈 话 : 宗 座 公 报 671975266
73

8.4 Page 74

▲back to top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在搜集反映福音讯息及教会历史的梵二大公
会 议 的 声 明 后 ,做 成 了 这 项 具 体 的《 建 议 》:「 教 会 必 须 承 认 男
士 与 女 士 对 教 会 生 活 和 使 命 的 一 切 天 赋 ,并 运 用 这 些 天 赋 。」182
并 且 说 :「 世 界 主 教 会 议 宣 布 教 会 设 法 承 认 并 运 用 男 士 和 女 士 们
的 一 切 天 赋 、 经 验 及 才 能 , 使 教 会 的 使 命 有 成 效 。 」 183( 参 阅 :
信理部《有关基督信徒的自由及释放》,72
人学及神学的基础
50. 确保妇女在教会及社会中合法立足的条件是,更敏锐而正确
的研考男性及女性的人学基础,目的在于弄清楚妇女与男人关系
中的个人身分,即与男性不同却彼此互补,不但是关系到所担任
的角色和职务,也关于她的构造与人格。主教会议教长们深深感
到这种需要,主张「为解决男女两性真正的意义和尊严的问题,
必 须 加 深 研 究 人 学 的 和 神 学 的 基 础 。 」 184
教会经由反省有关女性的人学及神学的基础,进入各种提升妇女
运动的历史过程,并探究妇女人格的最基本层面,为她提出最有
价值的贡献。但是最首要的是教会愿意如此服从天主,因为祂「依
自己的肖像」造成了人「造了他们一男一女」(创一 27),天
主并且愿意他们接受祂的召叫,能认识,尊重并依祂的计划而生
活 。此 计 划 是 从「 起 初 」就 无 法 消 除 地 印 在 人 性 ——男 和 女 ——
的深处,即印在个人的结构、意义及最深切的行为上。这项最贤
明而又仁爱的计划应该受到探讨,用以发掘它的一切富裕的内涵
——此富裕是「从起初」就逐步地被发现,在整个救恩史中实现,
并在「时期一满,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来,生于女人」(迦四
4)时,得以完成。此「圆满」继续在历史中:天主对女人的计
划,要在教会信仰的情况内去看,并在今日许多基督妇女所度的
生活中去看。在不忽略可能来自不同的人类科学及文化的帮助,
探讨的人由于见闻广博的分辨,能有助于搜集并澄清,那属于妇
182 《 建 议 》 , 46
183 《 建 议 》 , 47
184 同 上 。
74

8.5 Page 75

▲back to top
女持久的主要层面的价值和必要条件,以及那些在历史中必然进
展的一切。梵二大公会议告诉我们:「教会肯定在一切演变之下,
潜在着许多不变的事物;而这些事物的最后基石则是基督,祂昨
日和今日是一样,直到永远仍然如此」185(参阅:希十三 8)。
论妇女的尊严与圣召的宗座牧函,特别注重妇女人格尊严的人学
的及神学的基础。此文献再次想讨论并发挥长期在周三公开接见
时所讨论的「人体神学」,同时也是完成《救主之母》 186 通谕
中所作的承诺,并当作答复主教会议教长们的要求。
希 望 诵 读《 妇 女 》牧 函 ,尤 其 是 当 作 圣 经 ——神 学 默 想 ,能 为 每
一个人,男的和女的,是一种激励;特别为那些一生致力于人类
科学及神学的人,以男人及女人的人性尊严及他们彼此的关系为
基础,探讨研究并深切了解妇女气质和男性的价值以及两性的特
殊天赋,不但在社会生活环境下,也特别在身为基督徒及教会成
员的条件下。
对妇女的人学及神学基础的默想,应该作为基督徒回答某些问
题,有时是重要的问题的指南,即「妇女在教会及社会能有的和
该有的『位置』」。
从 基 督 的 言 行 ——它 是 教 会 的 规 范 ——看 来 很 清 楚 ,在 一 个 人 与
基督的关系层次上,没有任何歧视,在基督内「不再分男人或女
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己成了一个」(迦三 28);在
分享教会的恩宠生活和圣德上也不分男女,犹如在圣神降临时应
验 的 岳 厄 尔 的 预 言 绝 妙 地 声 称 :「 我 要 将 我 的 神 倾 注 在 一 切 有 血
肉的人身上;你们的儿子们和女儿们要说预言」(岳三 1;参阅:
宗二 17 等)。犹如《妇女》牧函所说:「男人和女人……两者
均相等地在圣神内能够接受天主性的真理和圣神之爱的倾注。两
者 领 受 祂 救 恩 的 圣 化 的 『 造 访 』 。 」 187
在教会内与在世界中的使命
185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 10
186 《 救 主 之 母 》 , 46
187 《 妇 女 的 尊 严 与 圣 召 》 , 16
75

8.6 Page 76

▲back to top
51. 在谈及参与教会的使徒使命时,无疑地由于洗礼和坚振,妇
——与 男 士 一 样 ——也 分 享 耶 稣 基 督 司 祭 、先 知 及 君 王 的 三 重
使命,因此受托也领受能力去完成教会的基本使徒工作:福音传
播。不过,妇女被召以她们本有的「天赋」来完成这项使徒工作:
首先是她们以言语和生活见证所实行的人格尊严,就是与他们身
为女人的圣召有关的天赋。
在妇女分享教会的生活和使命上,她不能领受圣秩圣事,为此她
不能执行公务司祭的职务。这是教会根据基督所表示的意愿而有
的 习 惯 ,祂 完 全 自 由 而 自 主 地 愿 意 只 召 叫 男 性 做 祂 的 宗 徒 ;188
种习惯可以从新郎─基督和祂的新娘─教会之间的关系来了解。
189 这里是「职务」的问题,而不是「尊严」和「圣德」的问题。
实际上应该重申:「虽然教会拥有『圣统』的架构,不过这种架
构 完 全 是 为 基 督 肢 体 的 圣 德 而 订 立 的 。 」 190
教宗保禄六世曾说过:「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主所作的,也不能
改变祂对妇女的召叫;可是我们可以承认并推行妇女在福传使命
上 , 以 及 在 基 督 徒 团 体 的 生 活 上 的 角 色 。 」 191
总之,承认妇女积极而又负责的立足于教会的理论,应该使它实
现。为此缘故,这篇致平信徒的劝谕,故意多次运用「女士与男
士」的说法,大家应该诵读。此外,新订的天主教法典,含有妇
女分享教会生活及使命的多项规定:这些规定应该普遍受到认
识,并且依照在一个牧灵环境中不同的文化感受和机遇,而按时
及决心去实现。
例如妇女参与教区的和堂区的牧灵咨议会,以及教区会议及区域
会议。对此主教会议教长们写道:「亳无歧视妇女们应该参与教
会的生活,不但参与咨议也参与决策过程」。 192 又:「在传达
信仰和在教会生活中提供各项服务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妇女,应
188 参 阅 : 教 义 部 「 有 关 妇 女 领 受 铎 品 」 声 明 : 宗 座 公 报 69197798116
189 参 阅 : 《 妇 女 的 尊 严 与 圣 召 》 , 26
190 同 上 , 27。 天 国 内 最 大 的 不 是 圣 职 人 而 是 圣 人 ( 同 188) 。
191 保 禄 六 世 向 国 际 妇 女 年 委 员 会 谈 话 。
192 《 建 议 》 , 47
76

