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a-francesco_esortazione-ap_20160319_amoris-laetitia_zh_cn


papa-francesco_esortazione-ap_20160319_amoris-laetitia_zh_cn

1 Pages 1-10

▲back to top

1.1 Page 1

▲back to top
教宗方济各
致全体主教、司铎、执事、
度献身生活者、基督徒夫妇、平信徒
世界主教会议后
宗座劝谕
《爱的喜乐》
论家庭之爱
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

1.2 Page 2

▲back to top
1. 爱的喜乐──在家庭所体验的喜乐,亦为教会的喜乐。如主教会议众神长所言,
尽 管 婚 姻 制 度 正 显 示 各 种 危 机 ,「 人 们 依 然 热 切 渴 望 组 织 家 庭 , 年 轻 人 尤 其 如 此 ; 这
鼓舞了教会……。」1 为回应这渴求,「基督信仰有关家庭的宣讲实在是个喜讯。」2
2. 是次世界主教会议让我们得以坦然审视家庭在现今世界的处境,从而获取更广阔的
视 野 ,并 重 新 认 识 婚 姻 和 家 庭 的 重 要 性 。世 界 主 教 会 议 所 探 讨 的 婚 姻 与 家 庭 复 杂 议 题
让我们明白,就许多教义、伦理、灵修、牧灵等方面的问题,有需要持续进行开放的
讨论。牧者和神学家所作的省思,只要忠于教会,抱诚守真,实事求是及富于创意,
将有助我们厘清问题。在某些传媒或刊物,甚至在圣职人员当中,不断出现相关的争
论。有些在未有充分的思考或理据之前,便鲁莽地提出要进行彻底改革;有些则试图
应用笼统的原则解决所有问题,或基于某些神学主张作出不当的结论。
3. 有鉴于「时间阔于空间」,我想再次申明:并非所有关于教义、伦理、牧灵等问题
的讨论,都需要教会训导权的介入,才能作出定论。当然,教会必须在教导和实践方
面 保 持 一 致 ,但 这 并 不 妨 碍 我 们 采 用 多 种 不 同 的 方 式 ,诠 释 这 些 教 导 的 部 分 内 容 或 随
之衍生的一些后果。这会经常如此,因为圣神引导我们走向全部真理(参阅:若 16:13),
并最终引领我们进入基督圆满的奥秘,使我们用祂的目光看清一切。此外,每个国家
或地区都可以按其文化,考虑其固有传统和地方需要,寻求更本位化的解决之道。其
实 ,「 文 化 实 在 是 多 样 的 , 而 且 每 一 个 通 用 的 原 则 ( … … ), 必 须 融 入 当 地 的 文 化 , 才
会 被 人 遵 行 和 运 用 。」 3
1 世界主教会议第三届非常会议,《总结报告》(Relatio Synodi),2014 10 18 日,2
2 世界主教会议第十四届常务会议,《总结报告》(Relatio Finalis),2015 10 24 日,3
3 世界主教会议第十四届常务会议闭幕致词(2014 10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26-27 日,第 13 页;参阅:宗座圣经委员会,《圣经光照下的信仰与文化》:1979 年宗座圣经委员会大
会报告(Fede e cultura alla luce della Bibbia. Atti della sessione plenaria 1979 della Pontificia Commissione
Biblica),都灵,1981 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4;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救
主的使命》通谕(1990 12 7 日),52:《宗座公报》831991),300;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
谕(2013 11 24 日),69117:《宗座公报》1052013),10491068-69
1

1.3 Page 3

▲back to top
4. 无论如何,我亦须指出,世界主教会议进行的过程非常美好,并充满启发性。我感
谢 与 会 者 的 贡 献 良 多 ,让 我 更 全 面 认 清 世 界 各 地 的 家 庭 所 面 对 的 问 题 。我 细 听 众 神 长
的意见,这些发言犹如一块多棱面的宝石,反映许多值得关注的忧虑和真实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拟写一份宗座劝谕,在会议结束后发表,藉以汇集最近两次以家庭
为题的主教会议所作的贡献,并提出其它应考虑的问题,有助大家思考、交流和推行
牧灵工作,以及鼓励和帮助家庭每天作出承诺和应付挑战。
5. 在慈悲禧年发表这劝谕,实在别具意义。首先,这是因为本劝谕邀请基督信徒家庭
珍视天主恩赐的婚姻和家庭,持守坚定不移的爱德,并充满慷慨、委身、忠诚、忍耐
等美德。再者,这是因为本劝谕旨在鼓励所有人,在不甚美满或是欠缺平安与喜乐的
家庭生活中,成为慈悲和亲近的标记。
6. 第一章的内容是由圣经所启导,为整体内容定调。接着我会讨论家庭的现况,使劝
谕 内 容 牢 牢 地 奠 基 于 现 实 。然 后 我 会 回 顾 教 会 有 关 婚 姻 与 家 庭 的 一 些 重 要 教 导 ,为 其
后 两 个 讲 论 爱 的 主 要 章 节 作 好 准 备 。接 下 来 我 会 提 出 一 些 牧 灵 方 向 ,藉 以 引 导 我 们 按
天主的计划,建立健全美满的家庭,而紧接的一章是谈论子女的教育。最后,我会邀
请大家实践慈悲,在那些未能符合上主要求的处境中,按牧灵需要作出分辨。结束的
一章是有关家庭灵修的大纲。
7. 由于过去两年的主教会议成果丰硕,本劝谕将以多重层面,论述不同主题,故篇幅
必然较长。因此,我不建议只是匆忙略读劝谕内容。为家庭和家庭牧灵工作者来说,
应耐心和仔细地阅读各部分,或是按其需要细读个别部分,才能获得最大裨益。举例
说,夫妇可以重点阅读第四章和第五章,牧灵工作者则可集中于第六章,而第八章的
内容为所有人都是个挑战。我期望大家阅读本劝谕后,受到感召,而爱惜和珍视家庭
生 活 , 因 为 「 家 庭 呈 现 的 不 是 问 题 , 而 是 呈 现 了 契 机 。」 4
4 教宗方济各于古巴圣地亚哥与当地家庭会面时致词(2015 9 22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24 日,第 7 页。
2

1.4 Page 4

▲back to top
第一章
从圣言看家庭
8. 圣经记载了许多关于家庭和世代相传的事迹,还有爱情故事和家庭危机等。从圣经
的 第 一 页 开 始 ,亚 当 与 厄 娃 的 家 庭 出 现 ,既 充 满 暴 力 ,也 展 现 其 持 久 的 生 命 力( 参 阅 :
4);直至最后一页,我们看到新娘与羔羊的婚宴(默 21:29)。耶稣曾描述两座房
屋,一座建在盘石上,另一座建在沙土上(参阅:玛 7:24-27),象征了许多家庭的处
境 , 而 家 庭 的 状 况 如 何 , 取 决 于 其 成 员 怎 样 行 使 自 由 , 正 如 一 位 诗 人 所 说 :「 家 家 是
灯台」。5 现在让我们随着圣咏作者的带领,借着一首至今仍在犹太宗教和基督信仰婚
宴中颂唱的圣咏,进入其中一家:
不拘你是谁,只要你敬畏上主,
在祂的道路上行走,就算有福!
你能吃你双手赚来的食物,
你便实在幸运,也万事有福!
你的妻子住在你的内室,
像一株葡萄树结实累累;
你的子女绕着你的桌椅,
相似橄榄树的枝叶茂密。
的确,谁敬畏上主,
必受这样的祝福!
惟愿上主由熙雍圣山向你祝福,
5 乔治路易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不知名的街道」(Calle Desconocida),《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狂热》
Fervor de Buenos Aires),布宜诺斯艾利斯,2011 年,23
3

1.5 Page 5

▲back to top
使你一生得见耶路撒冷的福禄,
使你目睹你的子女的子女,
见到以色列民的平安富足。(咏 128:1-6
你和你的妻子
9. 于是,我们跨过门坎进入这家。这是个温馨的家,一家人围坐欢乐洋溢的餐桌。我
们看到坐在中央的父母,夫妇背后有其爱情故事。他们体现了天主原初的计划,也是
基督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那创造者自起初就造了他们一男一女?」(玛 19:4)。
这 话 是 回 应 创 世 纪 所 载 天 主 的 命 令 :「 为 此 人 应 离 开 自 己 的 父 母 , 依 附 自 己 的 妻 子 ,
二人成为一体。」(创 2:24
10. 创世纪开首的两章重要经文,呈现了夫妇关系最深层的事实。在这圣经的开端部
分 , 有 多 项 非 常 明 确 的 陈 述 。 首 先 , 就 是 耶 稣 引 用 的 经 文 :「 天 主 于 是 照 自 己 的 肖 像
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 1:27)。令人惊讶的是,在此,
「 天 主 的 肖 像 」 所 指 的 , 是 这 对 「 一 男 一 女 」。 那 么 , 难 道 天 主 有 性 别 之 分 , 或 是 如
一 些 古 老 宗 教 所 信 奉 的 ,祂 还 有 个 女 神 作 伴 ? 当 然 不 是 。那 是 福 地 的 客 纳 罕 人 的 普 遍
信仰,我们知道圣经明确地予以否定,将之视为偶像崇拜。天主依然是超越的。祂是
创 造 主 , 而 夫 妇 的 生 育 力 则 是 活 生 生 和 有 实 效 的 「 肖 像 」, 是 天 主 创 造 行 动 的 有 形 可
见标记。
11. 相爱和诞生新生命的夫妇是真实和具有生命的「雕像」。这不是申命纪所禁止以石
头 或 黄 金 打 造 的 ,而 是 能 够 彰 显 创 造 主 和 救 主 天 主 。因 此 ,孕 育 生 命 的 爱 是 一 个 象 征 ,
体现天主的内在生命(参阅:创 1:289:717:2-51628:335:1148:3-4)。正是
为此,创世纪的「司祭典」经文载有许多不同的族谱(参阅:创 4:17-2225-265
1011:10-3225:1-412-1719-2636)。事实上,夫妇孕育生命的能力是救恩史
据以发展的途径。由此可见,具有生儿育女能力的夫妇关系就是一个肖像,使我们得
4

1.6 Page 6

▲back to top
以认识和描述天主这奥秘,因为基督信仰的圣三是爱的圣父、圣子及圣神。三位一体
的 天 主 是 爱 的 共 融 ,而 家 庭 就 是 其 活 灵 活 现 的 反 映 。圣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的 话 阐 明 了 这 一
点 , 他 说 :「 天 主 在 其 奥 秘 的 最 深 处 不 是 孤 独 的 , 而 是 一 个 家 庭 , 在 祂 内 有 父 性 和 子
性,还有家庭的本质──爱。在天主的家庭中,这爱就是圣神。」6 故此,家庭是关乎
天主圣三的本体。7 夫妇关系的圣三幅度可见于圣保禄的神学观,他认为夫妇关系体
现了基督与教会结合的「奥秘」。(参阅:弗 5:21-33
12. 耶稣在讲论婚姻时,引用了创世纪第二章,相关经文对原祖父母夫妇俩作出精彩
细致的描述,我们只选取其中两个细节。首先是男人的不安。他感到孤独,但围绕他
的各种动物和受造物都无法满足他,所以他在寻找一个「与他相称的助手」(创 2:18
20 ), 消 除 他 的 孤 独 感 。 原 文 希 伯 来 文 描 写 的 是 两 人 面 对 面 、 互 相 凝 视 的 相 遇 , 一 种
无声的交流,因为在爱中,无声胜有声。那是与另一个面容相遇,而这个「你」反映
了天主的爱,并如智者所言,是男人「最好的产业;即一个与自己相称的助手,和扶
持自己的柱石」(德 36:26)。这相遇也是雅歌的新娘以歌声宣示的爱和互相交付:「我
的 爱 人 属 于 我 , 我 属 于 我 的 爱 人 ( … … ), 我 属 于 我 的 爱 人 , 我 的 爱 人 属 于 我 。」( 歌
2:166:3
13. 这样的相遇消除了人的孤独感,他们继而繁衍后代,组成家庭。这是我们读到的
第二个细节:亚当(他代表了所有时空和地域的人)与妻子建立了一个新家庭。耶稣
引用创世纪的经文讲论这事:「人要……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玛 19:5
参阅:创 2:24)。在希伯来文中,「依附」是指深度的融和,那是在肉体和精神上的亲
近,以至可用作描述我们与天主之间的结合:「我的灵魂紧紧追随祢」(咏 63:9)。因
此,婚姻的结合不仅是指性和肉身上的结合,也是指因爱而自愿作出的自我交付。其
结 果 就 是 两 人 「 成 为 一 体 」, 既 在 肉 身 上 , 也 在 心 灵 和 生 活 上 互 相 结 合 , 最 后 结 合 于
6 于墨西哥普埃布(Puebla de los Ángeles)的感恩祭讲道词(1979 1 28 日),2:《宗座公报》 711979),
184
7 参阅:同上。
5

1.7 Page 7

▲back to top
两 人 孕 育 的 子 女 ─ ─ 子 女 的 基 因 不 仅 来 自 父 母 的 身 体 ,他 们 也 在 灵 性 上 分 享 了 父 母 的
「 血 肉 」。
你的子女相似橄榄树的枝叶茂密
14. 让我们再次回顾刚才的圣咏。在这个家里,夫妇坐在桌边,子女在他们身旁,「相
似橄榄树的枝叶茂密」(咏 128:3),充满活力和生命。若说父母是家庭的基石,那么
子女就像是建造家庭的「活石」(参阅:伯前 2:5)。旧约最频繁使用的词语,除了天
主 的 名 字 ( YHWH 、「 上 主 」), 就 是 「 子 」( be n ), 其 字 根 指 向 希 伯 来 文 动 词 「 建 造 」
banah)。故此,圣咏 127 篇在提及天主恩赐的子女时,采用了建屋和城市生活的图
像 :「 若 不 是 上 主 兴 工 建 屋 ,建 筑 的 人 是 徒 然 劳 苦( … … )。的 确 子 女 全 是 上 主 的 赐 予 ,
胎儿也全是祂的报酬。年轻少壮所生的子嗣,有如勇士手中的箭矢。装满自己箭囊的
人,真有福祺,城门前与敌人争辩,不受羞耻」(咏 127:13-5)。这些图像的确是反
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但在救恩史中,世世代代,子女一直是家族传宗接代的标记。
15. 我们也看到这个家的另一面。新约多次提及「家里的教会」(参阅:格前 16:19
16:5;哥 4:15;费 2)。一家人生活的空间可成为「家庭教会」,作为举行感恩祭的
场 地 , 让 基 督 临 在 , 同 坐 一 席 。 默 示 录 呈 现 一 个 令 人 难 忘 的 画 面 ─ ─ 主 说 :「 看 , 我
立在门口敲门,谁若听见我的声音而给我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同他坐席,他也要
同我一起坐席」(默 3:20)。我们看到这个家弥漫着天主的临在,家人一同祈祷,恩泽
满盈。这正是圣咏 128 篇结束部分所指的:「谁敬畏上主,必受这样的祝福!惟愿上
主由熙雍圣山向你祝福。」(咏 128:4-5
16. 根据圣经,家庭也是子女接受信仰培育的场所。这尤其可见于描述逾越节庆典的
经文(参阅:出 12:26-27;申 6:20-25),日后也可见于犹太人逾越节礼书《哈加达》
haggadah ) 的 对 经 内 容 。 此 外 , 有 一 首 圣 咏 是 家 庭 宣 认 信 仰 的 诗 歌 :「 凡 我 们 所 听
见所知道的,我们祖先传报给我们的,我们不愿隐瞒他们的子孙;要将上主的光荣和
6

1.8 Page 8

▲back to top
威 能 ,祂 所 施 展 的 奇 迹 和 异 行 ,都 要 传 报 给 后 代 的 众 生 。祂 曾 在 雅 各 布 伯 颁 布 了 诫 命 ,
也曾在以色列立定了法令;凡祂吩咐我们祖先的事情,都要一一告知自己的子孙,叫
那未来的一代也要明悉,他们生长后,也要告知后裔」(咏 78:3-6)。因此,在家庭中,
父 母 是 子 女 最 早 的 信 仰 导 师 。 这 有 如 工 艺 的 传 承 , 人 与 人 之 间 互 相 亲 授 :「 将 来 若 你
的儿子问你(……),你要回答他……」(出 13:14)。如此,往后世世代代,「少年人
和童贞女,老年人与儿童侣……」(咏 148:12),都会歌颂上主。
17. 父母必须负起这个重大的培育使命,圣经智者也时常这样提醒我们(参阅:箴
3:11-126:20-2213:129:17)。至于子女,他们蒙召领受和实行这个诫命:「应孝
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出 20:12)。「孝敬」这动词是指圆满地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
而这些不是可假借宗教理由来逃避的责任(参阅:谷 7:11-13)。「孝敬父亲的人,必
能补赎罪过。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德 3:4-5
18. 福音提醒我们子女不是家庭的财产,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耶稣是服从父母的典范。
祂既接受父母的管教(参阅:路 2:51),但也展示子女为了天国的缘故,他们的重大
人生决定和圣召或会叫他们离开父母(参阅:玛 10:34-37;路 9:59-62)。耶稣在十二
岁 时 ,对 玛 利 亚 和 若 瑟 说 ,祂 除 了 要 服 事 地 上 的 家 庭 ,还 要 履 行 更 重 大 的 使 命( 参 阅 :
2:48-50)。祂亦指出,即使在亲情中,也要建立其它更深厚的关系:「听了天主的
话而实行的,才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路 8:21)。除此以外,虽然古代中东地区的
社群认为子女没有任何权利,并且是家庭的财产,但耶稣重视孩子,甚至要成年人跟
孩 子 学 习 , 因 为 孩 子 怀 有 纯 朴 的 信 赖 之 心 , 待 人 真 诚 。「 我 实 在 告 诉 你 们 : 你 们 若 不
变成如同小孩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入天国。所以,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
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玛 18:3-4
苦难与流血的道路
19. 圣咏 128 篇所呈现的美好画面,并不否认整本圣经遍布了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
7

1.9 Page 9

▲back to top
痛苦、邪恶、暴力使家庭四分五裂,摧毁家庭成员之间生命和爱的共融。在基督讲论
婚 姻 的 教 导 中 加 插 了 关 于 离 婚 的 争 论 ,是 有 其 道 理 的 。天 主 的 圣 言 不 断 呈 现 起 初 黯 淡
的 一 面 ─ ─ 由 于 罪 恶 , 男 女 之 间 爱 和 纯 洁 的 关 系 成 为 管 辖 的 关 系 :「 你 要 依 恋 你 的 丈
夫,也要受他的管辖。」(创 3:16
20. 痛苦和流血的道路贯穿圣经许多的章节,先是加音杀害胞弟埃布尔尔,还有先祖
亚巴郎、依撒格、雅各布伯的儿子和妻子之间的纷争、达味家族的各种悲剧和暴力事
件 、 多 俾 亚 的 故 事 所 反 映 的 家 族 问 题 , 以 及 遭 人 遗 弃 的 乔 布 的 告 白 :「 祂 使 我 的 兄 弟
离 弃 我 , 寄 居 我 家 的 人 都 忘 了 我 。( … … ) 我 的 气 味 使 妻 子 憎 厌 , 我 的 同 胞 视 我 作 臭
物。」(约 19:131417
21. 耶稣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出生不久便随家人逃往异地。祂来到伯多禄的家,探望
他患病的岳母(参阅:谷 1:30-31),并在听到雅依洛家和拉匝禄的不幸时,表达怜悯
之情(参阅:谷 5:22-24, 35-43;若 11:1-44)。祂听到纳因城的寡妇为死去的儿子哀哭
(参阅:路 7:11-15),也在某个小村庄帮助一个父亲治好他患癫痫的儿子(参阅:谷
9:17-27)。祂探访税吏,如玛窦和匝凯(玛 9:9-13;路 19:1-10),并在法利塞人西满
的家与罪妇交谈(参阅:路 7:36-50)。耶稣了解家庭所面对的焦虑和紧张,所以祂的
比喻也掺杂了这些内容:子女离家寻找新生活(参阅:路 15:11-32),或是难于管教、
行为出现问题(玛 21:28-31),或是遭受暴力对待等(谷 12:1-9)。祂也关心一些令人
为难的处境:在婚宴中酒不够了(若 2:1-10);客人不愿出席婚宴(玛 22:1-10);一个
贫苦家庭丢失一个钱币等。(路 15:8-10
22. 借着这个简单的回顾,我们可见天主的圣言并非一连串抽象的理论;为所有经历
困难和痛苦的家庭来说,天主的话在旅途上陪伴他们,并指出旅途的终站,那时候天
主「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
有苦楚。」(默 21:4
8

1.10 Page 10

▲back to top
你双手的劳作
23. 圣咏 128 篇的开端把父亲描写为一个劳动者,藉其双手的劳作,照顾家里的物质
需 要 , 使 家 人 生 活 安 宁 。「 你 能 吃 你 双 手 赚 来 的 食 物 , 你 便 实 在 幸 运 , 也 万 事 有 福 !」
(咏 128:2)。圣经在开端部分已经明确指出,工作是人性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
主天主将人安置在伊甸的乐园内,叫他耕种,看守乐园」(创 2:15)。圣经把人描写为
一 个 劳 动 者 , 除 了 培 养 自 己 的 天 赋 和 才 能 , 还 要 耕 种 田 地 , 善 用 大 自 然 的 力 量 ,「 为
了求食经过多少辛酸。」(咏 127:2
24. 工作促成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藉工作支持家庭的生计,使家庭安康,子孙繁衍:
「 惟 愿 上 主 由 熙 雍 圣 山 向 你 祝 福 ,使 你 一 生 得 见 耶 路 撒 冷 的 福 禄 ,使 你 目 睹 你 的 子 女
的子女」(咏 128:5-6)。箴言也讲述母亲在家庭中劳心劳力,并描写她们每天的工作
细节,指出她们因此而赢得丈夫和子女的赞美。(参阅:箴 31:10-31)保禄宗徒努力
工作,赚取自己的生活所需,并为自己没有负累别人而自豪(参阅:宗 18:3;格前 4:12
9:12 )。 保 禄 也 深 信 工 作 是 必 要 的 , 甚 至 为 他 的 团 体 定 下 这 个 严 格 的 规 定 :「 谁 若 不 愿
意工作,就不应当吃饭。」(得后 3:10;参阅:得前 4:11
25. 如此,我们理解到失业和缺乏稳定工作所带来的痛苦。这可见于卢尔德传、耶稣
的比喻所述在街市闲着的工人(玛 20:1-16),以及祂遇见的那些穷人和捱饿的人。可
悲的是,许多国家今天也出现这些情况,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家庭的安稳。
26. 我们也不能忽视罪恶如何致使社会衰败,例如是人类滥用大自然,自私蛮横地破
坏它,以致大地荒芜(参阅:创 3:17-19),以及社会和经济环境呈现各种失衡。这是
先知所谴责的,最先是厄里亚(参阅:列上 21),其后耶稣也开口谴责不义。(参阅:
12:1316:1-31
9

2 Pages 11-20

▲back to top

2.1 Page 11

▲back to top
拥抱中的温柔
27. 基督指出祂的门徒所具备的特色,就是在与人相处时,实行爱的律法和自我交付
(参阅:玛 22:39;若 13:34)。为此,祂提出一个许多父母常在生活中见证的法则:「人
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 15:13)。爱也借着慈悲和
宽 恕 结 出 美 果 。这 句 话 可 见 于 一 个 经 典 场 面 :有 个 犯 奸 淫 的 妇 女 被 捉 拿 到 耶 路 撒 冷 圣
殿,遭指控她的人包围,但后来她与耶稣独处时,她面对的不是责备,而是召唤,耶
稣召唤她更有尊严地生活。(参阅:若 8:1-11
28. 在基督徒的婚姻与家庭经验中,爱是最核心的,而在爱的领域内,还有另一个重
要的德行;在这个忙乱和肤浅的人际关系世界,这德行常遭受忽视。它就是温柔,让
我们回顾圣咏 131 篇的动人诗句,圣经亦有其它经文以父母之爱来表达上主与祂忠信
跟随者之间的结合(参阅:出 4:22;依 49:15;咏 27:10)。在这篇圣咏中,我们看到
母 亲 与 孩 子 之 间 温 柔 亲 密 的 关 系 ,亦 即 婴 孩 获 得 喂 哺 后 安 睡 在 母 亲 怀 里 的 景 像 。这 是
希伯来文 gamûl 一字所指的:已获喂哺的婴孩紧挨着母亲,母亲把婴孩抱在怀里。这
是一种有意识的亲密关系,而不是纯粹生物学的关系。因此,圣咏诗人借用这图像,
颂 唱 说 :「 我 只 愿 我 的 心 灵 , 得 享 平 静 与 安 宁 ; 就 像 断 乳 的 幼 儿 , 在 他 母 亲 的 怀 抱 中 」
(咏 131:2)。这也使我们联想到欧瑟亚先知所述的上主的话:「当以色列尚在童年时,
我 就 爱 了 他 ( … … ) 是 我 ( … … ) 双 臂 抱 着 他 们 ( … … )。 是 我 用 仁 慈 的 绳 索 , 爱 情
的 带 子 牵 着 他 们 , 我 对 他 们 有 如 高 举 婴 儿 到 自 己 面 颊 的 慈 亲 , 俯 身 喂 养 他 们 。」( 欧
11:13- 4
29. 我们以满载信德和爱德、恩宠和忠信的目光,默观人间家庭与圣三的关系。根据
天主的圣言,祂把家庭托付给一男一女和他们的子女,让他们共融结合,肖似圣父、
圣子、圣神的关系。生儿育女也反映了天主的创世工程。此外,天主召叫家庭每天一
起祈祷、阅读天主的圣言、参与感恩祭,好让爱德有所增长,更相称地成为圣神寓居
10

2.2 Page 12

▲back to top
的殿宇。
30. 所有家庭都应奉纳匝肋圣家为典范。圣家的日常生活有其劳苦,甚至遇上恶梦般
的经历,例如是黑落德王的暴虐。可悲的是,同样恐怖的经历依然在折磨许多难民家
庭,他们在今天遭受拒绝,彷徨无助。一如东方的贤士,我们的家庭蒙召瞻仰圣婴和
圣母,俯伏朝拜祂(参阅:玛 2:11);一如玛利亚,家庭也蒙召不论环境顺逆,也要
怀着勇气和平安,面对各种挑战,并把天主成就的大事默存心中(参阅:路 2:1951)。
圣母关注所有家庭的各种经历,把这一切都默存在她心里的宝库。因此,她会扶助我
们了解这些经历的意义,并聆听天主借着家庭生活,传达给我们的讯息。
11

2.3 Page 13

▲back to top
第二章
家庭的现实和挑战
31. 家庭的福祉决定了世界和教会的未来。关于婚姻与家庭、它们目前遇到的困难和
挑战,至今已作出许多分析。聚焦于具体现实是较恰当的,因为「圣神的要求和呼召
回 荡 在 历 史 事 件 之 中 」,教 会 也 藉 这 些 事 件 的 引 导 ,「 能 更 深 刻 地 了 解 婚 姻 和 家 庭 的 无
止境的奥秘。」8 家庭在现今世界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我并不声称能够在此详列所有
相关的论述。然而,既然主教会议神长已探讨过世界各地家庭的实况,我认为可汇集
他们提出的一些牧灵心得,并加上从我个人经验注意到的其它问题。
家庭的现况
32. 「我们忠于基督的训导,审视现今家庭的实况,考虑到其中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兼 顾 其 光 明 与 黯 淡 的 一 面 。( … … ) 在 这 个 时 代 , 人 类 学 与 文 化 上 的 改 变 影 响 了 生 活
的各层面,因此我们的论述应着重分析和顾及不同层面。」9 数十年前,西班牙主教团
已 注 意 到「 借 着 公 平 地 分 配 义 务 、责 任 、工 作 」,家 庭 得 以 享 有 更 大 的 自 由 ;的 确 ,「 若
夫 妇 更 重 视 沟 通 , 家 庭 生 活 将 更 加 合 乎 人 性 。( … … ) 可 是 在 今 日 社 会 或 我 们 将 迈 向
的社会,过去的模式备受抨击。」10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人类学与文化的主要趋势
有 所 改 变 ,以 致 个 人 不 论 在 情 感 或 家 庭 生 活 方 面 ,都 比 过 去 从 社 会 组 织 获 得 较 少 的 支
持 。」 11
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4:《宗座公报》741982),84
9 《总结报告》,2014 年,5
10 西班牙主教团,《婚姻与家庭》(Matrimonio y familia),1979 7 6 日,31623
11 《总结报告》,2015 年,5
12

2.4 Page 14

▲back to top
33.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顾及极端个人主义带来的危机;它扭曲家庭成员的关系,把
每一个成员视为孤岛,甚至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对主体的定义是建基于个人意愿,以
至于把个人意愿视为绝对的。」12 「高举个人本位且重视财富和享乐的文化,使家庭
成员之间互相排斥和侵犯。」13 除此以外,我还要加上现今急促的生活节奏、压力、
社会和劳工的架构等,因为这些都是妨碍人们作出持久抉择的文化因素。与此同时,
我 们 也 观 察 到 不 确 定 和 模 棱 两 可 的 普 遍 现 象 ,例 如 是 追 求 人 格 归 真 ,反 对 安 于 现 状 的
行为;这样的价值观虽能鼓励人们发挥不同的才能,随心而行,但如果有所偏差,会
造成疑虑重重、逃避承诺、安于逸乐和自视过高等的态度。享有选择的自由使人得以
计划人生并发挥自我,作最好的表现;可是,若缺乏崇高的目标或自律,就会使人丧
失慷慨献身的能力。确实,在许多国家,结婚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或
不同居,只是与伴侣保持生活上的来往。我们也注意到值得嘉许的公义精神,但如果
这精神遭受误解,公民便沦为只关心所提供服务的顾客。
34. 要是这些危机影响我们对家庭的理解,家庭或会被视为中途补给站,只在便利时
才 去 理 会 一 下 ,或 是 被 看 作 申 索 个 人 利 益 的 场 所 ,而 家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取 决 于 不 停 变 化
的个人欲望和环境。毕竟,今天人们很容易混淆真正的自由与任意妄为,就像根本没
有真理,没有可指引我们的价值和原则,好像任何事情都没有分别,一切都是可接受
的 。如 此 ,变 化 无 常 的 安 全 感 和 摇 摆 不 定 的 情 感 ,会 破 坏 重 视 专 一 和 稳 定 的 理 想 婚 姻 。
有些人既恐惧孤独,也渴望安稳的空间和忠诚的关系,但同时害怕被关系所困,阻碍
达成其个人的目标。
35. 身为基督徒,我们不能为了避免抗衡当代的想法,或是为了显得追上潮流,或是
为 道 德 沦 亡 和 人 性 堕 落 感 到 无 助 ,而 停 止 宣 讲 婚 姻 。这 是 我 们 能 够 且 必 须 传 告 的 价 值 ,
不应将之从世界剥夺。仅仅责难现今的恶行,以为这样可以改变现况,实际上却无补
于事。单凭权威而强行施加一些规定,也没有帮助。我们需要的是以更慷慨和负责任
12 《总结报告》,2014 年,5
13 《总结报告》,2015 年,8
13

2.5 Page 15

▲back to top
的态度,就婚姻与家庭这个选择,陈述相关的理据和动机,藉此使人们更愿意响应天
主赐给他们的恩宠。
36.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谦恭厚道和脚踏实地,承认有时候我们讲论基督信仰和对待
别人的方法,也是我们现在所述问题的成因之一,因而务必作出正面的自我反省。此
外,我们讲论婚姻时,往往就像只坚持其生育义务,而忽略婚姻的结合意义、在爱德
上 增 长 的 呼 召 ,以 及 互 相 扶 助 的 理 想 等 。我 们 也 未 能 陪 伴 新 婚 夫 妇 善 度 初 年 的 婚 姻 生
活,提供一些切合他们的作息时间、他们的语言、他们真正关注的事物的建议。我们
就婚姻提出的神学理想,有时候过于抽象,甚至是空言,远离现实家庭面对的真实处
境 和 实 际 可 能 性 。这 样 将 婚 姻 过 度 理 想 化 ,尤 其 是 当 我 们 未 能 唤 起 人 们 对 天 主 恩 宠 的
信赖时,将无法使婚姻更令人渴望和更具吸引力,反而弄巧成拙。
37. 长期以来,我们以为只要着重教义、生物伦理学、伦理学等议题,并没有鼓励他
们 向 恩 宠 开 放 ,心 想 这 样 已 为 家 庭 提 供 充 分 的 支 持 和 巩 固 夫 妇 关 系 ,使 其 婚 姻 生 活 充
满 意 义 。我 们 难 以 将 婚 姻 标 示 为 个 人 成 长 和 自 我 实 现 的 动 态 旅 程 ,而 非 一 辈 子 的 负 担 ;
我 们 也 难 以 给 信 徒 的 良 心 一 些 空 间 ,尽 管 他 们 往 往 在 其 局 限 之 中 ,尽 其 所 能 响 应 福 音 ,
又能在复杂的境况中作出个人分辨。我们是蒙召陶冶良心,而非替代良心。
38. 我们要有感恩的心,因为事实上,大部分人依然珍视持久和互相尊重的家庭关系。
为此,他们欣赏教会在爱德增长、解决纠纷和子女教育上所提供的支持和援助。许多
人 在 和 好 圣 事 和 圣 体 圣 事 中 ,体 验 到 恩 宠 的 力 量 ,有 助 于 他 们 面 对 婚 姻 与 家 庭 的 挑 战 。
在某些国家,尤其是在非洲不同地方,世俗主义并未削弱传统价值,婚姻依然是两个
家族之间联姻后的坚固连系,而且在处理各种纷争和困难时,有既定的程序和方法。
另一方面,依然有许多夫妻不仅长相厮守,还继续追求共同目标,并维护双方感情;
这 种 见 证 在 这 个 时 代 ,也 得 人 赞 赏 。这 些 因 素 使 我 们 得 以 采 取 正 面 和 包 容 别 人 的 牧 灵
态度,帮助夫妇逐渐深入了解福音提出的要求。然而,我们往往摆出防御姿态,着重
谴责堕落的世界,而在牧灵上浪费精力,并不积极指出寻找真正福乐的途径。许多人
14

2.6 Page 16

▲back to top
未 能 察 觉 到 ,教 会 有 关 婚 姻 与 家 庭 的 讯 息 清 晰 反 映 了 耶 稣 的 宣 讲 和 态 度 。耶 稣 既 提 出
高 要 求 的 理 想 ,但 也 不 忘 以 怜 悯 之 心 亲 近 软 弱 的 人 ,像 是 撒 玛 黎 雅 妇 人 或 犯 奸 淫 的 妇
人。
39. 这不表示说,我们无视那不提倡爱或自我献身的文化衰落。过去两届主教会议前
举行的意见调查,显示了「时来暂去的文化」之各种症状。比方说,人们何等急速地
转 投 另 一 段 感 情 关 系 ;他 们 相 信 爱 情 就 像 社 交 网 络 一 样 ,可 以 按 消 费 者 的 意 愿 随 时 上
线 或 离 线 ,或 是「 封 锁 」某 人 。我 也 想 起 人 们 对 长 期 委 身 的 畏 惧 、对 空 闲 时 间 的 沉 迷 ,
以及那些计算利益的关系,并只是为消除孤独感,或是为获取某些保障或服务,才维
持 这 些 关 系 。人 们 对 待 情 感 关 系 ,就 像 对 待 对 象 和 环 境 一 样 :一 切 都 是 可 随 意 丢 弃 的 ,
用 完 即 弃 ,任 人 蹧 蹋 和 破 坏 ,只 要 可 以 利 用 ,便 从 中 榨 取 所 需 的 一 切 ,然 后 挥 手 而 别 。
自恋的心态使人们的目光无法超越自我、超越自身的欲望和需要。可是,利用别人的
人,迟早会同样被人利用、操控和抛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年纪稍长的人终止一段
关系,是为了追求「自主」的生活,而不愿接受白首偕老、互相照顾和彼此支持的理
想。
40. 「虽然这样说可能把问题简化,但我们可以说,我们身处的文化迫使年轻人不愿
建立家庭,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有什么可能性;然而,同样的文化也提供许多其它选
择,以致青年也被说服不要建立家庭。」14 在某些国家,许多青年人「因为经济困难,
或是为工作或进修,而延后结婚。有时则是为了其它原因,例如是受一些贬低婚姻与
家 庭 价 值 的 意 识 型 态 所 影 响 ,或 是 不 愿 像 其 它 夫 妇 一 样 婚 姻 失 败 ,或 是 他 们 对 太 重 要
或 神 圣 的 事 物 感 到 惧 怕 ,或 是 因 为 同 居 让 他 们 在 社 会 上 享 有 特 别 的 机 会 和 其 它 经 济 利
益,或是对爱情抱有纯粹感性和浪漫的想法,或是害怕失去自由或自主,或是不愿接
受流于僵化和拘束的生活。」15 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言语、动机及见证,来帮助我们
14 于美国国会致词(2015 9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26 日,第 7 页。
15 《总结报告》,2015 年,29
15

2.7 Page 17

▲back to top
触动青年心底的深处,使他们从中发挥慷慨、委身、爱的能力,甚至激发他们的雄心
壮志,从而邀请他们怀着热诚和勇气,接受婚姻的挑战。
41. 主教会议神长提及现代的「许多文化趋势似乎提倡情感不必设限。(……)自恋型
的 情 感 是 不 稳 和 多 变 的 , 未 必 有 助 于 迈 向 成 熟 。」 他 们 也 关 注 目 前 「 色 情 物 品 的 传 播
和 身 体 沦 为 商 品 的 现 象 , 而 因 特 网 的 滥 用 是 其 成 因 之 一 」, 以 及 「 有 人 被 迫 卖 淫 的 情
况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下 ,「 夫 妇 对 于 如 何 成 长 , 感 到 无 所 适 从 、 犹 疑 挣 扎 。 许 多 夫 妇 倾
向 让 关 系 停 留 在 早 期 着 重 情 感 和 性 的 阶 段 。夫 妇 关 系 的 危 机 使 家 庭 失 去 稳 定 ,并 可 能
因分居或离婚,为家庭里的成人和孩子,甚至是社会整体,带来严重的后果,削弱人
与人的关系和整个社会的连系。」16 人们处理婚姻问题时,「往往是匆匆忙忙,缺乏勇
气去耐心行事、认真思考、彼此宽恕、重归于好,甚至作出牺牲。关系失败后,出现
新的关系、新的夫妇、新的伴侣关系、新的婚姻,制造许多为基督徒生活来说复杂和
充 满 问 题 的 家 庭 状 况 。」 17
42. 再者,「由于反对生育的思想和全球推广生育保健的政策,人口不断下降,不仅有
碍传宗接代,而且随着时间过去,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使人对未来失去希望。生物
技术的发展也严重影响出生率。」18 此外,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是「工业化、
性 革 命 、 对 人 口 过 剩 的 忧 虑 、 经 济 问 题 等 。( … … ) 消 费 者 主 导 的 社 会 亦 会 使 人 打 消
生儿育女的念头,好能保持自由和生活水平。」19 乐于生儿育女的夫妇确实可在正当
的良心驱使下,基于重大理由,而计划子女的数目,然而正是「为了良心的尊严,教
会强烈反对政府强制施行避孕、绝育,甚至是堕胎等措施。」20 这些措施是不可接受
16 《总结报告》,2014 年,10
17 世界主教会议第三届非常会议文告,2014 10 18 日。
18 《总结报告》,2014 年,10
19 《总结报告》,2015 年,7
20 同上,63
16

2.8 Page 18

▲back to top
的,即使在出生率高的地区亦然,可是在出生率严重偏低的国家,我们依然可见执政
者提倡这些政策。如韩国主教团所言,这样实在是「自相矛盾的行动,漠视了个人的
责 任 。」 21
43. 在某些社会环境,信仰和宗教的实践逐渐式微,而影响到家庭在面对困难时,更
形 孤 立 。 主 教 会 议 神 长 指 出 :「 现 代 文 化 匮 乏 的 其 中 一 个 主 要 症 状 就 是 孤 独 , 这 是 由
于生活中没有天主和人际关系脆弱所致。此外,在社会经济环境的现实下,家庭往往
会 不 胜 负 荷 , 人 们 普 遍 感 到 无 力 。( … … ) 由 于 现 行 体 制 对 家 庭 失 去 兴 趣 , 缺 乏 关 心 ,
家庭常感到遭受遗弃。这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果是显然易见的,可见于人口危机、教
育问题、对迎接新生命感到厌倦、视长者为负担,以及增加情绪问题,而导致暴力行
为等。政府有责任制定法律和合适的工作条件,以保障青年的未来,帮助他们实现成
家 立 业 的 大 计 。」 22
44. 由于缺乏体面和适当的居所,人们经常延后共结连理。我们应谨记:「家庭有权利
享 有 体 面 的 居 所 ─ ─ 适 合 于 家 庭 生 活 ,相 称 于 家 庭 成 员 人 数 ,而 其 位 处 的 环 境 应 能 为
家庭和小区生活提供基本的服务。」23 家庭与住所,两者是共存而不可分离的。由此
可见,不要只着重个人的权利,争取家庭的权利也是重要的。家庭是社会不能缺少的
福祉,但应获得保护。24 捍卫这些权利「是教会先知性的呼吁,以确保家庭制度受到
尊 重 , 免 受 侵 扰 」 25, 在 今 天 尤 其 重 要 , 因 为 在 施 政 纲 领 中 , 家 庭 问 题 常 常 显 得 微 不
足道。家庭的权利也包括「可倚靠政府机关在司法、经济、民生、财政方面所制定的
适当家庭政策。」26 有时候,家庭面临极大的痛苦,例如是亲人患病而没法获得适当
21 天主教韩国主教团,《迈向生命的文化》(Towards a Culture of Life!),2007 3 15 日,2
22 《总结报告》,2014 年,6
23 宗座家庭委员会,《家庭权利约章》(Charter of the Rights of the Family),1983 10 22 日,第 11 条。
24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11-12
25 宗座家庭委员会,《家庭权利约章》(Charter of the Rights of the Family),1983 10 22 日,引言。
26 同上,9
17

