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liero11 2009 n.1 xh

賈利哀勞11


第一期 慈幼傳教策勵通訊2009111


親愛的院長/傳教委員:


今年我們慶祝修會的150歲生日。若望.賈利哀勞1838 – 1926)是1854年鮑思高神父邀請建立慈幼會時首先回應的四個人之一,而他也被選帶領第一隊傳教士在18751111日前往阿根廷,所以我們想把這份簡單的每月策勵工具命名為「賈利哀勞11」。


我們希望透過「賈利哀勞11」接觸全球每一間慈幼會院,提醒各人至少每月一次為我們往訓萬民的傳教士祈禱。在想及他們時,我們提醒自己是被召為「青年人的傳教士」。在某些會省裏,每月11日會有一個為傳教而獻的感恩祭,為傳教士祈禱。這份小型的通訊可被用作聖言閱讀,或是晚禱/夜禱的一部分。


在這通訊最後的部分,附有慈幼傳教意向──它跟隨著教宗的祈禱及傳教意向。這一切都可以在www.sdb.org找到。


慈幼傳教主日(DOMISAL2009是一個讓各會省交換經驗和傳教方法的機會。在每一期的通訊裏,將會刊載不同會省的策勵傳教資料,而尋找這些資料的另一個豐富資源就是「慈幼數碼圖書館」(Salesian Digital Library - SDL)http://sdl.sdb.org),這是每人都能瀏覽的資源。


我誠切希望「賈利哀勞11」能幫助我們保持傳教的熱火燃亮不停!


賈明漢神父,慈幼會士

傳教議員




139屆慈幼傳教隊伍

羅馬聖保祿聖殿牆外前攝


慈幼傳教意向

20091


《為歐洲31個會省的慈幼會士祈禱,願他們懷著信德和勇氣去參與歐洲計劃(第26屆全代會、第111號),藉透過個人及團體生活為福音作出可信的見證,讓慈幼神恩在歐洲重新發放異彩。

使能重新啟動在歐洲的慈幼神恩》。。


為教宗的祈禱及傳教意向,請參閱www.sdb.org.


聯絡我們的電郵:cagliero11@gmail.com



鮑思高神父如何連繫上傳教


歷史學家謝里亞神父(Eugene Ceria) 記載鮑思高神父在1875129日晚上,如何隆重地宣佈,他決定派遣第一隊前往美洲的傳教士時,這樣寫道:


「驚奇、詫異、興奮,一時間在他的聽眾心中油然產生,最後他們以極其高興的掌聲完結。為更理解當時聽眾的心情,我們要時光倒流到當年。那時慶禮院還未如今天一樣的國際性;修會仍然是一個充滿著圍繞著鮑思高神父的家庭氣氛,但那一夜,讓大家的想像力突然引伸到無邊的水平線,並在一瞬間捕捉到鮑思高神父及他的事業那寬廣的包涵。我們真的可以說,為慶禮院及慈幼會,歷史新的一刻已經開始。」(慈幼會年鑑I249)。


為現今我們知道這一世紀多的傳教故事,並真正活在這國際性的事業中,可能未必感到些微的驚奇和興奮。所以自問一下:既然我們現在已能目睹由那在1875年的細小種子所長出的大樹,我們是否不應比一個世紀前更感到驚奇。我們如何解釋,這位當年30歲年的輕神父在都靈的郊區帶領著一群青年人,到了60歲時會成為透過派遣神子們到美洲建立教會的會祖?我們如何解釋,本來專為幫助邊緣青年而在18591872創立的兩個修會,在數十年後竟能被列為天主教會最重要的傳教修會之一?這些都是偶然的嗎?還是各個表面上毫無關係的因素,透過某些內在的邏輯連貫在一起的結果?謝亞里神父所記載:「這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是否也許是在說:「這是鮑思高真正故事的開始」呢?


當然,為能衡量鮑思高神父和他創建的神恩,我們需要考慮他的整個生命和努力。鮑思高神父是一個相當奇特的始祖。雖然他在華道角的草創時期有趣而經典,但我們不應侷限於此。這位會祖被牧民熱情及想像力催逼著,永不停止創造新的實體:1875年他派遣了第一隊傳教士,但他亦為成年聖召創立了瑪利亞進教之佑的活動;1876年他創立了「慈幼協進會」;1877年他創辦「慈幼家庭通訊」...那麼,綜觀這一切,啟動慈幼傳教事業有甚麼意義呢?作為慈幼神恩的一部分,這傳教的成份又表示甚麼呢?讓我們假設鮑思高神父並非在73歲時去世,而是在60歲即1875年、在他組織首批傳教士之前──逝世,這會對慈幼計劃帶來甚麼影響?我們可以說:當然仍有慈幼大家庭,而它亦會增長,但不會像現今這樣龐大且具活力。


我想指出,傳教工作是我們神恩的構成元素之一,也是慈幼神恩的終極發展及圓滿。因此,我以宏觀視之,特別強調它的基本方向,好幫助我們勾劃出慈幼會士的真正面貌。


《傳教士的話》


「鮑思高神父建立了慶禮院和修會......他的主要動機是拯救青年,所以他全部的努力和工作都是為救靈魂......如果我們想做鮑思高神父的神子,我們需要盡一切的方法去救靈魂。我們也在韶州傳教區工作,想把基督帶給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透過各種事業去接觸人民、擁有人民和政府重視的學校,是很重要的。1950年在中國,學校裏都滿是兒童......我們用中文教要理,我用了蘇高神父(Don Zugo)寫的要理書。青年都自願前來......我們有許多慕道者......每個慈幼會士都照顧自己的慕道班......我們的事業欣欣向榮......我今天仍然教要理......如果我不教要理,我會死的!」


(胡子義神父,92歲,中國傳教士)