8.7 Page 77

▲back to top
该参与准备牧灵的及传教的文件,也应该在家庭、职业生活和人
民 团 体 中 , 被 承 认 为 教 会 传 教 使 命 中 的 助 手 。 」 193
在福传及教理讲授比较特殊的领域上,妇女不仅在家庭内也在不
同的教育环境内所有的传授信仰的特别工作,更应该推行。广义
地说,这应该应用在一切有关接纳天主的道,了解并传播圣道,
学习和研究圣道,以及神学的教学工作等。
当她履行福传任务时,妇女更感到迫切需要自己接受福音。这样,
由于她的看法受信仰的光照(参阅:弗一 18),妇女能够分辨
甚么是真正符合她的人格尊严和圣召,甚么是假借「尊严」的名,
以「 自 由 」及「 进 步 」的 名 义 却 叛 离 真 正 的 价 值 。相 反 地 ,这 些
假的价值应该对人格的,环境和社会的道德衰微而负责。这种「分
辨」使基督徒妇女们参与基督及其教会的先知使命成为可能,而
且为此使命所必须的,并在历史中不断发生。保禄宗徒时常提到
的这种「分辨」,不仅是根据信仰来评估事物和事件,也牵涉到
实在决定应用它并有义务应用它,不但是在教会的生活中,也是
在人类社会中。
可以说梵二牧职宪章第二部分中所提出的今日世界的问题,一直
没有解决也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这些问题应该有妇女们不
可取代的参与和习惯有的贡献。
特别是托付给妇女们的两件重大任务值得大家注意。
第一任务是使夫妇生活及母职恢复完全的尊严。今日妇女有新的
机会,能对夫妇生活及父母职经验中的人性和基督徒的价值,有
深 刻 的 了 解 和 更 富 饶 的 实 现 。男 人 本 身 ——丈 夫 和 父 亲 ——能 得
到帮助克服常不在家或断断续续在家,以及片面的履行父母的责
——实 际 他 之 所 以 能 置 身 于 新 的 和 有 意 义 的 人 际 关 系 ——
是因为有妇女的明智、恩爱及坚定的干预。
193 同 上 。
77

8.8 Page 78

▲back to top
第二,妇女们有确保文化的道德幅度的任务,即相称人格的文化
的幅度,个人的及社会的生活幅度。梵二似乎把文化的道德幅度,
与平信徒分担基督的王道使命相结合:「平信徒要共同努力,医
治世界上引人犯罪的制度和环境,使之能符合正义的原则,导人
修德而不予妨碍。这样做法,将会把道德价值灌输到文化及人类
的 活 动 中 。 」 194
既然妇女们愈来愈多地在不同的团体中,完全而又负责地参与和
维护人性价值基本权利有关活动的机构,以上所引述的大公会议
的话,指出了妇女们使徒工作的重要领域:在这些团体的生活的
各层面,从社会经济到社会政治的层面,妇女的人格尊严和她的
特殊圣召,应该受到尊敬和提升。同样,不但在影响个人的生活
环境中,在影响团体的生活环境中也是如此;不但在个人的自由
和责任方面,就是在公正的民法所保证的方面,也要尊重妇女的
人格和其圣召。
「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造个与他相称的助手」(创二 18)。
天主把人托付给女人。的确,每个人都是受托给另一个人,众人
彼此相托,但是人是特别托付给妇女的,因为妇女由于她母职的
特 殊 经 验 ,对 人 及 构 成 个 人 真 正 福 利 的 一 切 ——首 先 是 生 命 的 基
本价值——有特殊的感受性。一个妇女在这方面的潜能和责任是
很大的,同时科技的发展并不常常受到真正的智慧所启发和衡
量,常冒着使人的生命「非人性化」的危险时,尤其是要求更强
的爱和更慷慨的接受生命时,妇女的潜能和责任更大。
在妇女参与教会和社会的生活上,贡献她的天赋,是她个人成全
的 必 要 道 路 ——今 日 很 多 人 都 强 调 个 人 的 成 全 ——,也 是 妇 女 对
教会共融的充实,和天主子民的使徒工作的活力的基本贡献。
由此可见,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参与必须要考虑。
男人与女人一齐参与和合作
194 《 教 会 宪 章 》 , 36
78

8.9 Page 79

▲back to top
52. 在主教会议大厅有好多声音表示,过分强调妇女的地位和角
色,会导向无法接受的疏忽,就是对男士的疏忽。事实上在各阶
层教会应该抱怨男人的缺席或不够出席,有些男士放弃他们本身
的教会的责任,完全让妇女去担任。例如参与教会礼仪的祈祷,
教育,特别是他们自己的子女和其它儿童的教理讲授,参加宗教
的和文化的集会,帮助慈善的和传教的活动。
因此,男士和女士对等的出席是在牧灵上所要强调的,使平信徒
的参与教会的救恩使命,能更富裕、完整而协和。
要求并说明男女双方出席和合作的基本理由,不仅是上面所强调
的 ,使 教 会 的 牧 灵 行 动 更 富 有 意 义 及 成 效 ,也 是 因 为 人 类 ——
士和女士——一齐分享生命单纯的社会因素。这本是造物主本来
的 计 划 ,祂 从「 起 初 」就 愿 意 人 类 是「 二 人 一 体 」,愿 意 男 人 和
女人成为人的第一手团体,其它团体的源流,同时成为构成三位
一体天主的神秘的和亲密的生活、爱的位际共融的「记号」。
正是因为这个理由,确保男人和女人在教会的生活和使命中对等
和协和的临在,最普通和基本的方法,是夫妇和基督徒家庭所做
的工作及责任,因为在夫妇及教友家庭中,可以看到并传达不同
方式的生活及爱:夫妻的,父母的,儿女的及家庭的。在《家庭
团体》的劝谕中说:「既然基督徒家庭是,经由信仰和圣事为基
督所革新的人际关系的团体,家庭之分享教会的使命,应该依照
一个团体的模式:夫妇一齐以一对佳偶,父母和儿女以一个家庭
的身分,为服务教会和世界而生活……。基督徒家庭,经由一切
有关并区别家庭生活的日常事务,在历史中建立天主的国:即在
夫 妇 及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的 爱 中 ——包 括 整 个 的 、专 一 的 、忠 贞 的 和
滋 生 的 特 别 丰 富 价 值 和 要 求 的 爱 的 生 活 ——教 友 家 庭 分 享 耶 稣
基督和其教会的先知、司祭和王道的使命,得以表达和实现。」
195
为此,主教会议的教长们重申要提升婚姻圣事的意义,为了阐明
并启发一切男女之间的关系。他们对这一点曾强调说:「迫切需
195 《 家 庭 团 体 》 , 50
79