2.9 Page 19

▲back to top
的 医 疗 服 务 , 或 是 长 期 无 法 找 到 有 尊 严 的 工 作 等 。「 经 济 压 力 导 致 有 些 家 庭 未 能 获 得
教 育 机 会 、参 与 文 化 活 动 或 投 入 社 会 生 活 。今 日 的 经 济 体 制 以 各 种 方 式 妨 碍 人 们 投 入
社会,家庭尤其受到就业问题的困扰。青年的就业机会有限,而且工作选择少和不稳
定。由于工时过长,加上要花费大量交通时间,生活更加劳碌。在这样的情况下,家
人 难 以 共 聚 , 父 母 也 难 以 与 子 女 相 处 , 无 法 每 天 培 养 家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 27
45. 「有许多孩子都是私生子,尤其在某些国家,许多孩子都在单亲家庭或混合家庭
长 大 。( … … ) 儿 童 遭 受 性 剥 削 是 现 今 社 会 最 可 耻 和 邪 恶 的 事 情 之 一 。 在 那 些 经 历 战
火、恐怖活动、有组织罪行的社会里,家庭都在瓦解,尤其在大城市及其近郊地区,
街童问题日趋严重。」28 儿童在他们理应受到保护的地方遭性侵,则更是可耻,尤其
是 在 家 庭 、 学 校 、 基 督 信 仰 团 体 和 教 会 机 构 等 。 29
46. 「另一个要处理的当代问题就是移民,我们要了解这问题对家庭生活带来的沉重
影响。」30 最近一届的主教会议非常重视这问题,并指出:「在世界各地,移民问题以
不同方式影响所有的人。教会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角色。今时今日,为福音作证(参
阅:玛 25:35)和扩大这见证,显出前所未有的迫切性。(……)人口流动符合各民族
的自然历史发展,而且可为移民家庭和接纳移民的国家,带来更丰富的生活。另一方
面,有些家庭因战乱、迫害、贫穷和不义而被迫离乡背井,在旅途上险象环生,生命
危在旦夕,人们为此担惊受怕,家庭失去安稳。为与移民同行,教会须推行特殊的牧
灵工作,不仅服务移民家庭,也要照顾留在原居地的其它家庭成员。这样的牧灵工作
应 尊 重 他 们 的 文 化 、他 们 在 原 居 地 接 受 的 人 文 和 宗 教 培 育 ,以 及 他 们 在 礼 仪 和 传 统 方
面 的 精 神 财 富 , 甚 至 为 此 安 排 特 殊 的 牧 养 。( … … ) 当 移 民 问 题 涉 及 跨 国 人 口 贩 卖 集
团的非法活动,这对家庭和个人来说尤其痛苦,带来更大的破坏力。当妇女或孤苦无
27 《总结报告》,2015 年,14
28 《总结报告》,2014 年,8
29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78
30 《总结报告》,2014 年,8
18

2.10 Page 20

▲back to top
依 的 孩 子 被 迫 在 临 时 收 容 所 或 难 民 营 忍 受 漫 长 的 岁 月 ,而 无 法 融 入 当 地 社 会 ,其 苦 况
也同样严重。有些家庭因赤贫和其它原因而崩解,有时甚至出卖子女,要他们卖淫或
出售器官。」31 「在世界许多地区,尤其是中东一带,基督徒、少数族裔和宗教群体
遭受迫害;这为教会和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个重大考验。任何协助家庭和基督徒团
体 留 在 原 居 地 安 居 乐 业 的 工 作 , 我 们 都 应 鼎 力 支 持 。」 32
47. 诸位神长也特别关注「有残障成员的家庭;在这些家庭里,残障成员突然诞生,
带 来 重 大 和 意 料 之 外 的 挑 战 , 扰 乱 家 庭 生 活 的 平 衡 、 渴 望 及 期 盼 。( … … ) 那 些 以 爱
接纳残障子女、面对这艰苦考验的家庭,实在值得敬佩。他们忠信地护守天主恩赐的
生命,在教会和社会中作出可贵的见证。家庭藉此机会偕同教会团体,发掘新的行事
方式和语言,学习认识和认同家庭的新方法,以接待脆弱的生命和拥抱这个奥秘。残
障者是天主给家庭的恩赐,让家庭藉此机会学习相亲相爱、互相照顾、团结合一。
( … … )家 庭 若 是 以 信 德 的 目 光 看 待 残 障 成 员 ,将 体 会 到 每 一 个 人 的 生 命 都 是 宝 贵 的 ,
有其特有的需要、权利、机会,并确保可贵的生命获得保护。这样,会鼓励更多人服
务和关顾有需要的人,在他们人生每个阶段,与他们同行,表达关爱。」33 我要在此
强调:关注移民和残障者都是圣神的标记。两者都是树立典范的行动,考验我们是否
决心以慈悲待人,并帮助弱势者完全融入我们的社群。
48. 「大部分家庭都尊重长者,爱护他们,也视他们为天主的恩赐。那些在精神和社
会 生 活 上 服 务 长 者 的 机 构 和 家 庭 运 动 , 实 在 值 得 嘉 许 。( … … ) 在 工 业 发 达 的 社 会 ,
长者的数目有上升趋势,出生率则持续下降,而长者被视为是负担。此外,他们所需
的照顾往往为亲人带来压力。」34 「当代社会试图除去死亡的阴霾,但在这样的情况
31 《总结报告》,2015 年,23;参阅:《2016 1 17 日世界移民与难民日文告》(2015 9 12 日):《罗马
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2 日,第 8 页。
32 《总结报告》,2015 年,24
33 同上,21
34 同上,17
19

3 Pages 21-30

▲back to top

3.1 Page 21

▲back to top
下,对临终者的关怀和照顾更是不可缺少。有时候,纯粹为了经济的利益,体弱和需
要 照 顾 的 长 者 会 遭 受 不 公 平 的 剥 削 。许 多 家 庭 向 我 们 证 实 ,在 面 对 生 命 的 最 后 阶 段 时 ,
确 实 可 以 注 重 个 人 的 满 全 ,并 将 整 个 人 生 融 入 主 的 逾 越 奥 迹 。许 多 长 者 在 教 会 组 织 获
得照顾,无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生活在平安的氛围。在世界各地,安乐死和辅助自
杀 为 家 庭 带 来 严 重 的 威 胁 。这 些 做 法 在 许 多 国 家 获 得 法 律 的 认 可 。教 会 坚 决 反 对 这 些
行 为 , 同 时 认 为 必 须 援 助 那 些 需 要 照 顾 长 者 和 病 人 的 家 庭 。」 35
49. 我也要指出有些家庭饥寒交迫,在许多方面处于弱势,在生活上饱受各种限制。
若全家遇到困难,贫穷的家庭更苦不聊生。36 举例说,因分居或其它原因,妇女要独
力抚养孩子,在上班时独留孩子在家,那么孩子在缺乏照顾的成长期间,有机会遇上
各 种 危 机 ,妨 碍 其 个 人 发 展 。在 这 些 困 难 的 情 况 下 ,教 会 应 给 予 特 别 关 怀 ,表 达 谅 解 、
安慰、接纳,而非立即搬出一套规条,有如把石头砸在他们身上一样;这样做只会使
他 们 感 到 这 位 蒙 召 表 达 天 主 慈 悲 的 慈 母 ,是 在 审 判 和 遗 弃 他 们 。这 样 不 是 在 展 示 恩 宠
治疗的力量或福音的光辉,而是用福音的讯息来「教训」别人,使福音成为「砸向别
人 的 硬 石 」。 37
现今的挑战
50. 在两届主教会议前举行的意见调查,受访者提及各式各样的情况所带来的新挑战。
除 了 已 提 及 的 问 题 外 ,许 多 受 访 者 都 指 出 家 庭 在 子 女 培 育 方 面 遇 到 困 难 。其 中 一 个 原
因是父母下班回家后已筋疲力竭,不愿说话,而且不少家庭已没有同桌吃饭的习惯;
此外还有各种令人分心的事物,包括沉迷电视等。这令父母难以把信仰传递给子女。
有些受访者指出,许多家庭因重大压力而感到疲惫。他们往往忙于防患未然,而难以
35 同上,20
36 参阅:同上,15
37 世界主教会议第十四届常务会议闭幕致词(2015 10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
2015 10 26-27 日,第 13 页。
20

3.2 Page 22

▲back to top
享受当下。这是文化问题,而且由于工作不稳、财务状况没有保障,以及对子女的未
来感到忧虑,而日趋恶化。
51. 受访者也提及滥药成瘾是当代一个严重祸患,使许多家庭受苦,甚至破坏了许多
家庭。酗酒、赌博和其它成瘾问题亦然。家庭原本可以防止这样的问题,制定良好的
行 为 守 则 , 但 社 会 和 执 政 者 未 能 认 清 有 问 题 的 家 庭 「 没 有 能 力 帮 助 其 成 员 。( … … )
我们注意到破碎家庭产生的严重后果:孩子不知所属、长者遭弃养、子女没有父母照
顾、青少年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38 一如墨西哥主教团所指,家暴问题是令人痛心
的情况,并造成各式各样的欺凌,因为「家庭关系也会构成人格上的暴力倾向。发生
这 情 况 的 家 庭 往 往 缺 乏 沟 通 ,或 是 家 人 之 间 自 我 防 卫 的 态 度 过 分 强 烈 ,或 彼 此 缺 乏 支
持,或是欠缺促进互动的家庭活动,或是父母关系不和、暴力相向,或是父母与子女
互 相 仇 视 。 家 暴 衍 生 基 本 人 际 关 系 的 愤 怒 与 仇 恨 。」 39
52. 既然家庭是自然社会的基础,谁也不能认同削弱家庭功能是有益于社会的;反之,
家 庭 的 衰 落 阻 碍 个 人 的 成 熟 ,有 碍 培 养 共 同 价 值 观 ,也 阻 碍 城 市 和 乡 村 的 道 德 观 发 展 。
这 更 显 示 出 一 男 一 女 之 间 ,专 一 和 不 能 拆 散 的 结 合 具 有 完 整 的 社 会 功 能 ,这 结 合 是 坚
定不移的承诺,而且可以带来新生命。我们必须承认,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家庭状况也
可 提 供 某 种 生 活 规 范 ,例 如 :事 实 上 的 结 合 或 同 性 结 合 ,但 这 些 状 况 无 法 等 同 于 婚 姻 。
暂 时 性 或 拒 绝 传 递 生 命 的 结 合 都 无 法 保 障 社 会 的 未 来 。然 而 ,今 天 还 有 谁 在 支 持 夫 妇 、
帮助夫妇克服威胁他们的危机、协助他们尽教养子女的责任,并提倡稳定的婚姻关
系?
53. 「有些社会仍然保留一夫多妻制,有些地区依然盛行盲婚哑嫁。(……)在许多地
方 ( 不 仅 在 西 方 ), 婚 前 同 居 非 常 普 遍 , 亦 有 不 少 人 选 择 同 居 之 余 , 完 全 没 有 结 婚 的
38 阿根廷主教团,《划到深处》(Navega mar adentro)(2003 5 31 日),42
39 墨西哥主教团,《愿墨西哥在基督——我们的平安内找到有尊严的生命》(Que en Cristo Nuestra Paz México
tenga vida digna)(2009 2 15 日),67
21

3.3 Page 23

▲back to top
打算。」40 在多个国家,法律在婚姻以外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以致专一、不可拆散、
对生命开放的婚姻显得老气和过时。此外,许多国家藉法律拆毁家庭,而试图实行其
它模式,完全任由个人意愿作主。虽然在某些旧有的传统「家庭」模式中,专制和暴
力横行,而拒绝这些模式确实是合情合理的,但不能因此而贬低婚姻,而应重新发现
其真正的意义,更新婚姻。家庭的生命力量主要是「在于它爱的能力及如何传授爱。
即 使 家 庭 伤 痕 累 累 , 也 总 是 可 以 由 爱 出 发 , 不 断 成 长 。」 41
54. 简略地回顾现实情况后,我要指出虽然在肯定妇女权利方面,以及妇女在社会生
活的参与,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在某些国家,这方面尚有极大的进步空间。有许多不
能接受的习俗仍有待废除。首先,是妇女遭受暴力对待、在家受虐,还有各式各样的
奴役;这都是可耻的行为,不仅没有展现男性的力量,更是懦夫之举。在有些婚姻关
系中,妇女在言语、身体、性方面遭受暴力伤害,这违反了夫妇结合的本质。我想起
某 些 文 化 主 张 施 行 女 阴 残 割 ,以 及 有 些 妇 女 未 能 享 有 平 等 的 机 会 ,以 从 事 有 尊 严 的 工
作和担任决策角色。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可见过度的父权文化当道,妇女被视为次
等的;然而,在今时今日,我们也不能忽视「代理孕母」或「现时传媒文化中,妇女
的身体遭剥削和沦为商品的情况。」42 有人认为今天许多问题是源自妇女解放运动,
但这说法是不成立的,「是错误和不实的,是男权主义的表现。」43 男女享有平等的尊
严,所以当过去的歧视行为不再复现,家庭内各成员平等相待,这使我们欣喜。如果
有 些 看 似 不 恰 当 的 女 性 主 义 冒 起 ,我 们 也 要 从 中 看 到 圣 神 的 工 作 ,以 更 清 晰 了 解 妇 女
的尊严和权利。
55. 「男人在家庭生活中,担任着同样关键的角色,尤其是在保护和支持妻儿方面。
(……)许多男人意识到他们在家庭的重要角色,而在家庭内发挥其男性特质。父
40 《总结报告》,2015 年,25
41 同上,10
42 要理讲授(2015 4 22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4 23 日,第 7 页。
43 要理讲授(2015 4 29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4 30 日,第 8 页。
22

3.4 Page 24

▲back to top
亲的疏离将严重影响家庭生活,有碍子女的教养和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的进程。这疏
离可能是身体、情感、心理或精神上的疏离,致使子女无法获得父亲提供的身教榜
样 。」 44
56. 此外,统称为「社会性别」(gender)的各种意识型态带来另一个挑战,就是「否
定 男 女 之 间 在 本 质 上 的 差 异 和 相 辅 相 成 的 关 系 ,并 设 想 一 个 没 有 两 性 之 别 的 社 会 ,从
而 除 去 家 庭 在 人 类 学 上 的 基 础 。这 样 的 意 识 型 态 衍 生 了 一 些 教 育 课 程 和 法 律 条 例 ,提
倡 个 人 身 分 和 亲 密 关 系 应 完 全 独 立 于 男 女 之 间 生 理 上 的 差 异 。结 果 ,人 的 身 分 成 为 个
人的选择,而且个人可以随着时间过去而改变这抉择。」45 这类意识型态是为响应一
些 可 予 理 解 的 渴 望 ,但 它 们 表 现 为 绝 对 和 不 能 遭 受 质 疑 的 ,甚 至 试 图 要 决 定 培 育 子 女
的 方 法 ,因 而 使 人 感 到 忧 虑 。我 们 不 应 忽 视 :「 生 理 的 性 别( sex ),以 及 社 会 与 文 化 之
中的两性角色( gender),两者有其区别但不能互相分割。」46 另一方面,「人类生殖
科技的革新使人有能力操控生育,以致生育可独立于男女之间的性爱关系。如此,人
的生命与父母职成为独立的单元,互不相干,主要取决于个人或夫妇的意愿。」47
然 我 们 要 体 谅 人 的 软 弱 和 生 活 上 各 种 复 杂 的 情 况 ,但 不 能 任 由 这 些 意 识 型 态 切 割 两 个
不 能 分 割 的 现 实 。我 们 不 要 陷 入 罪 恶 ,试 图 取 代 造 物 主 。我 们 是 受 造 物 ,不 是 全 能 的 。
万有先于我们存在,我们应视之为恩赐。与此同时,我们也蒙召保护我们的人性,也
就是按天主所创造的模样,接受人性,尊重人性。
57. 我感谢天主,因为有许多家庭即使并不完美,但他们活在爱内,履行他们的使命,
尽管在旅途上不时跌倒,也继续奋力迈进。主教会议所作的省思向我们显示,理想家
庭没有划一的模式,而是由许多不同的现实,连同他们所有的喜乐、忧苦和期盼所组
44 《总结报告》,2015 年,28
45 同上,8
46 同上,58
47 同上,33
23

3.5 Page 25

▲back to top
成,是一幅有其难度的马赛克拼图。我们重视的是其中的挑战。我们不要浪费精力在
忧 时 伤 世 , 而 应 在 福 传 使 命 上 发 挥 创 意 。 不 论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 教 会 也 体 察 到 有 需 要
提 供 真 理 和 希 望 之 言 。( … … ) 婚 姻 与 基 督 信 仰 家 庭 的 伟 大 价 值 是 人 类 存 在 于 世 所 寻
觅的事物之一。」48 如哥伦比亚主教团所说,我们若是看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都在
呼召我们「激发自身的动力,为先知性的愿景、有转化力量的行动、富于创意的爱德
行 为 注 入 希 望 。」 49
48 《总结报告》,2014 年,11
49 哥伦比亚主教团,《新哥伦比亚,艰苦的时代》(A tiempos dificiles, colombianos nuevos)(2003 2 13 日),
3
24

3.6 Page 26

▲back to top
第三章
藉耶稣认识家庭的圣召
58. 在各家庭当中,应时常回荡着最初宣讲的讯息(kerygma),那是「最美、最伟大、
最有吸引力、同时又是最必要」的50,而且「应当是福传所有活动的核心。」51 这是最
初 、 最 重 要 的 宣 讲 ,「 我 们 必 须 用 不 同 的 方 式 一 次 又 一 次 地 予 以 聆 听 , 并 想 方 设 法 予
以宣告。」52 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比最初的宣讲更扎实、深厚、安全、有意义和
充 满 智 慧 」, 而 且 「 一 切 基 督 徒 培 育 在 于 深 化 宣 讲 。」 53
59. 我们有关婚姻与家庭的教导,必然是由爱和温柔的讯息启导和转化,而不是捍卫
一些看似无情和刻板的教义。事实上,除非获圣父无穷的爱所光照,否则我们甚至无
法 完 全 认 识 基 督 信 仰 的 家 庭 之 奥 秘 ;这 爱 在 那 位 彻 底 交 付 自 己 ,并 存 留 在 我 们 当 中 的
基督身上启示出来。因此,我现在要瞻仰这位仍然活着、临在于许多爱情故事中心的
基督,并呼求圣神之火降临于世界所有的家庭。
60. 本章会概述教会有关婚姻与家庭的教导。就此而言,我也会引用主教会议神长有
关信仰光照的论述。他们首先注目看耶稣,谈到祂「在宣讲天国的要求时,亦以爱和
温柔的目光,注视祂遇见的男男女女,并以真理、忍耐和慈悲与他们同行。」54 今天,
当我们致力于活出和传达家庭的福音时,主亦与我们同在。
50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35:《宗座公报》1052013),1034
51 同上,164:《宗座公报》1052013),1088
52 同上。
53 同上,165:《宗座公报》1052013),1089
54 《总结报告》,2014 年,12
25

3.7 Page 27

▲back to top
耶稣恢复和满全天主的计划
61. 面对那些摈弃婚姻的人,新约教导说:「天主所造的样样都好,如以感恩的心领受,
没有一样是可摈弃的」(弟前 4:4)。婚姻是上主的「恩赐」(参阅:格前 7:7)。同时,
正 是 因 为 对 婚 姻 有 这 样 正 面 的 认 识 ,新 约 强 调 我 们 必 须 保 护 天 主 的 恩 赐 :「 在 各 方 面 ,
婚姻应受尊重,床笫应是无玷污的」(希 13:4)。这天主的恩赐也包括性:「你们切不
要彼此亏负。」(格前 7:5
62. 主教会议神长忆述耶稣「在讲论天主对夫妇原初的计划时,再次肯定男女之间不
可 拆 散 的 结 合 , 甚 至 说 :『 梅 瑟 为 了 你 们 的 心 硬 , 才 准 许 你 们 休 妻 ; 但 起 初 并 不 是 这
样』(玛 19:8)。祂说:『凡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玛 19:6)。婚姻的不可拆散
性 不 应 被 理 解 为 施 加 于 人 的 『 枷 锁 』, 而 是 藉 婚 姻 结 合 所 享 有 的 『 恩 赐 』( … … )。 天
主纡尊降贵、降生成人,祂的爱总是在人生旅途陪伴我们,并藉其恩宠,医治和转化
心 硬 的 人 , 引 导 他 们 沿 着 十 字 苦 路 , 回 到 起 初 。 福 音 清 晰 呈 现 耶 稣 的 榜 样 。( … … )
祂宣讲婚姻的讯息,其意义是圆满的启示,为恢复天主原初的计划(参阅:玛 19:4)。」
55
63. 「耶稣使万有在祂内与天主重归于好,也恢复了婚姻与家庭的原初面貌(参阅:
10:1-12)。婚姻与家庭已获基督所救赎(参阅:弗 5:22-33),并按圣三的肖像恢复
其原貌,而圣三的奥秘正是所有真爱的泉源。夫妇盟约源自创世工程,在救恩史内展
现,并在基督和祂的教会内获得圆满的意义。借着教会,婚姻与家庭从基督获得所需
的恩宠,好能为天主的爱作见证,并活出共融的生命。有关家庭的福音讯息贯穿世界
历史,自男女按天主的肖像和模样受造开始(参阅:创 1:26-27),直至时间的终结─
─基督盟约的奥秘藉羔羊的婚宴圆满实现(参阅:默 19:9)。」56
55 同上,14
56 同上,16
26

3.8 Page 28

▲back to top
64. 「耶稣的榜样是教会的典范。(……)祂在加纳婚宴行奇迹,展开祂的公开传教生
活(参阅:若 2:1-11)。(……)祂与拉匝禄的家人和他的姊妹(参阅:路 10:38),还
有伯多禄的家人(参阅:玛 8:14),像朋友一样相处。祂听到父母为子女发出的哀求,
复活他们的子女(参阅:谷 5:41;路 7:14-15)。如此,祂展现慈悲的真义,而慈悲也
包 括 恢 复 天 主 的 盟 约 ( 参 阅 : 圣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 富 于 仁 慈 的 天 主 》 4 )。 这 更 清 晰 可
见于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参阅:若 4:1-30)和犯奸淫妇人的相遇(参阅:若 8:1-11)。
当 这 些 妇 女 遇 上 耶 稣 , 祂 无 条 件 的 爱 使 她 们 意 识 到 自 己 的 罪 。」 57
65. 圣言在人间的家庭降生成人,生于纳匝肋,此崭新事迹触动了世界的历史。我们
必须深思默想耶稣诞生的奥迹:玛利亚以「尔旨承行」回应天使的预报后,圣言便降
孕于她的母胎;若瑟奉行天主的旨意,为耶稣起名,并照顾玛利亚;还有牧羊人欢天
喜地的来到马槽,贤士前来朝拜耶稣,圣家逃亡到埃及,耶稣在那里体验祂的民族所
经历的流亡、迫害、羞辱;我们默想匝加利亚虔诚的期待,并因洗者若翰的诞生充满
欢 乐 ;圣 殿 里 的 西 默 盎 和 亚 纳 看 到 天 主 的 应 许 终 于 实 现 ;经 师 在 聆 听 少 年 耶 稣 的 智 慧
之言时感到惊奇不已。接着,我们默想耶稣在漫长的三十年期间为生计劳碌工作,诵
念 祂 的 民 族 所 用 的 祷 文 和 实 行 传 统 神 工 ,学 习 先 祖 的 信 仰 ,让 这 信 仰 在 天 国 的 奥 秘 内
结果。这是圣诞的奥迹,纳匝肋的秘密,确是散发着家庭的芬芳!这奥迹使亚西西的
圣方济各、圣女小德兰、嘉禄富高神往不已,亦使基督徒家庭感到满足,更新他们的
希望和喜乐。
66. 「纳匝肋圣家活出了爱与忠信的盟约,而这盟约呈现了每个家庭的构成要素,让
家 庭 以 更 好 的 方 式 面 对 人 生 和 历 史 中 各 种 浮 沉 起 跌 。有 鉴 于 此 ,每 个 家 庭 即 使 有 其 软
弱 , 也 能 够 成 为 黑 暗 世 界 中 的 一 道 光 明 。『 如 此 , 我 们 明 白 家 庭 是 如 何 生 活 。 纳 匝 肋
提醒我们家庭的意义、家庭的共融之爱,其简朴之美、神圣和不可侵犯的特质,也让
我 们 明 白 到 家 庭 教 育 是 何 等 美 好 和 不 可 替 代 的 ,以 及 家 庭 在 社 会 秩 序 中 基 本 和 无 可 比
57 《总结报告》,2015 年,41
27

3.9 Page 29

▲back to top
拟的角色』(保禄六世,于纳匝肋致词,1964 1 5 日)。」58
论述家庭的教会文献
67.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是为提倡婚姻与家庭的
尊严(参阅:47-52)。「文件把婚姻定义为共同生活和相爱的团体(参阅 48),认为爱
是 家 庭 的 核 心 ( … … )。『 夫 妻 之 间 真 正 的 爱 』( 49 ) 意 味 着 彼 此 的 自 我 交 付 , 且 涵 盖
和整合了性与情感的层面,与天主的计划呼应(参阅 48-49)。」宪章也强调夫妇应扎
根 于 基 督 : 主 基 督 『 藉 婚 姻 圣 事 进 入 基 督 徒 夫 妇 的 生 命 』( 48), 与 他 们 同 在 。 耶 稣 降
生成人,汲取了人间的爱,予以净化,使之满全,并借着圣神,赋予夫妇活出这爱的
能力,让这爱渗透他们整个信、望、爱的生命。如此,夫妇获得祝圣,并借着特殊的
恩 宠 , 建 立 基 督 的 身 体 , 成 为 家 庭 教 会 ( 参 阅 :《 教 会 宪 章 》 11 ), 以 至 教 会 得 以 从 基
督 信 仰 的 家 庭 认 识 自 身 的 奥 秘 , 因 为 基 督 信 仰 的 家 庭 展 现 了 教 会 真 正 的 面 貌 。」 59
68. 真福保禄六世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进一步阐释有关婚姻与家庭的教义。
其 中 , 他 在 其 《 人 类 的 生 命 》 通 谕 中 , 道 出 夫 妇 之 爱 与 传 生 之 间 固 有 的 关 系 :『 夫 妇
之 爱 要 求 夫 妇 意 识 到 他 们 在 负 责 任 的 父 母 职 方 面 背 负 的 使 命 。今 天 ,负 责 任 的 父 母 职
获 得 应 有 的 重 视 , 但 同 时 也 要 被 正 确 地 认 识 。( … … ) 履 行 负 责 任 的 父 母 职 意 指 夫 妇
应 按 照 正 确 的 价 值 等 级 , 履 行 他 们 对 天 主 、 对 自 己 、 对 家 庭 和 对 社 会 的 责 任 』(《 人 类
的 生 命 》 10 )。 在 《 在 新 世 界 中 传 福 音 》 宗 座 劝 谕 中 , 保 禄 六 世 强 调 家 庭 与 教 会 的 关
系 。」 60
69. 「圣若望保禄二世在他讨论人与人之爱的要理讲授、他的《致家庭书》,并特别在
其《家庭团体》宗座劝谕中,特别对家庭作出论述。在这些文件中,教宗把家庭定义
58 同上,38
59 《总结报告》,2014 年,17
60 《总结报告》,2015 年,43
28

3.10 Page 30

▲back to top
为 『 教 会 之 路 』。 他 描 述 男 男 女 女 所 领 受 的 爱 的 召 叫 , 并 为 家 庭 牧 灵 工 作 及 家 庭 在 社
会 中 的 角 色 , 提 供 了 基 本 指 引 。 其 中 , 在 论 述 夫 妇 之 爱 时 ( 参 阅 :《 家 庭 团 体 》 13),
他 描 述 夫 妇 怎 样 借 着 彼 此 相 爱 , 领 受 基 督 的 圣 神 , 实 践 成 圣 的 召 叫 。」 61
70.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天主是爱》通谕中,探讨男女之爱的真貌,并指出这爱只
有 在 被 钉 十 字 架 之 基 督 的 爱 内 ,才 能 呈 现 其 全 貌( 参 阅 :《 天 主 是 爱 》2)。他 重 申 :『 建
立 在 唯 一 性 和 确 定 性 的 爱 情 上 的 婚 姻 ,成 为 天 主 与 祂 的 子 民 之 间 关 系 的 画 像 ;另 一 方
面 , 天 主 爱 人 的 方 式 也 成 为 人 类 相 爱 的 标 准 』(《 天 主 是 爱 》 11 )。 此 外 , 他 在 《 在 真
理 中 实 践 爱 德 》 通 谕 强 调 , 爱 是 社 会 生 活 的 金 科 玉 律 ( 44 ), 这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社 会
正 是 我 们 体 验 共 同 福 祉 的 场 所 。」 62
婚姻圣事
71. 「圣经与圣传让我们得以认识圣三,祂借着家庭的特质启示自己。家庭是天主的
肖 像 ,( … … ) 天 主 是 位 格 的 共 融 。 在 基 督 受 洗 时 , 传 来 圣 父 的 声 音 , 称 耶 稣 为 祂 的
爱子,而且在这爱内,我们得见圣神(参阅:谷 1:10-11)。耶稣使万有在祂内与天主
重归于好,救赎我们脱免罪恶;祂不仅恢复婚姻与家庭的原貌,亦将婚姻提升为圣事
的标记,展示祂对教会的爱(参阅:玛 19:1-12;谷 10:1-12;弗 5:22-33)。至圣圣三
这 奥 秘 是 所 有 真 爱 的 泉 源 ,而 基 督 所 聚 集 的 家 庭 恢 复 了 圣 三 的『 肖 像 和 模 样 』( 参 阅 :
1:26)。借着教会,婚姻与家庭从基督领受圣神的恩宠,为宣示天主之爱的福音作
见 证 。」 63
72. 婚姻圣事并非某种社会成规,也不是空洞的仪式,或纯粹作为表达承诺的外在标
记 。 这 圣 事 是 为 夫 妇 的 成 圣 和 得 救 而 赐 给 夫 妇 的 ,「 藉 这 圣 事 的 标 记 , 他 们 彼 此 相 属
61 《总结报告》,2014 年,18
62 同上,19
63 《总结报告》,2015 年,38
29

4 Pages 31-40

▲back to top

4.1 Page 31

▲back to top
的关系是一个真实的图像,呈现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因此,夫妇关系是恒久的标记,
时 刻 提 醒 教 会 那 发 生 在 十 字 架 上 的 事 ;夫 妇 藉 这 圣 事 分 享 救 恩 ,而 且 为 对 方 和 他 们 的
子女而言,他们是救恩的见证。」64 婚姻是圣召,回应一个特别的呼召:活出夫妇之
爱,让这个不完美的标记呈现基督与教会之间的爱。因此,结婚和成家的抉择应是圣
召分辨的结果。
73. 「婚姻圣事的彼此交付是建基于圣洗的恩宠。借着圣洗,人与基督在教会内订立
了基本的盟约。借着彼此接纳,并在基督的恩宠扶助下,夫妇彼此承诺完全的自我交
付、忠贞不渝、向新生命开放。夫妇认同这承诺是婚姻的构成要素,是天主的恩赐;
他们因天主的名,并在教会面前,认真对待双方的承诺。如此,借着信德,夫妇领会
到 美 好 的 婚 姻 在 于 他 们 信 守 承 诺 ,而 婚 姻 圣 事 的 恩 宠 有 助 他 们 坚 守 这 些 承 诺 。( … … )
因此,教会视夫妇为整个家庭的中心,而家庭则注目看耶稣。」65 圣事不是某种「对
象 」 或 「 力 量 」, 因 为 是 基 督 亲 自 「 藉 婚 姻 圣 事 , 与 基 督 徒 夫 妇 相 遇 。 基 督 同 他 们 在
一 起 ,赋 予 他 们 力 量 ,使 他 们 背 起 自 己 的 十 字 架 追 随 祂 ,跌 倒 后 再 站 起 来 ,互 相 宽 恕 ,
彼此背负对方的重担。」66 基督信仰的婚姻是一个标记,不仅展示基督怎样借着祂在
十字架订立的盟约爱了教会,亦使这爱临在于夫妇之间的共融。夫妇成为一体,体现
了 天 主 圣 子 与 人 性 的 结 合 。 如 此 ,「 祂 使 他 们 在 爱 情 和 家 庭 生 活 的 喜 乐 中 , 在 今 世 就
预尝羔羊的婚宴。」67 虽然丈夫与妻子以及基督与教会的模拟「不是完美的」68,但它
鼓舞我们呼求上主,为使祂在婚姻关系的局限中倾注祂的爱。
74. 性的结合若是合乎人性,并由圣事所圣化,将是新婚夫妇的恩宠生命藉以成长的
64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13:《宗座公报》741982),94
65 《总结报告》,2014 年,21
66 《天主教教理》,1642
67 同上。
68 要理讲授(2015 5 6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5 7 日,第 8 页。
30

4.2 Page 32

▲back to top
途径。这是「婚姻的奥迹」。69 婚姻合意的誓词表达了肉身结合的意义和价值。藉这
誓词,夫妇迎接对方,彼此交付,完全分享对方的生命。这誓词使性关系获得意义,
使 之 不 再 含 糊 不 清 。此 外 ,夫 妇 的 共 同 生 活 、他 们 与 子 女 和 周 遭 世 界 建 立 的 关 系 网 络 ,
将 会 被 圣 事 的 恩 宠 潜 移 默 化 ,而 变 得 坚 定 不 移 。这 圣 事 源 自 耶 稣 降 生 成 人 和 逾 越 的 奥
迹 ─ ─ 天 主 藉 此 奥 迹 展 现 祂 对 世 人 的 爱 ,并 使 自 己 与 世 人 密 切 地 结 为 一 体 。夫 妇 不 会
孤独地面对夫妻生活的挑战。他们蒙召以其承诺、创意、坚毅和每天的努力,响应天
主 的 恩 赐 。他 们 可 时 刻 呼 求 圣 神 的 扶 助 ─ ─ 祂 圣 化 夫 妇 的 结 合 ,好 使 他 们 所 领 受 的 恩
宠在所遇到的任何处境中,日久如新。
75. 根据教会的拉丁礼传统,施行婚姻圣事的人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70 ──他们双
方 借 着 宣 示 合 意 和 表 达 彼 此 肉 身 的 交 付 ,领 受 了 伟 大 的 恩 赐 。他 们 的 合 意 和 肉 身 结 合
是天主使他们成为「一体」的工具。借着圣洗圣事,他们已获圣化,能够以上主施行
者的身分结为夫妇,回应天主的召叫。因此,当非教友夫妇受洗后,不必重宣婚姻誓
词 , 因 为 他 们 俩 的 结 合 已 藉 受 洗 获 赋 予 圣 事 性 , 只 要 他 们 本 人 不 反 对 即 可 。《 天 主 教
法典》也承认某些没有圣职人员证婚的结合为有效的。71 事实上,自然秩序已被耶稣
的救赎恩宠灌注,以至「两位领洗者的有效婚姻契约,必然同时也是圣事。」72 教会
可规定婚礼必须公开举行,而且必须有证婚人,并按不同时代加入其它规定,但尽管
如此,新婚夫妇必然是婚姻圣事的施行者,男女合意的最终决定性也不会减弱,因为
正 是 这 合 意 建 立 圣 事 性 的 婚 姻 关 系 。由 此 可 见 ,我 们 必 须 进 一 步 探 讨 天 主 在 婚 姻 礼 仪
中的行动。在东方教会的礼仪中,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特别重视新婚夫妇领受
的降福,视之为圣神降临的标记。
69 教宗良一世,《致 Rustico Narbonensi 主教书》(Epistula Rustico Narbonensi Episcopo),Inquis. IV: PL 541205A
参阅兰斯的辛克麦(Hincmar of Rheims),Epist. 22: PL 126142
70 参阅:教宗碧岳十二世,《基督的奥体》通谕(1943 6 29 日):《宗座公报》351943),202“Matrimonio
enim quo coniuges sibi invicem sunt ministri gratiae …”
71 参阅:《天主教法典》,11161161-1165;《东方教会法典》,832848-852
72 同上,1055 §2
31

4.3 Page 33

▲back to top
圣言的种子与不完美的状况
76. 「有关家庭的福音讯息也在滋养尚待发芽生长的种子,并照顾那些正在枯萎但不
能遭忽视的树木。」73 如此,夫妇扎根于基督藉圣事授予的恩赐,「得以耐心地前进,
在 他 们 的 生 活 中 , 对 此 奥 迹 有 更 丰 富 的 了 解 和 更 圆 满 的 整 合 。」 74
77. 主教会议神长引述圣经的教导,指出万有都是借着基督、为了基督而受造(参阅:
1:16):「救赎工程光照和满全创世工程。因此,自然婚姻只有藉由婚姻圣事所满全
后 ,我 们 才 能 完 全 认 识 其 意 义 :只 有 默 观 基 督 ,我 们 才 能 认 清 人 际 关 系 最 深 层 的 真 理 。
『 诚 然 , 除 非 在 天 主 圣 言 降 生 成 人 的 奥 迹 内 , 人 的 奥 迹 是 无 从 解 释 的 。( … … ) 基 督
是新的亚当,祂在揭示圣父及其圣爱的奥秘时,亦向人启示人的真正内涵,并清楚展
示 人 崇 高 的 召 叫 』(《 论 教 会 在 现 代 世 界 牧 职 宪 章 》 22 )。 为 认 清 婚 姻 的 本 质 , 采 用 以
基督为中心的诠释法,是相当适宜的。这些本质构成夫妻的福祉(bonum coniugum
75, 那 是 指 双 方 的 结 合 、 向 生 命 开 放 、 忠 诚 及 婚 姻 不 可 拆 散 的 特 性 , 他 们 也 在 基 督 信
仰 的 婚 姻 关 系 中 , 逐 渐 与 上 主 建 立 圆 满 的 友 谊 , 并 在 旅 程 中 互 相 扶 持 。「 我 们 要 辨 别
临 在 于 其 它 文 化 中 的 『 圣 言 的 种 子 』( 参 阅 :《 教 会 传 教 工 作 法 令 》 11 ), 这 也 适 用 于
婚 姻 与 家 庭 :正 面 的 元 素 除 了 存 在 于 真 正 的 自 然 婚 姻 ,也 可 见 于 其 它 宗 教 传 统 的 婚 姻
形式。」76 但这些元素有时可能较为隐晦。我们可以肯定说:「任何人如有意在今世组
织 家 庭 ,并 因 教 导 子 女 克 胜 邪 恶 而 欢 欣 ,也 就 是 组 成 一 个 圣 神 在 其 中 生 活 及 行 动 的 家
庭 , 这 样 的 人 应 获 得 感 激 和 尊 重 , 不 管 他 们 属 于 什 么 民 族 、 宗 教 或 地 区 。」 77
73 《总结报告》2014 年,23
74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9:《宗座公报》741982),90
75 《总结报告》2015 年,47
76 同上。
77 于美国费城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家庭会议闭幕感恩祭讲道词(2015 9 27 日):《罗马观察报》
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28-29 日,第 7 页。
32

4.4 Page 34

▲back to top
78. 「基督的光照亮所有的人(参阅:若 1:9;《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22)。
教会以基督的目光看待世事,因此也为那些同居、只按民法结婚,或是离婚及再婚的
信友,推行各种牧灵工作。教会依照天主这种的教育方法,关爱那些未能完全投入教
会生活的成员:她为他们祈求悔改之恩;她鼓励他们行善、彼此关怀,以及服务他们
所 生 活 和 工 作 的 社 群 。( … … ) 即 使 不 是 按 常 规 结 合 的 夫 妇 , 如 果 他 们 的 关 系 已 藉 公
开协约而趋于稳定,而且互相深爱对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养育子女,具有克服考验的
能 力 , 那 么 我 们 应 视 之 为 良 机 , 在 可 能 的 情 况 下 , 劝 导 他 们 举 行 婚 姻 圣 事 。」 78
79. 「面对困难的情况和受伤的家庭,必须记得这个大原则:『牧人们应该知道,为了
真 理 , 他 们 必 须 对 各 种 情 况 作 出 仔 细 的 分 辨 』(《 家 庭 团 体 》 84 )。 各 人 应 承 担 责 任 的
程度在各情况下有所不同,而且可能存在某些因素而局限个人作决定的能力。因此,
虽 然 要 清 楚 陈 明 教 会 的 教 导 ,但 牧 者 应 避 免 在 未 考 虑 不 同 情 况 的 复 杂 性 时 ,便 作 出 判
断 , 亦 应 留 意 人 们 的 生 活 状 况 , 以 及 他 们 因 环 境 所 受 的 苦 。」 79
传递生命、教育子女
80. 婚姻首先是「夫妻生活及恩爱的密切结合」80,「指向夫妻的福祉」81,「性是导向
男人和女人的夫妻之爱的」。82 因此,「对那些天主没有赐予子女的夫妻来说,无论就
人性的或基督信仰的观点来看,他们仍可享有充满意义的夫妻生活。」83 尽管如此,
夫妇结合「本质上」是为生育繁殖。84 「孩子不是夫妇之爱的外在附加品,而是从夫
78 《总结报告》2015 年,53-54
79 同上,51
80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8
81 参阅:《天主教法典》,1055 §1ad bonum coniugum atque ad prolis generationem et educationem ordinatum
82 《天主教教理》,2360
83 同上,1654
84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8
33

4.5 Page 35

▲back to top
妇彼此交付的核心而来的结晶与实现。」85 孩子并不是处于末梢,而是夫妇在相爱之
初已应考虑的,是不能摈弃的重要部分,否则这爱将变得面目全非。自相爱之始,这
爱的关系便拒绝任何自我封闭的想法,而超越自身,向生育繁衍开放。因此,即使实
际 上 夫 妇 因 各 种 原 因 未 能 生 儿 育 女 , 夫 妇 的 性 行 为 也 不 应 排 除 这 意 义 。 86
81. 孩子理应由这爱而诞生,而不是藉其它方法,因为「婴儿不是该有的,而是恩赐
的」87,乃是「来自其父母出于夫妇之爱的行动」。88 这是因为「根据创世工程,男女
的夫妇之爱与传递生命是为彼此而存在(参阅:创 1:27-28)。如此,创造主让男女分
享祂的创世工程,同时使他们成为传递天主之爱的工具,让他们借着生育繁殖,肩负
人 类 的 未 来 。」 89
82. 主教会议神长指出:「显然,有一种思想不断蔓延,那就是把生育繁殖贬低为个人
或夫妇的人生计划中,一个可变的因素。」90 教会的训导是为「帮助夫妇圆满、和谐
和 自 觉 地 活 出 夫 妇 的 共 融 ,并 履 行 生 育 繁 殖 的 责 任 。我 们 应 回 顾 真 福 教 宗 保 禄 六 世 的
《人类的生命》通谕。他在通谕中强调,当我们衡量各种调节生育的方法是否合乎道
德 时 , 必 须 尊 重 人 的 尊 严 。( … … ) 领 养 子 女 及 提 供 寄 养 服 务 亦 能 表 达 婚 姻 生 活 特 有
的丰盈。」91 教会怀着感激之情,「支持那些接纳、养育和关爱残疾子女的家庭。」92
83. 有鉴于此,我必须指出:家庭若是生命的圣所,是孕育生命和关顾生命的场所,
85 《天主教教理》,2366
86 参阅:教宗保禄六世,《人类的生命》通谕(1968 7 25 日),11-12:《宗座公报》601968),488-489
87 《天主教教理》,2378
88 信理部,《生命的恩赐》训示(1987 2 22 日),II:8:《宗座公报》801988),97
89 《总结报告》2015 年,63
90 《总结报告》2014 年,57
91 同上,58
92 同上,57
34