8.10 Page 80

▲back to top
要每一个基督徒活出并宣报包含在男女之间关系中的希望的讯
息。婚姻圣事以夫妇的形式祝圣了这种关系,并启示为基督与其
教 会 关 系 的 标 记 ,婚 姻 圣 事 为 教 会 生 活 含 有 极 重 要 的 训 诲 ——
训诲应该由教会传给今日世界;男女的这一切关系应该为此精神
所灌输。教会更应该完全信赖这里所有的富裕。」 196 这些教长
们同时强调「对童贞的重视及对母性的尊崇,应该恢复」,197
们也提出了在现在教会团体中,并为了教会的继续成长,要发展
不同的和互补的圣召。
病人和受苦者
53. 人们被召得喜乐。不过,每天人们经历到各种的痛苦和悲痛。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在他们最后的文告中,用以下的话向忍受各种
痛苦的男士和女士说:「你们这些被遗弃、并为我们的消费社会
挤在一边的人;你们这些病人、残障的人、贫穷和饥饿的人,移
民和坐监的人、难民、失业的人、被遗弃的孩童和感到孤单的老
人;你们这些战争的和各种暴力的牺牲品:教会告诉你们,她分
担你们的痛苦。她把这些痛苦呈献给主,主自己以救赎的苦难陪
伴你们。由于祂的复活,你们被带入生命。我们需要你们向整个
世界解说什么是爱。我们将尽一切所能,使你们在教会及社会中,
找 到 应 有 的 地 位 。 」 198
在 这 样 无 限 的 领 域 ——人 类 痛 苦 的 境 地 、我 们 转 向 所 有 受 各 种 病
苦的人:疾病确实是人类痛苦最普遍而共有的显露。
主召叫每一个人。病人也被派遣到主的葡萄园工作:压制肉身的
肢体并消失人灵的安宁的压力,并不使人可免除在葡萄园工作。
相反,病人被召活出他们人性的及基督徒的圣召,并以新而有价
值的方式参与天主之国的成长。保禄宗徒的话应该成为他们通往
生命的通道,更能光照他们使他们看到圣宠在他们环境中的意
义 :「 我 可 在 我 的 肉 身 上 ,为 基 督 的 身 体 ——教 会 ,补 充 基 督 的
196 《 建 议 》 , 46
197 《 建 议 》 , 47
198 一 九 八 七 年 世 界 主 教 会 议 《 致 天 主 子 民 书 》 , 12
80

9 Pages 81-90

▲back to top

9.1 Page 81

▲back to top
苦难所欠缺的」(哥一 24)。正是因为有此成就,宗徒高兴地
说:「我在为你们受苦反觉高兴」(哥一 24)。同样的,许多
病人能「在许多苦难中,怀着圣神的喜乐」(得前一 6),并为
耶稣的复活作证。一位残障人士在主教会议厅中说了以下的感
受:「必须说清楚,凡生活在疾病中的基督徒,受苦的和年老的
人,他们为天主所召叫,不但要把他们的痛苦与基督的苦难相结
合,并且他们自己要接受也要传给别人,那复活的基督的革新力
量和喜乐。(参阅:格后四 1011;伯前四 13;罗八 18 以下)」
199
在 基 督 这 方 面 ——犹 如《 得 救 恩 的 痛 苦 》牧 函 中 所 说 ——「 教 会
在基督十字架的奥迹所生,她设法特别在痛苦的路上与人相逢。
在此相逢中,人『成了教会的道路』,是最重要的道路之一」。
200 此刻,受苦的人是教会的道路,因为这个人首先是基督自己
的道路,祂是好心的撒玛黎雅人,祂不会「从旁边走过去」,而
是「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包扎他的伤口……,小
心照料他。」(路十 3234
世世代代基督徒团体在启示并传达他们治愈的爱和耶稣基督的
安慰时,再次重演好心撒玛黎雅人的福音比喻,照顾许多病人和
受苦的人。这是经由那些,或是藉科学及医术的成就,或是靠技
术及慷慨服务的医疗人士的不眠不休的牺牲奉献而完成的。今日
愈来愈多的平信徒男女在天主教医院及卫生机构工作。他们在这
些 机 构 的 工 作 是 完 全 的 是 专 门 的 。正 是 向 这 些 人 ——医 师 、护 士 、
其 它 的 医 疗 工 作 者 ,志 工 ——召 叫 他 们 在 对 病 人 和 受 苦 者 表 示 爱
心时,成为耶稣基督和其教会的活的标记。
重订的牧灵行动
54. 必须使教会从「身灵的医师」 201 耶稣基督所领受的宝贵祖
业 ,绝 不 消 失 ,却 借 着 为 病 痛 的 人 所 重 订 的 坚 定 的 牧 灵 工 作 计 划
199 《 建 议 》 , 53
200 《 得 救 恩 之 痛 苦 》 , 3
201 安 底 奥 基 圣 纳 爵 《 致 厄 弗 所 人 书 》 , 七 2
81

9.2 Page 82

▲back to top
而更富足。此工作应该能对人们在生病和痛苦时,得到关心、陪
伴 、聆 听 、对 话 、分 担 和 真 正 的 帮 助 ,不 但 对 生 命 有 信 心 ,也 对
天主和祂慈父的爱有信心。
这一个重订的和加强的牧灵行动的基本目标之一,应该是教会团
体 所 有 的 构 成 要 素 ,以 协 调 的 方 式 ,对 病 人 ——残 障 者 或 是 受 苦
的人——的态度,不但看他们为教会爱心和服务的对象,也把他
们视为积极而负责的参与福传及救恩工作的人。从这一点看,教
会要使福音回响在失去人类痛苦的意识,「删去」对此生命的困
苦事实所有谈话的社会和文化中。福音是宣报:即使痛苦为个人
和社会本身也有正面的意义,因为每一个人都被召分担基督的得
救恩的痛苦和分享复活的喜乐,并成为圣化和建立教会的力量。
这项福音的宣报在不仅靠言语而是以生活作见证时,才得到可信
度,无论是那些以爱心照顾病人、残障者及受苦者,或是那些逐
渐意识到自己在教会内的地位及为教会工作的受苦的人。
为了「爱的文明」在人类痛苦的广大领域能开花结果,我邀请大
家重读并默想《得救恩的痛苦》牧函,我愿意引述它的结论:「我
们应该在加尔瓦略山十字架下,和所有受苦而信仰基督的人,特
别是那些因信仰被钉而复活者而受苦的人,以心神连合在一起,
使他们所奉献的痛苦,能加速救世主自己使众人合而为一的祈祷
提早完成。使所有善意的人也集合在十字架下,因为在此十字架
上『人的救主』——受苦的人——祂自己接受了所有时代的人的
肉体和心灵的痛苦者,使他们由于爱,可以找到他们忧苦的救恩
意义,并对他们所有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答。」
我们和站在十字架旁的基督的母亲玛利亚一起,逗留在现代人所
有的十字架旁,我们要求你们所有受苦的人支持我们。我们特别
请求你们病弱者,成为教会和人类坚忍的泉源。在我们眼目所见
现代世界的善和恶的可怕战争中,希望你们的痛苦联合基督的十
字 架 能 得 到 胜 利 。 」 202
202 《 得 救 恩 之 痛 苦 》 , 31
82

9.3 Page 83

▲back to top
生活的地位及圣召
55. 所有的天主子民——圣职人、男女修会会士、平信徒——
是葡萄园的工人。他们同时是教会共融的目标和主体,也都分享
教会救恩的使命。我们每一个拥有不同却互补的神恩及职务的
人,在主的唯一而同一个葡萄园内工作。
就是因为是基督徒,即使在真正做一个基督徒的工作之前,我们
都 是 唯 一 的 结 果 实 的 葡 萄 树 ——基 督 的 肢 体 。我 们 都 是 藉 圣 神 的
德能而建立的主的唯一身体的活肢体。「成为」一个基督徒的意
义 ,不 单 是 来 自 恩 宠 的 生 活 和 圣 德 ——这 是 慈 母 圣 教 会 使 徒 及 传
教成果首要的和最丰饶的泉源。它的意义也出自显示圣职人、男
女修会会士、俗世团成员及平信徒生活地位的特征。
在教会共融中,不同的生活地位彼此之间都结合。大家分享深切
的基本意义;活出共有的基督徒的尊严,以及普遍被召在爱的圆
满中成圣。大家不同却互相补充,就是说每一个人具有与别人相
区别的基本而又明显的特征,同时每一个人与别人有关并为别人
服务。
那么「在俗」生活地位的特色就是在世俗的特征。它完成一项教
会的工作,或作见证,或是以目己的方法为司铎及男女修会会士
们,提出在天主救恩的计划中,世界及现世事物的意义。而公务
司祭职,在不同的时代和地方,提供救主基督圣事性临在的常期
保证。会士地位为教会末世的特质作证,就是预示直达天主国的
路,由于贞洁、贫穷及服从圣愿,在今世略微提前经历到天国。
一切生活地位,无论是集体的或是个别所采取,都是为了教会的
成长而服务。表达不一,但都是深刻地结合在教会的「共融奥迹」
内,并在教会唯一的使命中,有活力地协合在一起。
为此,在不同的生活地位以及各种圣召上,此同一而唯一的教会
奥迹,启示并再次经验耶稣基督奥迹的无穷富裕。教父们把教会
比喻为栽有各种不同草木花菓的可爱而又美妙的田园。圣安博写
说:「一个田园出产很多果子,但是一个有丰富的果子和花朵的
83

9.4 Page 84

▲back to top
田园更好。圣教会的田园既多产果子又盛开花卉。在此田园内,
有含苞待放的无价童贞,守寡者像平地上的树木笔直地矗立着;
教会在四方所祝福的丰盛婚礼,以丰富的出产充塞世界的仓廪,
而 主 耶 稣 的 榨 酒 机 溢 出 盛 产 的 葡 萄 ,丰 富 了 基 督 徒 的 婚 姻 。」203
平信徒地位中的各种圣召
56. 教会丰富的多样性,在每一种生活地位中更显示出来。在平
信徒地位中有不同的「圣召」,即在灵修生活和使徒工作中有平
信徒个人所取不同的道路。在「共有的」平信徒圣召的田园中,
「特有的」平信徒圣召繁盛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提出,最近在
教会中所发展出的不少俗世会(SECULAR INSTITUTES)的灵
修经验。这些团体为平信徒,甚至司铎们,提供经由圣愿或许诺
力行贫穷、贞洁和服从的福音劝谕的可能性,同时完全维持个人
平信徒或圣职的地位。204 对此主教会议教长们评论说:「圣神
激起其它自我奉献的型态,人们可奉献自己却完全保持平信徒的
地 位 。 」 205
为作结论我们可以念一段提倡平信徒灵修的圣方济沙雷的美丽
文句。206 在谈到「虔诚」时,即基督徒的成全或「依圣神而生
活」,他以简单而有见识的方法,介绍所有基督徒圣化的圣召,
同 时 强 调 基 督 徒 个 人 圣 化 的 特 殊 方 式 ,他 说 :「 在 创 世 时 ,天 主
令 树 木 各 依 其 类 开 花 结 果 。祂 也 令 所 有 的 基 督 徒 ——他 们 是 教 会
活的树木——依每人的特性和圣召,结出虔诚的果子。虔诚该依
不 同 的 方 式 ,为 绅 士 、工 人 、仆 人 、亲 王 、寡 妇 、女 子 及 已 婚 妇
人所实行。不单如此,实行虔诚也要适合每个人的时间、工作和
责任等。设法从军营中、工厂中、朝廷中或已婚者的家中取消虔
诚生活,那是错谬,甚至是异端。斐乐载雅,的确默观的、隐修
的和修会的虔诚,无法在上述的生活方式中实行。可是在此三种
203 圣 盎 博 《 论 童 贞 》 , 六 34; 圣 思 定 《 讲 道 304》 , 三 2
204 参 阅 : 比 约 十 二 世 「 PROVIDA MATER」 宗 座 公 报 391947114124。 法 典 573 条 。
205 《 建 议 》 , 6
206 参 阅 : 保 禄 六 世 SABAUDIAE GEMMA: 宗 座 公 报 591967113123
84