4.6 Page 36

▲back to top
那 么 当 生 命 在 家 庭 遭 受 摈 弃 或 摧 残 ,就 会 产 生 令 人 疾 首 痛 心 的 矛 盾 。人 的 生 命 是 何 等
尊 贵 ,在 母 腹 成 长 的 无 辜 胎 儿 亦 有 不 能 剥 夺 的 生 存 权 利 ,任 何 人 即 使 宣 称 拥 有 身 体 的
自主权,也不能作出终止小生命的决定,因为生命有其本身的意义,绝不能被视为另
一 个 人 的 「 财 产 」。 家 庭 保 护 任 何 阶 段 的 生 命 , 包 括 临 终 的 生 命 。 因 此 ,「 医 疗 机 构 的
工作人员应记得,他们有『良心异议』的道德义务。同样,教会不仅迫切地坚持人拥
有自然死亡的权利,而拒绝让侵略性的治疗和安乐死介入自然死亡的过程,而且「坚
决 反 对 死 刑 」。 93
84. 主教会议神长亦强调:「今天家庭面对的其中一个重大挑战,无疑就是教育子女;
因现今的文化环境和传媒强大的影响,教育子女更形费力和复杂。」94 「教会在支持
家庭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角色,由基督徒入门开始,通过各种团体支持他们。」95
时 , 我 认 为 重 申 以 下 这 一 点 非 常 重 要 : 子 女 的 教 育 是 父 母 的 「 重 大 职 责 」, 也 是 他 们
的「首要权利」。96 这并非纯粹是某种工作或重担,而是父母基本和不能剥夺的权利,
父母应捍卫这权利,而且谁也不能将之剥夺。政府提供的教育课程是辅助性质,支持
父 母 履 行 他 们 不 能 推 诿 给 别 人 的 角 色 ;父 母 有 自 由 选 择 教 育 模 式 的 权 利 ,选 取 优 质 和
可负担的课程,让子女接受符合父母信念的教育。学校并非为替代父母,而是作为父
母 的 补 足 。 这 是 基 本 的 原 则 :「 所 有 其 它 参 与 教 育 的 人 只 能 以 父 母 的 名 义 履 行 责 任 ,
并获得父母的许可,而且应获得他们若干程度的授权。」97 然而,「家庭与社会、家庭
与 学 校 之 间 出 现 了 裂 缝 ;今 天 的 教 育 协 议 已 经 瓦 解 ,以 致 社 会 与 家 庭 之 间 在 教 育 方 面
的 合 作 关 系 陷 入 危 机 。」 98
93 《总结报告》2015 年,64
94 《总结报告》2014 年,60
95 同上,61
96 参阅:《天主教法典》,1136;参阅:《东方教会法典》,627
97 宗座家庭委员会,《人类性的真理与真谛》(1995 12 8 日),23
98 要理讲授(2015 5 2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5 21 日,第 8 页。
35

4.7 Page 37

▲back to top
85. 教会蒙召借着推行合适的牧灵工作,与父母合作,协助他们履行教育使命。教会
必 须 时 刻 帮 助 父 母 认 清 自 己 的 角 色 ,让 他 们 明 白 在 领 受 婚 姻 圣 事 后 ,他 们 已 成 为 子 女
教 育 的 执 行 者 。 借 着 教 育 子 女 , 父 母 建 立 教 会 99, 从 而 领 受 了 天 主 赋 予 的 召 叫 。 100
家庭与教会
86. 「怀着欢欣和极大的安慰,教会仗赖那些忠于福音教导的家庭,不断鼓励他们,
也感谢他们所作的见证。实在,因着他们的见证,人们得以相信婚姻的美好,相信这
不 可 拆 散 和 终 身 不 渝 的 关 系 。『 家 庭 犹 如 一 个 小 教 会 』(《 教 会 宪 章 》 11)。 在 家 庭 内 ,
各 成 员 体 会 共 融 的 关 系 日 渐 成 熟 ,这 是 一 种 教 会 生 活 的 经 验 ,并 因 着 恩 宠 反 映 了 至 圣
圣 三 的 奥 秘 :『 人 在 家 庭 里 学 习 工 作 的 劳 苦 和 喜 乐 、 兄 弟 之 爱 、 慷 慨 宽 恕 之 道 , 甚 至
常 常 宽 恕 , 特 别 是 透 过 祈 祷 和 生 命 的 奉 献 , 去 钦 崇 天 主 』(《 天 主 教 教 理 》 1 6 5 7)。」 101
87. 教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大家庭,这些家庭教会的生活不断滋养整个教会。「每个
家庭都借着婚姻圣事,成为惠及教会的事物。由此看来,探讨家庭与教会之间的相互
关系,为这个时代的教会将极有帮助。教会惠及家庭,家庭也惠及教会。保护主藉由
婚 姻 圣 事 所 赐 予 的 , 不 仅 是 个 别 家 庭 的 责 任 , 也 是 整 个 基 督 信 仰 团 体 的 责 任 。」 102
88. 在家庭活出的爱,为教会生命提供持久不断的力量。「婚姻的结合意义时刻提醒我
们,这爱会不断增长和深化。夫妇在爱中结合,体验父职、母职的美好,互相分享他
们的计划和努力、期盼和忧虑,并学习互相照顾、彼此宽恕。在这爱内,他们庆祝欢
乐 的 时 刻 , 且 在 人 生 的 艰 苦 时 期 互 相 扶 持 。( … … ) 这 种 无 条 件 的 彼 此 交 付 所 呈 现 的
99 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38:《宗座公报》741982),129
100 参阅:于罗马教区大会致词(2015 6 1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15-16
日,第 8 页。
101 《总结报告》2014 年,23
102 《总结报告》2015 年,52
36

4.8 Page 38

▲back to top
美,新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乐,对家庭里由幼儿至长者各成员所表达的关爱等等,都
是响应家庭圣召所结出的一些美果──对家庭圣召的响应藉此显得独一无二和无可
取代」103 ,不止为教会,为社会整体亦然。
103 同上,49-50
37

4.9 Page 39

▲back to top
第四章
婚姻之爱
89. 若不谈情论爱,上文所说的依然不足以表达福音有关婚姻与家庭的讯息。除非
我 们 鼓 励 夫 妇 和 家 庭 不 断 增 长 、巩 固 和 深 化 他 们 的 爱 ,否 则 我 们 无 法 提 倡 忠 贞 不 渝 和
彼 此 交 付 的 关 系 。事 实 上 ,婚 姻 圣 事 的 恩 宠 首 先 是「 为 使 夫 妇 间 的 爱 情 更 趋 完 美 」。104
这 段 经 文 也 适 用 于 婚 姻 与 家 庭 :「 我 若 有 先 知 之 恩 , 又 明 白 一 切 奥 秘 和 各 种 知 识 ; 我
若有全备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我若把我所有的财产
全施舍了,我若舍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没有爱,为我毫无益处」(格前 13:2-3)。然而,
「 爱 」 是 今 天 最 常 用 , 也 最 被 滥 用 的 一 个 字 。 105
日常生活的爱
90. 在圣保禄所写的「爱的真谛」赞歌中,我们可找到一些真爱的特质:
「爱是含忍的,
爱是慈祥的,
爱不嫉妒,
不夸张,
不自大,
不作无礼的事,
不求己益,
不动怒,
不图谋恶事,
104 《天主教教理》,1641
105 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2005 12 25 日),2:《宗座公报》982006),218
38

4.10 Page 40

▲back to top
不以不义为乐,
却与真理同乐: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格前 13:4-7
爱是夫妇之间,以及夫妇与子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和培养的。因此,细想这
篇经文每一句话的意义,并尝试应用在每个家庭的实际生活之中,将极有帮助。
爱是含忍的
91. 经文首先说爱是「含忍」(makrothyméi)的,其正确翻译不仅是「忍受一切」,因
为第 7 节已有这个意思。我们可以从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了解这个字的真义。旧约描写
天主「缓于发怒」(出 34:6;户 14:18)。那是指不会冲动行事,避免责难别人。这是
盟约之主的特点,祂呼召我们效法祂,即使在家庭生活上亦然。保禄选用了这个字,
我们阅读这篇经文,应以智慧篇作对照(参阅:智 11:2412:215-18)。智慧篇颂扬
天主的宽忍,给罪人悔改的机会,但祂的威能不减,且彰显于其慈悲的作为。天主的
「含忍」流露于祂对罪人的慈悲,亦展现了祂真正的权能。
92. 忍耐不是任由别人虐待我们或侵犯我们的身体,或容忍别人任意利用我们。每当
我 们 要 求 人 与 人 的 关 系 应 当 是 尽 善 尽 美 的 ,以 为 人 应 当 是 完 美 无 瑕 ,或 是 自 我 中 心 地
盼望事事顺心如意,问题就出现了。若是这样,一切都会使我们失去耐性,凡事都会
使我们心生怒火。要是不培养忍耐,就会时常找借口发怒,最后成为难相处和孤僻的
人 , 无 法 控 制 内 心 的 冲 动 , 使 家 庭 沦 为 战 场 。 因 此 , 天 主 的 圣 言 劝 诫 我 们 说 :「 一 切
毒辣、怨恨、忿怒、争吵、毁谤以及一切邪恶,都要从你们中除掉」(弗 4:31)。为使
忍 耐 在 内 心 扎 根 ,我 们 应 明 白 到 其 它 人 也 有 权 按 他 们 的 本 来 面 貌 ,与 我 一 起 活 在 世 上 。
即使他们惹我讨厌,妨碍我的计划,他们的行为或想法令我困扰,他们与我期望的完
39

5 Pages 41-50

▲back to top

5.1 Page 41

▲back to top
全不同,也没有关系。爱总是伴随深挚的同理心,以至即使对方待人处事的方式与我
所期望的有所不同,也会接受这个人是这世界的一部分。
慈祥的态度
93. 保禄接着说爱是「慈祥」的(chrestéuetai)。在整本圣经,这个字只见于此处。它
衍生自 chrestós ──善良和行善的人。根据经文严谨的平行结构,这个字有补充的作
用 。 保 禄 是 要 阐 明 ,「 含 忍 」 不 是 全 然 被 动 的 态 度 , 而 有 其 主 动 性 , 是 人 与 人 之 间 充
满 动 态 和 创 意 的 互 动 ,指 出 有 爱 的 人 会 伸 出 援 手 ,扶 持 别 人 。因 此 ,爱 被 译 为「 慈 祥 」
的。
94. 在整篇经文中,我们可见保禄有意强调爱不只是某种感觉。他愿意我们在理解爱
的 意 义 时 , 遵 循 希 伯 来 文 的 「 爱 」 这 个 动 词 的 本 义 — — 「 行 善 」。 如 圣 依 纳 爵 罗 耀
拉所说:「爱更是在行动上彰显,言语其次。」106 如此,爱显得繁密茂盛,使我们得
以体验施予的喜乐,以及慷慨的自我交付是何等高贵伟大,以至我们不问回报,而只
想付出与服事。
摆脱嫉妒之苦
95. 「嫉妒」(zelói)是与爱相违的态度,我们应予摒弃,也就是说在爱内不可能因别
人的益处而不满(参阅:宗 7:917:5)。嫉妒是因别人获得益处而忧伤,这表示我们
不在乎别人的幸福,因为我们只顾自己的好处。爱使人超越自我,嫉妒则使人以自我
为中心。真正的爱驱使我们欣赏别人的成就,而不会视之为威胁。爱使我们摆脱嫉妒
之苦,而体会到每一个人都获得不同的恩赐,踏上不同的人生旅程。如此,爱促使我
们努力寻找自己的幸福之路,也让别人找到他们的幸福。
106 依纳爵罗耀拉,《神操》,「达至爱的默观」(Contemplation to Attain Love),230。中文版:乔治刚斯(George
E. Ganss, S.J.),郑兆沅译,《神操新译本刚斯注释》,光启,2001 年,第 121 页。
40

5.2 Page 42

▲back to top
96. 说到底,爱就是要实行天主的法律最后的两条诫命:「不可贪你近人的房舍。不可
贪恋你近人的妻子、仆人、婢女、牛驴及你近人的一切」(出 20:17)。爱使我们真诚
地欣赏每一个人,认清各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如果我爱这个人,就会以天父的目
光看待对方;祂赐我们万物,「供给我们享用」(弟前 6:17),而我们领受祂的恩赐,
并 为 此 满 心 喜 悦 。这 根 深 柢 固 的 爱 也 驱 使 我 反 对 资 源 不 均 所 造 成 的 不 义 ,并 确 保 那 些
遭受社会排斥的人能够生活愉快。这不是嫉妒,而是追求公平。
不夸张、不自大
97. 保禄紧接说爱「不夸张、不自大」。这里的「夸张」(perpereúetai)意指虚荣心,
渴望在人前高人一等,锋芒毕露,甚至傲气凌人。有爱的人不仅会避免自吹自擂,而
且 会 设 身 处 地 替 人 着 想 , 不 会 争 取 成 为 焦 点 。「 自 大 」( physioútai ) 的 意 思 十 分 相 近 ,
因 为 经 文 的 意 思 是 指 爱 不 自 高 自 大 。 按 字 面 解 释 , 这 是 指 不 会 在 人 前 「 膨 胀 」, 但 更
深层的意思是指不只执着于炫耀自己,并且与现实脱节。有些人以为自己很「属灵」
或 「 博 学 」, 自 以 为 是 。 保 禄 也 在 其 它 经 文 运 用 这 个 字 , 例 如 他 说 :「 知 识 只 会 使 人 傲
慢自大,爱德才能立人」(格前 8:1)。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些人以为自己懂的比人多,
就觉得自己很伟大,因而对人诸多要求,也企图掌控别人。然而,真正使我们伟大的
是爱,我们因此关顾和扶助弱势的人。保禄也抨击那些「傲慢自大」的人(参阅:格
4:18),他认为这些人说的只是空言,而缺乏圣神的「德能」。(参阅:格前 4:20
98. 基督徒应以这样的态度,对待那些接受信仰培育较少,或是信德较薄弱的家人,
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情况刚好相反:家里那些理应较成熟的成员反而骄傲自大、
难以忍受。谦逊是爱的表现之一。如要从内心发出的体谅、宽恕和服事别人,必须治
好 骄 傲 ,培 养 谦 逊 。耶 稣 提 醒 门 徒 说 ,在 一 个 重 视 权 力 的 世 界 ,每 人 都 企 图 操 控 别 人 ,
「在你们中却不可这样」(玛 20:26)。基督信仰中的爱不会使人感到优越,并渴望宣
示 自 己 的 权 力 , 这 爱 的 思 维 是 :「 谁 若 愿 意 在 你 们 中 为 首 , 就 当 作 你 们 的 奴 仆 」( 玛
41

5.3 Page 43

▲back to top
20:27)。 在 家 庭 生 活 中 , 不 应 存 在 操 控 别 人 , 或 互 相 竞 争 的 思 维 ─ ─ 看 谁 是 最 聪 明 或
最 强 , 这 样 的 思 维 会 摧 毁 爱 。 圣 伯 多 禄 的 劝 诫 也 适 用 于 家 庭 :「 大 家 都 该 穿 上 谦 卑 作
服装,彼此侍候,因为『天主拒绝骄傲人,却赏赐恩宠于谦逊人。』」(伯前 5:5
和蔼可亲
99. 有爱的人亦应表现温良,那是 aschemonéi 所指的意思。保禄是指有爱的人不会表
现 无 礼 ,态 度 恶 劣 。反 之 ,爱 的 处 事 方 法 和 言 行 举 止 都 是 可 亲 的 ,不 会 显 得 刻 薄 无 情 ,
不 愿 使 人 受 苦 。 谦 恭 有 礼 「 是 情 感 和 公 正 无 私 的 学 校 」, 要 求 人 们 「 陶 冶 其 思 想 和 感
官,学习怎样聆听,怎样说话,有时也要学习保持缄默。」107 可亲的态度不是基督徒
可 舍 可 取 的 ,而 是 爱 的 基 本 要 求 之 一 ,每 一 个 人 都「 应 该 和 悦 地 与 别 人 在 一 起 生 活 」。
108 在日常生活中,「如要投入另一个人的生活,即使对方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 们 也 必 须 表 现 温 柔 ,不 要 采 用 侵 略 的 方 式 ,这 有 助 获 取 对 方 的 信 任 和 尊 重 。( … … )
此 外 ,越 是 亲 密 和 深 挚 的 爱 ,越 是 要 求 我 们 尊 重 对 方 的 自 由 ,静 待 对 方 敞 开 心 扉 。」109
100. 为了与人真诚相待,必须以温柔可亲的目光注视别人。如果心里悲观,或许是因
个人心结使然,而只注目于别人的缺点和过犯,就不可能流露这样的目光。温柔可亲
的目光有助我们不要过分注意对方的限度,尽管彼此不同,仍能互相包容,为共同目
标而团结一致。亲切的爱能建立连系,培养关系,建构新的人际网络,建造坚固的社
会架构。如此,爱日趋牢固,因为人与人之间若是缺乏归属感,我们将无法持守对别
人的委身;结果所有人只会追求自己的便利,无法与人一起生活。反社会的人认为其
它 人 的 存 在 只 为 满 足 其 需 要 ,因 此 他 们 的 说 话 不 会 流 露 亲 切 的 爱 。有 爱 的 人 说 话 会 带
来鼓励、心安、力量、慰藉和激励。耶稣也说这样的话:「孩子,你放心!」(玛 9:2);
107 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两道火焰》(La llama doble),巴塞隆拿,1993 年,35
108 圣多玛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一一四题,第二节,释疑 1
中华道明会/碧岳学社。
109 要理讲授(2015 5 13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5 14 日,第 8 页。
42

5.4 Page 44

▲back to top
「你的信德真大!」(玛 15:28);「起来!」(谷 5:41);「平安回去罢!」(路 7:50);「不
必害怕!」(玛 14:27)。祂说的话不会侮辱别人、使人忧伤或忿怒,也不会轻蔑别人。
我们也要学习在家庭里,像耶稣一样亲切地说话。
大方舍弃
101. 我们常说,若要爱人,先要爱己。然而,这篇赞歌指出,爱是「不求己益」的,
意 思 是「 不 追 求 属 于 自 己 的 事 物 」。这 也 可 见 于 另 一 篇 经 文 :「 各 人 不 可 只 顾 自 己 的 事 ,
也该顾及别人的事」(斐 2:4)。面对圣经如此清晰的指引,我们应避免视爱己为最崇
高的行动。爱己可理解为我们应具备的心理条件,因为若是无法爱己,将难以爱人:
「虐待自己的,怎能善待他人?没有比吝啬而自残的人,更为卑劣。」(德 14:5-6
102. 圣多玛斯阿奎那解释说:「爱比受爱更适合于爱德。」110 事实上,「爱(子女)
至深的母亲,她们追求爱,胜过追求受爱。」111 因此,爱可以超越公义,无条件的不
断流溢:「借出,不要再有所希望」(路 6:35)。最伟大的爱是为别人「舍掉性命」(参
阅:若 15:13)。这种使我们无条件地彻底交付自我的慷慨大方,是否可能呢?这当然
是可能的,因为这是福音提出的要求:「你们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分施。」(玛 10:8
不怒从中来
103. 这篇赞歌的第一句邀请我们保持忍耐,不要对别人的软弱或过失立即表示不满,
而 接 下 来 出 现 的「 动 怒 」( paroxýnetai)一 词 ,是 指 因 外 来 刺 激 而 内 心 感 到 忿 怒 。这 是
指内心一种激烈的反应,某种隐藏的怒意,使我们在别人面前处于防御状态,犹如对
方是讨厌的敌人,而避开他们。让这种敌对的态度在内心滋长是没有益处的,只会带
来不安,最后使我们孤立。当忿怒驱使我们抵抗不义,这是正当的;但当忿怒渗透我
110 圣多玛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二十七题,第一节,释疑 2
111 同上,第一节。
43

5.5 Page 45

▲back to top
们所有待人处事的态度,却百害而无一利。
104. 福音邀请我们看看自己眼中的大梁(参阅:玛 7:5)。身为基督徒,我们不应忘
记,圣经不断告诫我们别心存怒火:「你不可为恶所胜,反应以善胜恶」(罗 12:21)。
「我们行善不要厌倦」(迦 6:9)。我们或会心里动怒,但不一定要顺从怒气,并让忿
怒 成 为 惯 常 的 态 度 :「 你 们 纵 然 动 怒 ,但 是 不 可 犯 罪 ;不 可 让 太 阳 在 你 们 含 怒 时 西 落 」
(弗 4:26)。因此,必须在一天结束之前,与家人和好。「应怎样与人和好?要下跪谢
罪吗?不必这样!只须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表示心意,一家人便会和好如初
了。只须轻抚对方,甚至不必说话。但必须在一天结束前,与家人和好。」112 当有人
困 扰 我 们 ,我 们 心 里 首 先 应 感 恩 , 为 对 方 设 想 ,呼 求 天 主 解 救 和 医 治 他 们 。「 要 祝 福 ,
因为你们原是为继承祝福而蒙召的」(伯前 3:9)。如有必要对抗邪恶,我们要挺身
而出;但无论任何时候,必须摒弃内心的暴力。
宽恕
105. 当我们容许这样的负面感受渗透五内,就会在心里酝酿怨恨。「不图谋恶事」(ou
logízetai to kakón)是指「不记仇怀恨」。怨恨的反面是宽恕,积极的宽恕,尝试体谅
别 人 的 软 弱 , 找 原 谅 他 们 的 理 由 , 效 法 耶 稣 说 :「 父 啊 ! 宽 赦 他 们 吧 ! 因 为 他 们 不 知
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 23:34)。然而,人们往往倾向找出对方更多的过失,想象他
们作了许多恶事,认为别人心怀恶意,以致怨恨不断滋长扎根。如此,夫妇的任何过
错 都 会 有 损 爱 的 关 系 和 家 庭 的 安 稳 。有 时 候 ,问 题 在 于 把 每 一 个 问 题 都 看 得 同 样 严 重 ,
这 会 使 我 们 对 别 人 的 缺 点 过 分 严 苛 ,以 至 于 不 再 是 适 当 地 行 使 自 己 的 权 利 ,或 以 正 当
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是执意报复。
106. 当我们受到冒犯或感到失望,宽恕依然是可能的,也是应当做的事,但没有人说
112 要理讲授(2015 5 13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e),2015 5 14 日,第 8 页。
44

5.6 Page 46

▲back to top
是 容 易 的 。事 实 是「 唯 有 借 着 伟 大 的 牺 性 精 神 ,才 能 维 系 家 庭 的 共 融 ,使 之 臻 于 完 善 。
事实上,这共融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慷慨开放,愿意彼此体谅、包容、宽恕、和好。
没有任何家庭会不明白自私、不和、紧张和冲突会猛烈地侵害家庭的共融,有时候甚
至 使 之 遭 受 重 创 : 因 此 家 庭 生 活 出 现 许 多 不 同 形 式 的 分 裂 。」 113
107. 今天,我们明白如要宽恕别人,先要认识和宽恕自己,这是一种释放的经验。我
们的过失或亲人的批评,往往使我们再不懂得爱自己。我们因此疏远别人,避免与人
亲近,对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并借着归咎别人感到虚妄的慰藉。我们应在祈祷中检视
自己的过去,接受自己和自身的局限,甚至宽恕自己,好能宽恕别人。
108.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先要体验天主的宽恕,藉天主的恩宠而非个人的功劳成义。
我 们 体 验 到 那 超 越 我 们 所 有 工 作 的 爱 ,这 爱 时 常 给 我 们 新 的 机 会 ,不 断 提 升 和 鼓 励 我
们。如果我们相信天主的爱是无条件的,圣父的爱是不能买卖的,那么我们的爱将超
越一切,因而能够宽恕别人,甚至是宽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否则,我们在家庭生活
中,再不能互相体谅、支持和鼓励,而导致家人关系紧张,互相报复。
与人同乐
109. 「幸灾乐祸」(chaírei epì te adikía)是指某种潜入人心深处的负面想法,就是因
别 人 遭 遇 不 义 而 心 里 高 兴 的 恶 毒 态 度 , 但 紧 接 的 一 句 表 达 了 相 反 的 意 思 :「 与 真 理 同
乐」(sygchaírei te aletheía)。换言之,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尊严获得肯定,他们的能力
和成就获得欣赏,我们会因他们的益处而欢欣。为某些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们
只会与人比较和竞争,甚至这样与配偶相处,因对方的失败而暗喜。
110. 当有爱的人能够造福他人,或是看到别人万事顺遂,他就会感到高兴,从而光荣
113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21:《宗座公报》741982),106
45

5.7 Page 47

▲back to top
天主,因为「天主爱乐捐的人」(格后 9:7)。上主特别喜爱那些为别人的幸福而欢乐
的人。如果不学习为别人的益处而欢欣,而只是注目于自己的需要,那么生活将会缺
乏喜乐,因为如耶稣所说:「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宗 20:35)。家庭必须常是分享快
乐的地方:任何成员遇上快乐的事,都相信家人必会与他同乐。
凡事包容
111. 在保禄的清单中,最后的四句都是「凡事……」。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
望,凡事忍耐。如此,他强调爱是动态的,能够挑战主流文化,应付任何威胁。
112. 首先,保禄说爱「凡事包容」(panta stégei)。这有别于「不图谋恶事」,而是与
言 语 有 关 , 可 以 解 作 对 别 人 的 缺 点 「 保 持 缄 默 」。 这 意 味 着 不 要 妄 下 判 断 , 并 控 制 自
己的冲动,不要作出严厉苛刻的判断:「你们不要判断,你们也就不受判断」(路 6:37)。
虽 然 这 不 是 我 们 惯 常 的 说 话 方 式 , 但 圣 经 提 出 这 样 的 要 求 :「 弟 兄 们 , 你 们 不 要 彼 此
诋毁」(雅 4:11)。诋毁别人是为抬举自己,发泄怨恨和嫉妒,而不理会所造成的伤害。
我 们 时 常 忘 记 中 伤 别 人 是 大 罪 ,是 对 天 主 严 重 的 冒 犯 ,因 为 这 会 严 重 损 害 别 人 的 声 誉 ,
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圣经对于控制言语提出严格的要求,指出舌头是「不义
的世界」,「玷污全身,燃烧生命的轮子」(雅 3:6)。它是「不止息的恶物,满含致死
的毒汁」(雅 3:8)。舌头可用作「诅咒那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人」(雅 3:9),但爱促
使我们顾全别人的名声,甚至是仇敌的名声。在维护天主的律法时,我们不要忘记这
爱的要求。
113. 彼此相爱相属的夫妇必会为对方说好话,尝试展现对方美好的一面,而不注目于
其软弱和过失。在任何时候,他们宁愿缄默不语,也不愿损害对方的名声。这不是表
面的行为,而是诚于中形于外的行动;这亦非避重就轻,假装看不到对方的问题和弱
点,而是能够保持心胸广阔,从对方的角度体谅这些软弱和过失,明白到这些缺失并
不构成对方整个人。在关系上有不如意的事情,并不代表整个关系不好。我们应坦然
46

5.8 Page 48

▲back to top
接受:每一个人都是光明与黑暗纵横交贯的个体。对方不只是那些使我烦恼的事,绝
不 止 于 此 。因 此 ,我 不 要 求 对 方 的 爱 十 全 十 美 才 欣 赏 它 。我 爱 的 是 对 方 的 真 貌 和 潜 力 ,
以及其所有局限。然而,即使对方的爱有其缺陷,也不表示这爱是不真实和虚假的。
他的爱是真实的,但有其局限,亦有其世俗的一面。如果我期望过高,早晚会发现对
方不能扮演神明的角色,也无法满足我所有的需要。有爱的人会包容缺陷,面对所爱
的人表现的缺点,懂得保持沉默。
凡事相信
114. 「凡事相信」(panta pisteúei)。根据经文的上下文,不应把「相信」理解为超性
的「 信 德 」,而 应 是 现 世 的「 信 任 」。这 不 只 是 说 不 要 常 常 怀 疑 对 方 在 撒 谎 或 有 所 欺 瞒 。
这基本的信任让我们看到天主的光在黑暗中照耀,就如在灰烬下烧得通红的火炭。
115. 这样的信任使自由的关系成为可能的。我们不需要控制对方,或是密切监视他的
每一步,以防他逃离自己的掌心。有爱的人懂得信任,让其它人自由生活,不会试图
控制、拥有和操控一切。这样的自由给予自主的空间,使我们对世界和新的经验保持
开放,亦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深厚,而不会自我封闭,局限在小圈子里。如此,夫妇
能够在家庭以外有所学习和领会,并彼此分享其中的喜乐。与此同时,这样的自由使
夫妇得以真诚相待,因为当我们知道对方信任自己,并欣赏自己的美善,我们便会完
全流露真我,毫不隐藏;可是,当我们感到对方时常怀疑自己,不懂体谅,也没有付
出无条件的爱,那么我们便想保留一些秘密,隐藏自己的缺失和弱点,戴上一副假面
具。反之,当家庭弥漫着爱和信任,那么不论遇上任何事情,家人依然彼此信任,各
人因而愿意展现真正的自我,自然而然地摈弃欺诈、虚假和谎言。
凡事盼望
116. 凡事盼望(panta elpízei)意指不会对未来感到绝望。承接之前的经文,这一句
47

5.9 Page 49

▲back to top
的 意 思 是 对 别 人 的 改 变 怀 有 希 望 ,总 是 盼 望 他 们 会 逐 渐 成 熟 ,其 美 善 终 有 一 天 如 花 盛
放,其潜能会在某天发芽成长。这不是说现世的一切都可以改变,而是意味着接受一
些 与 期 望 不 符 的 事 物 。天 主 可 能 会 以 某 人 的 曲 线 划 出 直 线 来 ,并 让 我 们 从 世 上 未 能 克
胜的恶获得益处。
117. 我们应了解这希望的完整意义,因为这包括对来世的确定。每一个人尽管有其弱
点,也蒙召进入天国的圆满。在那里,经基督的复活所转化后,各种软弱、黑暗和缺
失都会消逝。人的真我将辉煌闪耀,散发美善的光华。这有助我们在现世的各种困难
中,以超性的目光,并怀着希望,默观每一个人,期望他们将来在天国臻于圆满,尽
管现在这圆满依然是不可见的。
凡事忍耐
118. 凡事忍耐(panta hypoménei)意指积极地忍受各种逆境,即使面对不利的环境,
依然保持坚定。这不只是忍受令人困扰的事情,而具有更广阔的意义:灵活的韧力,
坚持不懈,以及克服任何挑战的能力。这是坚定不移的爱,即使有时看不到坚持的理
由,也表现顽强的壮志豪情,发挥抵抗任何逆境的力量,以及执意择善。我想起马丁
路德金的话。尽管他面对严重的迫害和羞辱,依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手足情谊:
「 恨 意 最 深 的 人 ,有 其 善 良 之 处 ;恨 意 最 深 的 国 家 ,有 其 善 良 之 处 ;恨 意 最 深 的 种 族 ,
亦有其善良之处。当你注视每一个人的面容,而能够从中看到信仰所说的『天主的肖
像 』, 那 么 不 论 发 生 什 么 事 , 你 已 经 开 始 爱 这 些 人 了 。 不 管 他 们 做 了 什 么 事 , 你 也 在
他 们 身 上 看 到 天 主 的 肖 像 。 有 些 美 善 是 无 可 否 认 的 ( … … )。 另 一 个 爱 仇 敌 的 方 法 是
这 样 的 : 当 打 倒 仇 敌 的 机 会 出 现 ,你 决 定 不 会 这 样 做 ( … … )。 当 你 提 升 至 爱 的 层 次 ,
体验爱的美善和力量,你只想打倒邪恶的体制。你爱那些受困于这体制的人,而想打
倒 这 个 体 制( … … )。为 恨 而 恨 只 会 加 深 仇 恨 , 使 世 上 的 邪 恶 更 强 大 。 我 出 手 伤 害 你 ,
你 还 手 , 然 后 我 再 出 手 , 你 又 再 还 手 ( … … )。 这 样 冤 冤 相 报 , 将 会 没 完 没 了 。 在 某
个时刻,总要有人醒觉,而这才是最强的人。强人有能力粉碎仇恨的循环,恶的循环
48

5.10 Page 50

▲back to top
( … … )。 总 要 有 人 怀 有 信 德 和 道 德 勇 气 , 粉 碎 这 恶 性 循 环 , 在 世 间 灌 注 强 大 有 力 的
爱。」 114
119. 在家庭生活中,必须培养这股爱的力量,帮助我们抵抗各种威胁家庭生活的凶恶。
有 爱 的 人 不 怀 恨 在 心 ,不 会 轻 蔑 他 人 ,也 不 会 企 图 伤 害 别 人 或 报 复 。基 督 信 仰 的 理 想 ,
尤 其 是 对 家 庭 的 理 想 ,就 是 始 终 是 爱 。举 例 说 ,有 些 人 为 保 护 自 己 免 受 配 偶 暴 力 伤 害 ,
迫不得已与对方分开,但夫妇之爱依然驱使他们顾念对方,在患病、受苦或忧伤的时
刻,通过别人施以援手。这些人的态度实在值得敬佩。这也就是爱,始终如一。
在夫妇的爱内成长
120. 我们探讨过圣保禄的赞歌后,已作好准备进一步论述夫妇之爱。这是使夫妇结合
的 爱 115, 并 获 得 婚 姻 圣 事 的 圣 化 、 滋 养 和 光 照 。 这 是 「 情 感 的 合 一 」 116, 是 属 灵 的 ,
是自我奉献的,但也兼备友谊的温柔和欲爱的激情,且在情感和激情冷却后,依然持
久不断。教宗碧岳十一世教导说:夫妇之爱渗透婚姻生活的各种义务,且在基督信仰
的婚姻中占有首要的位置。117 事实上,这强大的爱乃圣神所倾注,反映了基督与世
人 牢 不 可 破 的 盟 约 ; 祂 彻 底 交 付 自 己 , 且 死 在 十 字 架 上 , 使 这 盟 约 达 至 高 峰 :「 主 倾
注的圣神赐给我们新的心,使男人和女人能够彼此相爱,如同基督爱了我们一样。夫
妇 之 爱 达 到 他 们 内 心 所 指 向 的 圆 满 — — 夫 妇 的 爱 德 。」 118
114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于迪克斯特道浸信会教堂讲道词,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
Montgomery Alabama),1957 11 17 日。
115 圣多玛斯阿奎那称爱是「合一的力量」(vis unitiva)(《神学大全》第一册,第二十题,第一节,释疑 3),
这是借用了伪狄尼修(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的用语(《论圣名》De Divinis NominibusIV12PG3
709)。
116 圣多玛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二十七题,第二节。
117 教宗碧岳十一世,《圣洁婚姻》通谕(1930 12 31 日):《宗座公报》221930),547-548
11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13:《宗座公报》741982),94
49

6 Pages 51-60

▲back to top

6.1 Page 51

▲back to top
121. 婚姻是宝贵的标记,因为「当一男一女举行婚姻圣事,他们可说是『反映』了天
主;天主在他们身上铭刻祂的轮廓,以及祂的爱不可磨灭的本质。婚姻有如彰显天主
对我们的爱的圣像画。事实上,天主也是圣父、圣子和圣神三位的共融,在永恒中完
美地合而为一。这正是婚姻的奥秘:天主使夫妇俩在实质上结为一体。」119 这在日常
生活中产生具体的效果,因为夫妇「藉此圣事,获赋予一个真实和特有的使命,以至
他 们 得 以 从 简 单 平 淡 的 事 物 着 手 ,使 基 督 的 爱 成 为 有 形 可 见 的 ─ ─ 祂 爱 了 教 会 ,并 继
续 为 教 会 舍 弃 祂 的 生 命 。」 120
122. 然而,我们不应混淆不同层面的事情:不应在两个有限的人身上,加上巨大重担,
要他们完美重现基督与教会的结合,因为婚姻之为标记,包含「一个动态的过程,人
逐 步 整 合 天 主 的 恩 赐 而 慢 慢 向 前 迈 进 。」 121
一生一世,同甘共苦
123. 夫妇之爱是「最伟大的友谊」,122 仅次于那使我们与天主结合的爱。夫妇的结合
具备了友谊的所有特点,亦即寻求对方的益处、彼此依存、亲近、温柔和平稳,而且
像朋友一样经相处而变得相像。除此以外,婚姻亦是不可拆散和专一的,可见于夫妇
坚 定 地 共 同 分 享 和 建 立 人 生 。我 们 应 如 实 面 对 现 实 的 标 记 :相 爱 的 人 不 会 认 为 他 们 的
关系是短暂的;人深深地体验到结婚的喜乐,就不会认为这喜乐即将消逝;在充满爱
的婚姻中生活的人,即使婚姻有其脆弱的一面,也盼望婚姻关系历久不衰;子女不仅
盼 望 父 母 彼 此 相 爱 ,也 期 望 他 们 保 持 忠 诚 ,一 起 生 活 。从 上 述 和 其 它 类 似 的 标 记 可 见 ,
夫 妇 之 爱 本 质 上 朝 向 终 始 不 渝 的 境 界 。由 婚 姻 誓 词 成 就 的 结 合 不 仅 是 某 种 社 会 常 规 或
119 要理讲授(2014 4 2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4 4 3 日,第 8 页。
120 同上。
121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9:《宗座公报》741982),90
122 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驳异大全》第三册(Summa Contra Gentiles III),123;参阅:亚里
士多德(Aristotle),《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812ed. Bywater, Oxford, 1984, 174)。
50

6.2 Page 52

▲back to top
传统礼俗,也根植于人的自然倾向;为信友来说,那是在天主面前订立的盟约,必须
忠 诚 持 守 :「 上 主 是 你 与 你 青 年 时 所 娶 的 妻 子 之 间 的 证 人 。 她 虽 是 你 的 伴 侣 , 是 你 结
盟 的 发 妻 , 你 竟 对 她 不 守 信 义 。( … … ) 对 你 青 年 结 发 的 妻 子 不 要 背 信 。 上 主 以 色 列
的天主说:我憎恨休妻。」(拉 2:14-16
124. 倘若爱是软弱和残缺的,就无法接受婚姻是应面对的挑战──要求夫妇奋斗、重
生、更新和不断重新开始,直至死亡;这种爱无法维系深度委身的生活,而屈服于时
来 暂 去 的 文 化 , 妨 碍 成 长 的 过 程 。 然 而 ,「 只 有 认 识 到 一 个 超 越 我 们 的 构 想 和 事 业 的
计划,我们才有可能许诺永远相爱。这计划支持我们,使我们能够把整个未来交付给
所爱的人。」123 若要这份爱克服所有考验和保持忠贞不渝,我们需要恩宠来巩固和提
升 它 。 如 圣 罗 伯 博 敏 所 言 :「 一 男 一 女 结 合 于 专 一 和 不 可 拆 散 的 联 系 , 即 使 面 对 任
何困难,即使失去生儿育女的希望,也不会分开──如果没有一个伟大的奥秘存在,
这 事 不 可 能 成 就 。」 124
125. 婚姻亦是带有情欲色彩的友谊,但这情欲总是导向更稳固和亲密的结合,因为「婚
姻 并 不 只 是 为 传 生 而 设 立 的 」, 亦 为 让 夫 妇 恰 当 地 表 达 他 们 的 相 爱 之 情 , 并 让 这 爱 日
渐成长,臻于成熟。125 男女之间这特有的友谊具有一种完备特质,只见于夫妇的结
合。正因为这爱是完备的,这结合也是专一和忠信的,并对生儿育女保持开放态度。
夫妇彼此尊重,互相分享对方的一切,在性方面亦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也肯定
这 一 点 :「 这 爱 兼 备 神 性 和 人 性 的 特 质 , 导 引 夫 妇 自 由 地 彼 此 交 付 ; 这 交 付 可 见 于 夫
妇 间 的 柔 情 密 意 和 具 体 行 动 , 渗 透 他 们 俩 的 整 个 生 活 。」 126
123 教宗方济各,《信德之光》通谕(2013 6 29 日),52:《宗座公报》1052013),590
124 圣罗伯博敏(St. Robert Bellarmine),《论婚姻圣事》第一册(De sacramento matrimoniiI),2;引述于《辩
论集》第三册(DisputationesIII),53ed. Giuliano, Naples1858),778
125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50
126 同上,49
51

6.3 Page 53

▲back to top
喜乐与美
126. 在婚姻生活中,应培养爱的喜乐。当沉溺于追求愉悦,就会封闭自己,妨碍我们
寻找其它的满足。然而,喜乐会提高体验愉悦的能力,即使在难以感受愉悦的人生阶
段,亦会使我们得以从其它事物获得满足。为此,圣多玛斯阿奎那认为「喜乐」一
词是指更宽宏的心怀。127 婚姻的喜乐是在痛苦中仍能体验的。这喜乐意味着接受了
婚姻必然是混杂欢乐与辛劳、张力与憩息、困苦与释放、满足与渴求、烦恼与愉悦,
总 是 在 友 谊 之 路 迈 进 , 并 驱 使 夫 妇 互 相 照 顾 ,「 互 相 辅 助 、 彼 此 服 务 」。 128
127. 当朋友之间能够体察和欣赏对方的「崇高价值」,这友谊的爱称为「爱德」。129
就 是 对 方 的 「 崇 高 价 值 」, 那 不 是 指 身 体 或 心 理 方 面 的 吸 引 力 , 它 使 我 们 欣 赏 人 的 神
圣 ,而 不 会 感 到 非 得 要 拥 有 对 方 。在 一 个 消 费 主 义 盛 行 的 社 会 ,对 这 种 美 的 意 识 匮 乏 ,
以致喜乐消减。所有东西都可购买、拥有和消费,包括人在内。然而,温柔是一种爱
的 表 现 ─ ─ 使 人 摆 脱 自 私 的 占 有 欲 望 。温 柔 使 我 们 战 战 兢 兢 地 靠 近 别 人 ,怀 着 极 深 的
尊重,恐怕会伤害他人,或是剥夺他人的自由。爱一个人意味着静观和欣赏人的美和
神圣,视之超过自身的需要。这使我们追求别人的益处,即使对方不能属于我,或其
外 表 不 再 吸 引 , 甚 至 变 得 暴 躁 或 令 人 厌 烦 。「 人 之 所 以 白 施 恩 惠 于 另 一 人 , 是 因 为 他
爱 此 人 。」 130
128. 在爱中有关美的体验可见于「凝视」对方的目光,视对方本身为其追求的目标,
即使对方患病、年老、或失去吸引力亦然。欣赏的目光有重大意义,吝惜这样的目光
往往带来伤害。有时候,你的配偶和子女要做多少事,才得到你的注意?许多创伤和
127 参阅: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三十一题,第三节,释疑
3
128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8
129 参阅: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二十六题,第三节。
130 同上,第一一 O 题,第一节。
52