9.5 Page 85

▲back to top
虔诚以外,尚有适合于生活在俗世地位中的其它成全的虔诚。」
207
同样地,梵二强调:「平信徒灵修要根据个人的生活地位(已婚
及家庭生活、独身或寡居),健康情形,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工作,
而具有其特色。他们要应用圣神所赐的恩惠,依照他们的生活条
件 , 不 停 地 发 展 他 们 所 领 受 的 天 赋 及 素 养 。 」 208
凡对属灵的圣召所说的一切,也可以相当地用在其它许多方式
上,藉这些方式教会的所有成员被雇在主的葡萄园工作,建立基
督的奥体。确实每个人有独特的生活史,一个个地被召为天主国
的来临作特殊的贡献。任何天赋,不关是多么的微小,都不能藏
而不用。(参阅:玛廿五 2427
关于此点,伯铎宗徒给我们严厉的警告说:「各人应依照自己所
领受的恩惠,用来彼此服务,犹如天主各种恩宠的好管理员。」
(伯前四 10
207 圣 方 济 沙 雷 《 热 诚 生 活 导 论 》 , 一 、 三 。
208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4
85

9.6 Page 86

▲back to top
第五章
你们要多结果实
平信徒的培育
成熟的长期过程
57. 福音中葡萄树及树枝的图像,给我们启示平信徒的生活和使
命的另一个基本层面:要求成长及不断地成熟,常结很多果实。
天父好似勤奋的葡萄园丁,照顾祂的葡萄园。天主的关怀为以色
列 如 此 热 烈 地 期 待 ,他 祈 求 说 :「 万 军 的 天 主 ,求 你 回 头 ,从 高
天垂视这葡萄树,你的右手所种植的园圃」(咏十五 12)。
耶稣自己也谈到父的工作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园丁。凡
在我身上不结实的树枝,祂便剪掉;凡结实的,祂就清理,使他
结更多的果实。」(若十五 12
树枝的活力在于与葡萄树即耶稣基督保持连结:「凡住在我内的,
我也住在他内,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
能做。」(若十五 5
人们自由地接近天主,祂召叫每个人成长、发展和结果实。一个
人不能不答复,也不能个人不负起此责任。耶稣严正的言词提到
这项高超而严重的责任,祂说:「谁若不住在我内,便彷佛树枝,
丢在外面而枯干了,人便把它给拾起来,投入火中焚烧。」(若
十五 6
在赋给恩惠的天主与被召负责的人之间的对话中,产生平信徒整
体的和长期培育的可能性及需求,犹如主教会议教长们在开会时
所特别强调的。在描绘基督徒的培育犹如「个人依天父的旨意,
在圣神领导下,不断在信仰的成熟和相似基督上努力」后,他们
清楚肯定平信徒的培育应该列为教区的优先工作之一。应该列在
86

9.7 Page 87

▲back to top
牧灵工作的计划内,使整个团体(圣职人、平信徒和会士)的努
力 集 中 于 此 目 标 。 」 209
发掘并活出每个人的圣召与使命
58. 平信徒培育的基本目标,是清楚发掘一个人的圣召,并愈来
愈愿意活出它来完成个人的使命。
天主召叫我并派我去祂的葡萄园工作。祂召叫我并派我去为祂的
国在历史中来临而工作。此个人的圣召和使命,界定每个平信徒
的地位和责任,并且指出了整个培育工作的焦点,培育的目的是
高兴而感激的承认此地位,以及忠信而慷慨的活出此责任来。
原来天主自永恒就想到我们并个别地爱我们。祂像善牧一样叫我
们每人的名字,「按名字呼唤祂的羊群」(若十 3)。不过,只
有在展开我们的生活史及事件中,天主的永恒计划才启示给我们
每个人。为此,这是渐进的过程;可以说是一天一天发生的。
为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掘天主目前的旨意,常包含以下几点:
聆听天主的圣言和教会,热切和恒久的祈祷,求助于一位明智而
有爱心的神师,忠信分辨天主所给予的恩惠和天赋,以及个人生
活的不同的社会及历史的环境。
因此,在每个平信徒的生活中,都有为分辨天主的召叫以及接受
祂交付的使命的、特别重要而有决定性的时刻。在这些时刻中有
少 年 和 青 壮 年 时 代 。切 记 葡 萄 园 工 的 主 人 ——天 主 ,在 生 命 中 的
每一时辰都在召叫,使祂的圣意更具体而清楚地被人认识。为此,
门徒的基本而持久的心态是,警醒和细心注意天主的声音。
这不仅是在生活的不同环境下,「知道」天主要我们每个人做什
么。每个人应该「做」天主愿意的事,一如我们提到的,玛利亚
——耶稣的母亲在加纳对仆人们所说的:「你们做祂所吩咐的」
(若二 5)。不过,忠于天主的旨意,必须有行动的「能力」并
209 《 建 议 》 , 40
87

9.8 Page 88

▲back to top
且发展此能力。我们可以确定,经由我们每人自由而负责的合作,
靠从来不会少的主的恩宠,一定可以做到。圣良大教宗说:「给
予 地 位 者 将 给 予 力 量 ! 」 210
这是期望所有的平信徒和基督徒,时时刻刻要做的奇妙而又苛求
的任务:不断在认知洗礼的富裕及信仰中成长,并且完美地去生
活 。在 谈 到 基 督 徒 生 命 的 两 个 阶 段 ——诞 生 与 成 长 时 ,伯 铎 宗 徒
作了以下的劝告:「犹如新生的婴儿,贪求属灵的纯奶,为使你
们靠它成长而得救。」(伯前二 2
为度整合的生活要有完全整合的培育
59. 在发掘并活出他们本人的圣召和使命时,平信徒应该依照他
们既是教会的成员又是人类社会的国民而受到培育。
在他们的生命中不可有两个平行的生命:一面是所谓「属灵的」
生命及其价值和要求;另一面是所谓「世俗的」生命,即家庭生
活、工作、社交、公共生活及文化的责任。与基督葡萄树相结合
的树枝,在生命及活动的每一个范围内都结果实。的确,平信徒
生活的每一领域,即使都不同,但都属天主的计划中,祂愿意这
些领域都成为基督的爱得到启示、天主的光荣和为别人服务得以
实 现 的「 适 时 场 合 」。每 个 活 动 、每 个 情 况 、每 一 具 体 责 任 ——
如工作中的技术及合作、家庭中的爱及奉献、儿女的教育、为社
会 服 务 及 公 共 生 活 、文 化 界 的 促 进 真 理 等 ——都 是 上 智 安 排 的 机
会 , 为 能 「 经 常 修 练 信 德 、 望 德 及 爱 德 。 」 211
梵二曾邀请所有的平信徒「生活要一致」,强调信仰与生活分离
以及福音与文化分离的严重后果:「大公会议劝告基督徒们,身
为此世国民又是天国子民,要依福音精神忠实满全今世的任务。
固然,在此世我们没有永久的国土,而应寻求来生的国土,但如
果基督徒认为可以因此忽略今世的责任,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他
们忘了由于信德,他们更有责任依各人的圣召,达成这些任
210 圣 良 教 宗 《 讲 道 集 》 , 二 1
211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4
88

9.9 Page 89

▲back to top
务……许多人所表白的信仰与他们日常生活的分割,应算为我们
这 时 代 最 严 重 的 错 误 。 」 212
因此,我坚持凡是不影响一个人的文化的信仰,是「没有完全接
受 的 、 没 有 全 部 思 索 过 的 、 没 有 忠 实 生 活 过 的 信 仰 。 」 213
培育的各层面
60. 平信徒完全整合的培育的许多相关层面,是处于这种生活的
一致方面。
无疑的,「属灵的」培育应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优先。每个人被
召不断地成长,与耶稣基督密切结合、符合天父的旨意并以爱德
和正义为别人奉献。大公会议写道:「这种与基督亲密结合的生
活,在教会内是以所有信友都能使用的属灵方法,特别是以积极
的参与圣教礼仪来滋养。平信徒应该这样运用这些方法,即当他
们在一般的生活条件下,善尽自己世俗的任务时,不要把自己的
生活和同基督的结合分开,而是经由他们依天主旨意所完成的工
作 , 在 和 基 督 的 结 合 上 时 有 增 进 。 」 214
今日的情势愈来愈要求平信徒有「教义的」培育,不仅是使他们
的信仰有活力,而且使他们对世界及其严重而复杂的问题,能「提
出 他 们 希 望 的 理 由 」。因 此 ,有 系 统 的 研 究「 教 理 讲 授 」,根 据
年龄及不同的生活环境,是绝对必要的,同时为更决心作基督徒
的促进文化,以答复有关今日个人及社会的久而弥新的问题也是
必需的。
为在社会及公共生活不同领域负责的平信徒更是需要。首先,他
们不能没有对「教会社会教义」的正确知识,此要求愈来愈普遍
而具体,犹如主教会议教长在发言时不断强调的。他们用以下的
212 《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3;参 阅 :《 教 会 传 教 工 作 法 令 》,21;《 在 新 世 界 传 福 音 》,
20
213 1982 1 16 日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对 「 全 国 教 会 文 化 工 作 运 动 会 议 」 谈 话 ; 1982 5 20
卡沙罗里枢机设立「宗座文化委员会」函:宗座公报 741982685
214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4
89

9.10 Page 90

▲back to top
话 提 到 平 信 徒 的 参 与 公 共 生 活 :「 单 是 劝 平 信 徒 达 到 积 极 参 与 政
治的崇高目标是不够的。他们应该得到适当的社会意识的培养,
尤其是教会的社会训导,其中包括反省的原则、批判的标准及实
用的指示(参阅:教义部《基督徒自由及释放的训令》,72),
这应该在一般的教理讲授及特别的集会中作介绍,在学校及大学
中也是如此。不过,这项教会的社会教义是活的;即适合时代及
地方的环境。牧人有权利及义务提出有关社会秩序的伦理原则,
而基督徒有权利也有义务将之应用在维护人权上……不过积极
参 与 政 党 是 为 平 信 徒 所 保 留 。 」 215
培养「人性价值」在完全整合的培育中也有一席之地,这时平信
徒的传教及使徒工作含有特殊的意义。对此大公会议曾写道:「平
信徒应当注意自己在职业上的特长、家庭意识、国民意识以及社
会行为有关的美德,即廉洁、正义感、诚实、礼貌、道德勇气;
没 有 这 些 美 德 , 不 会 有 真 正 的 基 督 徒 生 活 。 」 216
把他们的生活形成有机的综合体,即同时表示他们在教会及社会
中是一致的,并以此成为他们有效完成使命的条件,这样平信徒
在内心受到圣神的指引和支持,因为祂是合一及活力的圣神。
导师天主的助手
61. 平信徒在何处受培育?他们培育的方法是什么?谁是被召
负责给予平信徒全人培育的「人和团体」?
就像人的教育工作与父职及母职密切相连的,同样基督徒的培育
其源始及力量是在于天主父,祂爱并教育其子女。是的,天主是
祂子民的第一手及最伟大的导师,犹如梅瑟歌中所说:「上主在
荒野之地,在野兽咆哮的原野发现了他;将他抱起,加以抚育,
保护他像眼中的瞳人。正如老鹰守护窝巢,在幼雏之上飞翔,上
主也怎样伸展双翅,把他放在自己的肩上。上主独自领导了他,
没有其它的神在他身旁。」(申卅二 1012;参阅:八 5
215 《 建 议 》 , 22; 《 社 会 关 怀 》 , 41
216 《 教 友 传 教 法 令 》 , 4
90