6.4 Page 54

▲back to top
问 题 都 是 因 为 我 们 不 再 看 看 身 边 的 人 。 这 也 造 成 家 庭 里 许 多 的 抱 怨 和 不 满 :「 我 先 生
不 会 看 看 我 , 就 像 我 是 隐 形 的 。」「 看 着 我 吧 , 我 在 跟 你 说 话 !」「 我 太 太 再 不 看 我 了 ,
只 顾 着 孩 子 。」「 家 里 没 有 人 关 心 我 , 他 们 甚 至 看 不 见 我 , 就 像 我 根 本 不 存 在 。」 爱 使
我们张开双眼,让我们看见,尤其是看见人的崇高价值。
129. 我们必须培养这凝望之爱所产生的喜乐。由于我们是为爱而受造的,我们知道分
享美物是最大的喜乐:「要施舍,也要收受,总要使你的心灵愉快」(德 14:16)。人生
最 大 的 喜 乐 莫 过 于 为 别 人 谋 求 福 祉 ,这 是 天 国 的 预 尝 。我 们 可 回 顾 电 影《 芭 比 的 盛 宴 》
欢 乐 的 一 幕 :慷 慨 的 厨 师 获 得 充 满 感 激 的 拥 抱 和 赞 美 :「 你 使 天 使 也 欢 欣 啊 !」当 我 们
为别人带来欢乐,看到他们过得快活,便会感到愉悦和安慰。这样的喜乐是手足情谊
的美果,不是凝望者的虚荣感,而是爱人者为被爱者的益处而欢欣,并把爱倾注在他
们身上,继而结出美果。
130. 另一方面,喜乐也在痛苦中更新。如圣奥思定所说:「战争中危险愈大,则凯旋
时快乐也愈甚。」131 夫妇一起受苦和奋斗后,体验到这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们藉此获
益,或是从中有所领会,或是因此而更懂得珍惜他们所拥有的。相爱的人共同付出极
大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如此深刻愉快的喜乐实在难能可贵。
为爱结合
131. 我要对青年说:当他们藉婚姻表达爱,这爱绝不会遭受任何危害。借着在婚姻制
度中互相结合,他们得以宣示其关系已趋稳定,且正在真实具体地迈向成熟。的确,
爱 不 只 是 口 头 承 诺 或 一 纸 婚 书 ,但 同 样 真 实 的 是 ,当 我 们 决 定 在 社 会 中 赋 予 婚 姻 可 见
的形式,并作出一些承诺,这显示婚姻何其重要,也显示夫妇彼此认真相待,并已克
服 不 成 熟 的 个 人 主 义 ,宣 示 他 们 彼 此 相 属 的 决 心 。缔 结 婚 姻 表 示 已 真 正 离 开 父 母 的 家 ,
建立其它亲密的关系,并在另一个人面前负起新的责任。这比随心所欲、只为互相满
131 奥思定(Augustine),《忏悔录》(Confessions),卷八,第三节,7PL 32752
53

6.5 Page 55

▲back to top
足的关系更有意义,后者是把婚姻视为个人的私事。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婚姻是一个
保障和夫妇彼此委身的方式,让爱得以迈向成熟,为使夫妇彼此的承诺会逐渐坚固、
实在和深化,同时也为使他们履行在社会上的使命。因此婚姻不是转瞬即逝的,而是
历久不衰,其本质源自人的本性和其社会性。婚姻也包含各式各样的义务,但这是由
爱延伸出来的,此爱是如此坚定和慷慨,以至能面对未来的危机。
132. 如此,选择婚姻是宣示一个真实和有效的决定,使两人的生命旅途转化为一,不
管 发 生 任 何 事 ,不 管 面 对 任 何 挑 战 ,依 然 坚 持 下 去 。这 公 开 作 出 的 爱 的 承 诺 是 严 肃 的 ,
因 此 不 能 是 仓 卒 的 决 定 ,也 不 能 将 之 无 限 期 拖 延 。委 身 于 专 一 和 终 身 的 关 系 总 是 牵 涉
风险,犹如一场大胆的赌博。拒绝作出这样的承诺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和斤斤计较
的表现,既没有承认对方的权利,也没有在社会中公开宣示这个人值得无条件的爱。
另一方面,真正相爱的人盼望在人前展示他们的爱。当夫妇在众人前缔结婚姻,藉以
表 达 他 们 的 爱 ,并 负 起 婚 姻 制 度 所 赋 予 的 义 务 ,这 样 做 是 展 示 和 保 障 了 夫 妇 之 间 无 条
件 和 毫 无 保 留 的 首 肯 。这 相 互 的 首 肯 表 示 他 们 总 是 彼 此 信 任 ,而 且 即 使 他 们 失 去 吸 引
力,或是遇上困难,或是当一些可带来愉悦或满足私利的新机会出现,也不会遭对方
背弃。
不断展现和增长的爱
133. 友谊之爱统整婚姻生活的所有层面,帮助家庭成员在不同阶段成长。因此,应不
断 培 养 有 助 表 达 这 爱 的 行 为 , 放 下 贪 欲 , 说 话 也 要 慷 慨 大 方 。 在 家 庭 里 ,「 有 三 句 话
是 不 可 少 的 。让 我 在 此 重 提 一 次 :『 请 』、『 谢 谢 』、『 对 不 起 』。这 三 句 话 非 常 重 要 !」132
「 在 家 庭 里 , 我 们 不 应 表 现 霸 道 , 而 应 问 :『 可 以 吗 ? 』; 在 家 庭 里 , 不 应 表 现 自 私 ,
而 应 学 习 说 :『 谢 谢 。』; 在 家 庭 里 , 当 察 觉 自 己 做 错 事 , 应 懂 得 说 :『 对 不 起 。』 那 么
132 于信德年向家庭朝圣团致词(2013 10 26 日):《宗座公报》1052013),980
54

6.6 Page 56

▲back to top
家庭必享有平安喜乐。」133 我们不要吝惜这些话,却要每天时常挂在口边,因为「即
使在家庭里,有时候夫妇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姊妹之间的沉默,也会显得沉
重。」134 然而,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有助每天保护和滋养这爱。
134. 这是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婚姻作为一种特殊的爱,必须不断迈向成熟,而圣
多 玛 斯 阿 奎 那 有 关 爱 德 的 论 述 也 适 用 于 婚 姻 :「 爱 德 以 其 本 身 方 面 来 说 , 对 增 长 并
没 有 什 么 限 制 , 因 为 爱 德 是 在 分 有 那 无 限 的 爱 德 , 亦 即 分 有 圣 神 。( … … ) 再 者 , 在
爱德的主体方面,不能决定这种增长的限度,因为当爱德增长的时候,那接受进一步
增长的能力,也随时相对地增长。」135 圣保禄也祈求说:「愿主使你们彼此间的爱情,
和对众人的爱情增长满溢」(得前 3:12)。他也说:「关于弟兄的友爱,(……)我们劝
你们更向前迈进」(得前 4:9-10)。爱应不断增长。为维护婚姻之爱,最首要的不是强
调夫妇有义务保持婚姻不可拆散,或是复述某些教义,而是借着恩宠的推动,使婚姻
关 系 日 渐 成 长 ,越 趋 坚 固 。爱 要 是 未 能 成 长 ,则 处 于 危 险 。我 们 只 有 回 应 天 主 的 恩 宠 ,
身体力行实践爱德,并更频繁、更热切、更慷慨、更温柔、更喜乐地在行动上表现关
爱,才能有所成长。夫妇「体会到结为一体的意义,并借着每天不断臻于圆满,而达
至这样的结合。」136 天主向夫妇倾注祂的爱,这爱也呼召他们在恩宠中不断成长。
135. 若只幻想爱是尽善尽美的,不必接受成长的挑战,那是毫无帮助的。这种对人间
之 爱 的 美 好 幻 想 忘 记 了 最 美 好 的 尚 未 实 现 ,好 酒 需 要 时 间 才 能 酿 成 。如 智 利 主 教 团 所
说 :「 在 误 导 我 们 和 提 倡 消 费 的 广 告 中 所 呈 现 的 完 美 家 庭 , 根 本 不 存 在 。 在 这 些 家 庭
中 , 时 间 不 会 流 逝 , 也 没 有 疾 病 、 痛 苦 或 死 亡 ( … … )。 鼓 吹 消 费 的 广 告 所 展 示 的 幻
象,完全脱离家庭父母双亲每天面对的现实。」137 较健康的态度是面对现实,接受我
133 三钟经讲道(2013 12 29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3 12 30-31 日,第 7
页。
134 于信德年向家庭朝圣团致词(2013 10 26 日):《宗座公报》1052013),978
135 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二十四题,第七节。
136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8
137 智利主教团,《生命与家庭:天主给我们各人的恩赐》(La vida y la familia: regalos de Dios para cada uno de
55

6.7 Page 57

▲back to top
们 的 限 度 、挑 战 和 缺 陷 ,响 应 共 同 成 长 的 呼 召 ,让 爱 迈 向 成 熟 ,使 夫 妇 的 结 合 更 巩 固 ,
始终如一。
交谈
136. 为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体验和表达爱,并使爱日趋成熟,交谈是很有效的方法,
也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锻炼。男与女、成人与青年,都有
不同的沟通方式,运用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行事方法。我们提问和答复的方式,
我们的语调,沟通的时机,以及许多其它因素,都会影响沟通的过程。此外,我们必
须培养若干态度,以表达我们的爱,并促成真诚的交谈。
137. 应付出时间、用心相处的时间。这是指耐心和仔细地聆听,直至对方把话说完。
这需要克制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发言。不要急于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却要确保
已好好聆听对方想说的一切。这要培养内心的静默,在心灵和思想上保持专注,而且
不要急进,放下自身的需要和忧虑,给对方空间。对方需要的,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
方 法 ,而 是 希 望 有 人 聆 听 ,感 到 有 人 理 解 他 的 痛 苦 、沮 丧 、恐 惧 、忿 怒 、盼 望 和 梦 想 。
然 而 ,我 们 常 常 听 到 这 些 抱 怨 :「 他 没 有 听 我 说 话 。他 像 在 听 ,其 实 心 里 在 想 其 它 事 。」
「 我 在 跟 她 说 话 , 但 我 感 到 她 想 我 快 点 说 完 。」「 她 试 图 改 变 话 题 ,或 草 草 响 应 ,想 结
束 谈 话 。」
138. 应惯于重视对方,这是指认清对方的价值,并确认他有存在、自主思考和获得
幸福的权利。即使你必须表达意见,也不要轻视他的说话和想法。这背后的信念就是
每一个人都有其贡献,因为他们都有不同的人生经验,以不同的观点理解事物,亦有
其忧虑,并具备其它的技能和洞见。我们应看清对方的真貌,他的忧虑有何价值,他
的说话(即使是口出怒言)有何意义。因此,必须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了解他心底
nosotros)(2014 7 21 日)。
56

6.8 Page 58

▲back to top
的想法和他向往的事物,并从他所热衷的事物着手,展开进一步的交谈。
139. 心态要开放,不要执着于某些想法,而愿意随时改变或扩阔自己的观点。当我的
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整合后,或会带来新的见解,使双方的观点更丰富。我们追求的团
结 不 是 单 一 , 而 是 「 多 元 中 的 合 一 」, 或 「 合 并 为 一 的 多 元 」。 在 这 丰 富 多 姿 的 友 爱 共
融之中,汇聚了不同的人,大家彼此尊重,互相欣赏,同时保持各人的差异和特色,
促 进 共 同 的 福 祉 。我 们 不 要 以 为 所 有 人 都 要 一 模 一 样 ,同 时 要 敏 锐 地 察 觉 可 能 出 现 的
「 杂 音 」, 以 免 破 坏 交 谈 的 过 程 。 举 例 说 , 应 察 觉 交 谈 中 出 现 的 不 安 情 绪 , 以 免 影 响
沟通。重要的是应懂得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之余,而不伤害对方,并选择容易被人接纳
的言词或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讨论敏感话题的时候。此外,作出批评时,不要发怒或
趁机报复,也要避免说教,这样只会造成抨击、嘲讽、责难和伤害别人的效果。许多
夫妇之间的讨论都不是关乎重大的问题,大部分是有关琐碎事,都是无关痛痒的,但
牵动情绪的是交谈过程中,所采用的说话方式和态度。
140. 应在言行上给予关心,表达关爱。爱可克服最大的障碍。当我们爱一个人,或感
到 被 某 人 所 爱 ,我 们 会 更 了 解 对 方 想 表 达 和 想 要 我 们 明 白 什 么 。应 克 服 一 种 脆 弱 的 态
度 : 惧 怕 别 人 , 好 像 他 们 是 自 己 的 「 竞 争 对 手 」。 还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一 点 是 : 我 们 的 安
全感应是建基在深思熟虑的抉择、信念或价值观,而不是靠在争论中获胜,或是证明
自己有道理。
141. 最后,我们要明白,为使交谈有其价值,我们必须有话题。这需要我们借着阅读、
个人反思、祈祷,并以开放的态度认识社会,从而培养丰富的内涵。否则,谈话内容
会显得沉闷空洞。当夫妇俩都不在乎精神生活,而且不会与别人建立其它关系,家庭
生活将变得封闭,交谈内容也会显得贫乏。
57

6.9 Page 59

▲back to top
情欲之爱
142.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导说,这夫妇之爱「关乎整个人的益处,因此能够使身
体 和 精 神 的 表 现 具 有 特 殊 的 尊 严 ,并 使 它 们 变 得 尊 贵 ,成 为 夫 妻 情 谊 的 要 素 和 记 号 。」
138 因此,当这样的爱缺乏欢愉或情欲,便不足以象征人心与天主的结合:「所有灵修
学 家 都 确 认 超 性 之 爱 和 天 上 之 爱 都 是 以 婚 姻 之 爱 ,而 不 是 以 友 谊 、孝 爱 或 是 对 某 种 使
命的热诚为其标记,因为婚姻之爱关乎人的整体。」139 那么我们何不转而谈谈婚姻的
情感和性生活?
情绪的世界
143. 渴求、情感、情绪,以及所谓的「情欲」,在婚姻生活中都有重要位置。它们都
是在另一个人面前才会产生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接触其它事物是所有生物的特性,
而这样的倾向总会流露基本的情感:快乐或痛苦、喜乐或烦恼,温柔或忧虑。这些都
是基本心理活动的基础。人是存活在世上的,而人所作和所追求的一切,都难免伴随
着情欲。
144. 耶稣是真正的人,亦有其情绪。面对耶路撒冷的拒绝,祂感到忧苦(玛 23:37),
甚至流泪(参阅:路 19:41);对别人的苦难,祂也表示怜悯之情(谷 6:34);祂看到
别人哭泣,而感到难过(参阅:若 11:33),亦因朋友身故而流泪(参阅:若 11:35)。
从这些真情流露的表现可见,祂人性之心是向别人敞开的。
145. 情绪本身没有道德的善恶之分。140 渴求或抗拒的感受并非罪恶,亦非应受责难
的。善恶之分取决于在情欲推动或伴随下,个人所作的行动。要是放纵或追求情欲,
138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9
139 薛提冷(A. Sertillanges),《基督信仰的爱》(L’Amour chrétien),巴黎,1920 年,第 174 页。
140 参阅: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二十四题,第一节。
58

6.10 Page 60

▲back to top
或是因情欲而行恶,那么放纵和因此而行的恶,正是恶之所在。由此推论,喜爱某人
本身不是善行。如果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要对方受自己操控,那么这样的情感是自私
的 。 如 果 只 因 「 感 觉 良 好 」, 就 以 为 自 己 是 善 的 , 那 是 大 错 特 错 了 。 有 些 人 只 因 对 关
爱的需要极大,就以为自己爱人的能力极强,但他们未能为别人谋求福祉,只顾着满
足自己的渴求。如此,情感蒙蔽了他们,使他们忽视最伟大的价值,并在心里隐藏一
种自我中心的态度,以致无法发展健康和幸福的家庭生活。
146. 另一方面,如果情欲伴随自主的行动,则可显露个人选择的深层意义。婚姻之爱
驱 使 夫 妇 确 保 所 有 情 绪 表 现 有 益 于 家 庭 ,并 有 助 于 共 享 的 生 活 。当 家 庭 成 员 的 情 绪 表
现 转 化 为 一 种 不 愿 支 配 别 人 的 情 绪 ,不 会 妨 碍 追 求 伟 大 的 抉 择 和 价 值 ,而 尊 重 各 人 的
自由,这是个成熟的家庭。141 这自由来自家庭,使家庭更丰盛、美满、和谐,且为
整个家庭带来益处。
天主喜爱祂子女们的欢乐
147. 这需要一个学习舍弃的过程。教会这信念常遭摒弃,就像这是与人的幸福背道而
驰 。 教 宗 本 笃 十 六 世 曾 这 样 问 :「 教 会 岂 不 是 以 她 的 诫 命 和 禁 令 , 将 生 命 中 最 美 好 的
事 变 成 苦 涩 吗 ? 正 当 造 物 主 赐 予 我 们 喜 乐 的 礼 物 ,使 我 们 预 尝 属 神 的 一 种 快 乐 时 ,教
会却响起了警笛,不是吗?」142 然而,他回答说,虽然基督信仰有些教导被夸大,
或 是 出 现 有 所 偏 差 的 苦 修 ,但 教 会 真 正 的 教 导 是 忠 于 圣 经 的 ,不 会「 拒 绝 情 爱( eros
本身,而是向那具毁灭性的歪曲形式宣战;因为这种对情爱所产生的虚假神化,剥夺
了 情 爱 本 有 的 尊 严 , 将 情 爱 非 人 性 化 。」 143
141 同上,第五十九题,第五节。
142 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2005 12 25 日),3:《宗座公报》982006),219-220
143 同上,4:《宗座公报》982006),220
59

7 Pages 61-70

▲back to top

7.1 Page 61

▲back to top
148. 人的情绪和本性有需要被教育。为此,有时候必须设限。过分、缺乏自制,或执
迷 于 某 种 形 式 的 欢 愉 , 最 终 会 削 弱 这 愉 悦 144, 并 危 害 家 庭 生 活 。 事 实 上 , 借 着 情 欲 可
以完成美好的人生,这是指日益把情欲导向自我交付的人生,以及完全的自我实现,
从而使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加丰富。这不是说我们要舍弃欢乐的时刻,145 而是要将之
与其它时刻整合,如慷慨交付、耐心盼望、无可避免的疲乏、为理想而奋斗等。家庭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应圆满地将之活出。
149. 有些灵修学派主张说,必须摒除欲望,才能摆脱痛苦。然而,我们相信天主乐见
人的喜乐;祂创造万有,「供给我们享用」(弟前 6:17)。让我们因祂慈爱的话欢欣雀
跃:「我儿,好待你自己(……)不应取消你佳节的喜乐」(德 14:1114)。为回应天
主的旨意,夫妇亦应遵循圣经的呼召:「幸福之日,你应欢乐」(训 7:14)。重点在于
愿意接受这事实:夫妇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按相爱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愉悦
之情。在这方面,我们可参考一些东方智者的教导;他们主张要扩大我们的意识,而
不要让有限的经验囚禁我们,或妨碍我们的视野。扩大意识不是指否认或摒除欲望,
而是使之拓阔和达至圆满。
情欲之爱的层面
150. 这一切都导引我们论述夫妇的性生活。天主创造了性,这是祂给受造物的奇妙恩
赐。我们要让这恩赐成长和受约束,以免使「真正的价值变得贫乏。」146 圣若望保禄
二 世 反 对 那 些 对 教 会 训 导 的 误 解 , 有 些 人 以 为 教 会 训 导 是 「 否 定 人 类 的 性 之 价 值 」,
144 参阅: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三十二题,第七节。
145 参阅:同上,第二集:第二部,第一五三题,第二节,释疑 2:「按照理性进行的性行为,其中的强大快乐,
并不相反德性的中点或中道。」(Abundantia delectationis quae est in actu venereo secundum rationem ordinato, non
contrariatur medio virtutis.
146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10 22 日),5:《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21980),951
中文版:米高华斯德(Michael Waldstein),《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Man and Woman He Created
Them: A Theology of the Body),公教真理学会,香港,2013 年,第 274 页。
60

7.2 Page 62

▲back to top
或教会只是「在生育所示的『需要』范围内,予以『容忍』。」147 他也认为夫妇的性
需 要 不 应 遭 受 蔑 视 ,「 我 们 丝 毫 没 有 质 疑 那 种 冲 动 。」 148
151. 我们应学习驾驭情欲和性需要,但有人忧虑这样会妨碍夫妇随心所欲地享受性
爱。就此,圣若望保禄二世回应说:男女关系蒙召达至「完全和成熟的『从心所欲不
踰 矩 』 的 自 如 境 界 」,「 这 样 的 随 心 所 欲 本 身 是 经 不 断 辨 识 自 己 从 心 中 涌 现 的 念 头 后 ,
所逐渐结成的美果。」149 这是需要努力学习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坚忍不拔并贯
彻始终地学习身体的意义。」150 性不是满足自己或享乐的工具,而是夫妇之间的一种
语 言 , 夫 妇 藉 以 表 达 他 们 认 真 相 待 , 体 察 对 方 神 圣 和 不 可 侵 犯 的 价 值 。「 如 此 , 人 心
便可分享从心所欲的自如境界。」151 有鉴于此,这样的性是人类特有的,并藉由情欲
体现,使我们得以发掘「身体的配偶性意义和真正的交付的尊严。」152 在圣若望保禄
二 世 有 关 身 体 神 学 的 要 理 讲 授 中 ,他 教 导 说 ,以 肉 身 表 达 的 性「 不 仅 促 成 生 育 繁 殖 」,
而且具有「表达爱的力量:正是借着爱,人成为礼物。」153 健康的情欲即使追求愉悦,
也带有惊叹之情,并因此能够使性需要合乎人性。
152. 因此,我们绝不应把情欲的爱理解为可接受的恶,或是为家庭的益处而应背负的
重担;反之,应视之为天主的恩赐,它使夫妇关系更加美满。由于这是经由爱所升华
的 情 欲 , 在 这 爱 内 夫 妇 尊 重 对 方 的 尊 严 , 因 此 情 欲 是 一 种 「 全 然 和 明 确 的 肯 定 」, 展
147 同上,3;《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72-273 页。
14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9 24 日),4:《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21980),719;《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60 页。
149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11 12 日),2:《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21980),1133
《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83 页。
150 同上,4;《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83 页。
151 同上,5;《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84 页。
152 同上,11132;《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82 页。
153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1 16 日),1:《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11980),151;《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172 页。
61

7.3 Page 63

▲back to top
现 人 心 能 成 就 的 许 多 奇 事 , 使 我 们 瞬 间 感 到 「 人 生 是 一 项 成 就 。」 154
暴力与操控
153. 基于这种对性的正面看法,我们应就这个主题,作出全面和合乎现实的论述。事
实上,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许多时候,性失去其人性特质,且百病丛生,以致「
越来越沦为人用作肯定自我,以及满足性欲和本性的机会和方法。」155 在这个时代,
性所面临的危机就是被「用完即弃」的有害心态所支配,亦即把对方的身体视为可供
占有和满足自己的物品,并在感到厌倦后,就弃如敝屣。难道我们可无视或掩盖各种
形式的性操控、欺凌、虐待和扭曲?这些都是因曲解性的意义,或是因盲目地寻找自
我而摒弃人的尊严和爱的呼召,所导致的后果。
154. 我们应指出,即使在婚姻内,性也可以造成痛苦和操控。因此,我们必须清楚指
出 :「 若 未 考 虑 配 偶 的 情 况 , 或 其 个 人 的 合 理 意 愿 , 而 勉 强 要 求 与 对 方 性 交 , 那 么 这
样 的 性 行 为 已 非 真 正 的 爱 的 流 露 ,并 因 而 否 定 了 夫 妇 关 系 中 这 正 当 需 要 的 道 德 价 值 。」
156 夫妇以「合乎人性」157 的方式交合,他们的交合才能按天主的旨意表达性的真义。
因此,圣保禄劝诫说:「在这样的事上,不要侵犯损害自己的弟兄」(得前 4:6)。虽
然这话是写于父权文化当道的时代,妇女被视为完全从属于男人,但保禄也教导说,
性 是 夫 妇 之 间 应 一 起 讨 论 的 事 。 他 认 为 可 以 延 后 性 行 为 ,但 必 须 「 两 相 情 愿 」。( 格 前
7:5
155. 圣若望保禄二世曾语带微妙地解说,男女会因其结合「无法带来满足而受到威
154 若瑟碧派(Josef Pieper),《爱的论述》(Über die Liebe),慕尼黑,2014 年,第 174-175 页;英文版:《信、
望、爱系列》之《论爱德》(On Love, in Faith, Hope, Love),旧金山,1997 年,第 256 页。
155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生命的福音》通谕(1995 3 25 日),23:《宗座公报》871995),427
156 教宗保禄六世,《人类的生命》通谕(1968 7 25 日),13:《宗座公报》601968),489
157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9
62

7.4 Page 64

▲back to top
胁。」158 换言之,夫妇虽蒙召日益亲密地结合,但也面对一个危机,就是夫妇失去各
自的个性,以及两人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因为各人有其独一无二的尊严。当宝
贵的彼此相属关系沦为彼此操控的关系,就会「在本质上改变了位际关系的共融结
构。」 159 在 操 控 的 心 态 支 配 下 , 操 控 者 最 终 也 会 否 定 自 身 的 尊 严 160,「不再视自己的
身 体 为 主 体 」 161, 因 为 他 们 夺 去 了 身 体 的 意 义 。 他 们 以 性 逃 避 现 实 , 并 摒 弃 了 夫 妇 结
合的美善。
156. 我们应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奴役,因此应避免对厄弗所书的经文有所误解。保禄在
厄弗所书劝诫妇女说:「你们作妻子的,应当服从自己的丈夫」(弗 5:22)。圣保禄是
按 当 时 的 文 化 环 境 表 达 他 的 意 思 ,但 我 们 应 撇 除 经 文 的 文 化 外 衣 ,了 解 其 真 正 的 讯 息 。
圣 若 望 保 禄 二 世 就 此 作 出 充 满 智 慧 的 解 说 :「 爱 不 会 使 妻 子 屈 服 丈 夫 以 致 成 为 丈 夫 的
仆 人 或 奴 隶 ( … … )。 他 们 因 婚 姻 而 必 须 形 成 的 团 体 或 一 体 结 合 , 应 是 透 过 相 互 的 自
我交付而实现,而这也就是一种互相顺从。」162 正是为此,保禄也说:「作丈夫的也
应当如此爱自己的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体一样」(弗 5:28)。经文实在是邀请夫妇克
服安于逸乐的个人主义,而在生活中顾及对方,「互相顺从」(弗 5:21)。夫妇之间的
互 相「 顺 从 」具 有 特 殊 意 义 ,意 指 他 们 是 自 由 地 选 择 彼 此 相 属 ,并 表 现 了 忠 诚 、尊 重 ,
以 及 关 顾 对 方 等 特 质 。性 与 夫 妇 情 谊 是 不 可 分 割 的 ,因 为 它 导 引 夫 妇 确 保 对 方 生 活 美
满。
157. 然而,虽然我们反对扭曲性和情欲,但不应因此轻蔑或忽视它们。理想婚姻不应
15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6 18 日),5:《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11980),1778;《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28 页。
159 同上,6;《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28 页。
160 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7 30 日),1:《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21980),
311;《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235 页。
161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1 4 8 日),3:《教导 IV》(Insegnamenti IV),11981),904;《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319 页。
162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2 8 11 日),4:《教导 V》(Insegnamenti V),31982),205-206
《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414 页。
63

7.5 Page 65

▲back to top
全然是慷慨交付和牺牲,要求夫妇各人舍弃个人的需要,只关心对方的益处,而不在
乎个人的满足。我们应谨记真爱也懂得接受,并接纳自己也会受伤,有自己的需要,
且怀着衷诚和喜乐的感恩之情,接受那藉由身体表达的爱,如抚摸、拥抱、亲吻和交
合 等 。 教 宗 本 笃 十 六 世 清 楚 指 出 :「 如 果 人 只 渴 望 成 为 纯 精 神 体 而 拒 绝 肉 体 , 视 肉 体
纯属于动物的本性,那么精神和肉体都将失去其尊严。」163 因此,「人也不能单单活
在下降性的奉献之爱中。人不能总是一味给予,他也必须接受。任何一个人如果愿意
付出爱,也必须同时接受爱犹如一份礼物。」164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必须谨记人的平
衡是脆弱的,我们心里或多或少总会抗拒长大成人,并可能随时冲破藩篱,暴露最原
始和自私的倾向。
婚姻与童贞生活
158. 「许多没有结婚的人不仅照顾其原生家庭,也会献身服务他们的朋友、教会团体
或 投 入 工 作 。( … … ) 许 多 人 亦 奉 献 他 们 的 才 能 为 教 会 团 体 服 务 , 参 与 慈 善 活 动 和 义
务 工 作 。此 外 ,亦 有 人 选 择 不 结 婚 ,为 爱 基 督 和 近 人 而 献 出 一 生 。他 们 的 奉 献 使 家 庭 、
教 会 和 社 会 更 为 丰 盛 。」 165
159. 童贞生活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它是一个标记,提醒我们应挂虑天国,以及毫无保
留地献身于传扬福音(参阅:格前 7:32),同时反映了天国的圆满,因为在天国里,
大家「也不娶也不嫁」(玛 22:30)。圣保禄推荐童贞生活,因为他相信耶稣快将再度
来临,所以希望所有人都只专注于传扬福音:「时限是短促的」(格前 7:29)。然而,
这显然只是他个人的意见和愿望(参阅:格前 7:6-8),而非基督的要求。「我没有主
的命令」(格前 7:25)。与此同时,保禄确认不同的召叫各有价值:「每人都有他各自
163 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2005 12 25 日),5:《宗座公报》982006),221
164 同上,7
165 《总结报告》,2015 年,22
64

7.6 Page 66

▲back to top
得自天主的恩宠:有人这样,有人那样」(格前 7:7)。就此而言,圣若望保禄二世确
认 在 这 篇 经 文 中 ,「 我 们 找 不 到 任 何 理 由 认 为 婚 姻 是 『 次 等 』 的 , 或 由 于 守 童 贞 或 独
身是放弃夫妻间的『身体结合』,因此是『优越』的。」166 与其说童贞生活在各方面
都较优越,不如说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互相补足,以至某种生活在某方面较美满,而
另 一 种 生 活 则 在 其 它 方 面 更 优 胜 。举 例 说 ,海 斯 的 亚 历 山 大 认 为 婚 姻 可 说 是 最 优 越 的
圣事,因为婚姻象征了一个伟大的现实,亦即「基督与教会的结合,或是其神性与人
性 的 结 合 。」 167
160. 因 此 , 在 相 关 经 文 中 , 没 有 「 贬 低 婚 姻 的 价 值 而 偏 重 守 贞 」168, 而 且 「 并 无 任
何 凭 据 显 示 一个相反的立场(……)。根据某一神学传统,如果我们谈论成全的状况
status perfectionis), 我 们 不 是 仅 以 守 贞 为 依 据 , 而 是 从 整 体 考 虑 , 那 就 是 以 福 音
劝 谕 的 生 活 为 依 据 。」169 然 而 ,已 婚 者 亦 可 活 出 最 超 卓 的 爱 ,「 借 着 忠 于 这 些 劝 谕 的
精 神 ,达 到 由爱促成的成全。这种成全为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的,也是可达到的 。」
170
161. 童贞生活的价值在于它象征了一种不求占有对方的爱,从而体现天国的自由。童
贞 生 活 邀 请 夫 妇 朝 向 基 督 贯 彻 始 终 的 爱 ,而 活 出 他 们 的 夫 妇 之 爱 ,共 同 迈 向 天 国 的 圆
满。夫妇之爱也有其它象征意义。首先,这爱是圣三独一无二的反映;圣三既是圆满
的合一,也保留了三位位格的特色。此外,家庭也是基督的标记,彰显天主与人的亲
近 ;这 位 天 主 借 着 降 生 、死 亡 和 复 活 ,分 享 了 人 的 生 命 ,而 在 家 庭 中 ,夫 妇 也 成 为「 一
166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2 4 14 日),1:《教导 V》(Insegnamenti V),11982),1176;《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377 页。
167 海斯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Hales),《伯多禄隆巴尔迪四部语录词汇》(Glossa in quatuor libros
sententiarum Petri Lombardi),IVXXVI2,瓜拉基(Quaracchi),1957 年,446
16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2 4 7 日),2:《教导 V》(Insegnamenti V),11982),1127;《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374 页。
169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2 4 14 日),3:《教导 V》(Insegnamenti V),11982),1177;《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377-378 页。
170 同上。
65

7.7 Page 67

▲back to top
体 」, 完 全 向 对 方 献 身 , 分 享 一 切 , 直 至 死 亡 。 童 贞 生 活 是 复 活 基 督 的 「 末 世 性 」 标
记,婚姻生活为旅居世上的人,是基督「历史性」的标记,让我们记起那位在人间生
活的基督自愿成为我们的一分子,为我们交付自己,甚至倾流祂的圣血。童贞生活与
婚 姻 是 两 种 不 同 形 式 的 爱 , 而 且 我 们 必 须 如 此 理 解 。「 没 有 爱 , 人 不 能 生 活 。 假 如 爱
没 有 启 示 给 他 ,( … … ) 他 会 成 为 一 个 不 了 解 自 己 的 人 , 他 的 生 命 会 毫 无 意 义 。」 171
162. 独身生活也会陷入一个危机:沦为安逸的单身生活,让人享有独立生活的自由,
可随时改变居所、工作和其它决定,随意花费金钱,随心所欲地与不同的人交往。在
这些情况下,已婚者的见证尤其光辉闪耀。那些蒙召度童贞生活的人,可能发现某些
夫妇是清晰的标记:他们呈现了天主的慷慨大方,以及祂对其盟约坚定不移的忠信,
因而感动他们以更多的具体行动和更大的牺牲精神,服事别人。事实上,许多夫妇即
使当配偶的外表不再吸引,或是未能满足其需要,依然忠于其婚姻关系,而不理会那
些怂恿他们背弃或离开配偶的声音。有些妻子照顾患病的丈夫,从而靠近十字架,重
申 她 对 爱 委 身 至 死 。在 这 样 的 爱 内 ,突 显 了 爱 人 者 的 尊 严 ,因 为 爱 比 被 爱 更 符 合 爱 德 。
172 我们亦可在许多家庭中,看到父母无私和温柔地照顾有行为问题甚至是忘恩负义
的子女。这些父母也是个标记,彰显耶稣无条件和无私的爱。这一切都邀请独身者更
慷 慨 和 更 开 放 地 活 出 他 们 对 天 国 的 委 身 。今 天 ,世 俗 主 义 使 人 难 以 看 清 终 身 结 合 的 关
系 有 何 价 值 , 也 贬 损 了 婚 姻 的 丰 盛 , 因 此 「 必 须 加 深 对 夫 妇 之 爱 的 正 面 了 解 」。 173
爱的转化力量
163. 现今人们的生命周期较长,因此发生一些过往不常见的情况:亲密与彼此相属的
关系必须持续四、五十年,甚至六十年,因此最初的决定必须经常更新。或许夫妇一
171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人类救主》通谕(1979 3 4 日),10:《宗座公报》711979),274
172 参阅:圣多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二十七题,第一节。
173 宗座家庭委员会,《家庭、婚姻及「事实」结合》(Family, Marriage and “De Facto” Unions),2000 7
26 日,40
66

7.8 Page 68

▲back to top
方 已 不 再 受 强 烈 的 性 欲 推 动 ,但 他 依 然 感 受 到 彼 此 相 属 的 喜 悦 ,明 白 到 自 己 不 是 孤 独
的,而是有一个「伴侣」了解他的一生和过去,与他分享一切。这位伴侣是他人生旅
途 的 良 伴 ,陪 伴 他 面 对 困 难 ,享 受 各 种 美 好 的 事 物 。这 也 满 足 了 夫 妇 之 爱 特 有 的 渴 求 。
虽 然 无 法 保 证 时 时 刻 刻 都 有 这 样 的 感 受 ,但 夫 妇 能 够 拟 定 共 同 参 与 和 持 之 以 恒 的 人 生
计划,并委身相爱,一起生活,时刻享受丰盛的亲密关系,直到死亡将他们分离。他
们 承 诺 的 爱 超 越 任 何 情 绪 、感 受 或 心 情 ,但 也 可 以 涵 盖 这 一 切 。这 爱 追 求 更 大 的 益 处 ,
并在内心深处作出终身的抉择。因此,夫妇面对冲突时,即使内心涌现纷乱的感受,
但 最 初 的 抉 择 依 然 万 古 常 新 ,决 意 彼 此 相 爱 相 属 ,分 享 生 命 ,持 续 不 断 地 相 爱 和 宽 恕 。
夫妇共同踏上个人成长和转化的旅程。在旅途上,爱伴随他们的每一步、每一个新阶
段。
164. 在婚姻的旅程中,外观的改变不会使夫妇间的吸引力消减。他们爱的是对方整个
人,连同其特有的身分,而不只爱对方的肉身。即使身体遭岁月摧残,但依然表达了
这个当初使自己倾心的人。虽然其它人看不见其人之美,但其配偶因爱的本能,依然
欣赏对方,而这爱不会褪色。他重新确认彼此相属的决定,甚至再一次作出这决定,
忠诚地守护在对方身旁,满载柔情蜜意。这是以深厚的感情作出的崇高抉择,并唤起
夫 妇 履 行 婚 姻 使 命 的 另 一 种 情 感 。「 激 情 是 由 另 一 个 人 , 即 另 一 位 所 引 发 ,( … … )不
会自然而然地迈向夫妻性行为。」174 为了爱,夫妇会寻找其它适当的表达方式。「『爱』
是唯一的现实,但有不同的幅度;有时突显这个幅度,有时则突显另一个幅度。」175
姻 关 系 需 要 新 的 表 达 方 式 ,因 此 夫 妇 须 不 断 以 新 的 方 式 巩 固 他 们 的 关 系 ,不 仅 为 维 系
这关系,也要使之成长。这需要夫妇每天作出努力。然而,除非呼求圣神,除非每天
向祂祈求恩宠,除非仗赖祂超性的德能,除非热切祈求祂倾注神火,以坚强和导引他
们的爱,并在各种处境中转化这爱,否则这一切都是不可能成就的。
174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4 10 31 日),6:《教导 VII》(Insegnamenti VII),21984),1072
《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571 页。
175 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2005 12 25 日),8:《宗座公报》982006),224
67

7.9 Page 69

▲back to top
第五章
果实累累的爱
165. 爱总是带来生命。为此,夫妇之爱「并不耗尽于夫妇俩(……)。当夫妇彼此交
付时,除了献出自己以外,也成就了生育的事实──子女是夫妇之爱的活镜子,是夫
妇 结 为 一 体 的 永 恒 标 记 , 是 为 人 父 母 的 夫 妇 活 生 生 及 不 可 分 离 的 结 晶 。」 176
迎接新生命
166. 家庭不仅是孕育新生命之地,也视生命为天主的恩赐。每一个新生命都「使我们
体会到爱是无条件的,这样的爱不断让我们感到惊叹。预先被爱是美妙的:子女诞生
之前,他们已经被爱了。」177 这反映了天主的爱与众不同,祂总是采取主动,施予在
先,因为子女「在作出任何值得被爱的事情之前,已经被爱了。」178 然而,「许多孩
子在生命的开端已遭受拒绝、遗弃,甚至被剥夺其童年和未来。有人竟敢说:把孩子
带 到 世 上 是 做 错 了 。 好 像 在 自 我 辩 护 , 但 这 其 实 是 羞 耻 的 说 法 !( … … ) 如 果 我 们 因
成 年 人 所 犯 的 错 而 惩 罚 孩 子 ,那 么 有 关 人 权 和 儿 童 权 利 的 神 圣 宣 言 又 有 何 用 途 ? 」179
如 果 孩 子 在 意 料 之 外 的 情 况 下 来 到 世 上 ,父 母 和 家 里 其 它 成 员 应 尽 一 切 努 力 接 受 这 孩
子 , 视 之 为 天 主 的 恩 赐 , 并 负 起 责 任 以 开 放 和 关 爱 的 态 度 , 迎 接 这 孩 子 。「 对 于 诞 生
世上的孩子,成年人应不惜牺牲,而且没有任何牺牲是过于高昂或重大的,为求孩子
不 会 以 为 自 己 的 诞 生 是 个 错 误 ,觉 得 自 己 毫 无 价 值 ,受 尽 人 生 的 折 磨 和 任 由 人 性 的 自
176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14:《宗座公报》741982),96
177 要理讲授(2015 2 11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2 12 日,第 8 页。
178 同上。
179 要理讲授(2015 4 8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4 9 日,第 8 页。
68

7.10 Page 70

▲back to top
大来蹧蹋。」180 上主把新生儿托付给为人父母者,他们以迎接新生命开始,一生持续
守护,并以永生的喜乐为终向。只要静静地默观生命最后的满全,父母将更意识到天
主托付给他们的恩赐是何等宝贵。天主让父母为孩子命名,祂亦会以这名字,呼召祂
的 每 个 子 女 , 直 至 永 远 。 181
167. 大家庭使教会感到欣慰。在这些家庭中,爱使其开枝散叶。这不表示将圣若望保
禄二世的劝诫抛诸脑后。他解释说,负责任的父母职不是指「无限制的生育繁殖,或
是 对 生 儿 育 女 的 意 义 一 无 所 知 ,而 应 是 夫 妇 以 明 智 和 负 责 任 的 态 度 ,运 用 他 们 不 可 剥
夺 的 自 由 , 同 时 考 虑 到 社 会 和 人 口 的 需 要 , 以 及 他 们 个 人 的 处 境 和 合 理 的 期 望 。」 182
在怀孕期中的爱
168. 怀孕是既痛苦又奇妙的时期。母亲与天主合作,成就新生命的奇迹。母职来自「女
性机体的一种特别力量,具有创造的特性,与男人合作孕育和传生人类。」183 每个妇
女都分享了「创世奥迹;这奥迹在人类的生殖中获得更新。」184 如圣咏诗人所说:「祢
在我母胎中缔结了我」(咏 139:13)。每个在母腹内孕育的小生命,都是天主圣父和祂
无 穷 圣 爱 内 一 个 永 恒 的 计 划 :「 我 还 没 有 在 母 腹 内 形 成 你 以 前 , 我 已 认 识 了 你 ; 在 你
还没有出离母胎以前,我已祝圣了你」(耶 1:5)。天主无时无刻惦记每个孩子。在孩
子成孕的那刻起,造物主永恒的期望实现了。胚胎在成孕的一刻,已是何等珍贵!我
们应效法圣父不受外表的规限,以祂慈爱的目光凝视这个孩子。
180 同上。
181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51:「我们应深信,人的生命及其传递有其
意义,但这意义不仅限于现世:只有朝向永恒的终向,才能对它们作出真正的评价,并了解其真正的意义。」
182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致联合国人口及发展组织秘书长书函(1994 3 18 日):《教导 XVII》(Insegnamenti
XVII),11994),750-751
183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3 12 日),3:《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11980),543;《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194 页。
184 同上;《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196 页。
69

8 Pages 71-80

▲back to top

8.1 Page 71

▲back to top
169. 怀孕的妇女借着期盼孩子的来临,参与天主的计划。「所有母亲和父亲都曾在怀
胎 九 月 期 间 , 期 盼 孩 子 的 诞 生 。( … … ) 没 有 期 盼 , 就 不 可 能 组 成 家 庭 。 当 家 庭 失 去
期盼的能力,孩子将无法成长,爱也无法成长,生命黯然失色,日渐消逝。」185 为基
督徒夫妇来说,圣洗必然也是他们所期盼的。早在子女诞生前,父母已经以祈祷准备
他们领受圣洗,把他们交托给耶稣。
170. 随着科技进步,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预先得知孩子的发色,或他们可能会患上什么
疾病,因为早在胚胎阶段,新生命的身体特征已经隐藏于其遗传基因。可是,只有创
造孩子的天父了解一切。唯独祂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什么是最珍贵和最重要的,因
为 祂 认 识 这 个 孩 子 ,认 识 他 最 深 层 的 身 分 。在 母 腹 内 孕 育 孩 子 的 母 亲 应 祈 求 天 主 的 光
照,好能了解自己的骨肉,接受孩子真正的本性。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在不合适的时间
诞生。他们应祈求上主医治和坚强他们,帮助他们全然接纳这个孩子,为能全心全意
地期待。他们应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期盼的,这非常重要。孩子不是附属品,也不是
为解决满足个人的期望。孩子是人,非常珍贵,不应被人利用,以获取个人的益处。
因此,这新生命是否对我们有益处,是否具有我们所喜欢的特质,是否能符合我们的
计划或期盼,这一切全都不重要。这是因为「子女是恩赐。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 … … )。 我 们 爱 子 女 , 因 为 他 是 亲 生 骨 肉 , 而 不 是 因 为 他 长 得 秀 美 , 也 不 是 因 为 他
具有什么特质。不!只因为他是亲生骨肉!不是因为他的想法与我相像,或满足了我
的期望。亲生骨肉就是亲生骨肉。」186 父母的爱是天主圣父的工具。天父慈爱地期待
每个孩子的诞生,无条件地接受他,不求回报地迎接他。
171. 我以关切之情,对所有怀孕妇女呼吁:应保持你们的喜乐,不要让任何事物夺走
为人母亲者内心的喜悦。你的孩子值得你感到欣喜。不要因恐惧、忧虑、别人的批评
或其它问题,而剥夺你作为天主的工具、把新生命带到人间的喜乐。在留意要作什么
185 于马尼拉与家庭会面时致词(2015 1 16 日):《宗座公报》1072015),176
186 要理讲授(2015 2 11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2 12 日,第 8 页。
70

8.2 Page 72

▲back to top
准 备 工 作 之 余 , 不 必 操 心 烦 恼 , 应 效 法 玛 利 亚 赞 美 说 :「 我 的 灵 魂 颂 扬 上 主 , 我 的 心
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路 1:46-48)。在各种困难
中,保持平安和热忱,祈求上主保守你的喜乐,好让你的孩子也感受到这份喜乐。
父母之爱
172. 「孩子诞生后,不但获得喂养和照顾,在精神上也开始因爱而获得肯定。这爱藉
由行动而传达,例如为孩子命名、教他们说话、慈爱地凝望他们,以及欢欣的微笑。
如此,孩子体会到人与人的关系是美好的,它碰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获得自由,并
使 我 们 接 受 各 人 的 差 异 、 尊 重 别 人 、 视 他 们 为 伙 伴 。( … … ) 这 就 是 爱 , 带 来 天 主 之
爱的火花!」187 每个孩子都有权获得父母的爱;为使孩子健全和顺利地成长,双亲的
爱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澳洲主教团所说,夫妇「各人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子女成长。
尊重子女的尊严,就是确认他们有需要和有权获得父母的照顾。」188 这里所指的,不
只是父母各自付出的爱,也是指他们之间的爱。这爱是孩子的生命之源,有如迎接新
生命的鸟巢,亦是家庭的根基。没有这爱,孩子就像可随意处置的物品。不论是男或
女、父亲或母亲,都「与造物主天主的爱合作,有如天主的诠释者。」189 他们向子女
展现上主的父爱和母爱,一同教导子女相互依存的价值,两个不同的人如何相处,如
何彼此奉献和接受。如果因为难以避免的原因,导致一方或双方未能照顾子女,那么
必须寻求补救的方法,帮助子女健全地成长。
173. 今天,许多孩子和青年感到孑然一身,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许多妇女希望
进修、工作、发展技能、追求个人的目标。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愿望是合理的,也是值
得追求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子女需要母亲的照顾,尤其在初生的几个月。事实
187 要理讲授(2015 10 1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15 日,第 8 页。
188 澳洲主教团,《不要弄垮婚姻》牧函(Don’t Mess with Marriage),2015 11 24 日,11
18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50
71

8.3 Page 73

▲back to top
上 ,「 女 人 在 男 人 面 前 是 母 亲 , 在 她 内 孕 育 了 新 生 命 的 主 体 , 新 生 命 是 通 过 她 而 诞 生
于人世」。190 母亲的临在及女性特质的减弱导致世界形成严重的危机。我尊重女性主
义 ,但 不 是 那 些 追 求 单 一 或 否 认 母 亲 身 分 的 女 性 主 义 。这 是 因 为 女 性 的 伟 大 关 乎 她 们
的 各 种 权 利 ─ ─ 这 些 权 利 虽 是 从 她 们 不 可 剥 夺 的 人 性 尊 严 所 衍 生 的 ,但 也 是 来 自 她 们
自 身 的 女 性 才 能 ,而 社 会 也 不 可 缺 少 这 些 才 能 。妇 女 特 有 的 能 力 ,尤 其 是 母 亲 的 身 分 ,
也赋予她们义务,因此妇女在世上肩负特殊的使命,那是社会为众人的益处,必须保
障 和 保 存 的 使 命 。 191
174. 事实上,「对于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不断蔓延,母亲是最强大的解决方法。(……)
她们见证了生命的美妙。」192 毫无疑问,「没有母亲的社会,将成为失去人性的社会,
因为母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懂得实践温柔、奉献精神和道德力量。往往是母
亲 在 子 女 开 始 学 习 祈 祷 和 敬 礼 时 , 传 达 信 仰 神 工 最 深 层 的 意 义 ( … … )。 要 是 没 有 母
亲 , 不 但 没 有 新 的 信 徒 , 信 仰 也 会 失 去 许 多 纯 朴 和 深 挚 的 热 诚 。( … … ) 各 位 母 亲 ,
感 谢 你 们 ! 感 谢 你 们 在 家 庭 中 发 挥 的 角 色 , 以 及 你 们 对 教 会 和 世 界 的 贡 献 。」 193
175. 母亲以温柔和怜惜之情保护子女,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体验到世界是欢迎他的
美好地方,藉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尊,从而发展建立亲密关系和同理心的能力。另一方
面,父亲的角色在于帮助子女认识现实的限度,主要担当指导者,带领孩子走进广阔
和充满挑战的世界,学习努力和奋斗。父亲应具备清晰和喜乐的男性形像,与妻子一
起表达关爱和接纳。父母的照顾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父母的角色和任务,应视乎每个
家庭的具体环境作灵活调度,但男和女角色分明,各自以其明确的特色照顾子女,为
孩子营造最理想的成长环境。
190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0 3 12 日),2:《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11980),542;《男
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194 页。
191 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妇女的尊严与圣召》宗座牧函(1988 8 15 日),30-31:《宗座公报》801988),
1727-1729
192 要理讲授(2015 1 7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 7-8 日,第 8 页。
193 同上。
72

8.4 Page 74

▲back to top
176. 常听说我们的社会是个「没有父亲的社会」。在西方文化中,父亲的形像可说是
疏离、扭曲和模糊的。即使是男子气概也像是遭受质疑。如此,产生了相当的困惑,
这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 最 初 , 这 被 视 为 解 放 , 也 就 是 摆 脱 了 主 导 的 父 亲 , 不 让 父 亲 作 法
律上的家庭代表、子女幸福的审查人、青年人解放和自主的障碍。过去的专制主义在
支配某些家庭,有时候简直是在压迫。」194 然而,「往往物极必反。在这个时代,主
要的问题似乎不是父亲过分的介入,而是他们的疏离和冷淡。有时候,为人父亲者往
往公私两忙,或顾着自我实现而忽略了家庭,使孩子和青年没人照顾。」195 通讯和娱
乐媒体占去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也影响父亲对家庭的投入,因而也影响他们的权威。
此 外 ,今 天 人 们 对 权 威 抱 怀 疑 态 度 ,成 年 人 受 到 严 重 的 质 疑 。他 们 自 己 不 再 感 到 确 定 ,
因 此 无 法 为 子 女 提 供 稳 妥 和 理 据 充 分 的 指 引 。父 母 与 子 女 不 分 尊 卑 ,此 非 健 康 的 现 象 ,
反 而 有 损 子 女 长 大 成 人 的 过 程 , 使 他 们 无 法 获 得 能 够 指 引 和 帮 助 他 们 成 熟 的 爱 。 196
177. 天主在家庭置入父亲的角色,为使父亲藉其男性特质的各种重要特点,「在妻子
身旁,与她分享一切:喜乐与忧伤、希望与困苦。此外,在子女成长期间,也就是在
他们玩耍和工作时,在他们无忧无虑和沮丧不安时,在他们谈话和沉默时,在他们大
胆 和 害 怕 时 ,在 他 们 迷 失 和 寻 回 正 途 时 ,父 亲 总 是 在 他 们 身 旁 。父 亲 应 时 刻 投 入 家 庭 ,
但不是说父亲应控制子女,因为控制子女的父亲会妨碍子女的成长。」197 有些父亲以
为自己是无用或多余的,但事实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子女需要父亲陪伴他们。他
们可能会想尽办法否认,或是不会表露出来,但他们需要父亲。」198 如果子女没有父
亲的照顾,因而过早失去童年生活,绝对不是好事。
194 要理讲授(2015 1 28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 29 日,第 8 页。
195 同上。
196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28
197 要理讲授(2015 2 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2 5 日,第 8 页。
198 同上。
73

8.5 Page 75

▲back to top
德垂后代
178. 许多夫妇无法生儿育女。我们明白这有多痛苦,但我们也明白「婚姻并不只是为
传 宗 接 代 而 设 立 ( … … )。 有 时 候 , 尽 管 父 母 切 望 , 但 也 未 能 育 有 子 女 ; 即 使 这 样 ,
婚姻仍然保存其特质,依然是团体和生命的共融,保有其价值和不可拆散性。」199
外 ,「 母 职 也 不 是 纯 粹 生 物 学 的 现 实 , 而 是 以 多 种 方 式 表 达 的 。」 200
179. 领养是以相当慷慨的方式成为父母。我要鼓励那些不能生儿育女的夫妇拓展和开
放 他 们 的 夫 妇 之 爱 ,迎 接 那 些 无 法 享 有 正 常 家 庭 的 孩 子 。他 们 绝 不 会 为 其 慷 慨 而 后 悔 。
领 养 是 爱 的 行 动 ─ ─ 把 家 庭 赠 送 给 没 有 家 庭 的 孩 子 。我 们 必 须 争 取 ,要 求 放 宽 有 关 领
养程序的法律,尤其是对于领养其父母不想接受的孩子,以避免堕胎或弃婴事件。对
于 那 些 接 受 挑 战 ,并 愿 意 无 条 件 和 不 求 回 报 地 迎 接 另 一 个 人 的 领 养 者 ,他 们 成 为 传 递
天 主 之 爱 的 传 递 者 ,因 为 祂 说 :「 纵 然 你 的 母 亲 能 忘 掉 ,我 也 不 会 忘 掉 你 啊 ? 」( 参 阅 :
49:15
180.「选择领养子女或提供寄养服务,不仅为在不育的痛苦情况下藉以表达婚姻生活
特 有 的 子 孙 繁 衍 经 验 。( … … ) 有 时 候 , 夫 妇 愿 意 付 出 任 何 代 价 养 育 孩 子 , 视 为 自 我
实现的权利。在这些情况中,领养或正确理解的寄养,清楚地展示了作人父母和子女
的重要一面。这帮助夫妇了解到不论是亲生、领养或暂托的孩子,都是独立的人;夫
妇应接受他们、爱他们、照顾他们,而不只是把他们带到世上。有关领养或提供寄养
服务的决定,应考虑孩子最大的益处。」201 另一方面,「应以适当的法律措施和各国
政 府 的 监 控 , 防 止 各 国 和 各 洲 之 间 的 贩 卖 儿 童 问 题 。」 202
19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50
200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主教团第五届常务会议,《阿帕雷西达文件》(Aparecida Document)(2007 6 29 日),
457
201 《总结报告》,2015 年,65
202 同上。
74

8.6 Page 76

▲back to top
181. 我们亦应记得,生育和领养不是唯一活出夫妇传递生命的爱的唯一方法。即使是
子女众多的家庭,也蒙召对他们所处身的社会作出贡献,以其它方式孕育生命,延伸
那 维 系 家 庭 的 爱 。 基 督 信 仰 的 家 庭 绝 不 应 忘 记 ,「 信 仰 并 不 使 我 们 脱 离 世 界 , 而 是 使
我 们 更 深 入 这 世 界 。( … … ) 事 实 上 , 我 们 每 一 个 人 都 肩 负 特 殊 的 角 色 , 准 备 天 国 的
来临。」203 家庭不应以为自己是与世隔绝的避难所,不应只是被动地等待,而应主动
踏出家门,与别人一同精诚团结。如此,家庭成为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处,公众与私人
领 域 的 汇 聚 点 。夫 妇 应 清 楚 了 解 他 们 的 社 会 责 任 。这 样 ,那 连 系 他 们 的 情 感 不 会 减 退 ,
反而充满新的光辉,有如以下的一首诗所述的:
「你的双手是我的抚慰
每天响起的和弦
我爱你 因为你的双手
为正义而劳碌
我爱你 因为你是
我的挚爱 我的伙伴和一切
我们在街上肩并肩
远 超 众 人 」 204
182. 那些看来奇怪或与人隔绝的家庭,将难以繁衍子孙。为避免这危机,让我们回顾
耶稣的圣家。那是个充满恩宠和智慧的家庭,不会使人感到「古怪」或陌生,或是与
人 世 隔 绝 。 正 是 为 此 , 人 们 感 到 难 以 认 同 耶 稣 的 智 慧 :「 祂 这 一 切 是 从 那 里 来 的 呢 ?
203 于马尼拉与家庭会面时致词(2015 1 16 日):《宗座公报》1072015),178
204 马里奥班奈迪替(Mario Benedetti),「我爱你」(Te Quiero),辑录于《诗集》(Poemas de otros),布宜诺
斯艾利斯,1993 年,316。(原文:Tus manos son mi caricia / mis acordes cotidianos / te quiero porque tus manos /
trabajan por la justicia. // Si te quiero es porque sos / mi amor mi cómplice y todo / y en la calle codo a codo / somos
mucho más que dos.
75

8.7 Page 77

▲back to top
(……)这人不就是那个木匠吗?祂不是玛利亚的儿子吗?」(谷 6:2-3),「这人不是
那木匠的儿子?」(玛 13:55)。这确认了圣家是个简朴的家庭,与众人接近,平常地
处 于 人 群 当 中 。虽 然 耶 稣 自 小 便 跟 玛 利 亚 和 若 瑟 过 着 隐 居 的 生 活 ,但 祂 也 愉 快 地 生 活
在一个大家庭中,与亲人和朋友交往。因此,当圣家从耶路撒冷回家的路上,耶稣失
踪 了 一 整 天 ,祂 的 父 母 还 以 为 这 个 十 二 岁 的 孩 子 只 是 在 同 行 的 队 伍 当 中 游 走 ,前 去 聆
听 别 人 的 故 事 , 分 担 别 人 的 忧 虑 :「 他 们 只 以 为 祂 在 同 行 的 人 中 间 , 遂 走 了 一 天 的 路
程」(路 2:44)。尽管如此,有些基督徒家庭可能因为他们运用的言语,他们说话的方
式 ,他 们 待 人 处 事 的 态 度 ,或 是 唠 唠 叨 叨 的 反 复 诉 说 同 样 的 话 题 ,以 致 像 是 与 人 疏 离 ,
或是与社会隔绝,甚至他们的亲人也感到被他们轻视或判断。
183. 夫妇体验到爱的力量,从而明白这样的爱蒙召医治被弃者的创伤,建立相遇的文
化 , 并 为 公 义 奋 斗 。 天 主 委 派 家 庭 使 世 界 「 成 为 一 个 大 家 庭 」 205, 为 使 众 人 都 感 到 彼
此 是 兄 弟 姊 妹 。「 只 要 仔 细 观 察 今 天 男 男 女 女 的 日 常 生 活 , 便 会 立 刻 发 现 周 围 都 极 需
加 强 培 育 家 庭 精 神 。( … … ) 不 仅 社 会 生 活 陷 入 官 僚 制 的 僵 化 , 完 全 不 能 满 足 基 本 人
际关系的需要,甚至民生和政治领域也呈现倒退的迹象。」206 反之,开放和团结关怀
的 家 庭 会 接 纳 贫 苦 者 ,并 与 不 幸 的 人 建 立 友 谊 。重 视 福 音 的 人 不 会 忘 记 耶 稣 的 这 句 话 :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 25:40)。这段经文
确 切 道 出 我 们 应 怎 样 生 活 :「 几 时 你 设 午 宴 或 晚 宴 , 不 要 请 你 的 朋 友 、 兄 弟 、 亲 戚 及
富有的邻人,怕他们也要回请而还报你。但你几时设筵,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
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路 14:12-14)。你是有福的!这就是幸福家庭的诀
窍。
184. 家庭借着他们的见证和言行,向别人宣讲耶稣。他们传递信仰,唤起人们对天主
的渴求,展示福音的美善,实践宣扬福音的生活方式。如此,基督徒夫妇借着手足情
谊、关心社会、保护弱小,并借着他们鲜明的信德和活泼的望德,为社会带来色彩。
205 参阅:要理讲授(2015 9 16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17 日,第 8 页。
206 要理讲授(2015 10 7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8 日,第 8 页。
76

8.8 Page 78

▲back to top
他们孕育生命的能力不断扩大,以各种方法使天主的爱临现于社会。
辨明奥体
185. 有鉴于此,我们应认真探讨一篇圣经经文。这篇经文常被断章取义,或是过于笼
统地解释,以致使人忽略其中最直截了当的社会性意义。那是格前 11:17-34。圣保禄
谈 论 团 体 内 一 个 令 人 羞 愧 的 现 象 :有 些 富 有 的 成 员 歧 视 穷 人 ,甚 至 在 圣 体 晚 餐 中 这 样
做 。 富 人 享 用 食 物 , 穷 人 则 饥 肠 辘 辘 的 在 旁 观 看 :「 有 的 饥 饿 , 有 的 却 醉 饱 。 难 道 你
们 没 有 家 可 以 吃 喝 吗 ? 或 是 你 们 想 轻 视 天 主 的 教 会 , 叫 那 些 没 有 的 人 羞 惭 吗 ? 」( 格
11:21-22
186. 圣体圣事要求我们融入唯一奥体——教会。领受基督圣体圣血的人不能同时冒犯
这奥体,在各成员之间制造令人羞愧的分裂和歧视。这实在就是「辨明」主的圣体,
也 就 是 在 圣 事 的 标 记 和 团 体 中 ,以 信 德 和 爱 德 看 到 这 奥 体 ,否 则 就 是 吃 喝 自 己 的 罪 案
(参阅:格前 11:29)。这篇经文对那些自我封闭和安于逸乐的家庭,提出严正的警告,
但特别是针对那些漠视贫苦者苦难的家庭。如此,圣体圣事不断呼召所有人「省察自
己」(格前 11:28),为使家庭的大门向更大的共融开放,接纳那些遭社会摈弃的人,
从而真正地领受圣体圣事使我们成为一体的爱。不要忘记「圣事性的『奥妙』具有社
会性的特点。」207 领受圣体圣事的人,要是不投身协助贫穷和受苦的人,或是认同各
种形式的分裂,轻蔑别人或多行不义,那就是不相称地领受圣体。相称地领受圣体的
家 庭 ,将 加 深 他 们 对 手 足 情 谊 的 渴 求 、他 们 的 社 会 意 识 ,以 及 对 困 苦 的 人 的 献 身 服 事 。
广义的家庭生活
187. 核心家庭不应与其延伸的大家庭分隔,亦即由父母、近亲、远房,甚至是邻人所
207 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2005 12 25 日),14:《宗座公报》982006),228
77

8.9 Page 79

▲back to top
组成的大家庭。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有些成员可能需要帮助,或至少是需要陪伴和关
心,有些受苦的成员也可能需要安慰。208 现今的个人主义风潮使人封闭自己,划出
一个安全区,把其它人视为威胁。然而,这样的孤立不会带来更深的平安和喜乐,反
而隔绝家庭的温馨,亦使生命失去更广阔的空间。
为人子女
188. 让我们首先谈谈自己的亲生父母。耶稣提醒法利塞人,遗弃父母是违反天主律法
的行径(参阅:谷 7:8-13)。我们不应忘记自己是别人的子女。为每一个人,「即使已
经长大成人,或年纪老迈,甚至已经为人父母,在他肩负重大的责任时,他最重要的
身分还是为人子女的身分。我们都是子女。这总会使我们想到一个事实:生命不是自
给 的 , 而 是 领 受 的 。 我 们 所 领 受 的 第 一 个 恩 赐 , 就 是 生 命 这 个 大 恩 。」 209
189. 因此,「第四诫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参阅:出 20:12)。这诫命紧接于恭
敬天主的诫命,带有某种神圣和属神的意味,是尊重其它人的基础。圣经在描述第四
诫 后 , 续 说 :「 好 使 你 在 上 主 你 的 天 主 赐 给 你 的 地 方 , 延 年 益 寿 。」 世 代 之 间 的 良 好 关
系保证了我们的未来,也保证了真正合乎人性的历史。在一个社会中,要是子女不孝
敬 父 母 , 那 是 个 毫 无 荣 誉 可 言 的 社 会 ( … … )。 这 样 的 社 会 必 会 充 满 无 情 和 贪 婪 的 青
年。」 210
190. 然而,我们还要顾及事情的另一面。天主的圣言说:「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创
2:24)。事 实 并 非 常 是 这 样 ,有 些 人 未 能 作 出 这 样 的 牺 牲 和 奉 献 ,以 致 婚 姻 无 法 贯 彻 始
终。父母绝不应遭受遗弃或忽视,但婚姻要求夫妇离开父母,好使他们新建立的家庭
成 为 他 们 的 居 室 、 避 难 所 、 生 活 平 台 及 人 生 计 划 , 让 夫 妇 可 真 正 地 成 为 「 一 体 」( 同
208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11
209 要理讲授(2015 3 18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3 19 日,第 8 页。
210 要理讲授(2015 2 11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2 12 日,第 8 页。
78

8.10 Page 80

▲back to top
上 )。在 某 些 婚 姻 关 系 中 ,夫 妇 可 能 向 对 方 隐 瞒 很 多 事 情 ,而 只 会 向 自 己 的 父 母 倾 诉 ,
以 至 于 父 母 的 意 见 比 配 偶 的 感 受 和 想 法 更 加 重 要 。这 样 的 情 况 可 以 是 暂 时 性 的 ,但 不
能 持 久 ,否 则 将 有 碍 建 立 互 信 的 关 系 和 妨 碍 交 谈 。婚 姻 挑 战 夫 妇 继 续 寻 找 为 人 子 女 的
新方式。
长者
191. 「在我年老时,求祢不要抛弃我,在我气力衰弱时,不要远离我」(咏 71:9)。
这是那些害怕被遗忘和忽视的长者,所发出的呼喊。天主呼召我们作祂的工具,聆听
穷人的呼喊;同样,祂也期待我们聆听长者的呼喊。211 这为家庭和团体带来挑战,
因为「教会无法也不会认同对长者缺乏耐心,更遑论对他们冷漠和轻视的心态。我们
必须唤醒大众的感恩、欣赏和接纳之情,使长者感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员。我们的长者
有男有女,亦有为人父母者,他们来到我们面前,在我们的街道上,在我们的家里,
而且我们每天为争取有尊严的生活而奋斗时,也会顾及他们。」212 因此,「我期盼教
会 促 成 青 年 与 长 者 的 全 新 融 合 , 以 其 满 溢 的 喜 乐 克 胜 遗 弃 的 文 化 。」 213
192. 圣若望保禄二世邀请我们注意长者在家庭的角色,因为有些文化,「尤其是在混
乱 的 工 业 和 都 市 发 展 后 出 现 的 文 化 ,在 过 去 和 现 在 都 以 不 能 接 受 的 方 法 ,将 老 年 人 置
之不理。」214 长者发挥他们「修补裂痕的神恩」,帮助我们认识何谓「代代相传」。215
往 往 是 祖 父 母 把 重 要 的 价 值 观 传 递 给 孙 儿 ,而 且「 许 多 人 都 认 为 祖 父 母 是 他 们 的 信 仰
211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17-18
212 要理讲授(2015 3 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3 5 日,第 8 页。
213 要理讲授(2015 3 11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3 12 日,第 8 页。
214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27:《宗座公报》741982),113
215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国际乐龄论坛致词(1980 9 5 日),5:《教导 III》(Insegnamenti III),21980),
539
79

9 Pages 81-90

▲back to top

9.1 Page 81

▲back to top
启蒙导师。」216 他们的谈话、他们的抚慰,或是他们单纯的临在,都帮助孩子明白到
历史并非由他们开始,而只是一个漫长旅程中的继承人,必须对过去心怀敬意。那些
试 图 与 历 史 割 裂 的 人 ,将 会 难 以 建 立 稳 固 的 关 系 ,或 看 清 自 己 并 非 现 实 的 主 宰 。因 此 ,
「 关 心 长 者 是 文 明 应 有 的 特 色 。在 这 个 文 明 中 ,人 们 关 心 长 者 吗 ? 长 者 在 这 里 是 否 有
地 位 ? 人 们 若 是 尊 重 长 者 的 智 慧 , 这 个 文 明 将 会 不 断 向 前 迈 进 。」 217
193. 在我们的社会,缺乏历史回忆是个严重问题。人们常说「事情都过去了」,但这
是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应认识过去并作出响应,只有这样才能缔造有意义的未来。若
没有记忆,就不能教导。「请你们回想回想先前的时日」(希 10:32)。长者的故事对孩
子 和 青 年 很 有 帮 助 ,因 为 这 些 故 事 使 他 们 与 家 族 的 历 史 ,以 及 小 区 和 国 家 的 历 史 连 系
起 来 。祖 父 母 是 依 然 存 活 的 记 忆 ,而 不 懂 得 尊 重 和 照 顾 他 们 的 家 庭 ,是 不 健 全 的 家 庭 ;
反 之 , 忆 念 过 去 的 家 庭 是 有 未 来 的 家 庭 。 因 此 ,「 在 一 个 文 明 中 , 如 果 人 们 不 重 视 长
者 , 或 是 因 长 者 带 来 问 题 而 遗 弃 他 们 , 那 么 这 样 的 社 会 是 带 有 致 死 的 病 毒 」 218, 因 为
「它断绝自己的根源。」219 由于欠缺延续性、无法扎根,且失去塑造人生的确定性,
当代浮现一种飘泊感。这挑战我们使家庭成为孩子可扎根于群体历史的地方。
手足情谊
194. 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增进。「家庭若是教导子女向别人开放,那么子女
之 间 的 手 足 情 谊 将 是 自 由 与 和 平 的 培 育 场 所 。在 家 庭 中 ,我 们 借 着 兄 弟 姊 妹 的 关 系 对
社 会 有 所 认 识 ( … … )。 可 能 我 们 会 忽 略 一 个 事 实 : 是 家 庭 把 手 足 情 谊 引 入 世 界 。 子
女早年对手足情谊的体验,经由家庭的关爱和培育所滋养,因此手足之情光辉闪耀,
216 《总结报告》,2015 年,18
217 要理讲授(2015 3 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3 5 日,第 8 页。
218 同上。
219 与长者会面时致词(2014 9 28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4 9 29-30 日,
7 页。
80

9.2 Page 82

▲back to top
使 整 个 社 会 充 满 希 望 。」 220
195. 一起成长的兄弟姊妹体验到互相关怀、彼此扶持的美好时光。因此,「当那些软
弱、患病或残障的兄弟姊妹获得照顾、耐心对待和关爱,家庭的手足情谊散发着特殊
的光辉。」221 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个爱你的兄弟或姊妹,实在是深刻、无价和无可
取代的经验。」222 然而,我们须耐心地教导孩子怎样与兄弟姊妹相处。这方面的教育
有时候令人疲惫,但也是社交生活的真正培育。在某些国家,人们普遍只养育一个孩
子,导致手足情谊的经验减少了。如果无法养育更多孩子,应确保孩子不会孤独成长
或与人隔绝。
宽阔的心
196. 除了夫妇和他们的子女所组成的小圈子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大家庭。事实上,
「 婚 姻 中 夫 妻 之 间 的 爱 ,以 及 在 这 家 庭 所 延 伸 的 更 广 阔 家 庭 关 系 中 ,同 一 大 家 庭 内 各
成员之间的爱,亦即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姊妹、亲人与核心家庭之间的爱,都是借着
一种不止息的内在活力,而获得动力和得以维系,使家庭的共融日趋深化和密切,而
这 共 融 正 是 夫 妇 和 家 庭 团 体 的 根 基 和 灵 魂 。」 223 这 个 大 家 庭 也 包 括 朋 友 和 家 庭 的 朋
友,甚至是由不同家庭组成的团体。他们在困难的时期,且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实践信
仰时,彼此扶持。
197. 这个大家庭应怀着同样的爱,接纳年少的母亲、无父无母的孩子、须养育子女的
单亲母亲、特别需要关爱和亲近的残障者、染上瘾癖的青年,以及未婚者、孤单的分
居 者 或 寡 妇 、没 有 子 女 照 顾 的 长 者 或 病 人 ,甚 至 也「 拥 抱 那 些 在 人 生 中 遇 上 灾 祸 的 人 」。
220 要理讲授(2015 2 18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2 19 日,第 8 页。
221 同上。
222 同上。
223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18:《宗座公报》741982),101
81

9.3 Page 83

▲back to top
224 这样的大家庭亦有助于补足父母的不足,例如是在孩子遭受暴力对待或虐待时,
及 时 发 现 并 立 即 行 动 ,因 而 能 够 在 孩 子 的 父 母 未 能 照 顾 他 们 时 ,给 予 他 们 健 全 的 爱 和
家庭的支持。
198. 最后,我们不要忘记在这大家庭中,还有配偶的父母和其它亲人。爱的一个微妙
之处,就是要避免把配偶的亲人视为竞争者、威胁或入侵者。夫妇的结合要求夫妇尊
重这些亲人的传统和习俗,尝试了解他们的语言,克制自己的评断说话,照顾他们,
在 心 里 顾 念 他 们 ,同 时 保 持 适 度 的 自 主 和 夫 妇 之 间 的 亲 密 关 系 。这 样 的 态 度 亦 巧 妙 地
表现出对配偶无私的爱。
224 要理讲授(2015 10 7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8 日,第 8 页。
82

9.4 Page 84

▲back to top
第六章
牧灵建议
199. 在主教会议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需要发展新的牧灵方法。我会尝试概述其
中一些建议。不同的团体应制定更实际可行和有效的建议,既要遵从教会的训导,也
会 顾 及 地 方 的 需 要 和 挑 战 。我 不 会 自 诩 能 够 提 出 全 盘 的 家 庭 牧 灵 方 案 ,而 只 会 讨 论 一
些主要的牧灵挑战。
在今天宣讲有关家庭的福音讯息
200. 主教会议的神长强调,借着婚姻圣事的恩宠,基督徒家庭是家庭牧灵工作的主要
推行者,尤其需要夫妇和家庭「藉家庭教会作出充满喜乐的见证。」225 因此,他们指
出 :「 应 使 人 体 会 到 有 关 家 庭 的 福 音 讯 息 是 『 满 足 心 灵 和 生 命 』 的 喜 乐 , 因 为 在 基 督
内 , 我 们 已 经 『 从 罪 恶 、 悲 哀 、 内 在 空 虚 和 孤 独 中 被 解 救 出 来 』(《 福 音 的 喜 乐 》 1)。
从撒种的比喻可见(参阅:玛 13:3-9),我们的工作是撒种,其余的都是天主的工作。
我们也不应忘记,教会在宣讲有关家庭的教导时,成为反对的标记。」226 然而,夫妇
感 激 牧 者 鼓 励 他 们 勇 敢 尝 试 ,寻 求 强 而 有 力 、稳 固 、持 久 且 能 面 对 眼 前 各 种 困 难 的 爱 。
教会愿意以谦逊之情和同理心接触家庭,并「陪伴每一个家庭,好让他们寻找最好的
方法,克服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227 只透过大型牧灵活动表达笼统的关心是不够的。
为使家庭成为家庭牧灵工作的积极推行者,应「在家庭内努力传扬福音和传授要理」
228, 以 达 到 目 标 。
225 《总结报告》,2014 年,30
226 同上,31
227 《总结报告》,2015 年,56
228 同上,89
83

9.5 Page 85

▲back to top
201. 「因此,这工作要求整个教会在传教工作上有所改变,这是指不应停留在纯理论
性和脱离现实的宣讲,而不关心人们真正的问题。」229 家庭牧灵工作「必须使人体验
到家庭的福音讯息能响应人最深层的渴求:有关尊严的期望,以及如何借着互助、团
结 和 生 育 来 达 至 完 全 的 自 我 实 现 。不 是 通 过 讲 解 一 套 规 条 就 可 以 解 决 问 题 ,而 是 要 提
倡一套价值观,响应人的需要,甚至在最世俗化的地区亦然。」230 此外,主教会议神
长「亦强调福传工作应明确地指责那些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不利的因素,例
如是过分重视市场逻辑,因为这些状况都有碍真正的家庭生活,导致歧视、贫穷、排
斥和暴力。因此,必须与社会组织交流和合作,并向那些从事文化和社会政治工作的
平 信 徒 , 给 予 鼓 励 和 支 持 。」 231
202. 「家庭牧灵工作的主要支持来自堂区──由不同家庭组成的大家庭,使许多小团
体、教会运动组织和善会彼此合作。」232 为推行家庭牧灵工作,教会必须「为司铎、
执事、男女修道者、要理讲授员和其它牧灵工作者,提供更适当的培育。」233 由全球
各地进行的意见调查获得的回复可见,圣职人员在处理家庭目前所面对的复杂问题
时,往往缺乏适当的培训。在这方面,已婚神职人员在东方教会悠久传统的经验,可
作参考。
203. 修生应获得有关婚前和婚姻生活的培育、跨科系的培训,而不只局限于教义讲授。
此外,他们的培育未必时常有机会让他们表达内心世界,有些修生来自受创的家庭,
曾经历双亲疏离,或是情绪不稳。教会应确保培育过程是一个成长的历程,好让这些
未 来 圣 职 人 员 具 备 日 后 的 职 务 所 要 求 的 平 衡 心 理 。为 加 强 修 生 健 康 的 自 尊 ,他 们 与 家
庭的连系非常重要。因此,在整个神学院培育过程和司铎生涯中,家庭的参与相当重
要,这有助巩固他们的自尊,并更贴近现实。为此,神学院的生活要与堂区生活健康
229 《总结报告》,2014 年,32
230 同上,33
231 同上,38
232 《总结报告》,2015 年,77
233 同上,61
84

9.6 Page 86

▲back to top
地整合,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家庭,了解其实况。事实上,司铎在他们的整个牧者
生 涯 里 , 接 触 最 多 的 就 是 家 庭 。「 在 司 铎 培 育 的 过 程 中 , 平 信 徒 和 家 庭 的 参 与 , 尤 其
是 女 性 的 参 与 , 都 有 助 体 会 教 会 内 不 同 的 召 叫 是 多 元 和 互 补 的 。」 234
204. 在意见调查中,亦有人提出有需要培育家庭牧灵工作的平信徒领袖,并应从那些
服 务 儿 童 和 家 庭 的 教 育 心 理 学 家 、家 庭 医 生 、医 疗 组 织 、社 会 工 作 者 和 律 师 寻 求 协 助 ,
并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心理学、社会学、性学和辅导服务的支持。专业人员,尤其是富
于 牧 灵 经 验 的 , 有 助 家 庭 牧 灵 计 划 落 实 于 生 活 实 况 和 具 体 需 要 。「 特 别 为 牧 灵 工 作 者
制 定 的 进 修 班 与 培 育 课 程 ,有 助 他 们 将 婚 前 的 准 备 培 育 课 程 与 教 会 生 活 的 更 大 动 力 融
合。」235 完善的牧灵训练非常重要,「在应付家庭暴力和性侵犯等紧急情况时,尤其
如是。」236 这一切绝不会削弱灵修指导、教会丰富的宝藏及和好圣事的重要价值,反
而使之获得补足。
带领准婚夫妇从婚前培育迈向婚配
205. 主教会议神长以多种方式指出,我们应帮助青年发现婚姻的价值及其丰饶237,让
他 们 了 解 完 全 的 结 合 是 何 等 美 妙 ,能 使 人 生 的 社 会 幅 度 有 所 提 升 而 臻 于 圆 满 ,并 使 性
体现其深层的意义,同时有益于孩子,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206. 「今天家庭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各种改变,因此整个基督信仰团体须更致力
为准婚者提供培育,包括指出各种德行的重要性。其中,贞洁是可贵的,有助人与人
之间的爱真正地成长。在这方面,主教会议神长一致强调,整个教会团体须更投入,
鼓励家庭作见证,并在基督徒接受入门培育开始,便提供有关婚姻的培育,强调婚姻
与 圣 洗 和 其 它 圣 事 之 间 的 关 系 。他 们 也 认 为 有 需 要 制 定 特 别 的 婚 前 培 育 课 程 ,让 准 婚
234 同上。
235 同上。
236 同上。
237 参阅:《总结报告》,2014 年,26
85

9.7 Page 87

▲back to top
夫 妇 学 习 真 正 地 投 入 教 会 生 活 , 并 深 入 讨 论 各 层 面 的 家 庭 生 活 。」 238
207. 我促请教会团体认同一个事实:陪伴准婚夫妇在爱中成长,为他们自己亦有益处。
如意大利主教团所述,为教会团体来说,准婚夫妇「是宝贵的资源,因为他们借着真
诚 地 在 爱 内 成 长 和 互 相 交 付 ,有 助 更 新 教 会 整 体 的 结 构 :他 们 特 有 的 友 谊 能 够 影 响 他
人,使他们所属的教会团体也在友谊和手足情谊上有所成长。」239 推行婚前培育的方
法很多,但每个地方教会应分辨适合他们的培育方式,既要确保提供适当的培育,也
要 避 免 使 青 年 疏 远 圣 事 。这 不 是 说 应 向 他 们 讲 授 整 套 要 理 ,也 不 是 要 灌 输 他 们 许 多 道
理。「人不是知道的多就满足,而是因为内心有所深刻体会和同感。」240 质比量重要,
重点应是借着更新的福音宣讲,以吸引和亲切的方式传递相关的内容,帮助他们「以
慷 慨 大 方 的 精 神 」 241, 投 入 终 身 的 旅 程 。 这 可 说 是 婚 姻 圣 事 的 「 入 门 」 培 育 , 为 准 婚
夫 妇 提 供 必 要 的 指 导 ,让 他 们 作 出 最 好 的 准 备 ,以 较 稳 固 的 基 础 展 开 他 们 的 家 庭 生 活 。
208. 应借着传教家庭、准婚夫妇将组成的家庭,以及各种牧灵资源,寻找适当的方式
提供培育,以充满支持和见证的牧养,帮助他们的爱日渐成熟。其它可行的方式包括
协助准婚夫妇组成团体,或是举办讲座,讨论各种青年真正有兴趣的主题。然而,为
个 人 而 设 的 谘 商 还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因 为 主 要 目 的 是 帮 助 每 一 个 人 学 习 怎 样 爱 一 个 真 实
的人,与对方分享整个生命。学习爱一个人不是自然而然学会的事,也不是在婚礼前
参加一个短期课程就能学懂的。事实上,每一个人自诞生起,就要为婚姻作好准备。
家 庭 所 给 予 他 的 一 切 ,都 能 让 他 从 自 己 的 过 去 学 习 ,并 使 他 有 能 力 作 出 完 全 和 终 身 的
承 诺 。为 婚 姻 作 最 好 准 备 的 人 ,可 能 正 是 那 些 从 父 母 身 上 学 会 何 谓 基 督 信 仰 婚 姻 的 人 。
在这样的婚姻中,夫妇选择了对方,不求回报,并不断更新这抉择。就此而言,所有
238 同上,39
239 意大利主教团家庭与生命主教委员会,《婚姻与家庭培育牧灵指引》(Orientamenti pastorali sulla preparazione
al matrimonio e alla famiglia)(2012 10 22 日),1
240 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神操》(Spiritual Exercises),说明 2
241 同上,说明 5
86

9.8 Page 88

▲back to top
旨 在 协 助 夫 妇 在 爱 内 成 长 和 在 家 庭 内 活 出 福 音 的 牧 灵 工 作 ,皆 是 非 常 宝 贵 的 援 助 ,因
为 他 们 的 子 女 也 藉 此 为 未 来 的 婚 姻 生 活 作 好 准 备 。我 们 也 不 应 忘 记 传 统 信 仰 神 工 的 重
要价值。就以情人节为例,在某些国家,牧者的创意竟然不及商人,因为商人更懂得
利用这节日从中取利。
209. 堂区团体提供的婚前培育,必须让准婚夫妇及早了解未来婚姻必须拒绝的行为和
危机。如此,他们明白到,如果尚未知晓可能出现的关系破裂及其痛苦后果,就贸然
展开终身的关系,这是不理智的。问题是在最初犯错时,犯错的一方或会试图隐瞒或
把事情合理化,以为这样可避免争执,但这样做只会使事情恶化。教会应鼓励和协助
准婚夫妇讨论他们各自对婚姻的期望、对爱与委身的理解、对彼此的期望,以及他们
期 盼 一 起 建 立 怎 样 的 人 生 。这 样 的 讨 论 有 助 他 们 了 解 其 实 双 方 的 共 通 点 可 能 不 多 ,而
且 单 凭 互 相 吸 引 不 足 以 维 系 他 们 的 结 合 。没 有 什 么 是 比 人 的 欲 望 更 多 变 、不 稳 和 难 测
的 。当 事 人 若 尚 未 能 深 化 那 些 真 正 能 够 使 夫 妇 关 系 持 久 的 动 机 ,千 万 不 要 鼓 励 他 们 结
婚。
210. 无论如何,如果能够认清对方的弱点,必须怀有合理的信心,相信有可能帮助他
发挥其长处,以弥补其不足,决心帮助他成长。这意味着以坚决的态度,面对各种可
能需要作出牺牲、遇上困难和矛盾的情况,以及决心为此作好准备。他们必须能够察
觉关系中出现的警讯,并在婚前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可惜,许多夫妇还未真正彼此
了解就结婚了。他们在一起欢度日子,共同经历人生,但不曾勇敢面对自己或真正认
识对方。
211. 不论是婚前培育或长期的辅导,都应协助准婚夫妇不要把结婚视为终点,而应把
婚 姻 视 为 不 断 推 动 他 们 前 进 的 召 叫 ,并 以 坚 定 和 合 乎 现 实 的 决 心 ,面 对 各 种 考 验 和 困
难。婚前和婚后的牧灵工作必须重视夫妇关系的牧养,既要帮助他们的爱迈向成熟,
也 要 协 助 他 们 克 服 困 难 。这 些 工 作 不 只 是 教 义 的 讲 授 ,也 不 能 只 依 赖 教 会 的 灵 修 宝 藏 ,
还必须提供实际可行的方法、具体的建议、从经验制定的对策和心理方面的指导。为
87