10 Pages 91-100

▲back to top

10.1 Page 91

▲back to top
天主陶成祂子民的工作,是在导师耶稣基督身上得到启示并完
成,并由于圣神的生活的临在、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慈母
教会」被召参与此天主的培育工作,一方面藉分享教会的生活,
一方面藉她的许多训诲及行动。为此「平信徒是被教会并在教会
内与其它成员共融并合作而得到培育」,即与圣职人、会士及平
信徒。如此,整个教会团体,在不同的成员内,领受圣神的果实
并积极合作达到目标。奥林堡的默道曾对此写道:「那些还没有
成全的为较成全的所陶成,犹如在母胎中一样,直到他们出生并
长大而有德行的伟大及美丽」。 217 这在圣保禄身上也是如此,
他在教会内受到那些成全的人(如阿纳尼雅)所培育成长,然后,
圣保禄自己成了成全而有成果的人、培育了很多子女。
首先教会是导师,在教会内教宗对平信徒的培育,负起「首要」
任务。身为圣伯铎继承人,他有「在信仰中坚定其弟兄们」的职
责,以基督宗教信仰,教导所有信徒圣召及使命的主要内涵以及
在教会内的身分。因此,不但直接出自教宗的言词,连圣座各机
构所传达的言语,也要求平信徒喜欢聆听接受。
唯一而普世的教会,在个别教会并经由个别数会,临在于世界各
地。在每一个个别教会内,主教本人对平信徒有责任,藉宣报圣
道及举行圣体圣事及其它圣事,激励并领导他们的基督徒生活。
处在个别教会或教区内并工作的是「堂区」,它有更个别及直接
培育平信徒的主要任务。实在因为堂区处于较容易接触个人及小
团体,它被召教导堂区成员聆听天主圣道、礼仪及个人与天主的
交谈、兄弟友爱的生活,并能更直接而具体地体验教会共融的意
识,以及对教会使命的责任。
在堂区内,尤其是地区广阔人多的堂区,如有「小型教会团体」,
更有助于基督徒的培育,提供教会共融的意识及经验,以及较广
较敏锐的使命感。主教会议教长们曾说以慕道期型式所作的领洗
217 奥 林 堡 圣 默 道 SYMPOSION III 8
91

10.2 Page 92

▲back to top
后的教理教学,以介绍成人洗礼的某些因素,也能有助于一个人
领 悟 并 活 出 在 领 洗 时 所 领 受 的 广 大 而 特 别 富 饶 及 责 任 。 218
在平信徒从教区及堂区所接受的培育中,特别有关于共融及使命
方面,教会不同成员彼此能给予的帮助非常重要。这种互助也能
有助于启示慈母及导师教会的奥迹。司铎及会士应该帮助平信徒
的培育。为此主教会议教长们邀请司铎及圣秩候选人「要妥善准
备能推行平信徒的圣召及使命」。 219 平信徒自己也能够并且应
该帮助司铎及会士们的灵修和牧灵的行程。
培育的其地场所
62. 「基督徒家庭」既然是「家庭教会」,是信仰陶成的自然而
又基本的学校:父母从婚姻圣事领受他们子女的基督徒教育的圣
宠及职务,在子女前作见证并将人性的及宗教的价值传授给子女
们。子女们在呀呀学语之时,也学习赞美天主,他们感觉到天主
如爱他们和照顾他们的父亲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爱时,也学
会对别人开放自己,并藉自我奉献接受人的生活的意识。一个真
正的基督徒家庭的日常生活构成初步的「教会的经验」,旨在肯
定并发展子女们能以积极而又负责的进度,导入较广大的教会团
体及社会。基督徒夫妇及父母愈意识到他们的「家庭教会」分享
普世教会的生命及使命,他们的子女愈能培养出「教会意识」,
并能觉察为天主的国贡献力量的美。
「学校与天主教大学」以及今日越来越普遍的灵修革新中心,也
是重要的培育场所。在目前特别注意文化内涵的社会及历史的背
景下,主教会议教长们强调家长们参与学校的生活实在不够,虽
然学校是必需而无法替代的。要紧的是准备平信徒能致力于培养
自己子女的工作,做为真正教会使命的一部分。必须建立并发展
这 个「 培 育 团 体 」,它 包 括 家 长 、教 师 、圣 职 人 、男 、女 修 会 会
士及青年代表表。为使学校能适当地完成陶成的自然职务,平信
218 参 阅 : 《 建 议 》 , 11
219 《 建 议 》 , 40
92

10.3 Page 93

▲back to top
徒应该感到有责任要求每一个人并为了每一个人,教育的真正自
由 , 甚 至 经 由 适 当 的 立 法 。 220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对所有以国民及基督徒精神,在学校及教育机
构投身于儿童教育的男女平信徒,表示敬意及鼓励。同时他们强
调迫切需要在各级学校,无论是否是天主教的,平信徒老师及教
授,要以他们的生活榜样,学术专长和正直,他们受基督信仰启
发的训导,成为福音的真正见证,常保持不同科学及学科的自主。
特别重要的是信徒所作的科技研究,应有为个人服务的正确立
场,重视人的价值及需求:教会委托这些平信徒,使大家更了解
在 信 仰 及 科 学 之 间 , 在 福 音 及 人 类 文 化 之 间 有 密 切 的 关 连 。 221
在建议中说:「本届主教会议呼吁天主教学校及大学的先知任务,
赞 扬 教 师 及 教 授 们 ——目 前 大 部 分 是 平 信 徒 ——他 们 致 力 于 能
陶成依新诫命生活的男女。圣职人、平信徒及男女会士的同时出
现,给予学生们教会的活形象,并能更容易了解教会的富藏。」
222( 参 阅 : 教 育 部 有 关 平 信 徒 教 育 者 ——学 校 中 的 信 仰 见 证 )
「小团体、善会及运动」在平信徒的陶成上也有它们的地位。的
确它们以自己的方法,有能力藉分享使徒生活的经验,提供培育,
同时有机会使它们的成员从别人和其它团体所领受的培育,能整
合、具体而明确。
大家彼此接受和给予的培育
63. 培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大家的权利和责任。对此主教
会议教长们曾说:「要给大家有培育的可能,尤其是贫穷的人,
他们也能是大家的培育的源由」;他们又说:「应该运用适当的
培育方法,来帮助每个人达到完美的、人性和基督徒的圣召。」
223
220 参 阅 : 《 建 议 》 , 44
221 参 阅 : 《 建 议 》 , 45
222 《 建 议 》 , 44
223 《 建 议 》 , 41
93