9.9 Page 89

▲back to top
建构一种爱的教育,不能漠视青年的情感,好能从他们的内心推动他们。与此同时,
在 准 婚 夫 妇 的 培 育 中 ,应 介 绍 一 些 可 提 供 援 助 的 地 点 和 人 物 ,或 是 可 协 助 他 们 的 家 庭 ,
让 他 们 在 遇 上 困 难 时 可 以 求 助 。我 们 也 绝 不 要 忘 记 提 醒 他 们 领 受 和 好 圣 事 ,让 他 们 的
罪和过犯,以及他们的关系,都获得天主仁慈的宽赦和医治。
婚配圣事的准备
212. 婚前至婚配的准备工作,往往聚焦于邀请宾客、服饰、宴会,以及数之不清的细
节,耗费不少金钱和精力,也削弱喜乐的心情。准婚夫妇在婚礼上已经精疲力竭,而
难 以 集 中 精 神 ,共 同 为 他 们 将 要 展 开 的 人 生 阶 段 作 好 准 备 。这 样 的 情 况 也 可 见 于 一 些
「事实的」结合。这些夫妇由于想到婚礼昂贵的开支,就不优先重视彼此之间的爱,
以及他们在人面前正式的婚礼,所以不愿举行婚礼。各位准婚夫妇们,你们应鼓起勇
气,作出与众不同的事,不要让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和重视排场的态度所吞噬。最重
要 的 是 爱 ─ ─ 爱 使 你 们 结 合 ,并 藉 恩 宠 坚 强 和 圣 化 你 们 。你 们 可 以 选 择 朴 素 简 单 的 婚
礼,以爱为先。牧灵工作者和整个教会团体应致力使「以爱为先」成为常态,而非例
外。
213. 在婚礼即将临近的准备中,有一点相当重要:应引导新郎新娘活出婚姻礼仪庆典
的深层意义,协助他们了解和体现婚礼中每个动作的意义。我们要牢记:当两个已受
洗 的 人 藉 婚 姻 誓 词 作 出 重 大 的 承 诺 ,并 藉 肉 体 的 结 合 完 婚 ,这 样 的 行 动 只 能 被 视 为 天
主 圣 子 降 生 成 人 ,并 借 着 盟 约 之 爱 与 教 会 结 合 的 标 记 。受 洗 基 督 徒 的 言 行 举 止 已 转 化
为宣示信仰的语言。天主创造人的身体,赋予其特有的意义。这身体「成为圣事施行
人的语言。圣事的施行人明白到,在这个婚姻盟约中,那源自天主自己的奥秘得以彰
显 和 临 现 。」 242
242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4 6 27 日),4:《教导 VII》(Insegnamenti VII),11984),1941
《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533 页。
88

9.10 Page 90

▲back to top
214. 有时准婚夫妇未必认清誓词在神学和灵修方面的重要性──婚姻誓词使婚礼之
后 所 有 言 行 富 于 意 义 。应 强 调 这 誓 词 不 是 只 关 乎 现 在 ,但 也 涵 盖 所 有 ,包 括 将 来 ,「 终
身 不 渝 」。 从 誓 词 的 内 容 可 见 ,「 不 论 在 人 与 人 的 关 系 中 , 或 是 在 社 会 关 系 里 ,自 由 与
忠诚不是相背的,而是相辅相成。事实上,我们应注意在全球通讯的文化中,越来越
多 人 没 有 履 行 承 诺 , 而 招 致 许 多 破 坏 ( … … )。 信 守 诺 言 是 无 法 用 金 钱 购 买 的 , 我 们
也 不 能 勉 强 别 人 如 此 实 行 , 而 是 必 须 作 出 牺 牲 才 能 持 守 的 。」 243
215. 肯亚主教团指出:「由于过于重视婚礼,新郎新娘便忘记他们是在准备作出一个
终身的承诺。」244 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明白:圣事并不是顷刻就成为过去和回忆,而是
会一直影响整个婚姻生活。245 性的生育意义、身体的语言和爱的举动,都会一直存
留 在 夫 妇 的 生 活 中 ,成 为「 礼 仪 的 语 言 没 有 间 断 的 延 伸 」,「 婚 姻 生 活 可 说 是 成 为 礼 仪
了」。 246
216. 新婚夫妇也可默想所选读的圣经篇章,使他们更丰富地认识交换戒指的意义,或
了解礼仪中其它标记的意义。在婚礼举行前,新婚夫妇不应没有一起祈祷,并为彼此
代 祷 ─ ─ 祈 求 天 主 助 佑 他 们 保 持 忠 心 大 方 ,一 起 求 问 天 主 对 他 们 有 何 期 望 ,并 在 圣 母
玛利亚的圣像前奉献他们的爱。那些为他们提供婚前准备的人,应好好指导他们,帮
助 他 们 明 白 这 些 祈 祷 的 时 刻 会 为 他 们 带 来 莫 大 益 处 。「 婚 姻 礼 仪 是 独 特 的 事 件 , 是 家
庭和社会的庆典。耶稣在加纳婚宴施行第一个奇迹。主的奇迹所带来的好酒,在新家
庭 诞 生 的 时 刻 带 来 喜 乐 ─ ─ 是 基 督 与 各 时 代 的 男 男 女 女 所 订 立 的 盟 约 之 新 酒 。( … … )
主礼常有机会向会众致词,而这些会众当中,有些人很少参与教会生活,或是并不属
于任何基督信仰的宗派或信仰团体。因此,婚礼提供一个可贵的机会宣讲基督的福
243 要理讲授(2015 10 21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22 日,第 12 页。
244 肯亚主教团,《四旬期文告》(2015 2 18 日)。
245 参阅:教宗碧岳十一世,《圣洁婚姻》通谕(1930 12 31 日):《宗座公报》221930),583
246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理讲授(1984 7 4 日),36:《教导 VII》(Insegnamenti VII),21984),9
10;《男和女——天主的杰作:身体神学》,第 540-541 页。
89

10 Pages 91-100

▲back to top

10.1 Page 91

▲back to top
音。」 247
陪伴夫妇善度新婚生活
217. 我们必须承认:当人们明白到婚姻是爱的事件,以及只有能够自由地选择和爱的
人,才能够结婚,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爱只是纯粹的互相吸引或不清不楚的感
情,那么当感情出现危机,或是外表的吸引力减退时,夫妇关系将变得非常脆弱。这
样 的 困 扰 时 常 发 生 ,所 以 陪 伴 新 婚 夫 妇 善 度 新 婚 初 年 的 生 活 非 常 重 要 。应 协 助 他 们 丰
富 和 深 化 当 初 自 觉 和 自 由 地 作 出 的 抉 择 — — 彼 此 相 属 相 爱 ,终 身 不 渝 。在 许 多 情 况 下 ,
新人准备结婚的时间不足,为各种原因仓卒地决定结婚,加上现在的青年比较晚熟,
情 况 更 每 况 愈 下 。因 此 ,这 些 新 婚 夫 妇 须 在 婚 后 继 续 他 们 本 应 在 婚 前 完 成 的 准 备 工 作 。
218. 另一方面,我要指出家庭牧灵工作的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帮助夫妇明了不应把婚
姻 视 为 已 完 成 的 事 。他 们 的 结 合 是 真 实 和 不 可 逆 转 的 ,并 经 由 婚 姻 圣 事 所 确 认 和 祝 圣 。
可是,夫妇在结婚后,便成为他们的共同人生的主导者,共同创建和经营他们的人生
事业。他们展望未来,并在天主的恩宠扶助下,每天建立这未来。因此,夫妇不应期
望对方是完美的,而应放下各种幻想,接受对方的真貌:尚未达至圆满,仍须继续成
长,在婚姻生活的旅途上迈进。如果经常以批评的目光面对配偶,这显示夫妇没有视
婚姻为共同努力的事业,是必须要心怀忍耐、体谅、包容和慷慨。这样,爱会逐渐被
另一种目光所取代。这种目光流露质疑和批评,试图掌控每一个人的优点和权利,也
流露了反对、竞争和自我防御。如此,夫妇便无法彼此支持,并使他们的结合日趋成
熟 。我 们 必 须 自 始 就 清 晰 地 向 新 婚 夫 妇 讲 解 这 个 事 实 ,好 让 他 们 了 解 婚 姻 仍 处 于 开 始
阶段。他们对彼此的许诺只是一个旅程的开端,而在迈向终点的过程中,他们要克服
任 何 妨 碍 他 们 前 进 的 限 制 和 障 碍 。他 们 在 婚 礼 中 领 受 的 降 福 是 天 主 的 恩 宠 ,推 动 他 们
完成这旅程。如果他们能够好好坐下,一起筹划具体的人生大计,讨论他们的目标、
247 《总结报告》,2015 年,59
90

10.2 Page 92

▲back to top
可用的工具,以及各种细节,这将会对他们大有益处。
219. 我想起有一首诗说:「死水腐臭,百无一用」。同样,如果在新婚初年,爱的关系
有 如 死 水 ,这 样 的 关 系 将 滞 留 不 动 ,失 去 那 股 奋 斗 的 前 进 力 :夫 妇 靠 着 朝 气 蓬 勃 的 爱 ,
起舞向前,怀着惊叹的目光,满怀希望,舞步不休。在准婚时期和新婚初年,希望就
像 酵 母 ,使 夫 妇 克 服 各 种 矛 盾 、冲 突 和 困 难 ,而 且 变 得 更 有 远 见 。希 望 燃 起 所 有 期 盼 ,
让夫妇不断成长,也呼召夫妇活在当下,全心投入家庭生活,因为好好活在当下,正
是营造稳固未来的良方。
220. 这个旅程经历不同阶段,要求夫妇慷慨地奉献自己。夫妇之间最初经历充满激情
的互相吸引,然后逐渐感受到对方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也会体验彼此相属,进
而 了 解 到 生 命 是 两 人 的 事 业 ,且 重 视 对 方 的 幸 福 多 于 自 己 的 需 要 ,并 因 体 会 到 他 们 的
婚 姻 对 社 会 有 所 贡 献 而 感 到 欣 慰 。 在 爱 迈 向 成 熟 的 过 程 中 , 夫 妇 也 要 学 习 「 协 商 」。
这不是指自私的态度,也不是生意伎俩,而是彼此相爱的表现,因为协商是为家庭的
益处,由彼此奉献和牺牲交织而成。在婚姻生活的每个新阶段,夫妇必须好好坐下,
重新商讨各种协议,以至无分轩轾,达至双赢的局面。家里的各种决定不应是单向作
出的,因为夫妇都分担了家庭的责任。可是,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每对夫妇的婚姻
关系都是不同的,因此应寻找最合适的协商之道。
221. 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是对婚姻生活期望过高。当发觉现实比想象有更多局限和问
题,解决方法不是草率和不负责任地决定分手,而是把婚姻看作成长的过程,夫妇都
是天主的工具,协助对方成长。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成长和发挥其潜能。每个婚姻
都 是 一 段 「 救 恩 史 」, 总 是 从 软 弱 开 始 , 并 因 着 天 主 的 恩 赐 , 以 及 我 们 充 满 创 意 和 慷
慨的回应,而逐渐发展为更坚固和宝贵的现实。相爱的男女最伟大的使命,就是协助
对方发挥其男性或女性特质,协助对方成长就是帮助对方塑造其身分。因此,爱是一
门艺术。当我们细读圣经有关男女受造的记载,我们可见天主首先创造男人(参阅:
2:7),然后祂察觉到男人有所欠缺,于是祂也创造女人。接着,我们看到男人惊叹
91

10.3 Page 93

▲back to top
说 :「 啊 ! 现 在 就 对 了 , 就 是 她 了 !」 这 对 男 女 开 始 互 相 认 识 , 我 们 像 是 听 到 他 们 之 间
奇妙的交谈。事实上,夫妇在遇上困难时,依然可以再次感到惊叹,以开放的态度重
新 互 相 了 解 , 犹 如 他 们 初 遇 的 时 候 。 在 每 一 个 新 阶 段 , 夫 妇 依 然 彼 此 「 塑 造 」。 爱 使
人互相尊重,并以艺术家的耐心──传承自天主的耐心——彼此宽待。
222. 陪伴新婚夫妇时,应鼓励他们慷慨大方地传递生命。「正当的家庭计划方法顺应
夫妇之爱,不违反人的本性和妥当完成的行动。这方法是夫妇商谈后的共识,尊重生
育的周期,顾及对方的尊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再次回顾《人类的生命》通谕(参
10-14)及《家庭团体》宗座劝谕(参阅 1428-35)的教导,好能唤起人们对生命
的 开 放 , 而 摈 弃 敌 视 生 命 的 态 度 ( … … )。 如 要 履 行 负 责 任 的 父 母 职 , 良 心 必 须 经 过
培 育 。『 良 心 是 人 最 秘 密 的 核 心 和 圣 所 。 在 这 圣 所 内 , 人 独 自 与 天 主 会 晤 , 而 天 主 的
声 音 响 彻 于 良 心 至 秘 密 的 角 落 』(《 论 教 会 在 现 代 世 界 牧 职 宪 章 》 16 )。 夫 妇 越 是 努 力
在良心里听从天主和祂的诫命(参阅:罗 2:15),并在心灵上获得陪伴,他们的决定
越是能够摆脱主观和武断,并能根据环境调整他们的处事方式。」248 梵蒂冈第二届大
公 会 议 所 明 言 的 依 然 不 变 :「 夫 妻 ( … … ) 藉 共 同 的 协 议 和 努 力 , 作 出 正 确 的 判 断 ,
既 要 考 虑 他 们 自 身 和 子 女 的 益 处 ,包 括 现 有 的 和 将 来 的 子 女 ,也 要 衡 量 当 时 生 活 环 境
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最后亦要顾及家庭、社会和教会的益处。只有父母能在天主面前
作出这个判断,不能假手于人。」249 此外,「应鼓励使用顺应『自然律和生育周期』(《人
类 的 生 命 》 11 ) 的 方 法 。『 这 些 方 法 尊 重 夫 妇 的 身 体 , 鼓 励 他 们 之 间 的 恩 爱 , 并 有 助
于 他 们 学 习 真 正 的 自 由 。』(《 天 主 教 教 理 》2370 )应 时 常 强 调 子 女 是 天 主 奇 妙 的 恩 赐 ,
是 父 母 和 教 会 的 喜 乐 。 借 着 他 们 , 主 更 新 世 界 。」 250
248 同上,63
24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50
250 《总结报告》,2015 年,63
92

10.4 Page 94

▲back to top
教会资源
223. 主教会议神长指出:「新婚初年是既重要又敏感的时期,夫妇日益意识到婚姻的
挑 战 和 意 义 。 因 此 , 应 在 圣 事 庆 典 结 束 后 , 继 续 陪 伴 新 婚 夫 妇 ( 参 阅 :《 家 庭 团 体 》,
第 三 部 分 )。 在 这 方 面 , 有 经 验 的 夫 妇 在 牧 灵 工 作 上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他 们 可 在 堂 区 为
年青夫妇服务,亦可与相关的善会、教会运动组织和新的团体携手合作。应鼓励夫妇
开放接受天主恩赐的孩子,亦应强调家庭灵修、祈祷和主日感恩祭的重要性,鼓励夫
妇 为 促 进 灵 修 生 活 的 成 长 和 团 结 共 融 定 期 相 聚 ,以 应 付 生 活 的 挑 战 。为 借 着 家 庭 传 扬
福音,礼仪、敬礼神工和家庭感恩祭,尤其在结婚周年纪念日举行的感恩祭,都是非
常 重 要 的 。」 251
224. 这过程需要时间发展。爱需要付出时间,不求回报,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交谈、
轻松的拥抱、分享大计、聆听、凝望、表示欣赏、巩固关系等,全都需要时间。有时
候,问题在于社会节奏太急促,或是工作期限带来压力;有时候,问题是共聚的时候
没有用心相处,虽然共处一室,但没有认真注意对方。牧灵工作者和家庭团体应协助
青年夫妇或有问题的夫妇学习共处,用心交流,甚至分享静默的时光,好好体验对方
的临在。
225. 在这方面具有丰富学习经验的夫妇,可提供一些有用的心得:安排相处的时间,
与子女共渡余暇、以不同方式庆祝重要的日子、分享灵修生活等。他们亦可分享一些
窍门,教导新婚夫妇如何使共聚的时光更富有内涵和意义,以及改善沟通。当新婚的
新鲜感减退时,这尤其重要。因为若夫妇不谙相处之道,其中一方或双方最终会埋首
电 子 媒 体 或 其 它 工 作 ,或 投 入 另 一 段 关 系 ,或 是 找 其 它 方 法 逃 避 使 他 们 不 安 的 亲 密 关
系。
226. 应鼓励新婚夫妇建立共同的生活习惯,借着规律的生活,营造健康的稳定和安全
251 《总结报告》,2014 年,40
93

10.5 Page 95

▲back to top
感。这些习惯包括早上亲一亲,傍晚互相问好,为对方等门,一起出游,分担家务。
偶尔可以打破常规,开个派对,全家一起为特别日子共聚欢庆。他们也需要为天主的
恩赐惊叹,更新他们对生命的热忱。只要懂得庆祝,便能够更新爱的力量,摆脱单调
乏味,使日常生活充满色彩和希望。
227. 牧者应鼓励家庭在信德上成长。因此,应鼓励他们多领受和好圣事、接受灵修
指 导 和 参 加 退 省 。此 外 ,也 不 要 忘 记 邀 请 他 们 每 周 和 家 人 一 起 祈 祷 ,因 为「 祈 祷 之 家 ,
保 持 合 一 」。 同 样 , 在 探 访 家 庭 时 , 应 邀 请 所 有 家 庭 成 员 彼 此 祈 祷 , 把 家 庭 交 托 给 上
主。与此同时,应鼓励夫妇独自祈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隐密的十字架。何不对天
主 诉 说 心 里 的 烦 恼 ,祈 求 祂 赐 予 医 治 创 伤 的 力 量 ,并 求 祂 帮 助 我 们 信 守 承 诺 ? 主 教 会
议 神 长 指 出 :「 天 主 的 圣 言 是 生 命 和 家 庭 灵 修 生 活 的 泉 源 。 家 庭 牧 灵 工 作 应 帮 助 人 们
从内心塑造自己,并借着教导他们默想圣经,培育家庭教会的成员。天主的圣言不仅
是 个 人 生 活 的 福 音 ,也 在 夫 妇 和 家 庭 面 对 各 种 挑 战 时 ,成 为 他 们 判 断 的 标 准 和 分 辨 的
指 引 。」 252
228. 有时候,配偶可能尚未受洗,或是不愿意实践信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另一
方期望以基督徒的身分生活和成长,那么配偶的冷淡可能会使他痛苦。尽管如此,夫
妇依然可发掘共同的价值观,热诚地互相分享和培养这些价值。无论如何,应爱那未
接受信仰的配偶,使他幸福快乐,并在他痛苦时安慰他,一起生活,这是真正的成圣
之 路 。另 一 方 面 ,爱 是 天 主 的 恩 赐 ,往 往 以 奥 秘 的 方 式 ,发 挥 转 化 的 力 量 ,以 至 于「 不
信主的丈夫因妻子而成了圣洁的,不信主的妻子也因弟兄而成了圣洁的」(格前 7:14)。
229. 堂区、组织、学校和其它教会机构,可借着不同的方式,关心家庭和使他们充满
活力。这些方式包括:与邻近的夫妇或朋友聚会、夫妇的短期退省、有关家庭生活问
题的专家讲座、婚姻辅导、让受过训练的传教人员与夫妇讨论他们的困难和期望、就
不同家庭状况(如上瘾问题、不忠、家暴等)提供辅导、灵修培育、为问题子女的父
252 同上,34
94

10.6 Page 96

▲back to top
母举行工作坊、家庭活动等。堂区办事处应亲切接待求助者,处理紧急的家庭问题,
或是转介给有能力提供协助的人。夫妇团体也可以提供牧灵上的支持,借着祈祷、培
训或其它援助,服务新婚夫妇。这些团体让夫妇有机会献身服务,协助其它家庭,分
享信仰,而且这样做也有助巩固婚姻关系,让夫妇一同成长。
230. 确实有许多夫妇在婚后,便疏远教会团体,但在他们偶然回来时,我们往往错过
时机,没有提醒他们基督信仰的婚姻是美好的,并让他们接受堂区的支持。我所指的
包括子女受洗、初领圣体,或是在出席亲友的葬礼或婚礼时。几乎所有夫妇都会在这
些时候重返教会,我们应好好善用这些机会。另一个接触他们的途径,就是在祝福新
居的时候,或是举行圣母像到各家各户巡访时。这些都是牧灵的良机,可与家庭讨论
他们遇到的问题。此外,亦可邀请成熟的夫妇协助邻近的新婚夫妇,探访他们,在他
们新婚阶段提供支持,陪伴他们成长。在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下,许多夫妇未必可以
定期参加聚会,但我们的牧灵工作不应只服事少数的人。今时今日,家庭牧灵工作必
须是基本的传教事业,须主动接触别人,不要成为制作不同课程的工厂,而参加的人
少之又少。
在危机、忧虑和困难中守望相助
231. 让我们也讨论已趋成熟的夫妇,他们婚前的爱已随时日醇化,有如好酒。一如新
酒 需 要 时 间 酝 酿 ,这 些 夫 妇 每 天 在 各 种 事 情 上 体 现 对 配 偶 的 忠 诚 ,新 酒 渐 渐 酿 成 醇 厚
的 好 酒 。 这 是 以 等 待 和 忍 耐 体 现 的 忠 诚 , 满 怀 牺 牲 和 喜 乐 , 随 着 时 间 逐 渐 「 醇 化 」。
夫妇开枝散叶,因他们的子子孙孙而满心欢喜。夫妇的关系开始后,他们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新认识对方,每天感到惊喜,以至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得更自觉、安稳和
成 熟 。 如 圣 十 字 若 望 教 导 说 :「 那 么 现 在 来 谈 谈 老 情 人 , 凡 在 服 事 新 郎 上 , 多 方 操 劳
且 备 受 考 验 的 人 , 有 如 陈 年 醇 酒 。」 他 们 「 再 没 有 感 性 的 冒 泡 或 发 酵 作 用 , 也 没 有 热
情外在的火花。更有甚者,他们品尝了爱情的甜蜜甘饴,此酒的实体已发酵净尽,
95

10.7 Page 97

▲back to top
(……)深置于灵魂内。」 253这些夫妇能够一起克服危机和忧苦的时 期,而不会逃避
挑战或隐瞒问题。
危机带来的挑战
232.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但这也是家庭生活苦中带甜的一部
分。应帮助夫妇体会到危机未必会削弱他们的关系,反而会使夫妇结合的美酒提升、
沉淀及醇化。夫妇一起生活,欢乐不会减少。他们学习以新的方式保持喜乐,在每个
新 阶 段 都 有 新 的 可 能 性 。 每 个 危 机 都 让 夫 妇 「 上 课 」, 学 习 更 亲 密 地 共 享 人 生 , 或 至
少 发 掘 婚 姻 生 活 新 的 意 义 。夫 妇 关 系 不 应 陷 入 恶 性 循 环 ,每 况 愈 下 ,或 只 是 得 过 且 过 ,
不求改善。反之,当夫妇把婚姻视为责任,必须排除万难,那么所有危机都是一个契
机,让夫妇可一起品尝上等好酒。应协助夫妇面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接受挑战,视之
为 家 庭 生 活 的 一 部 分 。有 经 验 和 曾 受 训 的 夫 妇 可 担 任 辅 导 工 作 ,使 夫 妇 不 会 惧 怕 危 机 ,
或 是 作 出 草 率 的 决 定 。每 个 危 机 都 隐 藏 着 宝 贵 的 一 课 ,我 们 需 要 用 心 灵 的 耳 朵 去 聆 听
其中的道理。
233. 面对危机,许多人的自然反应是抗拒危机所带来的挑战,或表现自我防御,因为
危机令他们感到事情不在掌控之内,并呈现了生活中不足的一面,而使他们不安。于
是夫妇否定或隐藏问题,或将其合理化,只希望时间可解决问题。可是这样无益的隐
瞒只是浪费精力,使事情更复杂,并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当感情恶化,双方的疏离
加 深 , 就 有 损 亲 密 关 系 。 如 果 不 处 理 危 机 , 会 妨 碍 沟 通 。 渐 渐 地 ,「 我 爱 的 人 」 会 变
为 「 时 常 在 我 身 边 的 人 」, 然 后 是 「 儿 女 的 父 亲 或 母 亲 」, 最 后 只 会 成 为 陌 路 人 。
234. 夫妇应面对危机和一同处理。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人有时候为了不要显露自己
的感受,而与人疏离,于是闷不吭声,假装没事。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抽时间用心沟
253 圣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灵歌》(Cántico Espiritual),第廿五诗节,11,台湾加尔默罗隐修会译,
上智出版社,第 208 页。
96

10.8 Page 98

▲back to top
通。问题是如果不学习怎样沟通,那么在危机发生时,更难好好沟通。沟通是一门艺
术,在平稳时学习,在困难时应用。应协助夫妇发现内心隐密的想法,尽早处理,就
像产痛一样,终会过去,为你带来新的宝藏。主教会议后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在困
难或重大的情况下,许多人不会求助于牧灵服务,因为这些服务并不贴心、亲切、实
际、具体。因此,我们在处理婚姻危机时,应试着不要忽略夫妇的焦虑和煎熬。
235. 有些普遍的危机几乎可见于所有婚姻关系,例如:新婚夫妇须学习怎样磨合和不
再依赖父母;子女刚诞生时,为夫妇的情绪带来新的挑战;为养育孩子,夫妇须改变
生活习惯;子女进入青春期后,夫妇须耗费精力照顾他们,导致夫妇关系不和;夫妇
在 「 空 巢 期 」( 子 女 离 家 生 活 ) 重 新 审 视 他 们 的 生 活 ; 夫 妇 年 迈 的 父 母 需 要 照 顾 , 夫
妇 须 付 出 更 多 时 间 陪 伴 和 照 料 他 们 ,有 时 可 能 要 作 出 困 难 的 决 定 。这 些 困 难 的 情 况 可
导致恐惧、内疚、消沈或疲惫,并会严重影响婚姻关系。
236. 除此之外,还有影响夫妇的个人危机,包括经济困难,以及工作、情绪、社交或
灵 修 方 面 的 问 题 。此 外 ,还 有 一 些 扰 乱 家 庭 生 活 的 不 测 之 风 云 ─ ─ 必 须 以 宽 恕 与 和 好
来面对。在宽恕别人的一刻,应平静和谦逊地反思:自己是否作了某些事,引致对方
犯错?有些夫妇因互相指责,导致家庭破裂,可是「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婚姻危机透
过 适 当 的 援 助 和 恩 宠 和 好 的 力 量 ,都 能 找 到 理 想 的 解 决 方 法 。懂 得 宽 恕 别 人 和 感 受 被
别人宽恕是家庭生活的基本经验。」254 「和好是一门费劲的艺术,需要恩宠的扶助,
亲 友 慷 慨 的 合 作 , 有 时 甚 至 需 要 外 援 和 专 业 辅 助 。」 255
237. 越来越多人在未能得偿所愿,或是事与愿违时,便以为有充分的理由结束婚姻。
若是这样,根本没有持久的婚姻。有时候,作出这样的决定,只是因一时的失望,或
是在需要对方时,他没有陪伴在旁,或是因自尊受损,或因未知的恐惧。我们总会在
某些情况中,看到别人的弱点,有时候这些情况使人沮丧。例如:感到没有获得充分
254 《总结报告》,2014 年,44
255 《总结报告》,2015 年,81
97

10.9 Page 99

▲back to top
的肯定、嫉妒、夫妇之间的差异、受其它人吸引、让新玩意占据心神、配偶的身体有
所 改 变 ,以 及 许 多 其 它 因 素 等 。与 其 视 之 为 爱 的 威 胁 ,不 如 说 是 更 新 夫 妇 之 爱 的 良 机 。
238. 在这些情况下,成熟的人会重新肯定他的抉择:他选择对方为人生旅程的伴侣,
愿意接受这关系中的局限,且清楚对方无法满足他所有的愿望,不把自己视为义士。
他们善用家庭生活中各种微小和有限的机会来投资时间和精力,以巩固夫妇间的联
系 。这 是 因 为 他 们 看 出 每 个 危 机 都 是 新 的 许 诺 机 会 ,能 够 更 新 他 们 的 爱 ,让 这 爱 坚 固 、
转化、成熟、明智。在面对危机时,他们勇敢地寻求问题的根本,重新讨论一些基本
协议,营造新的平衡,一起进入新的阶段。时常保持这种开放的态度,有助我们应付
各 种 艰 难 的 处 境 。 无 论 如 何 , 既 然 和 好 是 有 可 能 的 , 我 们 就 发 现 到 :「 今 天 极 为 迫 切
要 有 专 人 投 身 于 服 事 婚 姻 破 裂 的 夫 妇 。」 256
旧创伤
239. 当家庭有些成员因过去某些成长阶段的创伤尚未复元,而未能成熟地与人建立关
系,此时家庭就会产生许多困难。不如意的童年和青春期可衍生各种个人危机,最后
影响婚姻生活。如果所有人都正常地成长,他们遇到的危机及其引致的痛苦会较少。
可是,事实上,有些人要到四十多岁时,才达至青少年应有的成熟。有些人的爱很自
我中心,像小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脱离现实的世界,一切事物都以自己为中心。他
们的爱无法满足,若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便大吵大闹。有些人的爱则停留在青少年阶
段,充满敌意、批评、喜欢归咎他人,受情绪和幻想支配,期望别人填补其空虚,或
顺从其想法。
240. 许多人在童年时期未曾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因而损害他们信任别人和奉献自己的
能力。过去与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关系恶劣,而其创伤仍未痊愈,会投射到夫妇之间的
256 同上,78
98

10.10 Page 100

▲back to top
关系,对婚姻生活造成危害。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一个自己从未面对过的治疗过程。
夫妇关系不和的时候,在作出重要决定之前,双方应确保自己愿意处理过去的创伤。
这需要他们承认有治疗的必要,热切祈求宽恕和被宽恕的恩宠,愿意接受援助,并寻
求正面的动机,不断作出尝试。夫妇应真诚审视自己,承认自己的爱是不成熟的。即
使明显是对方犯错,但如果只等待对方改变,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为解决冲突,夫妇
亦应反思个人有待成长或改正之处。
分居和离婚后的陪伴
241. 在某些情况下,为顾全个人的尊严和子女的益处,必须懂得拒绝对方过分的要求,
严防不义、暴力或长期的虐待。我们应明白到「有时分手是无可避免的,甚至在道德
上 是 必 要 的 ,尤 其 是 为 了 保 护 较 脆 弱 的 配 偶 或 年 幼 的 孩 子 不 要 因 虐 待 与 暴 力 、侮 辱 与
剥削、疏离与冷漠,而遭受严重的伤害。」257 然而,「分居应是在所有和好的努力都
徒 劳 无 功 后 , 才 采 取 的 最 后 方 法 。」 258
242. 主教会议神长指出:「为分居、离婚或被遗弃者提供牧灵指导时,必须作出特别
的分辨。对于遭受不义对待而分居、离婚或被遗弃的一方,或是因被配偶虐待而无法
与对方一起生活的人,应给予特别的关心。宽恕这样的不义行为并不容易,但恩宠使
这个旅程成为可能的。因此,牧灵工作应着重和好及调解,甚至可在教区内设立专门
的辅导中心,处理这些问题。」259 与此同时,「离婚后没有再婚的人往往是对婚姻忠
诚 的 见 证 人 。应 鼓 励 他 们 从 圣 体 圣 事 获 得 所 需 的 滋 养 ,好 能 支 持 他 们 在 目 前 的 状 况 中
好好生活。地方团体和牧者应关心他们,尤其是如果他们育有子女,或是正面临着财
务困难。」260 在贫穷的人身上,婚姻破裂带来更大的遗害和痛苦,因为他们缺乏所需
257 要理讲授(2015 6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25 日,第 8 页。
25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83;《宗座公报》741982),184
259 《总结报告》,2014 年,47
260 同上,50
99

11 Pages 101-110

▲back to top

11.1 Page 101

▲back to top
的资源重建新生。当贫穷的人失去家庭保障,他们更容易受到遗弃和面临各种危机。
243. 对于离婚和投入新的伴侣关系的人,应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教会的一分子。「他们
没有被开除教籍」,也不应这样被对待,因为他们依然是教会团体的成员。261 这些情
况「 需 要 我 们 作 出 谨 慎 的 分 辨 和 保 持 尊 重 的 态 度 ,避 免 在 言 语 或 态 度 上 令 他 们 感 到 受
歧 视 , 并 应 鼓 励 他 们 参 与 团 体 生 活 。「 教 会 团 体 在 照 顾 他 们 时 , 不 会 因 此 削 弱 我 们 对
婚 姻 不 可 拆 散 性 的 信 心 和 见 证 , 反 而 藉 此 实 践 了 爱 德 。」 262
244. 另一方面,许多主教会议神长「强调有需要简化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并减少其
耗费的时间,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必收费。」263 相关程序进度缓慢,使夫妇感到
苦 恼 和 疲 惫 。 我 近 期 就 这 个 主 题 所 颁 布 两 份 文 件 264, 简 化 了 宣 告 婚 姻 无 效 的 程 序 。 借
着这些文件,我也希望「确切地突显,主教本人在其教会中既被立为牧者和首领,因
此他本人就是付托给他的信友们的审判员。」265 因此,「各教区首长肩负着落实这些
文件的重任。他们须自行就某些个案作出裁决,并在任何情况下,确保信友更容易获
得公义的对待。这包括安排足够的人力,包括圣职人员和平信徒,让他们专心投入这
方面的教会服务。此外,应为分居或面临危机的夫妇提供信息、咨询和调解,并与家
庭 牧 灵 活 动 合 作 。让 家 庭 牧 灵 工 作 者 在 婚 姻 无 效 案 件 的 初 步 审 理 阶 段 ,为 当 事 人 提 供
支 持 ( 参 阅 :《 主 耶 稣 , 宽 仁 的 审 判 者 》, 第 二 至 三 节 )。」 266
245. 主教会议神长也强调应关注「分居或离婚对孩子的影响,他们是整个事件的无辜
261 参阅:要理讲授(2015 8 5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8 6 日,第 7 页。
262 《总结报告》,2014 年,51;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84
263 《总结报告》,2014 年,48
264 参阅:教宗方济各,《主耶稣,宽仁的审判者》宗座牧函(2015 8 15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9 日,第 3-4 页;教宗方济各,《温良与慈悲的耶稣》宗座牧函(2015 8 15 日):
《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9 日,第 5-6 页。
265 教宗方济各,《主耶稣,宽仁的审判者》宗座牧函(2015 8 15 日),前言,3:《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9 日,第 3 页。
266 《总结报告》,2015 年,82
100

11.2 Page 102

▲back to top
受害者。」267 在众多的考虑之中,孩子的福祉应视为首要关注的重点,不应因任何利
益 或 其 它 目 的 而 漠 视 他 们 。 我 要 向 离 异 的 父 母 呼 吁 说 :「 绝 对 、 绝 对 、 绝 对 不 要 让 子
女成为人质!你们为各种困难和原因分开,遇上人生的考验,但不应让子女为你们的
离异背负重担,也不应利用他们威胁配偶。即使父母不再一起生活,也应让子女在成
长过程中,听到父母为对方说好话。」268 要是为了获得子女的关心,或是为了报复,
或是为自己辩解,而在子女面前诉说配偶的不是,那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做会伤
害孩子的心灵,留下难以复原的创伤。
246. 教会即使体谅夫妇经历的矛盾,也必须继续为最软弱者发声。他们就是默默地受
苦 的 孩 子 。 今 天 ,「 尽 管 我 们 像 是 更 加 敏 锐 , 心 理 学 的 研 究 亦 日 益 精 进 , 但 我 要 问 人
们 是 否 已 对 孩 子 的 创 伤 感 到 麻 木 。( … … ) 难 道 我 们 没 有 察 觉 , 在 某 些 家 庭 中 , 家 人
关系恶劣,彼此伤害,甚至背弃婚姻的忠诚,而这些家庭的孩子正在承受沉重的负
担?」269 这些不愉快的经验无助孩子成长,也不会帮助他们日后作出终身的许诺。
因 此 教 会 团 体 不 应 放 弃 已 经 离 婚 和 投 入 另 一 段 关 系 的 父 母 ,而 应 接 纳 他 们 ,协 助 他 们
尽 教 育 孩 子 的 责 任 。 事 实 上 ,「 如 果 我 们 不 让 这 些 父 母 参 与 团 体 生 活 , 犹 如 他 们 已 被
开除教籍,那么我们怎能鼓励他们全力以赴,怀着坚定的信德,履行信仰,以身作则
教 导 子 女 善 度 基 督 徒 生 活 ? 孩 子 面 对 这 样 的 情 况 ,已 经 感 到 相 当 沉 重 ,我 们 绝 不 要 添
加他们的担子。」270 教会协助这些父母医治创伤,并在精神上支持他们,这样做亦有
益于他们的子女,因为在这悲惨的经验中,孩子需要教会熟悉的面容陪伴他们。离婚
是恶事,而离婚数字不断上升实在令人非常不安。因此,我们对于家庭最重要的牧灵
任务是坚固他们的爱,帮助他们医治创伤,并努力遏止我们这时代的悲剧蔓延。
267 《总结报告》,2014 年,47
268 要理讲授(2015 5 2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5 21 日,第 8 页。
269 要理讲授(2015 6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25 日,第 8 页。
270 要理讲授(2015 8 5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8 6 日,第 7 页。
101

11.3 Page 103

▲back to top
若干复杂的情况
247. 「有关混合婚姻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天主教友与其它宗派受洗者之间的婚姻『有
其特殊之处,但也有许多可予善用和发展的特点,以提升这些婚姻的内在价值,以及
对 合 一 运 动 作 出 贡 献 。』因 此 ,『 在 天 主 教 与 非 天 主 教 的 圣 职 人 员 之 间 ,应 设 法 建 立 忠
诚 的 合 作 , 从 准 备 婚 姻 和 婚 礼 的 时 刻 起 就 合 作 』(《 家 庭 团 体 》 78 )。 在 领 圣 体 方 面 ,
应 注 意 :「 决 定 婚 礼 中 的 非 天 主 教 一 方 是 否 可 领 圣 体 , 要 遵 守 为 东 方 基 督 徒 及 其 它 基
督 徒 有 关 此 事 已 有 的 一 般 规 定 ,同 时 注 意 两 个 已 领 洗 的 基 督 徒 领 受 基 督 徒 婚 姻 圣 事 的
特殊情况。虽然在混合婚姻中的夫妇分享洗礼和婚姻圣事,领受圣体只是例外,每次
上 述 有 关 ( … … ) 规 定 , 都 应 遵 守 。』( 宗 座 基 督 徒 合 一 促 进 委 员 会 ,《 大 公 运 动 原 则
与规范之应用指南》,1993 3 25 日,159-160)」271
248. 「在婚姻中,若夫妇信奉不同宗教,这为宗教交谈提供良机(……),他们亦在
家 庭 的 基 督 徒 身 分 定 位 , 以 及 子 女 所 受 的 信 仰 培 育 方 面 , 遇 上 特 殊 的 困 难 。( … … )
在 传 教 地 区 ,甚 至 在 拥 有 悠 久 基 督 信 仰 传 统 的 国 家 ,越 来 越 多 家 庭 是 由 信 奉 不 同 宗 教
的 夫 妇 组 成 。教 会 迫 切 需 要 按 不 同 的 社 会 和 文 化 环 境 提 供 不 同 形 式 的 牧 灵 关 怀 。在 某
些没有宗教自由的国家,基督徒夫妇必须改变信仰,才能结婚,因而不能举行教会认
可 的 结 婚 典 礼 或 让 子 女 受 洗 。因 此 ,我 们 必 须 重 申 有 必 要 尊 重 所 有 人 的 宗 教 自 由 。」272
「 我 们 应 特 别 关 注 身 处 这 类 婚 姻 的 夫 妇 ,不 要 只 在 婚 前 期 间 关 心 他 们 。如 果 夫 妇 一 方
是天主教友,而另一方没有信仰,那么这些夫妇和他们的家庭须面对特殊的挑战。在
这 些 情 况 下 ,必 须 见 证 福 音 如 何 在 这 些 环 境 中 发 挥 作 用 ,好 让 他 们 的 子 女 也 能 够 接 受
基 督 信 仰 的 培 育 。」 273
249. 「当婚姻情况复杂的人有意受洗,将产生特殊的问题。这是指那些已建立稳定的
271 《总结报告》,2015 年,72
272 同上,73
273 同上,74
102

11.4 Page 104

▲back to top
婚姻关系,但在结婚时,夫妇至少有一方尚未认识基督信仰。在这些案例中,主教应
按 他 们 的 神 益 , 作 出 牧 灵 的 分 辨 。」 274
250. 教会效法主耶稣──祂为每一个人献上自己,无一例外。275 在主教会议期间,
我们讨论到有些家庭的成员有同性恋倾向,这为父母和子女来说都是难以处理的情
况。我们首先要重申:每一个人不论性倾向如何,他的尊严都理应获得尊重和受到认
真 对 待 ,「 应 该 避 免 对 他 们 有 任 何 不 公 平 的 歧 视 」 276, 尤 其 要 避 免 任 何 形 式 的 侵 犯 和
暴力行为。应以尊重的态度,陪伴这些家庭,好让那些有同性恋倾向的人获得所需的
援 助 , 而 得 以 了 解 和 奉 行 天 主 对 他 们 的 人 生 的 旨 意 。 277
251. 在讨论家庭的尊严与使命时,主教会议神长指出:「对于让同性恋者的结合与婚
姻 享 有 同 等 地 位 的 问 题 ,『 我 们 绝 对 没 有 理 由 , 视 同 性 恋 者 结 合 与 天 主 计 划 中 的 婚 姻
与 家 庭 , 有 任 何 程 度 上 的 类 同 或 稍 微 相 似 之 处 。』 主 教 会 议 认 为 , 若 说 地 方 教 会 应 屈
从 于 这 问 题 上 的 压 力 ,以 及 国 际 机 构 为 贫 穷 国 家 提 供 经 济 援 助 时 ,应 考 虑 当 地 有 否 制
定 容 许 同 性 恋 者 建 立 『 婚 姻 』 的 法 律 , 这 是 绝 对 无 法 接 受 的 。」 278
252. 「单亲家庭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生父或生母从没有成家立业的打算;家
庭涉及暴力,父亲或母亲被迫带着子女出走;父亲或母亲逝世或遗弃家庭,以及其它
原 因 。不 论 是 什 么 原 因 所 致 ,与 子 女 生 活 的 父 亲 或 母 亲 都 一 定 要 向 教 会 团 体 内 的 其 它
家 庭 ,或 是 堂 区 的 牧 灵 组 织 ,寻 求 支 持 和 安 慰 。这 些 家 庭 往 往 因 经 济 困 难 、就 业 问 题 、
未 能 支 持 子 女 , 以 及 缺 乏 稳 定 居 所 , 因 而 雪 上 加 霜 。」 279
274 同上,75
275 参阅:教宗方济各,《慈悲面容》诏书,12:《宗座公报》1072015),407
276 《天主教教理》,2358;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76
277 参阅:同上。
278 《总结报告》,2015 年,76;参阅:信理部,《有关赋予同性配偶法律地位建议的考虑》(2003 6 3 日),
4
279 《总结报告》,2015 年,80
103

11.5 Page 105

▲back to top
死亡的打击
253. 有时候,家庭生活会因亲人离世而受到挑战。我们必须以信德之光支持这些家庭。
280 漠视丧亲之痛的家庭是欠缺慈悲的表现,也会错过提供牧灵关怀的机会,而且这
样的态度会关上其它传扬福音的大门。
254. 我可以理解失去挚亲的痛苦,尤其是失去一起分享生命的配偶。耶稣也曾为朋友
离世而难过哭泣(参阅:若 11:3335)。我们怎样了解丧子之痛呢?「时间像是停顿
了 : 过 去 和 未 来 有 如 遭 深 渊 所 吞 噬 。( … … ) 有 时 候 , 我 们 甚 至 会 埋 怨 天 主 。 对 天 主
感到忿怒的人真多啊!但我了解他们的感受。」281 「丧偶尤其痛苦(……)有些人能
够 寄 情 儿 孙 , 好 好 养 育 子 女 , 借 着 这 样 的 使 命 让 他 们 的 爱 找 到 出 口 。( … … ) 至 于 没
有 其 它 亲 人 可 供 寄 托 情 感 ,或 是 无 法 从 亲 人 获 得 关 心 的 人 ,教 会 团 体 应 特 别 照 顾 他 们 ,
尤 其 是 如 果 他 们 身 处 贫 穷 。」 282
255. 一般来说,哀伤期会维持颇长的时间。为陪伴丧亲的人,牧者必须配合哀伤期每
个阶段的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丧亲者有很多问题:为什么亲人会离世?他们是否有
些 事 情 没 有 做 好 ? 人 在 临 终 前 会 经 历 什 么 ? 应 以 真 诚 和 耐 心 的 祈 祷 ,帮 助 他 们 获 得 内
心的释放,重享平安。在适当时刻,应协助丧亲者明白到他们仍然有其使命,如果只
为纪念故人而延长痛苦的时间,是没有帮助的。我们已故的亲人不需要我们的痛苦,
他 们 也 不 会 因 我 们 活 得 潦 倒 而 高 兴 。时 刻 思 念 故 人 也 不 是 爱 他 们 的 最 好 方 法 ,因 为 这
样 做 只 是 紧 抓 着 不 再 存 在 的 过 去 ,而 不 是 爱 着 那 位 已 进 入 来 世 的 人 。故 人 的 肉 身 虽 然
不在我们眼前,但若说死亡是强大有力的,那么「爱情猛如死亡」(歌 8:6)。爱具有
特 殊 的 洞 察 力 ,使 人 听 到 无 声 之 音 ,看 到 不 可 见 之 物 。这 不 是 说 应 眷 念 亲 人 的 旧 模 样 ,
280 参阅:同上,20
281 要理讲授(2015 6 17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18 日,第 8 页。
282 《总结报告》,2015 年,19
104

11.6 Page 106

▲back to top
而 是 要 接 受 他 们 此 刻 的 状 况 已 经 改 变 。当 玛 利 亚 尝 试 拥 抱 复 活 的 基 督 时 ,祂 叫 玛 利 亚
别拉住祂不放(参阅:若 20:17),为的是要玛利亚体验另一种与基督相遇的方式。
256. 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离世的人并不完全消失。信德使我们确信复活的基督绝不
会离弃我们。这样,我们可以避免死亡「毒害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爱徒劳无功,使
我们陷入更漆黑的无底洞。」283 圣经告诉我们,天主为爱创造我们,使我们的生命不
因死亡而终结(参阅:智 3:2-3)。圣保禄描述死后与基督马上相遇:「我渴望求解脱
而与基督同在一起」(斐 1:23)。我们死后,天主为祂爱的人已准备好的,偕同基督在
等待我们(参阅:格前 2:9)。如殡葬礼仪优美的颂谢词所述:「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
而 悲 伤 ,却 因 永 生 的 许 诺 而 获 得 安 慰 。主 ,为 信 仰 祢 的 人 ,生 命 只 是 改 变 ,并 非 毁 灭 。」
事 实 上 ,「 我 们 所 爱 的 人 不 是 在 虚 无 的 黑 暗 中 消 失 : 望 德 使 我 们 确 信 , 他 们 已 在 天 主
慈 爱 有 力 的 双 手 之 中 。」 284
257. 与已故的亲人保持联系的方法,就是为他们祈祷。285 圣经说,「为亡者祈祷」是
一件「圣善而虔诚」的事(加下 12:44-45)。「我们为他们祈祷,不但帮助他们,也使
他们为我们的益处所作的代祷得以奏效。」286 默示录描述殉道者与这旅途中的世人精
诚团结,为世上遭遇不义的人祈祷(参阅:默 6:9-11)。有些圣人在临终时安慰他们
的 亲 友 , 答 应 依 然 会 陪 伴 在 旁 , 帮 助 他 们 。 圣 女 小 德 兰 说 她 希 望 在 天 上 继 续 行 善 。 287
圣 道 明 说 :「 我 死 后 比 我 活 着 时 , 为 你 们 更 有 帮 助 ,( … … )更 有 能 力 达 到 所 想 要 的 !」
288 这是「爱的连系」 289,因为「旅途中的人,和安眠于主内的弟兄们之间的连系,
283 要理讲授(2015 6 17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18 日,第 8 页。
284 同上。
285 参阅:《天主教教理》,958
286 同上。
287 参阅:德兰里修(Therese of Lisieux),《最后言谈录:依搦斯姆姆的日记》(Derniers Entretiens: Le “carnet
jaune” de Mère Agnès),1897 7 17 日,收录于《全集》(Oeuvres Complètes),巴黎,1996 年,1050。她的
加尔默罗修女同伴讲述圣女小德兰曾答应说,她离开世界后,「将从天上沛降玫瑰花雨」。(同上,1897 6
9 日,1013
288 若堂萨克森(Jordan of Saxony),《宣道会初期创会史小册》(Libellus de principiis Ordinis Praedicatorum),
105

11.7 Page 107

▲back to top
绝 不 会 中 断 ( … … ), 这 一 连 系 会 借 着 精 神 财 富 的 相 通 而 加 强 。」 290
258. 我们若是接受死亡这个现实,便会为死亡作好准备。准备方式就是在爱中成长,
日 益 加 深 我 们 对 那 些 与 我 们 同 行 的 人 的 爱 ,直 到「 以 后 再 也 没 有 死 亡 ,再 也 没 有 悲 伤 ,
没有哀号,没有苦楚」(默 21:4)。如此,我们也准备好自己,与那些已离世的亲人团
聚。耶稣把复活的儿子交给他的母亲(参阅:路 7:15);我们死后,祂也会这样做。
我 们 不 要 耗 费 精 力 缅 怀 遥 远 的 过 去 。我 们 越 是 在 世 上 好 好 生 活 ,将 来 在 天 上 与 所 爱 的
人 分 享 的 福 乐 就 越 大 ;我 们 的 爱 越 成 熟 、越 成 长 ,将 来 在 天 上 盛 宴 呈 上 的 美 果 就 越 多 。
93:《我们会祖圣道明的历史遗迹》(Monumenta Historica Sancti Patris Nostri Dominici),XVI,罗马,1935 年,
69 页。
289 参阅:《天主教教理》,957
290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宪章》,49
106

11.8 Page 108

▲back to top
第七章
加强子女的教育
259. 父母必会影响子女的道德发展,不管是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父母应承担这
无可推诿的责任,并以自觉、热切、合理和适当的方式,履行这责任。由于家庭的教
育功能非常重要,也日益复杂,我会在本章作出有关的讨论。
孩子在哪里?
260. 家庭应是体验支持、陪伴和指引的地方,甚至应为此重整其行事方式,发掘新的
资 源 。父 母 应 思 考 他 们 希 望 子 女 接 触 什 么 ,所 以 必 须 注 意 是 谁 向 子 女 提 供 娱 乐 及 消 遣 ,
什 么 东 西 透 过 荧 光 幕 进 入 子 女 的 房 间 ,谁 在 子 女 休 闲 的 时 间 指 导 他 们 。只 有 抽 时 间 与
子 女 相 处 ,以 真 诚 和 关 心 的 态 度 与 他 们 讨 论 重 要 的 事 情 ,并 提 供 他 们 健 康 的 休 闲 方 式 ,
才能避免让他们受到不良的影响。必须保持警醒。要是抛下子女不顾,绝对不会有好
处 。父 母 应 指 导 及 准 备 年 幼 和 青 年 子 女 ,为 使 他 们 懂 得 如 何 面 对 可 能 遇 到 的 危 机 状 况 ,
例如被人侵犯、虐待或染上毒瘾等危机。
261. 然而,偏执没有教育的作用,而孩子将要面对什么经历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时
间 阔 于 空 间 」 291的 原 则 亦 适 用 于 此 。 换 句 话 说 , 展 开 过 程 比 掌 控 空 间 更 加 重 要 。 如 果
父 母 执 着 于 要 知 道 他 们 的 子 女 身 在 何 方 ,想 控 制 子 女 所 有 的 行 动 ,那 么 他 们 只 是 在 试
图掌控空间而已。这样不是在教育他们,不会使他们坚强,也不是在准备他们面对挑
战。最重要的是以丰富的爱,帮助子女展开学习的过程,培育他们成熟地运用自由,
并培养真正的独立自主,作好准备,迈向健全的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具备所需
的 特 质 ,并 在 遇 到 困 难 时 ,懂 得 保 护 自 己 ,明 智 审 慎 地 行 事 。所 以 ,重 要 的 问 题 不 是 :
子女到底人在何方?他们此刻与谁作伴?而是我们应了解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处于什
291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222:《宗座公报》1052013),1111
107

11.9 Page 109

▲back to top
么位置,以及他们在信仰、目标、期盼和人生计划方面,有什么想法。因此,我要问
为 人 父 母 者 :「 你 们 是 否 尝 试 了 解 子 女 在 人 生 旅 途 中 , 身 处 『 何 方 』 ? 你 们 知 道 他 们
的 心 灵 状 况 吗 ? 最 重 要 的 是 , 你 们 是 否 愿 意 了 解 ? 」 292
262. 如果成长只是受基因所支配,那么我们将无法改变什么。然而,审慎、明辨和明
理等特质,均非可量度的成长因子,而是在人的内心由各式各样的因素所构成,更贴
切地说,是取决于人的自由的核心。每个孩子都会运用其自由,打破常规,想出各种
使我们感到惊喜的计划,这乃是好事。教育包括鼓励孩子负责任地运用自由,且在面
对抉择时,能够明理且明智地作出决定;此外,亦应让他们透彻了解到他们自己和团
体的生活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且自由是浩大的恩赐。
子女的道德培育
263. 虽然父母需要学校为子女提供基本的教育,但他们不能完全把子女的道德培育托
付他人。人的情感和道德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经验:相信父母是可靠的。这表示父
母 须 承 担 教 育 的 责 任 ,以 他 们 的 关 爱 和 见 证 培 养 子 女 的 信 心 和 真 诚 的 尊 重 态 度 。尽 管
子女不是十全十美,要是他们就因此感觉到父母不爱他们,或不被关心,这会为子女
造 成 极 深 的 创 伤 ,并 会 使 他 们 在 成 长 路 上 困 难 重 重 。父 母 的 疏 离 或 冷 漠 为 子 女 带 来 的
痛苦,比子女因犯错而被纠正时所感到的痛苦更大。
264. 父母亦应负责培育子女的意志,帮助子女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倾向择善而行。这表
示 要 向 子 女 讲 解 一 些 值 得 学 习 的 行 为 和 行 善 的 态 度 。然 而 ,这 总 是 一 个 过 程 ─ ─ 由 不
足迈向完满。盼望融入社会,或是为缔造更有秩序、更美好的社会生活,而惯于放弃
追 求 眼 前 的 满 足 ,这 样 的 态 度 体 现 了 相 当 可 贵 的 价 值 取 向 ,并 有 助 追 求 更 崇 高 的 价 值 。
道 德 的 培 育 应 采 用 正 面 的 方 法 ,而 且 应 透 过 教 育 性 的 对 话 ,囊 括 子 女 的 感 受 及 其 熟 悉
292 要理讲授(2015 5 2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5 21 日,第 8 页。
108

11.10 Page 110

▲back to top
语言。此外,应对子女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自行体会某些价值观、原则和规范的重要
性,而非强迫他们接受,当作不可质疑的真理。
265. 行善不只是「作出适当的判断」,或清晰了解当作的事,不过这些都是首要的条
件。个人信念不管有多坚固,往往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再者,即使良心已作出明确的
道德判断,有时可能其它选择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让理智所明了的善
在我们内心扎根,成为深层的情感倾向,以至对善的体验胜过其它吸引的事物,从而
体 会 到 这 些 美 好 的 事 物 ,在 此 时 此 地 是 对 我 们 有 益 的 。有 效 的 道 德 培 育 包 括 指 出 行 善
对个人的帮助。今时今日,若是要求人们作出努力和牺牲,而不明确指出这样做有何
益处,那么这样的教育将会徒劳无功。
266. 必须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习惯有其正面作用,能够把他们内心重要的
价值观转化为健全和稳定的外在行为。孩子或许愿意与人交往,待人友善,但如果长
辈 一 直 没 有 教 导 他 们 常 说 「 请 」、「 可 不 可 以 」、「 谢 谢 」, 那 么 他 们 未 必 懂 得 表 达 内 心
的 友 善 。培 育 坚 强 的 意 志 和 重 复 实 践 若 干 行 为 有 助 培 养 德 行 。若 是 未 能 使 孩 子 自 觉 和
自 由 地 重 复 实 践 良 好 的 行 为 ,并 因 而 获 得 肯 定 ,那 么 有 关 这 些 德 行 的 培 育 尚 未 真 正 完
成。若是没有给予充分的鼓励,仅是依赖他们的个人动机或对某种价值观的偏好,不
足以培育他们的德行。
267. 自由是宝贵的,但我们有机会失去自由。道德教育是有关自由的培育,藉由建议、
鼓励、实践、激励、褒扬、榜样、模范、象征、反思和劝谕,以及审视个人的言行,
从而帮助人们培养这些稳定的内在原则,驱使他们行善。德行是一种信念,并已转化
为内在的原则和稳定的行为表现。因此,富于德行的生活能培育、强化和训练人的自
由 , 使 人 不 至 倾 向 于 有 违 人 性 的 冲 动 和 反 社 会 的 行 为 , 沦 为 奴 隶 。 事 实 上 ,「 人 性 尊
严 要 求 人 以 有 意 识 的 自 由 抉 择 而 行 事 , 意 即 出 于 个 人 的 心 悦 诚 服 而 行 事 。」 293
29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7
109

12 Pages 111-120

▲back to top

12.1 Page 111

▲back to top
惩罚的激励作用
268. 同样,我们必须让儿童和青少年明白恶行的后果,培养他们有为人设想的能力,
并 为 曾 经 伤 害 他 人 而 悔 过 。有 些 惩 罚 有 助 于 达 成 这 个 目 标 ,尤 其 是 针 对 侵 略 性 的 反 社
会 行 为 所 施 加 的 惩 罚 。我 们 应 以 坚 决 的 态 度 ,训 练 孩 子 为 他 们 对 别 人 造 成 的 伤 害 请 求
宽恕,并作出弥补。当教育过程能成功培养孩子成熟地运用个人自由,孩子会以感恩
之心,体会到在家庭内成长的益处,并能响应培育过程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269. 当孩子的努力获得欣赏和肯定,并感到父母对他们的忍耐和信赖,那么纠正过犯
也 有 激 励 作 用 。当 父 母 以 爱 纠 正 子 女 ,他 们 会 感 到 被 关 心 ,以 及 父 母 肯 定 自 己 的 潜 能 。
这不是说父母必须是完美无缺的人,但要懂得谦逊地承认自己的限度,并努力改善。
然而,父母在许多事情上应以身作则,包括不要让忿怒支配。当孩子犯错,必须纠正
他们,但不要把他们视为仇敌,或是发泄怒气的对象。成年人也要明白到有些不当行
为 是 因 个 人 软 弱 和 少 不 更 事 所 致 。不 断 运 用 惩 罚 的 方 法 会 造 成 伤 害 ,无 法 帮 助 孩 子 了
解 其 行 为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严 重 性 , 而 且 使 孩 子 感 到 沮 丧 和 愤 慨 。「 你 们 作 父 母 的 , 不 要
惹你们的子女发怒。」(弗 6:4;参阅:哥 3:21
270. 重点是纪律不应摧毁渴望,反而要激励其发展。应怎样使纪律内化?怎样确保纪
律 为 孩 子 的 成 长 过 程 设 下 正 面 的 分 界 线 ,而 不 会 成 为 阻 碍 他 们 的 高 墙 ,或 成 为 有 碍 孩
子 成 长 的 教 育 方 法 ? 我 们 要 在 两 个 无 益 的 极 端 之 间 寻 求 平 衡 :一 方 面 ,要 是 事 事 满 足
子女的愿望,那么他们会变得只顾其权利,而无视其责任;另一方面,要是子女未能
了解自身的尊严、自己独一无二的身分和权利,那么他们会为了各种责任,并为了满
足别人的期望而受苦。
适当的忍耐
271. 道德培育应避免要求儿童和青年作出过分的牺牲,而应只要求适度的努力,以免
110

12.2 Page 112

▲back to top
使他们心生怨愤,也不要强迫他们行事。正当的方法是循序渐进,建议一个孩子可以
理解、接受和欣赏的进程,并要求孩子作出适度的牺牲。否则,过分的要求只会适得
其反。当孩子不再受我们管辖,他们的行为不可能保持正直。
272. 有时候,由于人们曾经验被遗弃、失望、缺乏关心,或负面的父母形像,会因此
轻蔑道德培育。他们把道德价值与扭曲的父母形像或成年人的软弱串连起来。因此,
我 们 应 协 助 青 少 年 作 出 符 合 事 实 的 模 拟 :确 是 有 些 杰 出 的 人 实 践 了 正 面 的 价 值 观 ,但
其它人亦以不完美的方式,并按不同的程度,付诸实行。与此同时,由于青年的抗拒
态度可能是负面经验所致,我们应协助他们踏上医治的疗程,抚平心灵的创伤,好让
他们能够谅解他人和整个社会,与之和好。
273. 在灌输这些价值观时,我们应按孩子的年龄和现实环境,循序渐进,而不要试图
采 取 严 厉 苛 刻 和 一 成 不 变 的 方 法 。从 心 理 学 和 教 育 学 的 宝 贵 研 究 可 见 ,改 变 行 为 是 漫
长 的 过 程 ,而 且 亦 须 引 导 和 激 励 当 事 人 善 用 自 由 ,因 为 单 靠 自 己 未 必 能 学 会 成 熟 地 运
用自由。特定处境中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但那是受条件所限的自由,而不是指我们
自 然 而 然 地 具 有 择 善 的 能 力 。 人 们 往 往 未 能 区 分 「 自 愿 」 与 「 自 由 」。 有 人 会 以 强 大
的意志力追求恶事,但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抗拒欲望,或是曾接受劣质的培育。在这些
情况下,虽然他们的抉择是完全出于自愿,而且没有违反其意向,但这不是自由的抉
择,原因是为他们来说,弃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况就像染上毒瘾的人,在毒瘾发
作时,他们会想尽办法吸毒,但他们当时是受到条件所限,以致无法作出其它决定。
所 以 , 他 们 的 决 定 虽 是 自 愿 的 , 但 不 是 自 由 的 。「 让 他 们 自 由 选 择 吧 」,这 种 说 法 是 不
合理的,因为他们实在没有选择的能力。让他们吸毒只会加深他们的毒瘾,他们需要
接受援助和接受治疗,才能康复。
家庭生活为培育的场所
274. 家庭是培育人性价值观的第一所学校,给我们学习善用自由。有些倾向是在童年
111

12.3 Page 113

▲back to top
时期养成的,往后一直深深影响整个人生,使我们特别受某种价值观吸引,或是自然
地 摈 弃 某 种 行 为 。许 多 人 一 生 都 采 取 某 种 方 式 行 事 ,因 为 他 们 认 为 自 小 透 过 潜 移 默 化
学 会 的 方 式 是 恰 当 的 :「 以 前 人 家 是 这 样 教 我 的 。」「 我 以 前 是 这 样 学 的 。」我 们 也 在 家
庭中,学习审慎辨别各种媒体发布的讯息。可惜,若干电视节目或广告往往产生负面
影响,削弱家庭建立的价值观。
275. 在这个充满焦虑、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家庭教育一个极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
等 待 的 能 力 。这 不 是 指 禁 止 孩 子 接 触 电 子 产 品 ,而 是 要 想 办 法 培 育 他 们 审 慎 分 辨 的 能
力 ,不 要 期 望 生 活 中 所 有 范 畴 都 像 数 字 科 技 般 高 速 发 展 。让 孩 子 等 待 并 不 是 否 定 他 们
的渴望,而是稍后才满足他们。当儿童或青少年未能学会接受某些事情需要等待,他
们会变得霸道,只要求自己的需要立即获得满足,养成凡事要「什么都要马上得到」
的陋习。这是很严重的误导,无法助人培育自由,只会危害其自由。反之,当他们学
会延后某些事情,等待合适的时刻,他们将懂得自我控制,不冲动用事。因此,当孩
子 体 会 到 他 们 要 为 自 己 的 行 为 负 责 ,这 会 使 他 们 觉 得 更 有 自 尊 ,同 时 也 会 让 他 们 学 会
尊重别人的自由。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应期望孩子行事像成年人,更不是认为他们无
法成熟,没能力去负责任地运用自由。在健全的家庭里,这个学习过程往往是借着生
活在一起及遵守某些规矩而实现的。
276. 家庭是首要的社交场所,因为我们最先在这里学习待人之道、聆听、包容、尊重
和帮助别人,以及怎样与人相处。教育应激发「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感,鼓励人们
走 出 自 己 的 家 庭 ,而「 居 住 」在 同 一 的 大 家 庭 。在 家 庭 中 ,我 们 学 习 对 别 人 表 达 亲 切 、
关怀和问候别人,打破自私自利的恶性循环,体会到我们是与别人一同生活的,而这
些人值得我们表达重视、亲切和关爱。若不从日常生活中看似琐碎的细节的着手,就
难以建立我们与社会的连系,例如:彼此亲近、在每天的不同时候相遇、关心众人感
兴趣的事情、在小事上互相帮忙。家庭应每天发掘互相肯定的新方法。
277. 家庭亦应重整其消费习惯,藉以照顾我们的大自然,视之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在
112

12.4 Page 114

▲back to top
整体的生态环境中,家庭是主要的行事者,因为家庭是社会主要的行事者,蕴藏人类
文明的两个基本原则:团结共融的原则,以及生育繁殖的原则。」294 同样,家庭生活
的困难和问题亦有教育意义。例如是家人患病,因为「面对疾病,即使是在家庭中,
也 会 因 人 性 软 弱 而 出 现 各 种 困 难 。但 一 般 而 言 ,患 病 期 间 有 助 巩 固 家 人 的 关 系 。( … … )
如果教育未能培养人们对疾病的关心,将会使人心冷漠。这就是说,孩子会对别人的
痛 苦 感 到 『 麻 木 』, 而 且 没 有 面 对 痛 苦 的 能 力 , 也 难 以 接 受 生 活 的 限 制 。」 295
278.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或会因日益先进的通讯器材和娱乐媒体,而获得帮助或受到妨
碍。若是好好善用它们,将有助分隔两地的家庭成员保持连系。更频繁的通讯有助解
决困难。296 然而,应清楚了解到这些媒体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直接和有深度的交谈,
因 为 这 要 求 人 们 面 对 面 相 处 ,或 至 少 听 到 对 方 的 声 音 。我 们 知 道 这 些 媒 体 有 时 不 会 拉
近人的距离,反而使人更加疏离,例如在用膳时,各人只顾查看手机,或是配偶长时
间埋首电子玩乐,而要伴侣在睡眠中等待。家庭亦应促进对话和讨论,鼓励家庭成员
之间的互动,而不要施加无谓的禁令。然而,我们不应漠视新型通讯为儿童和青少年
带来的危机。他们或会变得冷漠和脱离现实生活。这种「科技性的自闭」使他们更容
易被操控,有些人会为了满足私利而试图潜入他们私人的领域。
279. 父母也要避免成为子女眼中无所不能的人物,否则子女或会以为他们只能信任父
母,而妨碍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及情感的成熟发展。为使父职、母职延伸至更广阔的现
实 ,「 教 会 团 体 蒙 召 为 家 庭 的 教 育 使 命 提 供 支 持 」 297, 尤 其 是 提 供 为 基 督 徒 入 门 而 设
的要理讲授。为提倡整全的教育,我们应「更新家庭与教会团体的合作关系。」298
教会议强调天主教学校的重要性。教会学校「在辅助父母教育子女方面,发挥重要的
294 要理讲授(2015 9 3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10 1 日,第 8 页。
295 要理讲授(2015 6 1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11 日,第 8 页。
296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67
297 要理讲授(2015 5 2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5 21 日,第 8 页。
298 要理讲授(2015 9 9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10 日,第 8 页。
113

12.5 Page 115

▲back to top
角 色 。( … … ) 应 鼓 励 教 会 学 校 履 行 其 使 命 , 帮 助 学 生 发 展 为 成 熟 的 人 , 并 以 耶 稣 的
爱审视世界,把生命视为服事天主的召叫。」299 为此,「教会坚决地肯定她有自由讲
授 自 己 的 教 义 , 而 教 育 工 作 者 亦 享 有 『 良 心 异 议 』 的 权 利 。」 300
肯定性教育
280.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指出有需要在儿童和青少年「年龄增长时」,为他们提供
「积极而审慎的性教育」, 且要「顾及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的进步实情。」301
们 应 反 思 教 会 的 教 育 机 构 是 否 已 承 担 这 个 挑 战 。在 当 代 ,性 不 是 被 贬 抑 就 是 随 随 便 便 ,
性 教 育 是 个 难 以 处 理 的 问 题 。只 有 将 之 置 于 一 个 有 关 爱 和 彼 此 交 付 的 教 育 体 制 中 ,才
能理解性教育。如此,性的语言才不会遭受贬抑,反而会获得光照。自我认识的过程
及 自 控 能 力 的 发 展 ,将 有 助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培 养 喜 乐 和 相 爱 的 重 要 习 性 ,从 而 导 引 他 们
的性冲动。
281. 性教育应提供信息,但也要注意儿童和青年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应在合适的时间,
以 符 合 其 成 长 期 的 方 式 ,提 供 相 关 信 息 。面 对 可 扭 曲 性 意 义 的 色 情 泛 滥 和 刺 激 感 官 物
品,若是未能培育明辨的能力应付这样的情况,即使提供大量信息,也无补于事。青
年应明白,他们遭受许多讯息轰炸,但有许多讯息对他们无益,也无助他们成长。我
们应帮助他们认识和寻求正面的影响,并远离任何会损害爱的能力的事物。同样,我
们 亦 应 承 认 需 要 有 一 种 「 全 新 和 更 适 当 的 语 言 」, 藉 以 「 向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讲 解 性 这 个
主 题 」。 302
282. 虽然有些人认为端庄已不合时宜,但培育端庄行为的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端庄
299 《总结报告》,2015 年,68
300 同上,58
301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天主教教育宣言》,1
302 《总结报告》,2015 年,56
114

12.6 Page 116

▲back to top
是 自 然 的 防 御 ─ ─ 保 护 人 的 心 灵 和 避 免 人 沦 为 遭 人 玩 弄 的 对 象 。要 是 不 懂 得 端 庄 ,人
可能会沉溺于情感和性,以至只聚焦于性行为、扭曲爱的不良行为,以及各种形式的
性暴力,使人遭受不人道的对待或伤害他人。
283. 性教育往往集中于讲解借着「安全性行为」,好好「保护」自己。这样的用语对
性 的 自 然 生 育 目 标 ,赋 予 一 种 负 面 的 态 度 ,彷 佛 因 此 而 诞 生 的 孩 子 是 我 们 要 对 抗 的 敌
人 。这 种 思 维 提 倡 以 孤 芳 自 赏 和 敌 意 的 心 态 取 代 接 纳 。若 是 鼓 励 青 年 以 其 身 体 和 渴 望
来取乐,犹如他们已经掌握婚姻所要求的成熟、价值观、彼此委身和目标,那是完全
不 负 责 任 的 。这 样 做 会 鼓 励 他 们 兴 致 勃 勃 地 视 其 它 人 为 试 验 品 ,用 来 弥 补 个 人 的 缺 陷
和极大的不足。因此,性教育课程应讲解怎样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爱、互相关怀、保持
温 柔 和 尊 重 态 度 ,以 及 学 习 深 入 的 沟 通 。这 一 切 都 有 助 培 育 他 们 学 习 完 全 和 慷 慨 地 交
付 自 己 ,并 借 着 公 开 的 承 诺 和 肉 身 的 奉 献 表 达 这 样 的 交 付 。婚 姻 的 性 结 合 是 完 全 奉 献
自我的标记,并因过去的经历而更富有意义。
284. 我们不应误导青年,使他们混淆,以至条理不分:「性吸引虽然在剎那间会构成
结 合 的 错 觉 ,但 是 如 果 没 有 爱 ,这 样 的『 结 合 』只 会 留 下 两 个 陌 生 人 ,彼 此 疏 离 如 前 。」
303 身体的语言需要耐心的「学习」,为能理解和培育真正的自我交付的渴望。当我们
试 图 一 次 就 完 全 交 付 时 ,可 能 根 本 什 么 也 没 有 交 付 。虽 然 我 们 应 体 谅 青 年 的 软 弱 和 困
惑 ,但 这 不 表 示 应 鼓 励 他 们 继 续 以 不 成 熟 的 方 法 表 达 他 们 的 爱 。今 天 还 有 谁 谈 论 这 些
事 ? 有 谁 能 够 认 真 培 育 青 年 ? 有 谁 帮 助 他 们 认 真 作 好 准 备 ,迎 接 伟 大 和 慷 慨 的 爱 ? 现
在的性教育未能正视这些问题。
285. 性教育亦应教导青年尊重和欣赏人与人的差异,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不足,开放
自 己 而 接 受 他 人 。除 了 帮 助 他 们 克 服 可 理 解 的 个 人 困 难 ,亦 应 帮 助 他 们 接 受 天 主 创 造
的 身 体 :「 若 我 们 认 为 对 自 己 的 身 体 有 绝 对 权 力 , 则 在 不 知 不 觉 中 , 我 们 会 认 为 自 己
对 万 物 亦 享 有 相 同 的 绝 对 权 力 。( … … ) 也 须 要 珍 惜 自 己 身 为 女 性 或 男 性 的 身 体 , 为
303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纽约,1956 年,第 54 页。
115

12.7 Page 117

▲back to top
能 在 我 们 接 触 异 性 时 ,认 出 自 己 不 同 的 身 分 。这 样 我 们 才 能 喜 乐 地 接 受 另 一 个 男 人 或
女人这份特殊的礼物──天主创造的受造物,使男女能彼此充实丰富。」304 只有放下
对 差 异 的 恐 惧 ,我 们 才 能 摆 脱 自 我 中 心 和 自 恋 的 态 度 。性 教 育 必 须 帮 助 青 年 接 受 自 己
的 身 体 , 好 让 他 们 不 会 「 因 不 懂 得 怎 样 应 付 , 而 试 图 消 除 性 别 的 差 异 」。 305
286. 我们也不应忽视一个事实:当我们塑造自己作为男人或女人的身分时,不仅受到
生物学或基因的影响,亦关乎许多其它因素,如性情、家庭背景、文化、过去经验、
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朋友、家人和他们所敬佩的人所发挥的影响,还有其它需要人们
适 应 的 具 体 环 境 。我 们 确 是 无 法 隔 离 天 主 的 创 造 工 程 中 的 男 女 之 别 。这 分 别 存 在 于 我
们所有的决定和经验发生之前,因此我们不可能漠视生物学的因素。然而,男女之别
也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丈夫的男性特质可以有弹性地适应妻子的工作环境;
男 人 分 担 家 务 或 协 助 照 顾 子 女 ,并 不 会 因 此 削 弱 其 男 性 特 质 ,更 不 代 表 他 是 失 败 的 人 ,
也并非屈辱或羞耻。我们应教导孩子明白这些健康的「角色交换」是正常的,不会有
损 父 亲 的 尊 严 。刻 板 的 区 分 只 会 过 分 强 调 男 性 或 女 性 特 质 ,无 助 教 导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将
之 融 入 现 实 的 婚 姻 生 活 。这 种 刻 板 的 区 分 会 妨 碍 个 人 能 力 的 发 展 ,以 至 认 为 投 身 艺 术
或舞蹈事业不符男性特质,或是女性不适合担任领导角色。感谢天主,这些情况已有
所改变,但在某些地区,依然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妨碍人们合理地运用自由,
也妨碍孩子的身分及其潜能的真正发展。
信仰的传递
287. 养育子女的使命之一应是向他们传递信仰。鉴于现今的生活方式、工作时间和复
杂 的 世 界 状 况 ,而 且 许 多 人 为 谋 生 必 须 面 对 急 促 的 生 活 节 奏 ,致 使 信 仰 传 递 有 其 困 难 。
306 尽管如此,家庭必须继续作为信仰培育场所,向子女讲解信仰的美好,教他们祈
304 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2015 5 24 日),155
305 要理讲授(2015 4 15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4 16 日,第 8 页。
306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13-14
116

12.8 Page 118

▲back to top
祷和服事邻人。这过程由圣洗开始。如圣奥思定所说,母亲让子女受洗,是「要合作
使圣人诞生」。307 如此一来,新生命的成长旅程开始了。在圣洗中领受的信德是天主
的恩赐,而不是人为努力的结果,但父母是天主的工具,使子女的信德逐渐成熟和发
展 。 因 此 ,「 当 母 亲 教 导 年 幼 的 子 女 亲 吻 耶 稣 或 圣 母 , 这 是 多 美 的 事 。 这 样 的 举 动 有
着多么的温柔!此刻,子女的心转化为祈祷的空间。」308 为传递信仰,父母必须先要
对 天 主 有 信 心 , 在 生 活 中 寻 找 祂 、 需 要 祂 。 如 此 ,「 世 世 代 代 应 宣 扬 祢 的 工 程 , 世 世
代代应传述祢的大能」(咏 145:4),「为父的当使自己的儿女认识祢的忠信」(依 38:19),
而这需要我们祈求天主在他们的心里运作,那是我们无法进入的领域。芥子虽小,但
可长成大树(参阅:玛 13:31-32)。由此,我们可见行动与效果可以是不相称的。我
们并不拥有天主的恩赐,而只是为祂悉心看管这恩赐。然而,我们可发挥创意,全力
以 赴 , 藉 以 成 为 天 主 的 计 划 的 合 作 人 。「 应 鼓 励 夫 妇 和 父 母 成 为 要 理 讲 授 的 积 极 推 行
者 ( … … )。 家 庭 的 要 理 讲 授 具 有 极 大 帮 助 , 是 培 育 青 年 父 母 的 有 效 方 法 , 让 他 们 意
识 到 在 自 己 的 家 庭 内 传 扬 福 音 的 使 命 。」 309
288. 信仰培育应因材施教,因为过去的工具或方法未必有效。孩子需要有一些象征、
举动和故事。在叛逆期间,青少年往往不喜欢权威或规条,因此应激发他们个人的信
仰经验,向他们展示真实的见证,以信仰的美妙吸引他们。父母培育子女的信仰时,
应仔细观察他们的改变,因为灵修经验不是可强加于人的,而应让人自由选择。必须
让子女实在地看见父母非常重视祈祷。因此,相较于要理讲授或讲道,家庭祈祷和敬
礼 神 工 是 更 有 效 的 福 传 工 具 。对 于 那 些 像 圣 莫 尼 加 一 样 ,为 远 离 基 督 的 子 女 不 断 祈 祷
的母亲,我要致以特别的敬意。
289. 传递信仰的任务,即帮助子女表达自己的信德并使之成长,亦让家庭得以履行传
307 奥思定,《论圣童贞》(De sancta virginitate77PL 40400
308 要理讲授(2015 8 26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8 27 日,第 8 页。
309 《总结报告》,2015 年,89
117

12.9 Page 119

▲back to top
扬福音的使命,自然而然地开始向身边的人,甚至是家庭以外的人传播信仰。许多在
传 教 家 庭 长 大 的 子 女 也 会 成 为 传 教 士 。他 们 的 父 母 懂 得 怎 样 履 行 使 命 ,让 别 人 看 到 他
们是个温馨友善的家庭,因此子女学会这样与人交往,没有放弃信仰或自己的信念。
我们要记得耶稣与罪人一起吃喝(参阅:谷 2:16;玛 11:19),与撒玛黎雅妇人交谈(参
阅:若 4:7-26),在晚上与尼苛德摩会面(参阅:若 3:1-21),让妓女用香液抹祂的脚
(参阅:路 7:36-50),毫不犹疑地触摸病人(参阅:谷 1:40-457:33)。祂的门徒也
是这样做。他们不会轻视别人,也没有组成一个与人们生活脱节的菁英小圈子。虽然
当时的政权迫害他们,他们却获得人民的爱戴(参阅:宗 2:474:21335:13)。
290. 「借着显明地宣讲福音,家庭成为牧灵工作的推行者,并以不同的方式为福音作
证:与穷人同行;开放地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保护天主的创造;与其它家庭在行动上
和物质生活上精诚团结,尤其是与有需要的家庭;致力提倡共同福祉,先从家庭所属
的小区着手,改变不公义的社会结构;实践身体和精神的慈悲善工。」310 这些行为都
是出于基督徒最重要的信仰:天父的爱支持我们,扶助我们且使我们成长,并借着耶
稣完全的交付体现这爱;耶稣仍然与我们同在,支持我们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风暴。
不论环境顺逆,福音必须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照亮我们的旅途。家庭生活的经验应
能够让我们说:「我们认识了,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的爱」(若一 4:16)。只有借
着这样的经验,家庭牧灵工作才能使家庭成为家庭教会,并在社会中作福音的酵母。
310 同上,93
118

12.10 Page 120

▲back to top
第八章
陪伴、分辨及融合人性的脆弱
291. 主教会议神长指出,虽然教会认为结束婚姻关系是「有违天主的旨意」,但教会
也 「 体 察 到 她 许 多 子 女 的 软 弱 」。 311在 基 督 的 光 照 下 ,「 教 会 慈 爱 地 照 顾 那 些 未 能 完 全
参 与 教 会 生 活 的 成 员 ,承 认 天 主 的 恩 宠 也 在 他 们 的 生 活 中 发 挥 作 用 ,使 他 们 有 行 善 的
勇气,彼此关怀,并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小区服务。」312 在庆祝慈悲禧年之际,我们
也确认了这样的态度。即使教会时常提出成全的呼召,邀请信友更圆满地响应天主,
但「教会必须与软弱的子女同行,关注和照顾他们。这些子女的爱遭受创伤,也感到
困惑。教会应恢复他们的信心和希望,有如港口的灯塔,或在人群中高举的火炬,为
迷失或处于风暴的人引路。」313 我们不要忘记,教会的任务像是战地医院。
292. 基督信仰的婚姻反映基督与教会的结合,并借着一男一女的结合实现。他们彼此
交付,体现专一的爱和自由地许下的忠诚;他们彼此相属,终生不渝,对生育开放,
并经由圣事所祝圣,藉此获得恩宠,而成为家庭教会,并在社会中作新生命的酵母。
某 些 形 式 的 结 合 彻 底 违 背 这 理 想 ,而 另 有 一 些 形 式 则 实 现 了 部 分 的 理 想 ,或 是 以 模 拟
的方式实现。主教会议神长指出,对于尚未符合或已不符合教会婚姻教导的情况,教
会 不 会 漠 视 其 中 具 有 建 设 性 的 因 素 。 314
311 《总结报告》,2014 年,24
312 同上,25
313 同上,28
314 参阅:同上,4143;《总结报告》,2015 年,70
119

13 Pages 121-130

▲back to top

13.1 Page 121

▲back to top
渐进的牧灵关怀
293. 主教会议神长也论及有些信友选择只依民法结婚,甚至有些选择同居。他们指出:
「 如 果 他 们 的 关 系 已 藉 公 开 协 约 而 趋 于 稳 定 ,而 且 互 相 深 爱 对 方 ,以 负 责 任 的 态 度 养
育子女,具有克服考验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视之为良机,在可能的情况下,劝导他们
举行婚姻圣事。」315 另一方面,许多青年因对婚姻失去信心而选择同居,并无限期延
后作出婚姻的承诺,亦有人放弃履行所作的承诺,但随即另作新的承诺。这情况实在
令人担忧。「他们是教会的一分子,需要充满慈悲和鼓励的牧灵关怀。」316 事实上,
牧 者 不 仅 应 致 力 提 倡 基 督 信 仰 的 婚 姻 ,也 要「 为 许 多 不 再 活 出 这 现 实 的 人 所 面 对 的 处
境,作出牧灵分辨。应与这些人展开牧灵交谈,强调他们的生活中有些元素可帮助他
们以更开放的态度,完整地接受有关婚姻的福音讯息。」317 在这样的牧灵分辨中,应
「 识 别 那 些 有 助 于 福 传 以 及 人 性 和 灵 修 成 长 的 元 素 」。 318
294. 「当信友选择依民法结婚,或是在许多情况下,只是选择同居,这往往不是对圣
事性的结合抱有偏见或有所抗拒所致,而是受到文化环境或特殊情况的影响。」319
这些情况下,我们应注意所呈现的爱的标记,它们在某程度上反映天主的爱。320
们知道「越来越多人在同居一段时间后,请求在教会内举行婚礼。选择同居往往是基
于 一 种 反 对 婚 姻 制 度 和 终 身 承 诺 的 普 遍 心 态 ,但 有 时 也 是 为 了 等 待 获 得 更 多 的 生 活 保
障(如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才结婚。在某些国家,事实的结合非常普遍,不仅是因为
当 事 人 不 愿 接 受 家 庭 和 婚 姻 的 价 值 ,也 是 因 为 在 他 们 所 处 的 社 会 环 境 中 ,结 婚 被 视 为
315 《总结报告》,2014 年,27
316 同上,26
317 同上,41
318 同上。
319 《总结报告》,2015 年,71
320 参阅:同上。
120