10.4 Page 94

▲back to top
为了真正敏锐的和有效的牧灵工作,「陶成别人者的培育」,要
经由适当的课程或学校来发展。陶成那些将来负责平信徒培育的
人的工作,构成确保所有平信徒普遍培育的基本条件。
根据主教会议教长们的明白劝导,在培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本地
的文化:「基督徒的培育要特别注重本地的人性文化,它有助于
培育本身,并能帮助分辨价值;这本地文化是否生根在传统中,
还是在现代事务中提供。必须注意可能在同一个民族或国家,同
时 存 在 的 多 种 文 化 。教 会 ——各 民 族 的 慈 母 与 导 师 ——应 该 在 需
要 的 地 方 , 努 力 维 护 生 活 在 大 国 内 的 少 数 民 族 的 文 化 。 」 224
在培育的工作上,某些信念感到特别需要和有效。首先是,假如
一个人没有接受或发展本人对培育的责任,不可能为别人提供真
正的有效的培育:因此「自我培育」是重要的。
另外的信念是,我们每个人同时是培育的对象和主体:我们愈受
到培育,愈感到需要获得并加深我们的培育,愈受培育就愈有能
力培育别人。
尤其重要的是知道培育工作,一方面明智地运用人类科学的方法
和工具,但培育工作越有效则越要对天主的行动开放。只有当树
枝不担心被天上的园丁所清理,才能为自己和别人结更多的果
实。
呼吁及祈祷
64. 在此主教会议后的文件的结束,我再次提出「主人」在福音
中的邀请: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去。可以说讨论平信徒的圣召和
使命的主教会议,其意义就在此「主向每个人所作的召叫」,特
别是向男女平信徒。
主教会议的过程为所有参与的人都是丰富的属灵经验。此经验就
是在圣神的光照和推动下,教会设法分别并接纳主的新召叫,使
224 《 建 议 》 , 42
94

10.5 Page 95

▲back to top
她能再度向今日的世界,提出她的共融奥迹,以及她救恩使命的
活力,特别集中于平信徒的特殊地位和角色。这篇劝谕试图使教
会在世界各地,从此主教会议得到最丰富的成果。这有赖于整个
天主子民,特别是平信徒有效地倾听主的召叫。
为此我向每一个人和大家,牧人及信友,热切呼吁决不可对保持
「 教 会 意 识 」而 有 所 懈 怠 ——而 要 积 极 地 深 刻 于 人 的 思 想 、心 及
生活中。教会意识一直提醒我们做耶稣基督教会的成员,分享她
共融的奥迹和她的使命及使徒工作的活力有什么意义。
特别重要的是所有基督徒,要意识到他们藉洗礼已领受了「特殊
的地位」:藉恩宠我们被召成为父所爱的子女,基督和其教会的
成员,圣神的活的和圣的殿宇。以感动和感恩的心我们再听一次
圣史若望的话:「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使我们得称为天主
的子女,而我们也真是如此。」(若壹三 1
当此给予教会成员的「基督徒的新生活」,构成大家分享基督的
司祭、先知及君王的使命,以及在爱内成圣的圣召的基础,对平
信徒而言是经由他们「独有的世俗特色」而表达和完成的。
除了给予共同分享基督徒身分的意识外,教会意识使人感到归属
是共融的教会的奥秘。这是教会生活和使命的基本而又不可否认
的层面。耶稣在最后晚餐中为我们大家所作的最诚挚的祈祷「愿
大家合而为一」(若十七 21),应该成为每日的生活和行动的
必要计划。
教会共融的真实意识,圣神要我们自由而慷慨答复的恩宠,将在
「唯一而至公的」教会内产生实贵的果实,不断有丰美的各种圣
召 、生 活 条 件 、神 恩 、职 务 、工 作 及 责 任 ,以 及 平 信 徒 团 体 、善
会及运动内更可示范的有决定性的合作,为能达成共有的教会本
本身的救恩使命。此共融本身,已是救主基督在世界临在的首要
标记。同时,它推进并激发教会固有的使徒的及传教的行动。
95

10.6 Page 96

▲back to top
整个教会,包括牧人及平信徒,面对第三个一千年的开端,应该
更感到教会有服从基督「到全世界去向万民宣报福音」(谷十六
15 )的 命 令 的 责 任 ,重 新 致 力 传 教 工 作 。「 再 福 传 」是 交 托 给 教
会的伟大风险,既刺激又美妙,也是现在世界最需要的。平信徒
应该视自己是此风险中积极而负责的份子,他们被召宣报并生活
福音,为个人及社会服务,同时尊重个人及社会的整体价值及需
要。
既然世界主教会议是在圣母年的 10 月举行,会议的工作特别托
付给救主之母至圣童贞玛利亚,我也把会议的属灵的果实托付给
她的转祷。因此,与主教会议教长们、出席会议的平信徒以及所
有天主子民,我们在此文告最后,奔赴童贞玛利亚台前。此时,
呼吁成了祈祷:
至圣童贞玛利亚,基督之母及教会之母,
我们以喜乐之情以你的「谢主曲」作为我们的,
附和你的感谢及爱的歌曲。
与你一起我们颂谢天主,
「祂广施慈爱、千秋万世」,
谢祂托付给平信徒的崇高圣召及多种使命。
天主一一提名召叫他们,
度与天主的爱和圣德共融的生活,
成为天主大家庭中的子女之一。
天主派遣他们藉福音的生活,
在社会各处发射基督之光,
传布圣神的爱火。
谢主曲的童贞,
为此圣召和使命,
请你使他们的心,
充满感激及热火。
以谦卑和慷慨的心
你成了「主的婢女」,
求你给我们你那亳不保留的
为天主服务和世界救恩的意愿。
96

10.7 Page 97

▲back to top
请打开我们的心,
使天主的国来临,福音广传万民。
你母亲的心一直关怀威胁今日男女的
许多危险及邪恶。
同时你的心也注意到
许多为善的行动,
对价值的渴望和已有的进步,
带来救恩的来富成果。
勇毅的童贞,愿你的精神力量
以及对天主的信赖启发我们,
使我们能知道如何在完成使命时,
克服所遭遇的一切阻碍。
教导我们以真正基督徒的责任感
和对天主国和新天新地来临的希望,
办理今世的事务。
你曾与集合在晚餐厅的宗徒们
一齐祈祷期待圣神于五旬节来临,
请你求圣神再次降临在男女平信徒,
使他们能更彻底答复圣召及使命,
犹如与真正葡萄树连结的树枝,
为世界的生命结更多的果实。
童贞圣母,请引导支持我们,
使我们常能像教会和你圣子的
子女般生活。
使我们能尽力帮助在今世
建立真理及爱的文明,
犹如天主为祂的历史所希望的一样。
阿门。
教宗 若望保禄二世
发自罗马圣伯铎大殿
1988 12 30 日 圣家节日
本人在职第十一年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