13.2 Page 122

▲back to top
是奢侈的。因此,是物质的匮乏导致人们选择事实的结合。」321 无论如何,「所有这
些 情 况 都 要 求 教 会 作 出 建 设 性 的 响 应 ,尝 试 视 之 为 转 化 的 契 机 ,让 夫 妇 迈 向 符 合 福 音
精 神 的 圆 满 婚 姻 和 家 庭 。教 会 应 接 纳 这 些 夫 妇 ,以 忍 耐 和 敏 锐 的 态 度 与 他 们 同 行 。」322
耶稣是这样对待撒玛黎雅妇人(参阅:若 4:1-26):祂响应妇人对真爱的渴求,让她
摆脱所有使其生活黯淡无光的事物,指引她认识福音的圆满喜乐。
295. 就此而言,圣若望保禄二世既深知人是「按其成长的阶段,认识、喜爱和实现道
德 的 善 」 323, 故 提 出 所 谓 的 「 渐 进 律 」。 这 有 别 于 「 法 律 的 等 级 」, 意 指 那 些 尚 未 完 全
明白、欣赏或实践客观法律要求的人,逐步学会审慎地行使他们的自由。法律也是天
主的恩赐,有指引正道的作用,而且是赐给所有的人,无一例外,以至人们可凭恩宠
的力量实践法律,尽管每一个人都是「逐步前进,逐渐与天主的特恩整合,并在个人
和 社 会 生 活 中 , 响 应 祂 绝 对 的 爱 所 提 出 的 要 求 。」 324
分 辨 「 异 常 」 的 状 况 325
296. 主教会议讨论了各种因夫妇的软弱或缺陷所导致的情况。在这方面,我想重申一
个 我 要 向 整 个 教 会 清 楚 无 误 地 表 明 的 事 实 , 为 避 免 我 们 误 入 歧 途 :「 有 两 个 不 同 的 取
向 贯 穿 整 个 教 会 史 ,分 别 是 排 斥 与 重 新 融 合 的 取 向( … … )。自 耶 路 撒 冷 公 议 会 开 始 ,
教会一直采取耶稣之道:慈悲与融合之道。教会之道是不会将任何人永远判决,而是
向 所 有 真 心 真 意 祈 求 的 人 , 倾 注 天 主 的 慈 悲 ( … … )。 这 是 因 为 真 爱 是 无 功 而 获 、 无
条件和不求回报的!」326 因此,「应避免在未考虑不同情况的复杂性时,便作出判断,
321 《总结报告》,2014 年,42
322 同上,43
323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34:《宗座公报》741982),123
324 同上,9:《宗座公报》741982),90
325 参阅:要理讲授(2015 6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25 日,第 8 页。
326 与新任枢机共祭讲道词(2015 2 15 日):《宗座公报》1072015),257
121

13.3 Page 123

▲back to top
亦 应 留 意 人 们 的 生 活 状 况 , 以 及 他 们 因 环 境 所 受 的 苦 。」 327
297. 这是说教会团体应融合所有的人,帮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参与的方式,从而感受
到慈悲是「无功而获、无条件和不求回报」的。教会不能将任何人永远判决,因为这
绝非福音的取向!我不仅是指那些离婚并进入新的结合关系的人,而是指所有的人,
不 管 他 们 处 于 任 何 情 况 。显 然 ,要 是 有 人 公 开 地 号 称 某 些 客 观 的 罪 是 基 督 信 仰 追 求 的
理想,或硬要推广有违教会训导的道理,他们绝不是要理讲授或宣讲,而这样做的人
自己就与教会团体隔离了(参阅:玛 18:17),需要再次聆听福音的宣讲和悔改的呼召。
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人,亦可在某程度上投入团体生活,例如是参加社会服务或祈祷
聚会,或是依照他们个人的建议,并与牧者一起分辨后,考虑其它的参与方式。至于
怎 样 处 理 不 同 的 所 谓 「 异 常 」 状 况 , 主 教 会 议 神 长 达 成 了 共 识 , 我 亦 深 表 赞 同 :「 至
于只按民法结婚、离婚并再婚,以及同居的人,教会有牧灵关怀的责任,向他们展示
天 主 教 化 人 的 恩 宠 怎 样 在 生 活 中 引 导 他 们 ,亦 应 协 助 他 们 完 全 实 现 天 主 在 他 们 身 上 的
计划。」328 借着圣神的大能,凡事总能成就。
298. 以离婚并进入新的结合关系者为例,他们的情况可能截然不同,不宜把他们随便
分门别类,或作出过于刻板的判断,而不给予空间作适当的个人和牧灵分辨。另一个
问 题 是 新 的 结 合 关 系 可 能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后 ,已 经 稳 定 下 来 。两 人 可 能 已 育 有 新 的 子 女 ,
对伴侣表现了忠诚、无私的奉献,亦活出基督信仰要求的委身,并意识到他们的异常
状况,而且觉得回头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良心认为这是又再犯错。教会亦了解这样
的状况:「为了严重的理由,例如为了儿女的教养,男女双方无法分开。」329 此外,
有些人虽已竭尽全力挽救婚姻,但遭配偶无理地背弃,亦有人「为了儿女的养育而进
327 《总结报告》,2015 年,51
328 《总结报告》,2014 年,25
329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84:《宗座公报》741982),186。在这
些情况下,许多人了解和接受教会建议的可能性——「像兄弟姊妹般相处」,但他们也指出,如果关系中欠缺
某些亲密行为,「往往会危及彼此的忠诚,因而也有损子女的福祉」(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
世界牧职宪章》,51
122

13.4 Page 124

▲back to top
入 新 的 结 合 关 系 ,他 们 有 时 在 良 心 上 主 观 地 认 为 ,先 前 已 无 法 挽 救 的 婚 姻 从 来 不 曾 有
效。」330 还有另一个情况,就是在离婚后不久进入新的结合关系,但离婚所产生的痛
苦 和 困 惑 依 然 打 击 子 女 和 全 部 家 人 ,或 是 有 些 人 屡 次 未 能 履 行 对 家 庭 的 承 诺 。我 们 必
须澄清这都不是福音建议的理想婚姻和家庭。主教会议神长指出,牧者作出分辨时,
必须「仔细区分」331,妥当分辨各种状况。332 我们知道世上没有「简单的处方」。333
299. 我亦赞同许多主教会议神长所述:「应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让已离婚且在民法上
再婚的受洗者更融入基督徒团体,同时要避免任何恶表。陪伴他们的牧灵关怀,其关
键 在 于 融 合 的 取 向 ,好 使 他 们 不 仅 知 道 自 己 属 于 教 会 ─ ─ 基 督 的 奥 体 ,而 且 也 能 享 有
喜乐和丰盛的教会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受洗,是我们的兄弟姊妹,圣神亦在他们身上
倾注各种恩赐和特恩,为造福所有的人。他们可投身各种教会的服事,藉以参与教会
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分辨现时在礼仪、牧灵、培育和制度上,所出现的各种排斥行
为,并予以克服。他们不应该觉得自己被开除教籍,他们依然是教会的活跃成员,在
教 会 内 生 活 与 成 长 ,并 感 受 到 教 会 如 同 慈 母 一 样 常 常 接 纳 他 们 ;这 位 慈 母 以 关 爱 之 情
照 顾 他 们 ,并 在 生 命 与 福 音 的 道 路 上 鼓 励 他 们 。这 样 的 融 合 也 必 须 包 括 照 顾 他 们 的 子
女 , 提 供 基 督 信 仰 的 教 育 , 应 给 予 这 些 子 女 最 大 的 重 视 。」 334
300. 当我们考虑到难以数计的各样具体情况,例如前文所述的,便可以理解到,实在
难以期待主教会议或本劝谕会提供另一套具有教会法地位和适用于所有个案的共同
原则。可以做到的,仅是再一次鼓励大家,应对个别情况以负责任的态度作出个人与
牧 灵 分 辨 , 承 认 「 各 人 应 承 担 责 任 的 程 度 在 各 情 况 下 有 所 不 同 」 335, 而 某 一 规 范 所 产
330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84:《宗座公报》741982),186
331 《总结报告》,2014 年,26
332 参阅:同上,45
333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米兰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家庭大会致词(2012 6 2 日),回应 5:《教导 VIII
Insegnamenti VIII),12012),691
334 《总结报告》,2015 年,84
335 同上,51
123

13.5 Page 125

▲back to top
生的后果或影响未必总是相同的。336 司铎有义务「根据教会的训导和主教的指引,
在分辨的旅程上陪伴当事人。在分辨的过程中,藉由反思和悔过来省察良心,会大有
帮助。离婚并再婚者可作出这样反省:在夫妇关系陷入危机时,他们怎样对待子女?
他们曾否尝试和好?被遗弃的一方情况如何?新的关系给家庭的其它成员和信友团
体带来什么后果?为正在准备结婚的青年又树立了什么榜样?真诚的反思可加强对
天主慈悲的信赖,祂的慈悲绝不会拒绝任何人。」337 这是陪伴和分辨的过程,「导引
这些信友在天主面前认清他们的境况。司铎可与他们倾谈,讨论有关内庭的事宜,这
有 助 于 正 确 地 判 断 是 什 么 因 素 妨 碍 他 们 全 然 投 入 教 会 生 活 ,以 及 有 何 办 法 帮 助 他 们 更
加 投 入 , 藉 此 使 他 们 的 教 会 生 活 有 所 进 展 。 鉴 于 法 律 没 有 等 级 之 分 ( 参 阅 :《 家 庭 团
体 》 34 ), 这 样 的 分 辨 绝 不 能 无 视 福 音 有 关 真 理 和 爱 德 的 要 求 , 一 如 教 会 所 提 倡 的 。
为达到这目的,需要这些条件:谦逊、审慎、热爱教会及其训导、真诚寻求天主的旨
意、渴望更完满地回应祂。」338 这些都是基本的态度,为避免发生传达错误讯息的严
重 危 机 , 例 如 以 为 司 铎 可 随 意 给 予 「 宽 免 」, 或 以 为 有 些 人 可 获 得 圣 事 的 特 权 , 并 藉
此得到恩惠。在分辨过程中,当事人若是负责任和谦虚的,不把自己的需求看得高于
教 会 的 共 同 福 祉 ,并 有 一 位 懂 得 辨 别 事 情 严 重 性 的 牧 者 协 助 他 ,这 可 避 免 使 别 人 误 以
为教会抱持双重标准。
在牧灵关怀中分辨减轻罪责的因素
301. 为正确地了解在某些「异常」状况中,特殊的分辨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必须考虑
一个事实,以免任何人以为福音的要求可以妥协。对减轻罪责的条件和环境,教会具
有相当深入的反思。因此,我们再不能说,所有身处所谓「异常」状况的人都是犯了
336 圣事的纪律亦是这样,因为分辨过程可认出没有严重过犯的情况。另一文件所述的也适用于这些情况:参
阅: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2013 11 24 日),44 47:《宗座公报》1052013),1038-1040
337 《总结报告》,2015 年,85
338 同上,86
124

13.6 Page 126

▲back to top
大罪,失去圣化的恩宠。人性的限度不仅是由于当事人可能不认识法规所致。当事人
可 能 相 当 了 解 有 关 的 法 规 , 但 「 难 以 了 解 其 内 在 的 价 值 」 339, 或 是 他 身 处 的 环 境 不 容
许 他 以 别 的 方 式 行 事 , 并 且 作 出 决 定 后 就 不 会 继 续 犯 错 。 如 主 教 会 议 神 长 所 说 ,「 可
能存在一些削弱决定能力的因素」。340 圣多玛斯阿奎那承认有些人可能拥有恩宠和
爱德,但未能好好实践某种德行;341 换言之,有些人即使拥有所有灌注的德行,却
未 能 明 显 地 呈 现 其 中 的 一 部 分 , 因 为 有 些 德 行 在 付 诸 实 行 时 遇 上 困 难 :「 某 些 圣 人 没
有某些德性,乃是因为在这方面的行为中他们感有困难;实则他们有一切德性之习
性。」 342
302. 有关这些带给人限制的因素,《天主教教理》明确地述及:「一个行为的归咎和责
任,可因无知、疏忽、暴力、恐惧、习惯、激情,和其它心理或社会因素而减轻或甚
至免除。」343 《天主教教理》也在另一处再次提及可减轻道德责任的情况,并以颇长
的 篇 幅 论 述「 感 情 上 的 不 成 熟 、沾 染 恶 习 的 影 响 、焦 虑 以 及 其 它 心 理 和 社 会 的 因 素 」。
344 为此,即使对客观情况作出负面的判断,但不等于对当事人的罪责作出判断。345
于 这 些 确 信 , 我 认 为 许 多 主 教 会 议 神 长 所 支 持 的 论 述 是 恰 当 的 :「 在 某 些 情 况 中 , 人
们 感 到 难 以 改 变 其 行 动 。( … … )牧 灵 分 辨 既 要 考 虑 个 人 的 良 心 是 否 获 得 正 确 的 培 育 ,
也 要 正 视 这 些 情 况 。 同 一 的 行 为 未 必 在 所 有 情 况 产 生 相 同 的 后 果 。」 346
339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33:《宗座公报》741982),121
340 《总结报告》,2015 年,51
341 参阅:圣多玛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六十五题,第三节,释
2;《论恶》(De Malo),第二题,第二节。
342 同上,释疑 3
343 《天主教教理》,1735
344 参阅:同上,2352;信理部,《教会对安乐死的声明》(1980 5 5 日),二:《宗座公报》721980),546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对「基本抉择」所作的批评中指出:「无疑的,有一些情况,从心理的观点看是非常复
杂而不明的,而且对犯罪者主体的罪责有影响。」(《论和好与忏悔》宗座劝谕[1984 12 2 日],17:《宗座
公报》771985),223)。
345 参阅:宗座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有关准许离婚并再婚的信友领圣体之声明》(2000 6 24 日),2
346 《总结报告》,2015 年,85
125

13.7 Page 127

▲back to top
303. 在了解具体的限制所造成的影响后,我们可补充说,在某些未能客观体现我们对
婚 姻 的 认 知 的 情 况 中 ,应 协 助 个 人 的 良 心 更 配 合 教 会 的 实 际 运 作 。我 们 理 应 鼓 励 人 们
藉牧者负责任和认真的分辨,让良心获得培育和指引,从而发展成熟和明智的良心,
并 鼓 励 人 们 更 信 靠 天 主 的 恩 宠 。然 而 ,这 样 的 良 心 不 仅 能 认 出 某 一 情 况 并 未 客 观 地 符
合福音的要求,也能真诚和诚实地分辨在此时此刻,应怎样慷慨地响应天主,且在心
里 相 当 确 定 在 其 限 度 所 构 成 的 具 体 复 杂 情 况 中 ,他 们 虽 未 能 完 全 达 到 客 观 的 理 想 ,但
这也是天主对他们要求的奉献。无论如何,应记得分辨是个动态过程,必须时常保持
开 放 的 态 度 ,好 能 迎 接 新 的 成 长 阶 段 和 作 出 新 的 决 定 ,以 最 完 美 的 方 式 实 现 婚 姻 的 理
想。
原则与分辨
304. 如果只考虑个人的行动是否符合法律或共同原则,这态度是狭隘的,因为这样做
不 足 以 分 辨 和 确 保 人 们 是 否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完 全 忠 于 天 主 。我 恳 请 大 家 记 得 圣 多 玛 斯
阿 奎 那 所 教 导 的 , 并 学 习 将 之 融 合 于 牧 灵 分 辨 之 中 :「 在 普 遍 性 原 理 中 虽 有 某 程 度 的
必 然 性 , 但 愈 接 近 个 别 事 件 , 愈 不 准 确 。( … … )。 在 实 践 问 题 上 , 关 于 个 别 事 件 的 真
理或行动之正确,大家不一致,只在共同原则方面一致;而某些人在个别事件上所共
有 的 同 样 正 确 , 其 为 大 家 所 认 知 的 程 度 也 不 一 样 。( … … ) 而 这 愈 是 用 于 个 别 情 形 ,
愈不准确。」347 的确,共同原则所呈现的善永远都不能被漠视或忽略,但其陈述不能
绝对地涵盖所有个别的情况。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正是因为这理由,针对个别情
况 所 作 的 分 辨 结 果 ,也 不 应 被 提 升 到 共 同 原 则 的 层 次 。这 不 仅 会 导 致 不 能 接 受 的 曲 解
诡 辩 , 也 会 危 及 我 们 应 悉 心 保 护 的 价 值 。 348
347 圣多玛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九十四题,第四节。
348 圣多玛斯阿奎那在另一本着作中,提及对原则的一般认知及经实际分辨所获的特殊认知,并说「如果只
能二择其一,宁可选择对具体现实的认知,因为它与行动的关系更密切。」:《伦理学阐述》(Sententia libri
Ethicorum),VI6ed. Leonina, t. XLVII354)。
126

13.8 Page 128

▲back to top
305. 因此,牧者不应硬把道德律套用在那些生活在「异常」状况的人,犹如把石头砸
在他们身上,并且如此就感到满足。这就是心硬的人所作的事,他们常以教会训导作
护 盾 ,「 坐 在 梅 瑟 的 审 判 席 , 有 时 以 高 人 一 等 或 肤 浅 草 率 的 态 度 , 对 困 难 的 个 案 和 受
创的家庭施行审判。」349 就此而言,国际神学委员会指出:「因此不应把自然律呈现
为 一 套 已 制 定 的 规 条 ,并 且 预 先 施 加 于 道 德 主 体 身 上 ,而 应 将 之 视 作 在 极 为 个 人 的 抉
择过程中,一个客观的启迪来源。」350 考虑到人的各种外在限制和减轻罪责的因素,
在一个客观的罪恶处境之中,主体未必负有罪责,也不一定要承担全部的罪责,而且
他 们 依 然 可 以 活 在 天 主 的 恩 宠 内 ,依 然 有 爱 的 能 力 ,依 然 可 在 恩 宠 和 爱 德 生 活 内 成 长 ,
并为此接受教会的扶助。351 分辨过程必须助人寻找各种可行的方式响应天主,并在
其 限 度 中 成 长 。要 是 抱 有「 非 黑 即 白 」的 心 态 ,有 时 会 妨 碍 恩 宠 的 运 作 和 成 长 的 过 程 ,
令 人 气 馁 不 敢 踏 上 光 荣 天 主 的 成 圣 之 路 。我 们 应 记 得「 在 巨 大 的 人 性 限 度 中 迈 出 一 小
步,较诸表面安逸而终日不求上进的生活,更为悦乐天主。」352 牧灵工作者和团体必
须认清这一点。
306. 在任何情况中,面对那些感到难以完全奉行天主法律的人,必须让他们清晰听到
追随爱德之道的呼召。手足之爱是基督徒首要的法律(参阅:若 15:12;迦 5:14)。不
要 忘 记 圣 经 作 出 的 保 证 :「 你 们 应 该 彼 此 热 切 相 爱 , 因 为 爱 德 遮 盖 许 多 罪 过 」( 伯 前
4:8);「 厉 行 正 义 , 补 赎 罪 过 , 怜 贫 济 困 , 以 抵 偿 不 义 ; 如 此 你 的 福 乐 或 许 可 得 延 长 」
(达 4:24);「水可以消灭烈火,施舍可以补赎罪过」(德 3:33)。这也是圣奥思定教导
的 :「 在 火 灾 中 , 我 们 肯 定 会 跑 去 找 水 灭 火 ,( … … ) 同 样 , 如 果 从 我 们 私 情 偏 欲 的 稻
349 世界主教会议第十四届常务会议闭幕致词(2015 10 24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
2015 10 26-27 日,第 13 页。
350 国际神学委员会,《寻找普遍的道德:自然律新论》(In Search of a Universal Ethic: A New Look at Natural Law
2009 年),59
351 在某些情况中,这也包括圣事的帮助。因此「我想提醒司铎们,告解亭不应成为一个刑讯室,而是与天主
慈悲相遇的空间。」(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44:《宗座公报》1052013],
1038)我也要指出圣体圣事「不是完美者的奖品,而是弱者的特效药和营养品」(同上,47:《宗座公报》105
2013],1039)。
352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44:《宗座公报》1052013),1038-1039
127

13.9 Page 129

▲back to top
草中罪恶的火花四射,我们因此不安,一有行善的机会,我们就应当喜乐,如同我们
面 前 出 现 了 喷 泉 , 可 以 把 火 熄 灭 。」 353
牧灵上的慈悲
307. 为避免有任何错误的诠释,我要指出教会绝对不负其完整婚姻理想的宣讲,使天
主 的 计 划 尽 显 其 光 辉 :「 应 鼓 励 已 受 洗 的 青 年 不 要 犹 疑 , 让 他 们 的 爱 情 关 系 藉 婚 姻 圣
事变得更丰盛,并借着基督的恩宠,以及完全参与教会生活的可能性,而获得强大的
支持。」354 要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采取任何形式的相对主义、或是浮夸地讲论这
理想,都是对福音有欠忠诚的表现,也显示教会对青年爱的不够。体谅特殊情况绝不
意味着把更圆满的理想之光隐藏起来,或是降低耶稣向世人展示的标准。今天,对挫
败的人的牧灵关怀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借着牧灵工作稳固婚姻,从而预防婚
姻受到破坏。
308. 然而,由于意识到在心理、历史和生理层面的减轻罪责因素,「在伴同他们时,
要 有 慈 悲 和 耐 性 而 不 减 损 福 传 的 理 想 ,且 要 兼 顾 个 人 成 长 时 可 能 出 现 的 事 故 ,在 不 同
的阶段中这些都会发生」。应心怀慈悲,「只有祂的慈悲才策励我们做到最好」。355
明白有些人倾向采用更严格的牧灵方式,不容许任何含糊不清。然而,我深信耶稣愿
意 教 会 留 意 圣 神 在 人 的 软 弱 中 撒 播 的 善 : 慈 母 教 会 应 清 晰 讲 授 她 客 观 的 教 导 ,「 能 做
的好事绝不推辞,即使在这过程中,他会踩到街上的泥泞,令鞋子沾上土浆。」356
者向信友讲解完整的福音理想和教会训导时,必须帮助信友以怜悯之情对待脆弱的
人,避免加以迫害,或作出苛刻或草率的判断。福音也劝诫我们不要判断别人或将人
353 圣奥思定,《论给初阶慕道者的讲授教理》(De Catechizandis Rudibus),I1422PL 40327;参阅:教
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193:《宗座公报》1052013),1101
354 《总结报告》,2014 年,26
355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44:《宗座公报》1052013),1038
356 同上,45:《宗座公报》1052013),1039
128

13.10 Page 130

▲back to top
定罪(参阅:玛 7:1;路 6:37)。耶稣「希望我们会放弃寻找个人或团体的避难所,避
开人间疾苦的漩涡。反之,祂希望我们进入他人生活的实况,体认温柔的力量。每当
我 们 这 样 做 时 , 生 活 虽 倍 添 麻 烦 , 却 显 得 多 彩 多 姿 。」 357
309. 在慈悲禧年作出这些反思,实在是天主上智的安排,因为即使面对家庭的各种状
况 ,「 教 会 受 委 托 传 报 天 主 的 慈 悲 ; 这 慈 悲 是 福 音 跳 动 的 心 , 必 以 自 己 的 方 式 , 贯 穿
每人的心思。基督的净配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仿效天主子,主动去接触每一
个人,无一例外。」358 教会知道耶稣不是九十九头羊的善牧,而是全部一百头羊的善
牧 。全 部 的 羊 祂 都 要 。当 我 们 明 白 这 一 点 ,就 会 知 道 所 有 人 也 有 机 会 体 验 天 主 的 慈 悲 :
「 愿 慈 悲 芳 香 洋 溢 ,遍 及 所 有 的 人 ─ ─ 信 徒 及 远 离 的 人 ,成 为 显 示 天 国 已 经 临 现 我 们
当 中 的 标 记 !」 359
310. 我们不要忘记「慈悲不单是天父的行动,更成为分辨谁是天父真正子女的准则。
简单来说,我们都被召去显示慈悲,因为我们都先被慈悲地对待了。」360 这不是一个
浪 漫 的 建 议 ,也 不 是 对 天 主 ─ ─ 时 刻 愿 意 提 升 众 人 的 天 主 ─ ─ 的 爱 无 力 的 回 应 ,而 是
因为「慈悲正是教会生活的基础。教会的一切牧灵活动都应专注于对信友那份体贴,
让信友体验得到;教会在世界中的宣讲和见证绝不能缺少慈悲。」361 实在,有时候「我
们行事就像恩宠的仲裁者,而不是催化者。但教会不是关防,而是天父的家,那里总
有 容 人 之 处 , 不 管 他 们 身 上 带 着 什 么 包 袱 。」 362
311. 伦理神学的教导不应忽略这些论述,因为即使教会必须呈现完整的伦理训导,但
357 同上,270:《宗座公报》1052013),1128
358 教宗方济各,《慈悲面容》慈悲特殊禧年诏书(2015 4 11 日),12:《宗座公报》1072015),407
359 同上,5:《宗座公报》1072015),402
360 同上,9:《宗座公报》1072015),405
361 同上,10:《宗座公报》1072015),406
362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 11 24 日),47:《宗座公报》1052013),1040
129

14 Pages 131-140

▲back to top

14.1 Page 131

▲back to top
也 应 特 别 注 意 强 调 福 音 最 崇 高 和 核 心 的 价 值 ,并 鼓 励 信 友 实 践 363,尤 其 是 借 着 奉 行「 以
爱为先」回应天主无条件的爱。有时候,我们在牧灵工作上,感到难以体现天主无条
件的爱。364 我们为慈悲设下许多条件,以致慈悲失去其具体和真正的意义,而这是
淡化福音的最糟行径。举例说,虽然慈悲确实不应排除公义与真理,但我们首先要指
出 : 慈 悲 是 公 义 的 圆 满 , 亦 是 天 主 的 真 理 最 辉 耀 的 彰 显 。 为 此 ,「 凡 是 最 后 会 对 天 主
的 全 能 ─ ─ 尤 其 是 其 慈 悲 ─ ─ 提 出 质 疑 的 神 学 主 张 , 应 视 之 为 不 恰 当 的 。」 365
312.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及一种氛围,使我们在处理敏感问题时,避免成为「卫
道 之 士 」, 反 而 让 我 们 满 怀 慈 悲 之 爱 作 出 牧 灵 分 辨 , 时 常 准 备 好 了 解 、 宽 恕 、 陪 伴 和
盼望,而最要的是,愿意促进融合。这是教会应有的取向,使我们「获得向生活于社
会最边缘人士开放心怀的经验」。366 对于那些身处复杂情况的信友,我鼓励他们要怀
着 信 赖 之 情 ,与 牧 者 或 委 身 于 天 主 的 教 友 倾 谈 。尽 管 对 方 未 必 时 常 认 同 自 己 的 想 法 或
渴望,但必可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启迪,好能更了解自己的情况,从中发现个人成长
的 旅 程 。我 也 鼓 励 牧 者 以 关 爱 和 平 静 的 态 度 聆 听 他 们 ,真 诚 渴 望 了 解 他 们 的 困 境 和 他
们的观点,为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并认识他们在教会中的位置。
363 参阅:同上,36-37:《宗座公报》1052013),1035
364 有些司铎可能是出于对忠于真理的热忱,有时显得有所顾虑,而要求悔罪者巨细靡遗地告罪,以致为了追
求心里所想的全然公义,而未能体现慈悲。因此,应回顾圣若望保禄二世的教导。他说即使预见对方会再次跌
倒,「也无损其赦罪的真确性」。(于宗座圣赦院的内庭课程进行时致威廉鲍姆枢机[William W. Baum]的信
1996 3 22 日],5:《教导》[Insegnamenti XIX],11996],589)。
365 国际神学委员会,《论未受洗而夭折的初生婴孩得救之希望》(The Hope of Salvation for Infants Who Die
Without Being Baptized)(2007 4 19 日),2
366 教宗方济各,《慈悲面容》慈悲特殊禧年诏书(2015 4 11 日),15:《宗座公报》1072015),409
130

14.2 Page 132

▲back to top
第九章
婚姻家庭灵修
313. 爱德有许多不同的面向,视乎我们蒙召选择的生活方式。早在数十年前,梵蒂冈
第 二 届 大 公 会 议 在 论 及 平 信 徒 的 传 教 使 命 时 ,已 经 强 调 家 庭 生 活 的 灵 修 。大 公 会 议 指
出 平 信 徒 的 灵 修 「 应 从 他 们 的 婚 姻 或 家 庭 生 活 状 况 ( … … ) 培 养 其 特 色 」 367, 而 且 家
庭问题应是灵修生活的一部分。368 因此,我们应讨论在家庭生活的互动中,所培养
的灵修的一些具体特色。
超性共融的灵修
314.我们常说那些生活在天主恩宠之中的人,天主居住在他们心里。今天,我们还可
以说,天主圣三临在于婚姻共融的圣殿里。一如天主居于赞颂祂的子民当中(参阅:
22:4),祂也居于光荣祂的夫妇之爱的深处。
315. 上主临在于真实具体的家庭,临在于他们所有的痛苦、挣扎、喜乐和每天的抉择
当中。生活在家庭里,其实难以伪装或撒谎,也无法戴上假面具。这样的真诚表现若
是 由 爱 所 驱 使 ,上 主 便 带 着 祂 的 喜 乐 与 平 安 将 会 临 在 其 中 。家 庭 之 爱 的 灵 修 是 由 无 数
真 实 具 体 的 举 动 所 构 成 。各 种 形 式 的 奉 献 和 相 通 使 家 庭 的 共 融 日 趋 成 熟 ,天 主 也 藉 此
找 到 祂 的 寓 居 之 所 。这 样 的 奉 献「 兼 备 神 性 和 人 性 的 特 质 」369,因 为 它 满 载 天 主 之 爱 。
最终,婚姻的灵修是关系的灵修,而且充盈着天主之爱。
316. 认真活出的家庭共融是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成圣和灵性成长之道──与天主亲密
367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友传教法令》,4
368 参阅:同上。
36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9
131

14.3 Page 133

▲back to top
结合的途径。事实上,家庭生活要求的手足之情和团结共融有助人心更加开放,因而
得 以 与 上 主 更 圆 满 地 相 遇 。 圣 经 说 :「 恼 恨 自 己 弟 兄 的 , 就 是 在 黑 暗 中 , 且 在 黑 暗 中
行走。」(若一 2:11)这样的人「存在死亡内」(若一 3:14),「不认识天主」(若一 4:8)。
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对近人视而不见也会使我们在天主面前成为瞎子。」370
到底,只有爱是「不断地照亮黑暗的世界」的光。371 「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
存留在我们内,祂的爱在我们内才是圆满的」(若一 4:12)。由于「人有与生俱来的社
会 幅 度 」 372, 而 且 「 人 的 社 会 幅 度 的 首 要 表 达 , 是 已 婚 夫 妇 及 家 庭 」 373, 所 以 灵 修 体
现于家庭的共融。因此,那些深切渴望灵修生活的人,不应觉得家庭会使他们分心,
妨 碍 他 们 在 圣 神 内 成 长 ,而 应 视 家 庭 为 上 主 安 排 的 道 路 ,为 引 导 他 们 抵 达 神 秘 契 合 的
高峰。
在逾越的光照下同心祈祷
317. 当家庭以基督为中心,祂会团结和照亮他们的整个家庭生活。家庭经历各种痛苦
和困难时,亦与在十字架上的主结合,并与祂拥抱,因而能忍受最困难的时刻。在困
苦 的 时 日 与 被 弃 的 基 督 结 合 , 家 庭 是 可 以 避 免 破 碎 的 。 逐 渐 地 ,「 借 着 圣 神 的 恩 宠 ,
夫 妇 的 圣 德 在 婚 姻 生 活 中 有 所 增 长 ;他 们 也 参 与 了 基 督 的 十 字 架 的 奥 秘 ,让 十 字 架 把
他们的困难和痛苦转化为爱的奉献。」374 此外,欢乐的时刻、休息或庆节,甚至是性,
都 可 以 是 分 享 更 圆 满 的 复 活 生 命 的 经 验 。夫 妇 借 着 各 种 日 常 活 动 营 造「 一 个 天 主 所 照
明 的 空 间 , 在 其 中 体 验 复 活 之 主 隐 而 不 彰 的 临 在 。」 375
370 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2005 12 25 日),16:《宗座公报》982006),230
371 同上,39:《宗座公报》982006),250
372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基督信友平信徒》宗座劝谕(1988 12 30 日),40:《宗座公报》811989),468
373 同上。
374 《总结报告》,2015 年,87
375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奉献生活》宗座劝谕(1996 3 25 日),42:《宗座公报》881996),416
132

14.4 Page 134

▲back to top
318. 家庭祈祷是表达和巩固逾越信仰的特殊方式。376 家庭每天可拨出数分钟,一起
来到生活的主面前,向祂诉说我们的忧虑,为家庭的需要祈祷,为正在面对困难的人
转祷,祈求祂帮助我们去爱,为生命和各种美好的事物感恩,祈求圣母以她慈母的外
衣保护我们。只需几句简单的祷文,祈祷的时刻就可以为家庭带来极大裨益。为许多
家庭来说,各式各样的敬礼神工是个灵修宝藏。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圣体圣事,尤其是
主日感恩祭,可让团体的祈祷生活达至高峰。耶稣在家庭的门口敲门,与他们分享圣
体圣事的晚餐(参阅:默 3:20)。在圣体圣事中,夫妇总是可以更新逾越盟约;这盟
约使他们结合为一,也反映了天主与世人在十字架上订立的盟约。377 圣体圣事是新
约的圣事,实现了基督的救赎工程(参阅:路 22:20)。由此可见,婚姻生活与圣体圣
事有密切关系。378 圣体圣事的食粮给予力量和鼓舞,让夫妇每天活出婚姻的盟约,
成 为 「 家 庭 教 会 」。 379
爱的灵修:专一与自由
319. 在婚姻中,夫妇完全彼此相属,承担彼此扶持的挑战和期望,渴望白首偕老,藉
此表达对天主的忠信。这个坚定的抉择是婚姻生活的特色,亦是「夫妻之爱的盟约内
在的要求」380,因为「谁无法下定决心永远地爱,要真正地爱一天也很困难。」381
而,如果这样的忠诚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盲从,将会失去灵修上的意义。这应是在心里
感到属于对方,而只有天主能看透我们的心(参阅:玛 5:28)。每朝起床时,夫妇应
376 参阅:《总结报告》,2015 年,87
377 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57:《宗座公报》741982),150
378 不要忘记圣经以婚姻来比拟天主与祂的子民之间的盟约(参阅则 16:860;依 62:5;欧 2:21-22),同样也把
新约比作婚姻。(参阅默 19:721:2;弗 5:25
37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宪章》,11
380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11:《宗座公报》741982),93
381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阿根廷科尔多瓦举行的家庭感恩祭讲道词(1987 4 8 日),4:《教导 X》(Insegnamenti
X),11987),1161-1162
133

14.5 Page 135

▲back to top
在天主面前重申对配偶忠诚的决定,不论当日遇上什么事,也会忠于对方;每晚就寝
时,应期待翌日起来继续这个冒险旅程,对上主满怀信赖。如此,夫妇成为对方靠近
上 主 的 工 具 , 而 且 上 主 绝 不 会 离 弃 我 们 :「 看 ! 我 同 你 们 天 天 在 一 起 , 直 到 今 世 的 终
结。」(玛 28:20
320. 当夫妇体会到不能占有对方,而且对方有个更重要的主人──他唯一的主,这时
夫 妇 之 爱 便 达 至 最 大 的 自 由 ,获 得 健 康 的 自 主 空 间 。唯 有 天 主 才 能 拥 有 伴 侣 最 个 人 和
隐私的秘密,也唯有祂可占据其生活的中心。与此同时,灵修应合乎现实,其原则就
是 夫 妇 不 要 以 为 对 方 可 完 全 满 足 自 己 的 需 要 。如 潘 霍 华 所 述 ,灵 修 之 旅 帮 助 我 们 在 面
对 另 一 个 人 时 ,能 够「 除 掉 幻 想 」382,不 再 从 对 方 身 上 期 望 只 有 天 主 的 爱 能 够 赋 予 的 。
这需要内在的割舍。夫妇应各自为他们与天主的关系,划出一个专属的空间,这不仅
有 助 他 们 医 治 共 同 生 活 所 带 来 的 创 伤 ,也 使 他 们 在 天 主 的 爱 内 找 到 生 命 的 意 义 。我 们
应每天依靠圣神达到这种内心的自由。
关怀、安慰和激励的灵修
321. 「基督信仰的夫妇为彼此而言,且为他们的子女和亲属而言,是恩宠的合作者和
信德的见证人。」383 天主呼召他们孕育和照顾生命。因此,家庭「总是最就近的医院」。
384 那么,让我们彼此关怀、互相支持和鼓励,并把所有这些体验视为家庭灵修的一
部分。夫妇的生活是参与天主丰硕的工程,而且夫妇为对方而言,是圣神不断提出的
挑战。天主的爱借着夫妇之间的话语呈现出来,也就是「男女为表达夫妇之爱,所运
用的真实和具体的话语。」385 如此,夫妇为彼此而言,是天主圣爱的反映;这爱借着
382 参阅: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团体生活》(Gemeinsames Leben),慕尼黑,1973 年,第 18 页:英
文版:Life Together,纽约,1954 年,第 27 页。
38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友传教法令》,11
384 要理讲授(2015 6 10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6 11 日,第 8 页。
385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12:《宗座公报》741982),93
134

14.6 Page 136

▲back to top
说 话 、 目 光 、 援 助 、 抚 摸 和 拥 抱 , 给 对 方 安 慰 。 为 此 ,「 愿 意 组 织 家 庭 , 就 是 鼓 起 勇
气参与天主的梦想,与祂一同筑梦、一同建立、一同营造历史,建立一个没有人会感
到 孤 单 的 世 界 。」 386
322. 整个家庭生活都是慈悲的「牧场」。每一个人应以关怀之情,在他人的生命中绘
画 和 书 写 :「 你 们 就 是 我 们 的 荐 书 , 是 写 在 我 们 心 上 ( … … ) 不 是 用 墨 水 写 的 , 而 是
以生活的天主圣神」(格后 3:2-3)。我们全都是「捕人的渔夫」(路 5:10),以耶稣之
名,向别人「撒网」(参阅:路 5:5),或是开垦新土地的农夫,而这些土地就是我们
所爱的人,让我们激励他们尽显其美善。婚姻的繁衍包括帮助别人,因为「爱一个人
就 是 向 对 方 期 望 一 些 难 以 阐 明 和 无 法 预 料 的 事 物 ,同 时 以 某 种 方 式 ,为 对 方 提 供 一 些
满足这些期望的方法。」387 这样做就是钦崇天主,因为是天主在别人身上撒播许多的
善,期望我们帮助它们生长。
323. 以天主的目光默观我们所爱的人,并在他们身上看见基督,这是一种深度的灵修
经 验 。这 需 要 我 们 怀 有 不 求 回 报 的 心 情 ,从 而 体 认 到 他 们 的 尊 严 。只 有 不 为 任 何 目 的 ,
并忘记周遭的事物,才能专心一致与对方相处。这样,我们所爱的人就获得我们专注
相待。耶稣正是我们的模范。每当有人上前与祂谈话,祂都会以爱凝视他们(参阅:
10:21)。在祂面前,没有人感到受忽视,因为祂的言行举止都在提出这个问题:「你
愿意我给你做什么?」(谷 10:51)。这也是我们日常家庭生活的经验。在家庭中,应
记得与我们一同生活的人理应得到我们专心一致的对待,因为他们拥有无限的尊严,
是圣父无穷之爱所爱的对象。一种温柔的态度就这样产生,能够「在别人心里唤起被
爱的喜乐。温柔特别表现在体贴别人的限度,尤其当这些限度是清晰可见时,更是如
386 于费城家庭节祈祷晚会致词(2015 9 26 日):《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2015 9 28-29
日,第 6 页。
387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旅途之人:希望形上学导论》(Homo Viator: prolégomènes à une
métaphysique de l’espérance),巴黎,1944 年,第 63 页。英文版:Homo Viator, An Introduction to a Metaphysics of
Hope,伦敦,1951 年,第 49 页。
135

14.7 Page 137

▲back to top
此。」 388
324. 在圣神的催促之下,家庭不仅接纳他们孕育的生命,也会开放自己,走出家庭,
与 其 它 人 分 享 美 物 ,并 会 关 怀 别 人 ,寻 求 他 人 的 福 乐 。这 样 的 开 放 态 度 尤 其 表 现 在「 款
待」别人 389,天主的圣言亦鼓励我们这样做:「不可忘了款待旅客,曾有人因此于不
知不觉中款待了天使」(希 13:2)。当家庭接纳别人,并主动接触其它人,尤其是贫
穷和遭受遗弃的人,他们将成为「教会母职的象征、见证人和参与者。」390 在社会内
体现的爱是圣三的反映,确实能够贯穿家庭的灵修意义和家庭应对别人履行的使命,
因 为 这 爱 展 现 了 福 音 宣 讲 对 团 体 生 活 所 提 出 的 各 种 要 求 。家 庭 活 出 其 灵 修 的 方 法 ,就
是 既 要 成 为 家 庭 教 会 , 也 要 成 为 世 界 一 个 重 要 的 细 胞 , 为 改 变 世 界 。 391
***
325. 主基督(参阅:玛 22:30)和圣保禄(参阅:格前 7:29-31)在讲论人的终向时,
也提及婚姻。这不是随意加插的内容,我们应重新发掘这些话的意义,为使夫妇能够
认清他们正在行走的人生道路的意义。事实上,本劝谕曾多次指出,没有一个家庭是
完美的,也没有一个家庭从一开始就已经是完备的;反之,家庭具备的爱的能力应逐
渐成长。这是个恒常的呼召,源自圣三完美的共融,源自基督与教会奇妙的结合,源
自纳匝肋圣家这个美好的团体,也源自天上诸圣纯洁的兄弟情谊。然而,当瞻仰这个
我 们 尚 未 达 到 的 圆 满 境 界 ,可 让 我 们 认 清 家 庭 在 历 史 中 的 旅 程 有 何 意 义 ,并 避 免 在 人
际关系中,期望完美无缺、绝对纯正的意向、完全的贯彻始终,因为这些只可见于最
终 的 天 国 。这 也 有 助 避 免 对 身 处 软 弱 处 境 的 人 作 出 苛 刻 的 判 断 。我 们 全 体 都 蒙 召 不 断
奋斗,追求那超越我们自身、超越人性限度的事物,而且每个家庭都应在这持续不断
388 《总结报告》,2015 年,88
389 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宗座劝谕(1981 11 22 日),44:《宗座公报》741982),136
390 同上,49:《宗座公报》741982),141
391 有关家庭在社会的角色,参阅:宗座正义和平委员会,《教会社会训导汇编》,248-254
136

14.8 Page 138

▲back to top
的 驱 策 中 生 活 。家 庭 们 ,前 进 吧 !继 续 前 进 !天 主 所 应 许 的 ,总 是 超 过 我 们 所 期 待 的 。
我 们 不 要 因 自 身 的 限 度 而 灰 心 丧 志 ,甚 至 放 弃 追 求 天 主 已 应 许 给 我 们 的 圆 满 的 爱 与 共
融。
《圣家祷词》
耶稣、玛利亚、若瑟,
我们在你们身上默观
真爱的光辉;
我们以信赖之心投奔你们。
纳匝肋圣家,
求使我们的家庭
成为共融的场所和祈祷的晚餐厅,
真正的福音学校
和小型的家庭教会。
纳匝肋圣家,
求使家庭永远不再有
暴力、封闭和分裂;
凡受伤和失足的人
尽快获得安慰和痊愈。
纳匝肋圣家,
求使我们众人意识到
家庭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特质,
家庭在天主计划中的美善。
137

14.9 Page 139

▲back to top
耶稣、玛利亚、若瑟,
请俯听、垂允我们的祈祷。
阿们。
教宗 方济各
于罗马,圣伯多禄大殿
2016 3 19 日,慈悲禧年圣若瑟瞻礼
本人在职第四年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